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缩短复用透析器消毒时间的实验观察

熊昌英;邓轲;宁建平

关键词:2%甲醛溶液, 透析器消毒, 消毒, 细菌培养
摘要:为减少病人经济负担、降低透析成本,我们对复用透析器的不同消毒时间状态的灭菌效果作了些监测,以期摸索出一个能保证灭菌效果的短消毒时间.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造口袋的改进

    结肠造口袋是直肠癌腹会阴手术后患者不可缺少的用物,经改进后的造口袋,经济实惠、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清洁卫生,经临床使用后,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甘志红;刘湘梅;邓梅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我国腹腔镜外科发展探讨

    腹腔镜外科手术是依靠光源、腹腔镜摄像机和监视器代替医师肉眼观察手术部位并通过腹壁穿刺口进行的腹腔手术,其目的是在达到开放手术效果的基础上,减轻手术本身对患者特别是对腹壁组织的创伤,缩短术后的康复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腹腔镜手术与专用切割器、吻合器、超声刀等结合为腹部手术的新型而理想的途径,但目前发展还很不平衡,绝大部分医院只进行一些简单的手术,大部分复杂手术都集中在国内某些大城市和大医院,如何转变思想,促进腹腔镜外科快速健康发展,这是医学同行值得重视的问题.

    作者:王存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光纤型纳米传感器生物测量进展

    近年来,新的化学和生物传感技术使生物研究获得巨大发展,生物学研究技术的新成就之一就是纳米传感器的开发.近10年文献已陆续报道各种纳米传感器(如光纤型、电化学型).下面重点介绍光纤型纳米传感器.

    作者:张阳德;李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组织自体荧光的Monte Carlo仿真方法

    目的Monte Carlo仿真是研究光在组织中传播规律的有效方法.该文在组织漫反射光MonteCarlo仿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荧光光子迁移方法,并由此实现了对组织自体荧光的仿真.方法根据荧光光子产生和传播的原理,模型中对激发光和荧光光子采用了加权的光子模型.激发光子和荧光光子的运动彼此独立,每产生一个荧光光子,将跟踪其运动直至终止,然后继续跟踪激发光子的运动.所有统计量采用改进的Monte Carlo仿真软件计算.主动脉中层组织模型的仿真结果与文献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主动脉组织模型,在520 nm和600nm处有两个荧光峰,这与文献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荧光强度与荧光逃逸位置的关系表明,随着逃逸半径的增大,荧光强度迅速减小,这一结果对于激发和采集光纤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结论该文所述组织荧光仿真方法直接从荧光光子产生及运动的原理出发,简单明了,计算简单,易于实现.由于MonteCarlo方法是基于大量事件的统计规律之上的,因此进行一次仿真所需的时间是制约其应用的一大因素,其算法有待于作更进一步的优化.

    作者:夏代林;何继善;张阳德;彭健;刘雁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缩短复用透析器消毒时间的实验观察

    为减少病人经济负担、降低透析成本,我们对复用透析器的不同消毒时间状态的灭菌效果作了些监测,以期摸索出一个能保证灭菌效果的短消毒时间.

    作者:熊昌英;邓轲;宁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靶向治疗用Fe3O4及其白蛋白包被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目的制备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Fe3O4及其白蛋白包被的磁性纳米粒子.方法采用部分还原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通过微乳化方法制备了白蛋白包被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结果Fe3O4粒径为10nm左右,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显示Fe3O4纳米磁性微粒是典型的尖晶石构型;白蛋白包被的磁性纳米粒子直径在200nm左右.结论Fe3O4及其白蛋白包被的磁性纳米粒子适于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进一步研究.

    作者:谭家驹;张春富;冯彦林;曹金全;曹本洪;尹端;汪勇先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滤过和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的清除作用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滤过(HDF)及高通量血液透析(HHD)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的清除作用.方法6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MHD)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血液透析滤过(HDF)、高通量血液透析(HHD)、普通低通量血液透析(LHD),另15例为正常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检测MHD组血透析前后及对照组血清瘦素浓度.结果MHD组透前血清瘦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HDF组及HHD组透后血清瘦素水平较透前显著下降(均P<0.01);LHD组透后血清瘦素水平与透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及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清除部分血清瘦素,降低MHD患者的高瘦素血症.

    作者:谭华;王汉民;李振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HPLC法含量测定

    用HPLC法,ODS柱,0.005 mol/L四丁基氢氧化铵磷酸缓冲液(PH=5.0)-乙腈(81:1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测定哌拉西林纳/舒巴坦钠的含量.哌拉西林在0.08~1.60 mg/ml范围(r1=0.9996),舒巴坦在0.04~0.80 mg/ml范围(r2=0.9992),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日内精密度良好(哌拉西林RSD=O.66%,舒巴坦RSD=0.73%,n=6).该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裴宜军;胡琪;潘一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不同给药途径对磁性白蛋白纳米粒靶向分布的影响

    目的该实验旨在比较外置定位磁场与否,各组的肝癌区(磁靶区)、正常肝和肺组织的克组织放射量以及肝癌区血管栓塞程度,以探求一种较佳的给药途径和方法.方法用125I标记磁性白蛋白纳米粒,经药肝癌鼠的肝动脉、门静脉及颈静脉三种不同途径给药.结果外置磁场使磁性白蛋白纳米粒在靶区定位聚集,减少其在非靶区的分布;外置磁场下经肝动脉给药组的肝癌组织区克组织放射量高(P<0.01),而正常肝和肺组织的克组织放射量低(P<0.01),肝癌区血管栓塞程度也明显高于经门静脉及经颈静脉组.结论外置定位磁场下,经动脉途径注入磁性白蛋白纳米粒的磁靶向化疗栓塞效果好.

    作者:张阳德;龚连生;潘一峰;李异凡;黄秋林;彭健;刘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纳米科技--21世纪社会发展的推进器

    2000年3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向国会发布了关于美国纳米技术启动计划,标题是<纳米技术:要引发下一场工业革命>.这个报告一经发布,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各国纷纷部署,把发展纳米技术作为极其重要的战略决策来实施.德国科研技术部在发展纳米技术的报告中也提到,纳米技术是21世纪的主导技术之一.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罗雷尔教授说,如果说70年代重视微米技术的国家现在已成为发达国家,那么从现在开始重视纳米技术的国家,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先进国家.由此可见,纳米技术将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阳德;罗育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星状神经节药物阻滞联合超激光照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有创性药物星状神经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联合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Super ganglizer,SGL)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之眩晕、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9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行SGB+SGL治疗,B组行SGB治疗,C组行SGL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A,B二组患者眩晕、头痛、脑血流图与治疗前相比疗效均较佳,而C组均较差;A组较B组副反应少,C组无副反应.结论有创性药物星状神经阻滞联合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之眩晕、头痛的疗效较佳.

    作者:常洪;戴煜龙;刘兵;黄乐天;何伟;李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磷酸钙骨水泥临床应用进展

    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又叫羟基磷灰石骨水泥,是一种新型的骨修复材料,是80年代中期由Brown和Chow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自固化型人工骨替代材料[1].它是由固相的磷酸四钙(TTCP)、磷酸三钙(TCP)、二水磷酸氢钙(DCPD)、无水磷酸氢钙(DCPA)及磷酸二氢钙(MCPM)等磷酸钙盐之中的至少两种在液相(稀酸、蒸馏水、血清、血液等)中发生水化凝固反应,并且能在人体环境和温度下自行固化并准确塑型终转化为与人体骨组织无机成分相近的羟基磷灰石(HAP).其固相中还可以加入氟化物、硫酸钙等以改变其物理性能.

    作者:郑治;王剑龙;赵自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纳米技术-DNA操作

    PCR的发现为生物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在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的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分子的生物学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生物学、生物科技、医学、诊断学等,利用PCR扩增技术设计新的实验方法和分析扩增的DNA片段,根据DNA分子的性质、结构和潜在性的可计算方法,研究模拟活生物,构造人工纳米装置,如生物分子感应器和人造细胞.

    作者:张阳德;潘爱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大鼠SCI后VEGF在脊髓神经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椎板切除组和脊髓损伤组,采用Allen法从背侧致伤T10脊髓,于术后8 h,1,2,3d,1,2,3周切取脊髓,S-P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ECGF的分布,对神经细胞的阳性表达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脊髓中,无VEGP的表达,SCI后8 h出现VEGF强表达,1~3 d达到高峰,并持续1周.2,3周后,VEGF表达率大幅度下降(P<0.01),前角大运动神经元较其他神经细胞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1),背侧白质中胶质细胞较灰质和腹侧白质胶质细胞阳性表达率高(P<0.01).结论大鼠SCI早期,脊髓损伤区周围神经细胞可见不同程度VEGF表达.

    作者:于利;吕德成;张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PCNA与BCL-2的表达在大肠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PCNA与BCL-2的表达在大肠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用sABC免疫组化法分析3年随访期间大肠癌患者肠标本的PCNA与BCL-2的表达.结果PCNA在正常大肠黏膜中不表达而在大肠癌中呈阳性表达,PCNA与肿瘤的复发、患者的死亡时间、肿瘤分期和淋巴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呈负相关.BCL-2仅与肿瘤分期高度相关(P<0.05),与复发时间、死亡时间、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无关(P>0.05).结论分析PCNA与BCL-2的表达对大肠癌的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异凡;何剪太;卢焕元;李年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附40例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时机及手术指征.方法分析总结40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表现,采取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结果该组40例均为完全性梗阻,行粘连松解者22例;切断纤维条索压迫带者8例;肠坏死部分切除吻合者8例;小肠广泛坏死切除后剩90~100cm者2例.关腹前均用大量温盐水灌洗腹腔,并放置乳胶管腹腔引流1,2根.结论单纯性和绞窄性的鉴别是非常必要的,单纯性梗阻,可先行保守治疗,绞窄性小肠梗阻,应尽早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是改善绞窄性小肠梗阻预后、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志军;韦云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血液灌流串联透析滤过治疗砷化氢中毒1例报告

    砷化氢系无色气体,稍有大蒜样气味,比重2.66,剧毒.砷化氢的主要毒性作用是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和肾脏损害,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伴肝、心、脑、肺等脏器损害,患者可逐渐进入谵妄、昏迷、抽搐、心衰、肺水肿.死亡率高,愈后可遗留肾功能不全[1].我院利用血液灌流串联透析滤过成功地治愈了1例砷化氢中毒患者.

    作者:孙咏梅;黄彬;郭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缺氧/复氧后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初步分析

    目的该实验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缺氧/复氧处理后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以深入认识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复氧处理后基因表达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全面认识神经胶质细胞在缺氧和缺血再灌注等情况下基因变化规律以及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在损伤条件下相互依存关系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取人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作传代培养,传至第四代分组作缺氧/复氧处理;用TRIzol试剂经过多个步骤提取制备好的星形胶质细胞样本总RNA;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获取缺氧/复氧处理后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利用Gene Ontology Consortium分析系统、OeneCards数据库和Pubmed检索系统对基因表达谱进行初步分析.结果①基因表达谱:在基因芯片测定了4 096个点,共有差异表达基因187个,其中,差异表达基因187个,己知差异表达基因46个,未知差异表达基因141个(EST片段).②已知差异表达基因:在46个已知差异表达基因中,表达下调的基因有41个,表达上调的基因有5个,未见报道的与缺氧/复氧处理相关基因23个,已报道的有18个.③已知差异表达基因功能聚类:共10类,其中代谢23个、信号传导9个、细胞生长3个、结构蛋白2个、免疫应答4个、运输1个、细胞周期1个、细胞增殖1个、凋亡1个、分子伴.侣1个.结论该实验获得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处理后的基因表达谱.首次发现28个与缺氧/复氧相关的未见报道基因.初步明确已知差异表达基因在缺氧/复氧处理后的基本变化规律.

    作者:邬力祥;王绮如;刘发益;曹莉;赵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具有自塑能力可吸收注射型纳米骨浆

    目的为研制一种适应整形外科微创技术发展的一种可注射、可吸收、无产热、原位立即变硬的骨替代材料.方法通过合成研制一种有缓冲性的黏滞性骨浆,在体外研究其生物相容性,同时在犬的双侧肱骨缺损模型上研究其自塑形和生物吸收特性.结果实验证明该种植入材料具有极好的塑形性能,在12~18周内完全吸收,临床上治疗骨折的X线显像充实,植入物吸收和骨再生存在一个合适的比例.结论该文阐述了一种生物可吸收可调节硬化时间的注射性骨浆,该种骨浆的选择性符合多数骨增生过程,具有自动充填,不产热即便在潮湿和血运丰富的情况下亦有硬化,植入成分被设计为产生中性pH值的骨浆,能重建骨组织,不含有聚合体或可塑剂.大量体外研究表明该材料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和非致热源性.

    作者:罗萍;张阳德;彭健;周健;贾泽明;潘一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掌骨骨折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掌骨骨折的效果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1998年4月~2003年10月,采用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掌骨骨折34例49处,术后第2天疼痛减轻即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4周~12个月,平均4.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7~14周,平均8.4周.按照TAM系统评定法进行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89.8%.所有病例均无骨折移位、不愈合、内固定松动和伤口感染发生.结论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掌骨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活动锻炼,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王大平;江捍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