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江华;陈伟;彭谨;曾俊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呼吸衰竭中的佳护理干预时间。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ICU行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的AECOPD呼吸衰竭患者102例,护理干预(自主呼吸试验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时间分别为30分钟、2小时和24小时(每组各34例),观察3组患者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后48小时内的再插管率。结果护理干预30分钟组患者再插管率较2小时组和24小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2小时组与24小时组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护理干预时间超过2小时,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AECOPD患者呼吸衰竭时再插管率低,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
作者:张静;杨阳;邹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1982年,澳大利亚医生Barry.J.Marchall和J.Robin Warren 分离出胃里有幽门螺杆菌( H.pylori),研究了这种微生物在胃里的重要作用,发现感染H.pylori的人除了罹患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风险较高,而且还可能引发一种常见的胃癌。于是,就开始用抗生素根除这种细菌。然而,他们发现随着H.pylori的消失,胃溃疡和胃癌的发生率也在下降。虽然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成年人都携带有这种细菌,但在发达国家其流行率却降低了许多,同时酸反流病和食管癌却有剧增的现象。许多证据显示,这些疾病的上升与H.pylori的消失有关。研究还发现,由于担心癌变的发生,在部分特定人格的人群中发生了情绪障碍,抑郁和焦虑。这种细菌可能会保护人体免于食道疾病。因此目前根应该重新评估除胃部H.pylori的现代抗生素疗法,以免其伤害大于效益。
作者:陈玉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综合医院心身医学科的建设在全国尚未普及,综合医院心身医学科的模式也在探索之中,近年来整合医学的思想正积极地影响着综合医院各临床学科。综合医院整合医学模式包括学科间的整合-会诊联络精神医学;治疗方式的整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传统医学的治疗;住院-门诊,患者-家属管理的整合。
作者:周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渐进性神经功能退行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口绝对数增大,由AD所带来的医疗及看护者的护理和经济负担问题会越来越严峻。怎样优化治疗AD患者,延缓AD患者症状,增加药物疗效及安全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AD主要研究方向。本文就这一难题展开综述。
作者:谭斯怡(综述);肖军(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渗漏情况及原因。方法我院2005年1~2月行CT增强扫描的155030例患者,均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统计注射对比剂发生渗漏的情况并分析原因。结果155030例患者中发生外渗151例,其中使用钢针发生144例,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7例;普通增强发生147例,CT血管成像( CTA)增强发生4例。使用钢针的渗漏发生率明显高于使用静脉留置针( 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渗漏有多种原因,预防渗漏应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巧及工作责任心,发生渗漏要积极快速地进行有效处理。
作者:黄红云;罗莉;姚玲;胡梅;蒲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心理因素对老年弥漫性食管痉挛( diffuse esophageal spasm, DES)的影响和抗焦虑抑郁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估52例老年DES患者和40例健康志愿者的心理状态,食管测压检测食管运动功能。DES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钙通道阻断剂, B组联合抗焦虑抑郁剂,治疗前后评估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心理状态和消化道症状。结果 DES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评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80.8%(42/52)的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状态,DES患者和对照组LES压力分别为(35.4±16.3) mmHg和(19.8±9.6) mmHg ( P<0.05),食管收缩幅值分别为(137.3±65.6)mmHg和(88.4±42.3)mmHg,DES患者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76.9%),吞咽困难(65.4%),呕吐(30.8%)。 A组治疗4周总有效率为61.5%,停药2周后有效率为34.6%;B组治疗2周消化道症状即缓解,4周总有效率为84.6%,停药2周后有效率仍为84.6%。两组焦虑抑郁状态和食管测压在治疗4周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A组停药后2周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停药后2周与治疗前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压力升高和心理异常在DE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抗焦虑抑郁治疗可有效缓解DES症状和焦虑抑郁状态。
作者:王霞;陈玉龙;王晖;蒋楠;林秀英;张筱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不同病变类型在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DSCT)三维重建图像上的表现特征及瘘口显示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CAF患者的 DSCT资料,分别在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曲面重建( CPR)及容积再现( VR)重建图像上观察病变,统计分析不同重建图像显示瘘口效果的差异。结果37例患者共有瘘口42处,显示瘘口方面: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及V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轴位优于冠状位、矢状位及VR,冠状位优于VR(P<0.05)。冠状动脉瘘至少5种以上方式,瘘口CT表现多样。结论双源CT三维重建图像能很好地显示CAF各种病变类型及瘘口的情况,各种重建技术显示冠状动脉瘘有其各自优势。
作者:刘洪;余建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影像表现、病理诊断,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孤立性浆细胞瘤作临床、影像和病理观察及随访。结果6例浆细胞瘤患者年龄36~66岁(平均年龄51岁),男性多见,多发生于鼻腔和椎骨,影像学常表现为患处软组织肿块影并伴有邻近骨质破坏。镜下表现为:肿瘤细胞弥漫性浸润,由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性浆细胞构成,分化成熟的瘤细胞形似正常浆细胞,分化不成熟的瘤细胞形似中心母细胞。免疫表型:①6例之瘤细胞均表达CD138,均不表达CD20;②6例均呈lg轻链限制性表达[(Kappa(+)/lambda(-)];③4例表达CD79a、CD56,2例表达MUM-1;④Ki-67阳性率为10%~20%。结论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的表现有一定特点,但并不十分特异,仅靠这两者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必须要做病理活检及相关免疫组化,只有通过三者的结合,才能终确定其诊断;同时病理诊断浆细胞瘤时应注意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瘤、低分化癌、恶性黑色素瘤、鼻硬结病等相区别。
作者:谢静;杜新全;杨朋;杨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适宜的麻醉方式。方法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300例,分为硬膜外组、腰硬联合组与全麻组各100例,分别给予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及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比较三组麻醉效果。结果全麻组患者麻醉时间、麻醉起效时间短,但麻醉费用多( P<0.05);腰硬联合组麻醉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硬膜外组(P<0.05),而麻醉费用没有明显增加。硬膜外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尿潴留发生比例低,而全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麻醉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发生因麻醉操作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和死亡病例发生。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时间、麻醉起效时间短于硬膜外麻醉;而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尿潴留发生比例及麻醉费用低于全身麻醉,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欧玉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是乙型肝炎晚期的表现,一般指乙型肝炎发展到后期,出现肝脏功能失代偿的表现,常合并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等并发症,预后不佳。目前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患者非常重要,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选用强效且低基因耐药发生率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拉米夫定( LAM)和阿德福韦酯( ADV)是前两位在我国使用的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目前在我国使用仍很广泛,但是它们耐药、肾脏毒性等问题一直让人头痛,二者联合或优化使用就是为了解决耐药等问题。本文就目前LAM及ADV用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笛(综述);杨丽(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分析质量控制小组模式在手术室中的作用,为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质量控制小组、手术室护理管理为检索词,在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检索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199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相关文章,按照Cochrane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循证分析,比较质量控制小组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15篇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中实施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后,9篇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提高了8.32~16.22分,Meta分析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 Z=20.58,P<0.001);8篇手术室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了66.98%~93.33%。结论质量控制小组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安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器官来源的肾移植受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差异,为实施肾移植受者术后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12例肾移植受者按不同器官来源分为活体供肾( LD)组、尸体供肾( CD)组、心死亡供肾( DCD)组,比较三组肾移植受者术后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情况。结果三组肾移植受者SAS、SDS 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DCD组的SAS、SDS评分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焦虑及抑郁状态程度较其他两组重(P<0.05)。结论不同器官来源的肾移植受者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尽早全面评估受者术后的心理反应,寻找影响其心理健康可能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心理干预,从而改善移植受者的心理状态。
作者:韦宏;王天琼;朱世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老年/特约门诊患者对日常生活安全常识的知晓情况和需求,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拓展老年/特约门诊特色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非结构式访谈收集数据,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特约门诊患者各项安全常识知晓率均值仅为62.8%。生理功能方面:听力差(22%),视力差(20.4%),行动差(22%);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发生安全事故:跌倒为42.0%,骨折为9.0%;对安全常识需求率为68.2%。结论应从多方面、以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老人安全常识的告知和宣传,拓展老年/特约门诊特色服务,创新服务。
作者:杨玲;姚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后脑卒中患者依从性及卒中复发率。方法将100例因脑血管意外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住院期间实施全面的卒中健康教育,对照组出院后2周按常规行1次电话随访,观察组给予为期1年的延续护理干预,包括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对原发病及术后伤口的护理干预,出院后进行电话咨询、上门访视、预约神经科专家门诊,及时解决患者出现的各种问题。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依从性及卒中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脑卒中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可帮助脑卒中高危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作者:顾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精神障碍。目前抑郁症常用的治疗方法,除了常用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外,还包括经颅直流电刺激(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等物理治疗。 tDCS因其使用方便、花费低、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已成为治疗抑郁症的一种充满前景的新方法。
作者:张嫣然;袁勇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调查芦山地震住院伤员急性应激障碍( AS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四川省人民医院接收的69例芦山地震灾区伤员在入院一周内使用ASD量表、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及自编的一般情况量表进行评估,在地震后40天电话回访到其中的52名伤员进行PTSD评估。将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受伤程度、是否参与救援工作、是否有家庭成员受伤或死亡等22个项目与ASD的四个症状进行差异性分析,并将ASD对PTSD的预测作用以及 PTSD 影响因素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ASD 检出率为42.03%, ASD 对 PTSD 的预测率为55.88%,PTSD的检出率为65.38%。性别、康复情况等7个因素进入PTSD回归方程。 ASD的过激和再现症状对PTSD的解释量为36.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康复情况、ASD再现和过激症状、焦虑症状、认知情绪策略中的灾难化和理性分析对PTSD有影响(B=-0.046、-0.286、1.676、0.282、0.291、0.129和-1.566,均P<0.001)。结论地震住院伤员PTSD检出率高,未检出ASD的患者40天后可能出现PTSD。性别、康复情况、ASD症状、焦虑症状、认知情绪策略会影响住院伤员患创伤后应激障碍。
作者:陈旭;杨俊华;黄雨兰;汪瑾宇;邹志礼;高海燕;王婧;周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磁共振成像技术以其无放射性损伤及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人体的多个系统及部位的成像。扩散峰度成像( 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作为一项新的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可以从微观领域评估组织结构的完整性,较扩散张量成像(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更有优势,目前主要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的研究。本文就DKI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王利(综述);印隆林;白林;高燕;蒋瑾(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携带与未携带psm-mec基因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MRSE)的耐药谱,为治疗MRSE引起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并经过全自动微生物奠定系统准确鉴定的表皮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 epidermidis)165株,通过PCR扩增esp和mecA基因,准确鉴定和区分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 MSSE)和MRSE。扩增psm-mec,fudoh和p221片段确认携带psm-mec基因的MRSE菌株,比较分析携带与未携带psm-mec 基因MRSE的耐药谱。结果83.64%的临床分离S.epidermidis为MRSE,其中29株携带psm-mec基因,携带率为17.58%,且仅分布于MRSE中。临床分离MRSE易对苯唑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克林霉素耐药,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普丁/达福、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耐药菌株。携带psm-mec基因MRSE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未携带psm-mec基因MRSE。结论携带psm-mec基因MRSE易对苯唑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和复方新诺明耐药。
作者:杨永长;肖代雯;喻华;姜伟;陈亮;胡洪华;周薇;黄文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法持续改进护士对临床“危急值”规范处置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护士进行临床“危急值”规范处置,进行有效实施、效果评价和持续改进,时间6个月,比较改进前后护士对“危急值”处置有关知识知晓度、危急值登记本缺陷率、危急值护理记录缺陷率情况。结果改进后护士对“危急值”处置有关知识知晓度较改进前明显提高,危急值登记本缺陷率、危急值护理记录缺陷率较改进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PDCA循环法能持续改进护士对临床“危急值”规范处置的质量,从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李蓉定;杨秀芳;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