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苏宁;薛永权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人凝血因子ⅩⅢ(coagulation factor ⅩⅢ,FⅩⅢ)是参与凝血过程的后一个凝血因子,不仅参与止血过程,而且与组织修复、伤口愈合、炎症、肿瘤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先天性凝血因子ⅩⅢ缺乏症是由于F ⅩⅢ基因缺陷所致,目前已有数十种.F ⅩⅢ蛋白空间结构的阐明对理解F ⅩⅢ功能与结构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对目前F ⅩⅢ研究现状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段宝华;王鸿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热休克蛋白(hsps)是一组普遍存在于各类细胞的具同源谱功能的高度保守的蛋白.hsps的活化和异常表达涉及多个凋亡信号传导通路和凋亡调节因子,其与化疗耐药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有关.本文着重讨论了hsp27、hsp70、hsp90等在白血病细胞耐药和抗凋亡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
作者:沈群;盛瑞兰;周建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动化网织红细胞分析比手工计数法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且快速简便,可实时反映骨髓造血活动.自动化网织红细胞分析结果,特别是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对铁缺乏症/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及其它原因所致的贫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晓冰;林希;吴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报道献血者发生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8年后,肝组织病理改变及某些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1例HCV感染者肝活检情况均为轻度慢性肝炎;按组织病理学分级(G)和分期(S),均为G1-G2级和S0-S3期.这11例感染者中10例HCV抗体长期阳性和HCV RNA长期阳性,但HCV RNA检测时有间隙性阴转.血清ALT水平波动较大,近两年(感染后7~8年)这11例感染者的22次测定,有7次ALT值轻度至中度升高(32%).以上结果表明,一旦发生HCV感染,大多将向慢性肝炎发展.
作者:刘福荣;周琼秀;季阳;贾桂芳;马义才;郑鹏;刘家清;彭登厚;倪声全;文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阿糖胞苷(Ara-C)是临床上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药物之一,也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的预后在近些年来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仍有一些患者不能缓解或缓解后复发,究其原因,耐药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对Ara-C的耐药机理作一综述.
作者:李本尚;谢晓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fgl2凝血酶原酶是一种可直接激活凝血酶原的促凝因子,其结构与纤维蛋白原的β、γ链有高度同源性,与人、小鼠的暴发性肝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也可能和人类的其它疾病有关.
作者:李学军;宋善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供者的免疫细胞在宿主体内针对宿主抗原产生免疫反应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本质是细胞免疫反应.通过抑制这种免疫过程中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便可能达到控制GVHD的目的.本文将结合基础与临床实践对GVHD的防治作一综述.
作者:雷剑琴;刘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4年,英国血液学标准制订委员会(BCSH)出版了两个关于急性白血病(AL)和慢性淋巴增殖性疾患(CLPD)的免疫分型指南.
作者:王一;肖志坚;郝玉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霉酚酸酯(MMF)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非竞争性、可逆性抑制嘌呤核苷酸经典合成途径的限速酶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MMF已广泛应用于实体器官移植,可明显减少急性排斥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提高移植的成功率.近,MMF开始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防治,初步疗效令人满意.本文就MMF防治GVHD的作用机理、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梁彬;郑伟燕;黄河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