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抚触促进胎便排出的临床观察

曾祥连;杨秀兰

关键词:抚触, 新生儿, 胎便排除, 时间
摘要:目的 探讨抚触对新生儿胎粪早期排出的影响和抚触的优越性.方法 80例Apgar评分≥ 8分的正常新生儿,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40例,抚触组在出生处理完毕后当天即进行首次抚触,以后进行规范抚触;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胎便初排、胎便转黄、胎便排完时间.结果 抚触组新生儿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 抚触能促进新生儿胎便排出并减少因胎便滞留而引发的并发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03~2006年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药品的应用现状及趋势,为麻醉药品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与比例、年用量及各科室年使用量进行排序、统计分析.结果 吗啡制剂、芬太尼制剂居前两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布桂嗪制剂呈下降趋势.结论 麻醉药品使用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口服制剂增幅较大.

    作者:魏红;沈宏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二合膏外敷治疗压疮方法介绍

    我科采用自制二合膏治疗压疮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2001~2006年收治重度颅脑损伤导致偏瘫的全身营养不良患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43~72岁.12例患者均为2~3期压疮.

    作者:黄琼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两种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剖宫产术对再次手术的影响.方法 有剖宫产手术史因妇科良性疾病再次开腹患者106例,其中曾行新式剖宫产术54例为Ⅰ组,曾行传统剖宫产术52例为Ⅱ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腹腔粘连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与Ⅱ组比较,Ⅰ组腹腔粘连重、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时间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妇科手术影响比传统剖宫产术大.

    作者:聂敦利;赵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体位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早期体位护理在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96例急性偏瘫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做常规治疗、神经内科整体护理和功能康复锻炼,实验组入院后第1天在此基础上进行体位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 早期体位护理能减轻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朱桂香;周生芬;陈善宏;常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三踝骨折42例效果观察

    目的 总结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 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6年6月42例三踝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优良率88%.术后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 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佳临床结果.

    作者:李建华;石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21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入A组(参松养心胶囊4粒tid)、B组(倍他乐克12.5~25 mg tid)、C组(参松养心胶囊4粒tid+倍他乐克12.5~25 mg tid ),治疗8周,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65.7%、B组总有效率68.6%、C组总有效率82.8%,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P < 0.05);服用参松养心胶囊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咽喉干痛、干咳、便结等.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对各种原因的室性早搏都有良好的疗效,与β-阻滞剂合用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秦方;闫亚非;吴时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壁切口裂开防治体会

    我院1990年1月至2005年1月共发生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40例,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作者:何兴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颅脑损伤患者265例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65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抗休克、合理氧疗、正确的处理伤口等措施维持患者的呼吸与循环.结果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246例,占92.8%,中度残疾8例,占3%,重度残疾3例,占1.1%,持续性植物生存1例,占0.3%,死亡7例,占2.6%.结论 快速、准确、有效、有序护理能提高危重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效果.

    作者:王端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锌、维生素D、钙联用治疗婴幼儿佝偻病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锌制剂+维生素D+钙剂治疗婴幼儿佝偻病效果.方法 对佝偻病患儿检测血微量元素,将患儿童分为传统佝偻病治疗(对照组)及联合锌治疗(治疗组),3个月回访资料完整者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儿经补充锌制剂后,血锌、钙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结论 适当的补充锌制剂是防治佝偻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杨晓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米氮平治疗冠心病焦虑抑郁症状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米氮平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并完成随访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和抑郁干预组各46例,两组均予冠心病药物治疗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抑郁干预组加用米氮平治疗,8周末再次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P < 0.05);抑郁干预组的焦虑抑郁与临床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P < 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一旦合并焦虑抑郁,早期进行抗焦虑药物治疗非常有效.

    作者:许国华;区彩文;陈国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对增加髋关节周围肌群力量、增强关节稳定性与骨的负重能力、提高患者肢体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及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意义重大.本文重点介绍髋关节置换术康复评定、康复训练及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及治疗.

    作者:尹清;吴宗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骨科康复进展

    骨科康复已成为骨科的亚专业,其重要性日益被认识.本文重点介绍微创外科理念推动了骨折治疗与康复观念的转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足踝康复及截肢与假肢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陆廷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认知障碍的康复治疗

    认知障碍的康复是发展脑损伤患者的认知能力,以克服知觉、记忆和语言障碍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主要有作业疗法、电脑辅助和虚拟认知康复、远程认知康复治疗、内隐记忆康复、无错性学习、认知神经心理康复、电针疗法以及药物治疗.

    作者:何成奇;黄礼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7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检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DCG检查结果 .结果 76例中,67例窦性心律, 9例心房纤颤;持续性室速4阵,非持续性室速747阵;单源性室速735阵,多源性室速16阵;室速发作呈左束支传导阻滞波形11例,ST段改变38例(其中缺血性改变28例),大部分患者同时合并有其他心律失常.结论 室速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应全面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充分认识高危因素,客观评价其预后;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所致的室速,应引起重视.

    作者:丁光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家庭氧疗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缓解期肺心病低氧血症患者61例,均接受化痰、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家庭氧疗(氧疗组)30例,双侧鼻导管吸氧,氧流量1~2 L/min,氧疗时间10~15 h/d;未进行家庭氧疗(对照组)31例.治疗前、治疗1年及2年分别测定周围血象、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评分.结果 治疗2年后,氧疗组死亡7例,病死率23%;对照组死亡11例,病死率3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氧疗组在治疗1年和2年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对照组1年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2年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高于治疗前(P < 0.05);氧疗组1年和2年后心电图RV1+SV5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1年和2年后心电图RV1+SV5均高于治疗前(P < 0.05),2年后高于1年后(P < 0.05);超声心动图显示氧疗组1年和2年后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较治疗前下降(P < 0.05),2年后低于1年后(P < 0.05);2年后右心室流出道、右心室内径较治疗前减小(P < 0.05),对照组1年和2年后的右心室内径、右心室流出道大于治疗前(P < 0.05),2年后mPAP较1年后增加(P < 0.05).结论 长期家庭氧疗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肺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高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压氧同步低频电刺激治疗偏瘫足下垂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偏瘫致足下垂时同步采用低频电(LFES)刺激患肢腓总神经疗效.方法 24例偏瘫致足下垂HBO治疗同步LFES刺激腓总神经的患者为实验组,24例同期HBO常规治疗的偏瘫伴足下垂患者为对照组.以临床疗效足下垂恢复的时间及程度为判定指标.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非常显著的疗效.结论 在HBO治疗偏瘫时同步LFES刺激腓总神经治疗足下垂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但其有效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郑世刚;王强;王湘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外伤性肝破裂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8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113例(88.3%),治愈108例,死亡5例,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保守治疗15例,全部治愈.结论 对外伤性肝破裂早期诊断,及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宁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产褥期急性阑尾炎诊治体会

    急性阑尾炎为外科常见病之一,而产褥期阑尾炎并不少见.我科近20年来共收治产褥期急性阑尾炎5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荣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牙源性腺样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0例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X射线表现病变呈单房性透明阴影,含未萌出的牙齿,部分囊性肿瘤囊壁内衬立方上皮、扁平上皮或复层鳞状上皮,上皮增殖并突入囊腔内,并查见类似于前成釉细胞的立方状或柱状上皮细胞所增生形成的条索状或筛孔状结构.结论 牙源性腺样瘤在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治疗结果 等方面均有其独立的特点.

    作者:韩红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辣椒素对人结肠癌SW-480生长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辣椒素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方法 检测SW-480细胞生长情况;透射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辣椒素对SW-480细胞有明显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光镜与电镜下可见到明显的凋亡细胞;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出特征性凋亡梯状带,随着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内Bax蛋白表达逐渐增高、Bcl-2蛋白表达逐渐降低.结论 辣椒素能明显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廖新明;李兴红;陈志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