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生;隋延仿;叶菁;宋宏萍;黄亚渝;马加海;张秀敏
目的:探讨贲门癌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86例采用上腹左胸两切口手术的贲门癌患者淋巴结分组行病理检查,依据转移淋巴结的分布,分析转移规律.结果:86例共清扫淋巴结1146个,转移度28.9%,转移率72.1%,胸腔淋巴结转移率27.9%,腹腔淋巴结转移率70.9%.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均与淋巴结转移率相关.结论:贲门癌有向胸、腹腔两野淋巴结转移的倾向,多数贲门癌的淋巴结遵循逐站转移、按贲门淋巴在腹腔、胸腔的引流规律转移.对于能够达到根治切除的进展期贲门癌应行胸、腹腔两野淋巴结清扫.
作者:朱江;李强;何金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将反义的皮层肌动蛋白(cortactin)基因转染入人肝癌细胞中,观察其表达效果及其对细胞本身的影响以及该基因在肝癌细胞转移中的作用.方法:Trizol试剂法提取体外培养的人肝癌高转移细胞株MHCC97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目的片段,PCR产物及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双酶切后进行连接,并转化入大肠杆菌Ecoli.Dh5α扩增以获得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空质粒分别转染入人高转移肝癌细胞株,进行扩增培养,分别绘制MHCC97/vect-cortactin(+)、MHCC97/vect和MHCC97细胞生长曲线;并进行Western-blot实验及通过小室培养模型进行细胞侵袭力实验.结果:RT-PCR获得预期大小的特异性DNA片段,经PCR、双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人皮层肌动蛋白基因cDNA片段已正确的反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中.细胞生长曲线提示转染与未转染该基因的肝癌细胞生长曲线相同;Western-blot结果显示转染反义基因的肝癌细胞皮层肌动蛋白cortactin呈低表达或不表达;细胞侵袭力实验表明转染有反义基因的肝癌细胞穿膜细胞数较未转染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从蛋白水平和细胞水平均证实该反义基因能抑制肝癌细胞的皮层肌动蛋白的表达和游走而不影响细胞的生长特性.
作者:许朱定;窦科峰;宋振顺;李韧;张福乔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20例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疗效,以同期15例术前单纯放疗作为对照组,分析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0例局部晚期直肠癌给予术前放化疗(DT40~46GY/20~23次)加同步化疗(静滴5-FU和优福定口服剂),对照组为同期15例局部晚期直肠癌给予术前放疗(DT40~50GY/20~25次).结果:两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5%(15/20)和46.7%(χ2=4.98,P=0.036),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8%和55.4%(χ2=0.49,P=0.483).结论:术前同步放化疗可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和生存时间,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白新宽;张宁;王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肿瘤基因治疗是继手术、放化疗等传统治疗方法之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肿瘤治疗方法,并在科研和临床方面取得可喜的进展.如何将肿瘤治疗基因安全高效的转移到人体内,使治疗基因在人体内长期、稳定、高效的表达是当前基因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重大困难.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因具有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能力,治疗基因转染到造血干细胞内可长期、持续、有效的杀伤肿瘤达到治疗目的.这使的造血干细胞成为基因治疗研究中令人兴奋的靶细胞.慢病毒载体(lentivirus vector,LV)能感染大部分处于静止期的造血干细胞,因此成为一种有效的感染HSCs和进行基因治疗的工具.本文就慢病毒携带肿瘤治疗基因转染HSCs治疗肿瘤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马巍;吴学元;陈炜;刘广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细胞凋亡即程序性细胞死亡,由死亡受体与其配体相互作用是引起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Fas/FasL系统是被认为是主要的介导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大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的调节失衡有关.本文就Fas/FasL系统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相关方面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吴志刚;马庆久;何显力;赖大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后复发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来3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中19例进行了再次或多次手术,相应延长了生存时间或减轻了症状.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后定期随诊,早期发现,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受累器官的正确估计,是预防再次复发的关键.
作者:孟勇;刘敏;马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患者,男性,40岁.8个月前出现右上腹疼痛,诊断为肝癌,行两次介入治疗,术后状况好转,近1周左胸壁疼痛,入院.查体:血压140/90mmHg,全身皮肤无黄染,颈部、锁骨上窝及腋均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化验室AFP842·8ng/ml,肝功ALT79u/l,AST85u/l,AST/ACT为1.1,GGT187u/l,ALP280u/l.心电图:快速房颤低电压偶伴室内差传.CT:①肝癌,TAE术后,部分病灶复发;②肝硬化脾大腹水.
作者:王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29岁.5月前感左侧眶下区不适,伴右上唇麻木,近两月来出现鼻阻,左上后牙齿松动,左侧面部肿胀于2005年5月10日前来就诊.行CT检查发现左侧上颌窦占位性病变,右侧上颌窦炎.5月13在局麻下行左上颌骨包块活检,病理为梭形细胞肿瘤,不排除高分化平滑肌肉瘤,5月20日遂行局部放疗,常规单侧上颌窦野设计照射,DT2400cGy.
作者:方利华;任宏轩;沈丽达;赵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商品名健择)加顺铂化疗配合扶正补虚、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7例失去手术及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术机会的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给予全身化疗:吉西他滨800~1000mg/m2,第1、8天,顺铂75mg/m2,第2天,21天为1周期,合并门静脉癌栓者口服优福啶2片,3次/天,第1~14天;配合扶正补虚、活血化瘀中药每日1剂,从化疗前3天开始,连服14天为1疗程,与化疗周期同步.每例病人至少治疗两个周期.结果:CR 2例(7.4%)、PR 9例(33.3%),有效率(CR+PR)40.1%(11/27);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Ⅰ级白细胞减少占化疗周期数的34.3%(36/105),Ⅱ级白细胞减少占20.0%(21/105),Ⅲ~Ⅳ级白细胞减少占8.6%(9/105);非血液学毒性中除3例治疗前肝功能Child-PughC级病人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外,无明显消化道反应,尿素氮、肌酐未发现有明显升高.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8.9%(24/27),66.7%(18/27).结论:吉西他滨+顺铂化疗配合扶正补虚、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客观疗效,只要把握好适应证,毒副反应能耐受.
作者:练祖平;陆运鑫;侯恩存;秦冰;白广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放疗是头颈部肿瘤尤其是鼻咽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根治性放疗往往会引起放射性损伤.急性放射性粘膜炎是放疗中常见的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率高,现就急性放射性粘膜炎的发生机理及防治在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敏慧;袁彬;刘秋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及转移抑制基因nm 23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卵巢,5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及50例卵巢癌组织中P16蛋白和nm23蛋白,并分析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关系.结果:nm23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0.0%)明显高于正常卵巢(43.3%)及良性肿瘤组(44.0%)(P<0.05);在浆液性癌(87.5%)和粘液性癌(47.8%)中的阳性差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特别是在有淋巴结转移(39.1%)和无淋巴结转移(92.6%)的中检出率相非常显著(P<0.01),而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16蛋白在卵巢癌中的检出率(26.0%)明显低于正常卵巢(80.0%)和良性上皮性肿瘤(52.0%)(P<0.01),在晚期肿瘤中的表达率(20.5%)也远低于早期肿瘤(63.6%),而且在高度恶性组织中表达水平(11.1%)与中低度恶性组织的表达水平(43.5%)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nm 23基因的表达与卵巢癌的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有关,p16基因可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nm 23、p16基因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李艳红;张伟;朱少君;巩丽;杨瑛;李爱宁;兰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平消胶囊对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和血清TSGF(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2002年3月至2005年10月间收治的200例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纯放疗组)和B组(放疗+平消胶囊组).应用Karnofsky评分法和放射免疫法观察两组肿瘤患者放疗前后生活质量和TSGF的变化.结果:放疗前两组Karnofsky评分和TSGF值相比无明显差异.放疗后:A组Karnofsky评分明显低于放疗前,B组Karnofsky评分与放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A、B组TSGF值明显低于放疗前;A组Karnofsky评分明显低于B组,A组TSGF值明显高于B组.结论:平消胶囊能显著减轻放疗过程中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具有放疗增效作用.
作者:唐求;王栾秋;付廷雄;詹喜炎;陈清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355例鼻咽癌初治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表现.方法:对鼻咽癌初治患者均行常规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以筛查是否存在骨转移等病变.结果:本组患者初诊时发生骨转移率为33.2%,其中男性37.4%,女性19.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期具有显著性意义,鼻咽癌患者初诊时骨转移与病期较晚,体质较差和年龄较大相关.结论:鼻咽癌患者易发生骨转移,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灵敏度较高,对鼻咽癌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应作为鼻咽癌诊断的常规检查.
作者:邱素芳;潘建基;唐明灯;林端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克隆人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cbfa1)cDNA胞外区片段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提取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的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用PCR法扩增cbfa1基因片段.将获得的预期大小的PCR产物插入pUC19克隆载体中,转化TOP10感受态细胞,蓝白筛选白色克隆,进行体外扩增,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从人骨肉瘤细胞系细胞提取的总RNA中成功获得人cbfa1基因片段和重组质粒pUC19-cbfa1,DNA序列分析证实其序列和文献报道一致.结论:采用基因克隆的方法得到人cbfa1基因片段和重组质粒pUC19-cbfa1,为进一步进行其结构和功能研究打下基础.
作者:张勇;杨彤涛;李存孝;胡运生;马保安;范清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以及与P53,Bcl-2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80例NSCLC肿瘤组织、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Survivin蛋白、P53蛋白、Bcl-2蛋白表达情况,并将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Survivin蛋白在肺良性病变组织中不表达,在61.3%(49/80)的NSCLC组织中有表达,且Survivin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TNM分期有关,但与肺癌的细胞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肺癌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率55.0%(44/80),与肺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肺良性病变组织中无p53蛋白表达;肺癌组织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50.0%(40/80)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的10.0%(2/20),其中鳞癌组织的表达率62.2%,明显高于腺癌组织的表达率34.3%(P<0.05);肺癌组织中P53,Bcl-2蛋白与Survivin蛋白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Survivin蛋白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该基因对NSCLC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Survivin基因有望成为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Survivin蛋白表达与肺癌的TNM分期密切相关,提示可作为判断病情和评价预后的指标.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p53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三者在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作者:石敏;王静;俞森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血清CA 125水平与其他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分析40例NHL的患者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血清CA 125的变化.结果:在40例NHL患者中,血清CA 125升高占总人数的48%.在低度恶性NHL中,7例(30%)血清CA125水平升高,在进展期NHL患者中,12例(71%)血清CA 125水平升高.CA 125水平升高和疾病进展,病理类型,骨髓浸润,结外浸润,体能下降,B症状的出现,血清乳酸脱氢酶的升高有一定相关性.所有患者中,完全缓解率(CR)达63%,低度恶性NHL患者中,CA 125正常者,81%达到CR,CA 125升高者,29%达到CR(P<0.05).进展期NHL患者中,CA 125正常者,60%达到CR,CA 125升高者,58%达到CR(P>0.05).结论:血清CA 125是NHL患者的一项重要预后指标,CA 125水平升高和疾病进展,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化疗反应率降低等密切相关.对于低度恶性NHL,CA 125正常的患者比CA 125升高的患者的缓解率高.
作者:金波;侯科佐;于萍;赵明芳;张敬东;刘云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芦荟是一种集医药、食用、美容和观赏于一体的重要经济植物,以其独特的功效和广泛的用途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它用途广泛不仅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防辐射的作用,还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抗病毒、抗真菌等功效.本文主要阐述芦荟的活性成分蒽醌类化合物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兰;邓怀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KAI1/CD82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AI1/CD82在10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不典型增生宫颈组织及64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从正常宫颈组织到宫颈不典型增生组织再到宫颈癌组织,KAI1/CD82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KAI1/CD82的表达与宫颈癌病理分级、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而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病理类型、癌灶大小、患者年龄等无关.结论:宫颈鳞癌中KAI1/CD82表达下调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可用来预测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作者:王国庆;暴蕾;李明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MRI对肝硬化结节(再生结节、退变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0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MRI资料,其中32例行Gd-DTPA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全部病例均见再生结节,其中合并退变结节14例、原发小肝细胞癌18例,再生结节为肝内弥漫的小于1.0cm结节状病灶,T1WI呈等或略高信号、T2WI呈略低信号影;退变结节为直径1.0cm~3.5cm结节状病灶,T1WI呈等或略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影;小肝细胞癌为直径小于3.0cm结节状病灶,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影.Gd-DTPA动态增强扫描见小肝癌于肝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强化消退.结论:根据结节大小、信号改变MRI可区分大部分再生结节、退变结节及小肝细胞癌.Gd-DTPA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困难的退变结节及小肝细胞癌.
作者:郭海梅;张学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得力生注射液对胃癌细胞P-gp、GST-π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胃癌细胞株SGC-7901 P-gp、GST-π表达.结果:得力生浓度分别为0μl/ml、1.25μl/ml、2.5μl/ml、5.0μl/ml时,SGC-7901细胞P-gp的表达逐渐减低,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GST-π的表达亦逐渐减低,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得力生注射液可下调胃癌细胞P-gp、GST-π的表达.
作者:朱丽波;王艳丽;白雪蕾;陈铁军;柳云恩;宋春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