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林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FNH病例14例,均行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分析其CT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平扫病灶大多数为低密度(12/14),少数为等密度(2/14);增强扫描动脉期14例均有明显强化,其中10例可见中心低密度瘢痕,10例可见粗大动脉影与病灶相连;门脉期及延迟期扫描强化均有衰减,10例呈稍高或等密度,4例呈稍低密度,10例有中心瘢痕病例中6例有延迟强化,4例未见强化.结论 FNH具有一定的CT表现特征,CT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蒲红;刘登平;王娜;彭泽华;白林;陈加源;蒋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全麻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分为芬太尼组(C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各20例,以加速度法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两组均采用异丙酚血浆靶控输注模式进行诱导,C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R组采用血浆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模式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目标靶控浓度为目标血浆浓度4.5ng/ml.所有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结束至第四个TOF消失的时间(T4),注药结束至四个TOF都消失的时间(T0)及插管时生命体征和插管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T4和T0时间,插管时生命体征和插管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诱导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无影响.
作者:许婷;兰志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为顺利推进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工作,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通过充分调研,建立标准,动员培训,选点试行,动态调整等方法对护士岗位管理工作进行尝试和探索,明确了工作思路和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思考以促进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温贤秀;敬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在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方法 136例临床怀疑有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行双源CT颈部增强扫描,血管成像,对图像质量进行分级评价.结果 136例可疑患者双源CT血管成像图像优秀122例(89.7%)、良好12例(8.8%)、差2例(1.5%).结论 双源CT行颈部动脉造影是一种创伤小、快速、有效的动脉病变的检查技术,在诊断颈部动脉狭窄及性质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严贵华;赵原;陶客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术前对直肠癌准确TNM分期有利于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临床对直肠癌的检查,曾以触诊、钡灌肠或肠镜为主,近年来腔内超声、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应用,对直肠病变的诊断作用逐渐显现.本综述通过对不同影像技术在直肠癌应用,比较各影像技术的优缺点,有利于临床医生的正确选择.
作者:吴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自行的克氏针行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自制克氏针对120例患儿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20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天.随访3~30月,复发1例.结论 应用自制的克氏针行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方便、简单、安全、可行、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8例行CT常规平扫及薄层扫描的胆道梗阻患者,其中30例进行增强CT三期扫描.结果 68例中胆管结石41例,胰头癌15例,胆管癌3例,胆管炎7例,壶腹癌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准确性高,是胆道梗阻性疾病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任玉君;袁代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EVL)的护理配合.方法 158例患者在内镜直视下行EVL治疗,护理人员根据内镜下治疗的特点,在治疗前认真评估与准备,治疗中密切观察与配合,治疗后精心护理与健康指导.结果 152例患者治疗后曲张静脉消失;发生出血2例,经三腔二囊管及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咽喉部疼痛13例,均在3天后消失.其它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1月后复查,静脉闭塞141例(占89.2%).随访1年均未见再出血.结论 EVL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细致有效的护理配合是EVL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者:周丽华;阳运超;张仁翼;宋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一种修复耳廓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 21例耳廓内肿物切除术后患者采用耳后皮瓣贯穿法修复耳廓皮肤缺损.结果 本组21例患者术后皮瓣存活好,无坏死,术后10天拆线.术后随访6~28个月,肿物无复发,耳廓外观及皮肤色泽良好,患者满意.结论 耳后带蒂皮瓣贯穿法修复耳廓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易行,皮瓣易于成活,无需断蒂,手术一次完成,耳廓外形恢复良好;供皮区位于耳后,瘢痕隐蔽;耳廓修复后整体颜色相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耳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
作者:刘全;游晓波;张家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胸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120例,分为三组各40例.A组于手术开始前30 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术毕前30分钟给予2 mg/kg曲马多;B组于术毕前30分钟给予2 mg/kg曲马多及2μg/kg舒芬太尼;C组于术毕前30分钟给予2 mg/kg吗啡.三组患者术后均采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患者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1)、清醒时间(T2)、拔管时间(T3);患者清醒时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拔管时及拔管后5、10、20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镇静躁动(Riker SAS)评分;患者术后1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24小时内PCIA次数.结果 与B、C组比较,A组患者T1、T2、T3时间明显缩短,且血压、心率更稳定,Riscker SAS评分、VAS评分以及24小时内PCIA次数更低(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应用于胸科手术能使患者在麻醉恢复期躁动小,镇痛充分,血流动力学平稳.
作者:蔡兵;杨孟昌;卢静;兰志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双源CT双能量成像诊断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5例颈动脉CT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中39例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患者(观察组)与另外36例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斑块的性质、血管狭窄程度,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有显著区别(P<0.05);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重度狭窄、闭塞、易损斑块与脑血管症状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双源CT通过分析颈动脉斑块为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依据.
作者:赵原;蒲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效果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0例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副作用、麻醉用药量、手术时间、术毕清醒时间、离室时间等情况.结果 麻醉镇痛效果优良率99.81%;患者满意率100%;副作用发生率4.3%,主要是呛咳及呼吸抑制;麻醉药平均用量丙泊酚(75±15)mg、芬太尼30 tμg;手术时间(6.5±3.3)min,术毕(2.5±0.4)rain清醒,术后0.5~1 h离院或送返病房.结论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的镇痛确切,安全,副作用发生率低,性价比好,是目前较好的无痛胃镜麻醉方法.
作者:卢世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参一胶囊联合化疗治疗女性乳腺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2期)、MEDLINE(1966~2012年)、CNKI(1994~2012年)、VIP(1963~2012年)、万方数据库(1994~2012年)等数据库.由3名评价者共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研究、274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所有纳入的4个研究均表明采用了随机的方法,但未提及分配隐藏及盲法,所有纳入研究均未进行ITT意向性分析.Meta分析显示参一胶囊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有效率以及胃肠道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减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OR 0.26,95%CI(0.15~0.46)]以及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OR 3.39,95%CI(1.27~9.02)]上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有研究结果显示参一胶囊联合化疗未明显增加化疗有效率以及减轻胃肠道反应,但减轻了化疗后白细胞下降以及改善了患者化疗后KPS评分.由于纳入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的高度可能性,势必影响结果的强度,期待将来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作者:王晓珊;吴琦;梁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多种介入材料,通过腔内治疗途径处理外周假性动脉瘤的治疗策略,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0例外周假性动脉瘤患者腔内治疗术前均行严格选择性、超选择性插管造影,详细了解假性动脉瘤位置、瘤体特征及滋养动脉特点.根据不同影像学表现使用多种介入材料进行处理.结果 术后复查造影假性动脉瘤均未见显影,临床观察出血症状停止,未出现脏器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针对不同影像学表现,灵活使用多种介入材料栓塞假性动脉瘤,外周动脉假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作者:谢坪;李刚;程美雄;张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经皮肾镜碎石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经皮肾镜碎石术44例,分别采用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法(球囊组)及两步式扩张法(对照组)建立皮肾通道,对通道建立时间、一次性通道建立成功率、出血量、残余结石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球囊组和对照组通道建立时间分别为(6.7±2.0)min和(14.4±3.4)min,一次性通道建立成功率分别为100%和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残余结石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各出现1例发热,对照组出现1例迟发出血,均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建立皮肾通道与两步式扩张法同样安全有效,且实施过程简便快捷.
作者:廖勇;黄建林;安宇;蒋建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呼吸困难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主要由呼吸道狭窄及肺心疾病引起,药物治疗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对于器质性的呼吸道狭窄尤其是大气道的狭窄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呼吸内镜技术的发展,呼吸病诊疗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气管支架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目前,气管支架植入在我国发展迅速,其对气管、主支气管狭窄所造成的的气道阻塞症状有明显的效果.我科已施行25例,疗效显著,护理配合对手术的顺利与否至关重要.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吕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PET/CT检查在现代医学中有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检测及预后评价等.在PET/CT中心,护士接触药物和受检者时间长,工作中必然会受到不同剂量的电离辐射伤害,当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对人体产生放射性损伤,因此,加强护士在PET/CT工作的放射防护非常必要.
作者:杨勤;周克;向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我院确诊的116例GDM孕妇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满意组和不满意组,从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孕妇中随机抽取116例作为对照组,对GDM孕妇和116例对照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GDM孕妇总的手术剖宫产、子痫前期、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及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组GDM孕妇妊娠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满意组GDM孕妇子痫前期、手术产、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生殖道感染及新生儿早产、巨大儿、低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与满意组GDM孕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严重威胁母婴的健康,其影响程度与孕期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孕期应及时进行糖尿病筛查,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刘云波;李淑娟;杨学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统计分析四川省川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2011年度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我省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四川省川南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网各成员单位按照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目标细菌收集、鉴定和药敏实验,并及时将数据上报四川省临床检验中心.依据美国实验室与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0年标准,采用WHONET软件(5.5版本),对2011年1~12月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共收集细菌1002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657株,占76.4%;革兰阳性菌2365株,占23.6%.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71.7%;其次为肠球菌,占18.9%;链球菌占9%,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等较敏感.革兰阴性菌前五位的为:大肠埃希菌占34.4%、肺炎克雷伯菌占19.2%、铜绿假单胞菌占12.8%、鲍曼不动杆菌占11.2%、阴沟肠杆菌占6.5%.结论 川南地区与全省情况一致,临床标本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菌株呈现多重耐药性.临床应加强对怀疑感染病人在抗生素使用前,尽量留取相应标本做细菌培养,以明确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尽早准确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肃川;梁定伟;何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与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雄性SD大鼠216只,其中108只用于细胞凋亡检测,108只用于神经行为学试验.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姜黄素干预组(CU组).采用四血管阻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干预组经腹腔注射姜黄素.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旷场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评价神经行为学变化.结果 TUNEL法显示SH组凋亡率较低,与SH组比较,IR组凋亡率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U组在6 h后各时点凋亡指数较IR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旷场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显示CU组大鼠和IR组相比探索能力较强,焦虑情绪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姜黄素能够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指数,并改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行为学功能,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作者:王智;薛荣亮;赵红霞;高慧;魏欣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