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及鉴别诊断

谢静;杜新全;杨朋;杨超

关键词:孤立性浆细胞瘤, 髓外浆细胞瘤, 临床病理, 免疫表型, 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观察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影像表现、病理诊断,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孤立性浆细胞瘤作临床、影像和病理观察及随访。结果6例浆细胞瘤患者年龄36~66岁(平均年龄51岁),男性多见,多发生于鼻腔和椎骨,影像学常表现为患处软组织肿块影并伴有邻近骨质破坏。镜下表现为:肿瘤细胞弥漫性浸润,由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性浆细胞构成,分化成熟的瘤细胞形似正常浆细胞,分化不成熟的瘤细胞形似中心母细胞。免疫表型:①6例之瘤细胞均表达CD138,均不表达CD20;②6例均呈lg轻链限制性表达[(Kappa(+)/lambda(-)];③4例表达CD79a、CD56,2例表达MUM-1;④Ki-67阳性率为10%~20%。结论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的表现有一定特点,但并不十分特异,仅靠这两者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必须要做病理活检及相关免疫组化,只有通过三者的结合,才能终确定其诊断;同时病理诊断浆细胞瘤时应注意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瘤、低分化癌、恶性黑色素瘤、鼻硬结病等相区别。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镜辅助诊断特殊类型肺癌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辅助诊断特殊类型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支气管镜下无肿瘤直接征象的158例确诊肺癌患者资料。分析其支气管镜下表现及经支气管镜组织病理活检、刷片、灌洗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本组患者支气管镜下表现主要以炎症为主,其次以管腔外压性狭窄为表现。经支气管镜的组织病理活检阳性率为15.19%,刷片阳性率为9.49%,灌洗液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率为4.43%,三者联合检查阳性率可达18.35%。结论凡是有肺癌高危因素患者,即使支气管镜检查不典型,也需在可疑病变处行有创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减少肺癌的漏诊或误诊。

    作者:毛建川;黄江;邹俊;吕琴;刘晓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8例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的影像分析

    目的:探讨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的影像诊断要点及不同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患者的X射线、CT及MRI影像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发生于胫、距关节面者2例,发生于距骨外上缘者1例,距骨内上缘者2例,距骨后份者1例,距骨前下缘者1例。 X射线、CT表现为距骨局部骨质呈浅勺状缺损,边缘不规则硬化;MRI表现为软骨不光整、变薄、呈斑片状坏死,坏死的软骨碎片脱落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合伴周围骨髓水肿及关节积液。结论 X射线及CT可作为本病的初筛手段,MRI对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汉玖;蒋瑾;陈加源;鄢雄;王月波;苟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芦山地震住院伤员应激障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芦山地震住院伤员急性应激障碍( AS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四川省人民医院接收的69例芦山地震灾区伤员在入院一周内使用ASD量表、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及自编的一般情况量表进行评估,在地震后40天电话回访到其中的52名伤员进行PTSD评估。将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受伤程度、是否参与救援工作、是否有家庭成员受伤或死亡等22个项目与ASD的四个症状进行差异性分析,并将ASD对PTSD的预测作用以及 PTSD 影响因素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ASD 检出率为42.03%, ASD 对 PTSD 的预测率为55.88%,PTSD的检出率为65.38%。性别、康复情况等7个因素进入PTSD回归方程。 ASD的过激和再现症状对PTSD的解释量为36.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康复情况、ASD再现和过激症状、焦虑症状、认知情绪策略中的灾难化和理性分析对PTSD有影响(B=-0.046、-0.286、1.676、0.282、0.291、0.129和-1.566,均P<0.001)。结论地震住院伤员PTSD检出率高,未检出ASD的患者40天后可能出现PTSD。性别、康复情况、ASD症状、焦虑症状、认知情绪策略会影响住院伤员患创伤后应激障碍。

    作者:陈旭;杨俊华;黄雨兰;汪瑾宇;邹志礼;高海燕;王婧;周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成都市健康体检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基因亚型分析

    目的:目的了解成都市已婚妇女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情况和基因亚型分布。方法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1482例妇女的HPV感染情况以及亚型和年龄分布情况。结果1482例宫颈筛查标本中,HPV阳性标本197例(13.29%)。单一型别HPV感染率为11.47%,混合型别HPV感染率为1.82%。197例HPV感染者中共有19种 HPV亚型被检出,高危型以52、58为主,其次为16、68型,阳性率分别为21.31%、10.00%和9.13%、6.96%。中国人群常见型CP8304阳性率为11.74%。60岁及以上的妇女HPV及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高,其次为20~29岁年龄组,阳性率低的为40~49岁年龄组妇女。结论本地区HPV感染率较高,感染主要亚型是52、58、16型,以单一感染为主,此分布特点对本地区HPV感染、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玉萍;沈太敏;帅平;陈军;唐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8例滑膜肉瘤的超声特征与病理组织学的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滑膜肉瘤的超声图像表现,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滑膜肉瘤的超声图像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8例滑膜肉瘤中,7例超声表现为实性肿块型,病理显示为单相型。10例囊实性肿块型,病理显示为双相型。1例囊性肿块型,病理显示为低分化型。结论滑膜肉瘤的超声图像表现决定于病理组织结构,掌握滑膜肉瘤的不同超声图像特征以及病理改变有助于作出较为准确的超声诊断。

    作者:苟加梅;陈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西甲硅油应用于肠道准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西甲硅油在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1997年至2015年4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77年至2015年4月)、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至2015年4月),收集西甲硅油用于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随机对照试验,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评价、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2.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涉及2306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提示,西甲硅油能改善磷酸钠盐组( RR=1.10,95%Cl:1.01~1.20,P =0.03)的肠道清洁效果,而聚乙二醇组、甘露醇组及硫酸镁组无明显差异。西甲硅油能改善所有亚组(磷酸钠盐组、聚乙二醇组、甘露醇组、硫酸镁组)的祛泡效果( P<0.00001),并能减轻患者检查后的腹胀程度( P<0.0001),增加患者检查时的舒适程度( P<0.00001)。结论西甲硅油在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工作中有显著的祛泡效果,能减轻患者检查后的腹胀程度,增加患者检查时的舒适度。然而,目前的临床试验设计存在不足,应谨慎对待本系统评价得出的结论。

    作者:串俊兰;吕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元基因组研究进展

    元基因组学是一门直接取得环境中所有遗传物质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通过提取某一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基因组DNA,构建基因组文库及对文库进行筛选寻找和发现新的功能基因及活性代谢产物。它开辟了一个研究微生物多样性的新时代,打破了传统培养技术在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上的限制因素,极大地扩展了99%不可培养微生物资源的利用空间。同时也扩大了人们对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的认知。目前,元基因组技术在医学、生物能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回顾了当前发展的元基因组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作者:杨春;邓绍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64层螺旋 CT 诊断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比较

    目的:比较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与螺旋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83例临床确诊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均行上腹部64层螺旋CT扫描及MRCP检查,将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中壶腹癌34例,胰头癌18例,胆管癌26例,胆囊癌5例。 MRCP和CT对梗阻水平诊断的符合率均为100%;良、恶定性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6.4%和9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梗阻原因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8%和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CP和CT均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评估的可靠、安全、无创的检查手段,前者在推断梗阻原因方面更有优势,CT则快速、方便,在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邓光洪;银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器官来源肾移植受者术后焦虑、抑郁状态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器官来源的肾移植受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差异,为实施肾移植受者术后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12例肾移植受者按不同器官来源分为活体供肾( LD)组、尸体供肾( CD)组、心死亡供肾( DCD)组,比较三组肾移植受者术后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情况。结果三组肾移植受者SAS、SDS 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DCD组的SAS、SDS评分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焦虑及抑郁状态程度较其他两组重(P<0.05)。结论不同器官来源的肾移植受者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尽早全面评估受者术后的心理反应,寻找影响其心理健康可能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心理干预,从而改善移植受者的心理状态。

    作者:韦宏;王天琼;朱世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改良式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交替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改良式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交替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IVH并发脑积水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改良式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交替引流术,对照组采取单侧(血肿量多侧)脑室钻孔引流术,比较两组血肿清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Barthel评分。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Barthe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H合并脑积水患者实施改良式侧脑室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交替引流术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勇;康东;曾春;蒋永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体检中心实施品管圈避免医患纠纷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体检中心实施品管圈避免医患纠纷的效果,为临床有效减少或者避免医疗纠纷提供依据。方法体检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品管圈活动,汇总2014年6~12月发生的各种矛盾纠纷,集体协商出适宜的处理方法并在后续的质量管理中不断改进完善。结果通过6个月的品管圈有效的质量管理,体检中心医患纠纷明显减少,且绝大多数客户表示出较高的满意度。结论在体检中心实施品管圈质量管理大大减少了纠纷的发生,能有效减少或防范纠纷争议,且提高了客户对中心工作人员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曾鹏;李培贵;卿光宝;赖勇;龙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类型及感染/定植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四川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类型及定植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四川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病历、影像学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112例患者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出念珠菌106株(其中白色念珠菌67株),烟曲霉菌7株。有45株真菌引起感染(占分离总菌株39.82%),其中白色念珠菌引起感染26例,光滑念珠菌感染10例,热带念珠菌3例,克柔念珠菌2例,烟曲霉菌感染2例,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混合感染1例,共44例(39.28%)。68例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等真菌(68株)为定植,定植率为60.18%。结论实验室从痰液等呼吸道标本分离到的念珠菌和烟曲霉菌多为定植菌。但呼吸内科COPD、肺心病患者易发生真菌感染,感染真菌类型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临床获得微生物检验报告,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等实验室数据,正确判断真菌感染/定植,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刘华;付素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Ahmed 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Ahmed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5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颞上象限赤道部植入Ahmed阀。手术后观察眼压、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3、15天及1、3、6、12月眼压与术前比较,均显著降低( P<0.05)。术后16眼视力无改变,9眼视力提高。7例术中前房穿刺口未注入玻璃酸钠后1月内均出现浅前房,其余18例注入玻璃酸钠后仅1例出现浅前房。3例患者出现Ⅰ级前房积血。21例患者虹膜新生血管基本消失,有效率84%。结论 Ahmed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有效的、安全的。

    作者:张娇;袁军;白婷婷;汪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陕西旬邑县农村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农村高血压病人群血压控制、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治疗方面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陕西省旬邑县5个乡镇的高血压病患者102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教育组(502例)和对照组(518例)。两组患者均定期测量血压并根据血压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健康教育组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和医学专业研究生组成的健康教育小组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高血压健康知识教育,时间2年。观察2年后两组收缩压变化及《高血压知识调查表》得分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收缩压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高血压知识问卷调查得分显著提高,且健康教育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知识问卷调查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健康知识教育对农村高血压病人群血压控制效果明显,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白跳;胡小菁;迟丽屹;耿洁;许淑娣;田红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mRNA 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 fastigial nucleus stimulation,FNS)对受损脑组织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将1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NC组)、假手术组( SC组)、模型组( I/R组)和小脑顶核假刺激组( I/RFs组)、小脑顶核刺激组( I/RF组)各36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随缺血再灌注后1、3、7、14、21、28天各组侧脑室和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mRNA表达。结果光镜下正常脑组织侧脑室和海马区域BDNF mRNA阳性反应较弱,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I/R组缺血侧纹状体内BDNF mRNA表达增加(P<0.05),7天达一小高峰(P<0.01),14天后迅速下降(P<0.01);而缺血/再灌注后再予FNS,I/RF组BDNF mRNA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1),7天达到高峰(P<0.01),在海马且BDNF mRNA阳性反应染色更深,部分神经元可见长的突起,状如蝌蚪,维持到14天,然后逐渐缓慢下降,21天时仍明显高于其余各组( P<0.01),28天时仍明显高于正常水平( P<0.01)。结论 FNS能持续上调BDNF mRNA的表达,使其表达更高,高峰延迟。 FNS对脑缺血具有较持久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黄艳君;罗勇;张中念;曹飞虎;董明;宋晓灵;张弟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情绪症状的影响

    目的:探索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在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了解其对患者血糖水平、健康焦虑、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和健康状况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南京市瑞海博康复医院住院且符合研究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23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6次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通过血糖测试、一般资料调查表、简式健康焦虑量表( short health anxiety inventory, SHAI)、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the 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 measure, SDSCA)、健康状况调查问卷(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36),评估两组在治疗前后生理指标及心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健康焦虑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饮食管理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升,治疗组RP维度和MH维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减轻患者的健康焦虑水平,提升其生理职能和精神健康水平,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玲俐;吴舟;张钰群;袁勇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超敏 C反应蛋白及 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AECOPD)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 D-Dimer)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因COPD加重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呼吸内科门诊随访的3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PCT、hs-CRP及D-Dimer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PCT、hs-CRP、D-Dime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分别为10.91、12.47和19.26,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PCT、hs-CRP、D-Dimer水平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分别为9.11、11.63和16.28,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PCT、hs-CRP、D-Dimer水平在治疗后明显降低,检测三者水平可以预测COPD的发展与严重程度,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黄键;吴俊红;程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临床送检标本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临床分离标本的来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98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株占78.91%,革兰阳性菌株占21.09%。分离前五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属、不动杆菌属和柠檬酸杆菌属。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株分别为55.86%和35.4%,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3.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66.96%,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16%和13.69%。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58.74%。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CNS)检出率分别为65.82%和79.23%。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占16.67%和83.33%。发现2株耐万古霉素的MRCNS和2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我院老年科患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细菌仍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作者:奉婷;唐荣珍;喻华;杜恒健;蔡敏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氯胺酮单肺雾化吸入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氯胺酮单肺雾化吸入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肺癌根治术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70例,分别在单肺通气前给予氯胺酮双肺或单肺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雾化吸入前( T0)、单肺通气30 min( T1)、单肺通气60 min( T2)、单肺通气结束后10 min( T3)及手术结束即刻( T4)生命体征及T0、T1及手术结束后60 min(T5)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与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等。结果 B组T1和T2时间点PaO2水平低于T0,但T1、T2及T3时间点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T5 IL-6、IL-8和 sICAM-1水平均高于T0,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单肺通气前行氯胺酮单肺雾化吸入对手术患者肺功能的保护效果优于双肺雾化吸入。

    作者:罗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失败的原因。方法我院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失败患者9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失败的原因。结果9例患者中3例术后出现螺钉断裂,3例出现近端螺钉切出,1例出现钢板断裂,2例出现螺钉松动伴髋内翻畸形。股骨近端小转子的复位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性别、糖尿病、体重指数、吸烟、骨质疏松不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失败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股骨近端小转子复位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失败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云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