傅卫军;侯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细胞周期素D (cyclin D) 家族的3位成员,是先启动细胞周期G1/S检测点调控的周期蛋白因子.研究发现,cyclin D家族的作用机制与众多癌基因、抑癌基因信号传导途径均存在着密切联系.本文就目前已知的细胞G1/S检测调控点与cyclin D相关信号传导途径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宋俊敏;徐世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CD40-CD40L作为一种重要的共刺激信号,在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异常变化直接或简接地参与了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其在白血病、淋巴瘤、再障及骨髓移植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黄海雯;傅晋翔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滤除白细胞成分输血技术能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和巨细胞病毒感染;改善浓缩红细胞或浓缩血小板的保存条件;对于降低术后感染、肿瘤复发、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TAGVHD)、输血相关性肺微血管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库血中细菌数量等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王明山;田兆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造血细胞表达谱系专一性抗原是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恶性血液肿瘤的理想靶点.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降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源性,加强单克隆抗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手段.针对CD20、CD52、CD33的工程抗体Rituximab、Campath-1H和Mylotary已应用于临床治疗,在低度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银星;杨纯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 引言20世纪50年代,反应停作为一种镇静剂进入欧洲市场,且发现其对减轻孕妇晨吐症状特别有效.众所周知,在认识了它的致畸作用,尤其是引起短肢畸形后,于1961年被停止使用.
作者:徐泽锋;肖志坚;郝玉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