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晨;荔志云;田立庄;王洪运;刘玉虎;王向阳
目的 探讨脓毒症休克目标治疗后左心室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5例胆囊、小肠、结肠与直肠穿孔并发脓毒症休克患者,行早期目标性指导治疗(EGDT)与急诊手术后由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医生做液体管理,记录24小时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72小时内超声心动图及部分治疗措施,根据28天生存状况分成存活组(9例)和死亡组(16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死亡组初始APACHE Ⅱ、72小时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分级高于存活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LVEDD与日累积液体正平衡、心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3、-0.81,均P<0.05);死亡组LVEDD与日累积液体平衡、心率均无显著性关联.组合功能障碍死亡患者日累积液体正平衡高于单纯舒张性心功能障碍死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近期肾损伤发生率低于单纯舒张性心功能障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休克目标治疗后,普遍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不增大、左心舒张功能障碍与EGDT达标后预后不良关系密切.
作者:章晓红;董芸;李文华;陈友岱;周平;王建东;邓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绝经后宫颈萎缩的妇女118例,分成对照组和米索前列醇组各59例.米索前列醇组在取环术前阴道给米索前列醇600 mg,2小时后常规行取环术;对照组术前不给药,按常规方法取环.比较两组取环成功率、取环时间、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均未出现子宫穿孔等手术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米索前列醇组手术时间短,取环成功率高,出血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均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能明显提高取环成功率,且减轻患者痛苦,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周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配合呼吸操锻炼对尘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0例尘肺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配合呼吸操锻炼,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3月后测量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FEV1、FEV1%、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配合呼吸操锻炼可以改善和增强尘肺患者的体力和活动能力,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尘肺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何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全麻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分为芬太尼组(C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各20例,以加速度法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两组均采用异丙酚血浆靶控输注模式进行诱导,C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R组采用血浆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模式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目标靶控浓度为目标血浆浓度4.5ng/ml.所有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结束至第四个TOF消失的时间(T4),注药结束至四个TOF都消失的时间(T0)及插管时生命体征和插管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T4和T0时间,插管时生命体征和插管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诱导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无影响.
作者:许婷;兰志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脏切除术在门脉高压脾切除中较传统脾脏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 将303例因门脉高压拟行脾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传统组117例和原位组186例,分别行传统脾脏切除术及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脾切除术比较,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脏切除术更适合于门静脉高压症巨大脾脏的切除,创伤性更小,安全性更高.
作者:甘险峰;李明非;杨训;王俭;周晓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内的常见急危重症.近年来人们逐步解释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降低脓毒症患者死亡率的机制,并进行了相关临床研究.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飞速发展的基础上高容量血液滤过应运而生,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关于高容量血液滤过的优缺点和治疗剂量还存在争议.目前对于脓毒症的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推荐治疗剂量具体化、流量个体化的临床治疗思路.
作者:陈琦;于凯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瘫痪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瘫痪患者采用动态随机Taves小化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及肢体功能锻炼;干预组同时使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采用Fugl-meyer评定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4周和8周后干预组Fugl-meyer评分(P<0.01,P<0.001)和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瘫痪患者配合使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对肢体功能康复效果更显著,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汪燕;薛登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PET/CT检查在现代医学中有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检测及预后评价等.在PET/CT中心,护士接触药物和受检者时间长,工作中必然会受到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伤害,当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对人体产生放射性损伤,因此,加强护士在PET/CT工作的放射防护非常必要.
作者:杨勤;周克;向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H型高血压目前已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H型高血压可促使脑、心、肾和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导致和促进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hyperhomocysteinemia,HHcy)为心脑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H型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就近年来H型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为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罗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非典型发作的临床表现,以期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在我院确诊和治疗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非典型发作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发病早期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早期易被误诊的疾病有:血管性头痛、枕神经痛、眩晕查因、静脉窦血栓形成等.结论 由于存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痛觉敏感性差异,以及动脉瘤的大小、部位、出血量和出血速度不同,临床上有部分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症状常不典型,在疾病早期易引起漏诊、误诊,死亡率较高,须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汪健;姜鸿雁;邓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18周内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对产后胎盘重量、胎儿体重、早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我院2006年6至2011年12月孕龄小于18周的孕妇806例,抽血检测血清标志物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的含量,生产后记录妊娠结局,并使用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期血清标志物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8.3 μmol/L)孕妇的胎盘重量比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8.3 μmol/L)孕妇平均轻30 g(P<0.001),新生儿体重轻110 g(P<0.001);而低叶酸水平(<9.2 nmolfL)孕妇的胎盘重量比高叶酸水平(>9.2 nmol/L)孕妇平均轻26 g(P<0.001),新生儿体重轻125 g(P<0.001),早产风险升高(OR 2.2,P=0.002),子痫前期风险上升(OR 2.1,P=0.04).维生素B12的血清含量对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升高,血清叶酸的含量降低,胎盘重量和新生儿体重会降低,早产和前期子痫的发生风险增高.
作者:郭燕华;邓晓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EVL)的护理配合.方法 158例患者在内镜直视下行EVL治疗,护理人员根据内镜下治疗的特点,在治疗前认真评估与准备,治疗中密切观察与配合,治疗后精心护理与健康指导.结果 152例患者治疗后曲张静脉消失;发生出血2例,经三腔二囊管及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咽喉部疼痛13例,均在3天后消失.其它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1月后复查,静脉闭塞141例(占89.2%).随访1年均未见再出血.结论 EVL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细致有效的护理配合是EVL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者:周丽华;阳运超;张仁翼;宋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者,男,26岁.因上腹痛5天,右腰痛1天于2011年12月14日入院.既往有二尖瓣脱垂病史.体检:T 36.4℃,P 78次/分,R 18次分,BP79/45mmHgc.神志清楚,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心律齐,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喀拉音及3/6级收缩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腹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右肋下未扪及,脾左肋下未扪及,MurpHy征阴性,右肾区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稍弱,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史雪勤;李莉;郑璇;张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我国较高质量的高血压文献的分布特点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地区差异,以及较为活跃的核心著者和机构,为高血压研究提供高效的、价值性高的文献参考.方法 以<(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为主要统计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8~2010年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血压文献的年代分布、地区分布,主要期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结果 总结出信息量集中的10种重要期刊,这一研究领域的地区差异,以及较为活跃的核心著者和机构.结论 北京地区的个人和机构优势为突出,这和当地经济发达、医疗基础建设完善、科研人员学术水平高等有关.四川该领域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水平低于排名靠前的省市,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医院基础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力度.
作者:杨俊玲;赵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在重症患者中的死亡率较高.早期、合理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的基石.然而随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菌等多重耐药菌株(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的日益增多以及抗菌药物种类的限制,使经验性抗生素选择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外脓毒症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周发春;罗娜;郭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诊断和分级,2011年欧洲重症医学学会发布了新的ARDS定义和诊断标准.综述迄今为止的研究资料,仅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被充分的证据证明可降低ARDS患者病死率,现有的证据虽不能证明其他的机械通气措施和非机械通气措施可改善ARDS患者生存率,但这些治疗措施能不同程度改善ARDS患者其他临床结局.在现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考虑根据ARDS不同的严重程度予以强度递增的治疗措施,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作者:刘畅;李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开胸手术应用低剂量氯胺酮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60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氯胺酮组各30例.氯胺酮组切皮前5 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15 mg/kg,后持续泵注氯胺酮0.2 mg/(kg·h)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相应静脉注射和泵注生理盐水,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分别于术后72小时内各时间点观察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PCA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曲马多用量与副作用.术后电话随访疼痛情况,了解慢性疼痛发生率.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组PCA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曲马多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电话随访两组慢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谵妄、恐惧、噩梦等不良精神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胸手术给予低剂量氯胺酮,可以减少术后镇痛药的用量,但不能减少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氯胺酮超前镇痛的确切性仍有待研究.
作者:王维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川东地区2011年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更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应用法国生物默里埃半自动(API)、全自动(VITEK)微生物分析系统或手工方法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以美国实验室与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0年折点标准判定药物敏感性,用WHO NET 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1年1~12月川东地区6家医院临床共收集3810株非重复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771株(占72.7%),革兰阳性菌1039株(占27.3%).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1.2%和84.4%.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中介株或耐药株.有3株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及2株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产ESBI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在各菌属中分别占53.5%、33.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3.8%和15.6%.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7.6%和42.7%.结论 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已出现多重耐药菌株.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定期监测,对正确选用抗菌药和控制耐药菌所到致感染十分重要.
作者:刘家瑞;王远杰;王洁;刘永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前给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损伤及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影响.方法 172例拟行PCI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及造影结果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均给予UAP常规治疗.在PCI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7天的阿托伐他汀钙(40 mg/d)、阿托他汀钙(20 mg/d)治疗.在术前及术后24小时监测肌钙蛋白Ⅰ(cTnI),并随访术后3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术后24小时,治疗组cTnI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cTnI显著升高(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内治疗组有3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对照组有13例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 PCI前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预防性7天治疗,可以减少PCI造成的心肌损伤,减少术后3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作者:吴先军;邓颖哲;王瑞峰;李子杰;曹建;任琳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我院确诊的116例GDM孕妇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满意组和不满意组,从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孕妇中随机抽取116例作为对照组,对GDM孕妇和116例对照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GDM孕妇总的手术剖宫产、子痫前期、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及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组GDM孕妇妊娠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满意组GDM孕妇子痫前期、手术产、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生殖道感染及新生儿早产、巨大儿、低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与满意组GDM孕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严重威胁母婴的健康,其影响程度与孕期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孕期应及时进行糖尿病筛查,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刘云波;李淑娟;杨学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