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曾佳;钟美佐;刘巍;黄进;余兴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β2微球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分型、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8例NHL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人群的β2-MG进行检测并随访观察.结果:NHL组治疗前血清β2-MG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度恶性与中、低度恶性NHL患者的血清β2-MG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β2-MG水平与年龄、临床分期、B症状、结外病变数、巨大包块、PS、血清LDH、IPI等因素有相关性.化疗后NHL患者血清β2-MG水平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β2-MG水平正常的患者与治疗前β2-MG水平升高的患者比较,前者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血清β2-MG一定程度上反应了NHL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动态观察NHL患者的血清β2-MG,结合临床其他资料,对判断病情、疗效、预后有一定价值.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拓扑替康与顺铂联合化疗结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3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拓扑替康(金喜素)与顺铂联合化疗结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拓扑替康0.75mg/m2与顺铂20mg/m2静脉滴注连用5d,21d为1周期,连用至少2周期,结合60Co同步放射治疗食管原发灶及纵隔DT 61Gy/5+W,锁骨上等转移灶DT 60Gy/6W,化疗结束后48h常规使用集落刺激因子G-CSF 150μg/d,连用7~10 d,治疗结束后4周评价疗效.结果:37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完全缓解(CR)18例,部分缓解(PR)10例,微效(MR)3例,5例无效或进展.总有效率为75.6%(28/37),1年生存率为70.3%(26/37),2年生存率为51.4%(19/37),3年生存率为24.3%(9/37).主要毒副反应为Ⅱ~Ⅲ度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反应、恶心、呕吐、便秘与脱发.结论:拓扑替康(金喜素)与顺铂联合化疗结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好,毒副作用轻.

    作者:赵全德;宋怡兵;李向东;董灵;黄小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OPS3基因cDNA的克隆及表达

    目的:克隆COPS3基因cDNA,构建其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表达和鉴定.方法:从培养的人骨肉瘤细胞系SOSP-9607细胞中提取总RNA,经RT-PCR获得COPS3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中,酶切及测序鉴定.将COPS3基因插入pET28a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中,IPTG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分析.免疫印迹法鉴定COPS3蛋白的表达.结果:cDNA测序证明,获得了COPS3基因cDNA,其序列与Genebank中报道序列完全一致.酶切分析表明,成功构建了含COPS3基因的pET28a融合蛋白表达载体.SDS-PAGE以及免疫印迹法鉴定分析表明,COPS3蛋白获得高效表达,分子质量为5lKu,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结论:成功克隆和表达了COPS3cDNA.

    作者:SU Hai-chuan;苏海川;陈军;赵玉红;李改良;李陕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MDR1启动子/荧光素酶质粒的构建及其在朊蛋白高表达胃癌细胞中的活性检测

    目的:构建含MDR1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并检测其在朊蛋白高表达胃癌细胞系中的活性表达.方法:PCR克隆人MDR1基因启动子片段,通过亚克隆将启动子分别插入到pMD18-T载体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Enhancer载体中,建立含MDR1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MDR1,并经测序及酶切确定扩增序列;脂质体基因转染法将pGL-MDR1转染入朊蛋白高表达胃癌细胞系SGC7901-PrP,并测定其荧光素酶活性.结果:PCR克隆出MDR1启动子经DNA测序证实序列正确,pGL-MDR1转染入朊蛋白高表达胃癌细胞系的荧光素酶活性,较转染入pcDNA3.1空载体细胞系相比升高3~5倍.结论:成功构建含MDR1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上调朊蛋白表达可激活MDR1的转录活性.

    作者:葛伏林;王婧;周毅;梁洁;张燕齐;郭雪艳;丁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放化疗联合治疗老年食管鳞癌

    目的:比较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老年食管鳞癌的疗效.方法:74例食管鳞癌随机分为2组,一组放射治疗同时口服卡莫氟,一组采用单纯放射治疗,2组治疗时均同时滴注胸腺肽.结果:化放组和单放组的3年局部控制率为45.9%和32.4%.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6%、56.7%、37.8%和64.8%、40.5%、24.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29,P<0.05).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8个月和11.7个月.急性放射反应在2组中无显著意义.结论:放化疗联合胸腺肽治疗老年食管鳞癌较单纯放疗增加了疗效,减轻了毒副反应,增强了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了老年性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作者:王新强;隋成宗;江增强;李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碘-125内照射粒子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捆绑碘-125内照射粒子的食管支架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35例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放置普通自膨支架,B组放置捆绑碘-125粒子的支架进行治疗,术后随访并发症、治疗效果及生存期.结果:35例患者支架置入过程顺利,位置合适,术后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连续随访未出现穿孔、出血、移位等并发症,生活质量良好,普通支架组平均生存期为120d,碘-125粒子支架组平均生存期为370d,明显高于普通支架组(P<0.001),2组术后血象和体重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捆绑碘-125内照射粒子的食管支架置入可明显改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同时对肿瘤行组织间放疗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疗效明显优于普通支架,且安全可靠.

    作者:张潍;贾卓奇;周斌;乔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氧化二砷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三氧化二砷已广泛应用于白血病和各种实体瘤化学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中.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三氧化二砷诱导凋亡是其杀伤肿瘤的主要机制,其分子机制尚未得到系统阐明,本文就其抗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曹琦;韦国桢;郭红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5-氮-2'-脱氧胞苷诱导膀胱癌BIU87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研究5-氮-2'-脱氧胞苷(5-Aza-2'-decxycytidine,5-Aza-CdR)对膀胱癌BIU87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5-氮-2'-脱氧胞苷作用于膀胱癌BIU87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Y)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程度,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凋亡率,AO荧光染色对细胞凋亡形态学观察,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膀胱癌BIU87细胞RASSF1A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BIU87细胞加入(0.1、0.5、1.0、5.0)nmol/L的5-Aza-CdR后与对照组相比各组BIU87细胞增长速度减慢.不同浓度的5-Aza-CdR可以显著降低BIU87细胞的存活率,与对照相组比差异显著(P<0.05).BIU87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增高且与5-Aza-CdR呈浓度依赖关系(P<0.05).荧光显微镜下见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随5-Aza-CdR浓度的升高BIU87细胞RASSF1A蛋白的表达也升高.结论:5-Aza-CdR可能通过对RASSF1A基因的再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从而诱导膀胱癌BIU87细胞凋亡的增加.

    作者:刘学锋;戴显伟;吴斌;金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腹胃底贲门癌切除9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腹贲门癌切除术的适应证和优点.方法:自1998年8月~2004年1 2月共施行经腹贲门癌切除术96例,就其手术适应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低,出现吻合口瘘4.1%(3/96)、食管切缘癌残留5.2%(5/96).结论:经腹行贲门癌切除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浸润食管长度小于2cm的老年或心肺功能不全的贲门癌患者.

    作者:李纯义;吴凯;马龙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化疗对结直肠癌组织胸苷磷酸化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癌组织胸苷磷酸化酶的表达.方法:比较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和5-氟尿嘧啶+亚叶酸+奥沙利铂(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并采用ELISA方法测定两组患者癌组织中TP含量.结果: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组疗效优于FOLFOX4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0.0%和36.3%(P<0.05);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组TP浓度均数(211.2±30.5 μg/L)显著低于FOLFOX4组(323.4±28.3 μg/L)(P<0.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

    作者:陈晓泉;姜凤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用肠内营养预防胃癌患者胃次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

    目的:探讨运用肠内营养预防胃癌患者胃次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作用.方法:200例胃次全切除术后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5例,术后早期开始实施肠内营养;对照组95例,术后采用传统静脉输液支持.结果:术后实验组有1例(0.9%)出现术后胃瘫综合征.对照组有7例(7.3%)出现术后胃瘫综合征.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肠内营养预防胃癌患者胃次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效果良好,有助于康复.

    作者:李强;马龙安;刘迎宣;惠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裸小鼠人侵袭性结肠癌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裸小鼠人结肠癌高侵袭模型,为侵袭性结肠癌的治疗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动物.方法:将人类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细胞悬液接种于BALB/c小鼠脾包膜下和BALB/c nu/nu小鼠皮下,以前者肝转移肿瘤组织和后者皮下肿瘤组织作为移植瘤材,通过外科原位移植技术分别种植于实验组和对照组BALB/c nu/nu小鼠盲肠浆膜下层,比较两组小鼠在原位成瘤率、肝转移率、淋巴转移率、腹腔种植率及脾、肺转移率等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术后第14日,实验组原位成瘤率和肝脏转移率(100%、65%)高于对照组(75%、30.8%)(P<0.05);术后第21日,实验组原位成瘤率、肺脏转移率及脾脏转移率(100%、5%、15%)与对照组(85%、0、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肝脏转移率、淋巴转移率以及腹腔种植率(90%、65%、60%)均高于对照组(41.2%、23.5%、23.5%)(P<0.05).结论:将免疫功能正常小鼠筛选出的结肠癌肝转移组织用于建立裸小鼠的原位移植癌模型,能够模拟高侵袭性结肠癌的生物学特性,并为其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动物.

    作者:李鹏;吴爱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OX-2、CX43在复发性原发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与上皮性卵巢癌化疗疗效(耐药或敏感)及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在1999年1月至2003年6月间,从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的卵巢癌病例中,筛选出60例原发上皮性卵巢癌(primary epithelia ovarian carcinoma,PEOC)和6例正常卵巢(均为宫颈癌切除标本,且术后病理证实双卵巢为正常组织)的存档蜡块,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分为3组:化疗耐药组30例,化疗敏感组30例,正常卵巢组6例.术前均未接受过放疗,入院后均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阑尾切除+大网膜切除术,全部66例病人均有随访结果.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66例标本组织中COX-2和CX43蛋白的表达量.结果:CX43蛋白的表达:化疗耐药组<化疗敏感组<正常卵巢组织,单向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结果均为P=0.000,差异有极显著意义.COX-2蛋白的表达:化疗耐药组>化疗敏感组>正常卵巢组织,单向方差分析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05.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化疗疗程数的增加及有淋巴结转移,CX43蛋白的表达量随之降低,但是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COX-2蛋白的表达上升和CX43蛋白的表达下降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复发、发展及疗程有关,与化疗耐药呈正相关.

    作者:冯继良;吴强;左连富;刘江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腺癌caspase-7、caspase-3、survivin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caspase-7、caspase-3、surviv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3者间表达强度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7、caspase-3、survivin在45例乳腺癌标本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caspase-7、caspase-3、survivi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33%、82.22%、73.33%,3者在年龄、月经状态、淋巴结有无转移各组中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3者表达强度与肿块大小、临床TNM分期、组织学分级间,仅见caspse-7表达强度与肿块大小呈负相关(r=-0.306,P=0.041),caspse-7与caspase-3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307,P=0.040).结论:caspse-7与肿瘤负荷有关,与caspase-3在乳腺癌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survivin在乳腺癌中高表达,3者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胡会华;周士福;李青国;吴玉玉;高玮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胆囊癌3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病因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9例胆囊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胆囊癌病人存在右上腹疼痛占100%,以B超检查作为首选检查方法,胆囊病人89.74%伴有胆囊炎、胆囊结石,手术治疗仍为理想的治疗方法.结论:重视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是外科医生需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李树吉;张秀云;经翔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腺癌与雌激素及有关内分泌治疗

    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内源性雌激素水平持续升高或外源性补充雌激素均使乳腺癌发生率明显增加,体外研究结果也表明雌激素促进乳腺细胞的转化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肿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本文主要阐述雌激素导致乳腺癌发生的分子机理以及目前相应的一些临床治疗对策进展.

    作者:杨(契);韩为东;赵亚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得力生联合OLF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得力生-OLF方案与OLF方案对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A组(34例)接受得力生-OLF方案治疗;B组(33例)接受OLF方案治疗.两组均以3周为1个周期,重复3个周期.结果:A、B两组(CR+PR)分别为44.2%及36.3%(P>0.05);中位生存期A组46周,B组41周(P<0.05);白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反应B组均较A组明显(P<0.05);两组均未发现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受益疗效A组高于B组(P<0.05).结论:得力生配合OLF方案与单纯OLF方案治疗晚期晚期大肠癌的客观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前者不良反应小,中位生存期长.

    作者:王慧智;高源;张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与同期开腹结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与同期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1年8月至2005年6月行结直肠癌切除的患者根据意愿分为接受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2组,对比2组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肿瘤根治性、医疗费用和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有36、30例患者人选,两组均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4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为(145.5±25.5)ml,显著少于开腹组(302.5±34.5)ml;下床时间和住院天数腹腔镜组分别,显著短于开腹组(68.4±4.5)h和(18.2±3.5)d.腹腔镜组手术切除标本边缘瘤细胞和清扫淋巴结总数与开腹组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组25例随访(3~45)个月,平均(28.15±8.65)个月;开腹组随访(4~36)个月,平均(22.25±7.35)个月.两组短期(≤3年)累计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

    作者:于宏;吴硕东;田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UPA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的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15例正常卵巢组织、15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89例上皮性卵巢癌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UPA蛋白表达.结果:15例正常卵巢组织,UPA表达全部阴性.15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1例UPA阳性,14例阴性.89例上皮性卵巢癌,36例阴性,53例阳性.Stage(Ⅰ+Ⅱ)的UPA阳性率为41.0%,Stage(Ⅲ+Ⅳ)的阳性率为74.0%,Stage(Ⅲ+Ⅳ)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Stage(Ⅰ+Ⅱ)患者.病理分级G1、G2、G3的UPA阳性率分别为25%、59.8%、80.0%,由G1至G3UPA阳性率逐渐增高.卵巢癌原发灶的UPA阳性率是63.2%,转移病灶的阳性率是84.2%,转移灶的阳性率高于原发灶.结论:UPA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卵巢肿瘤的良、恶性.UPA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李道成;邓高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淋巴管内皮标记物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许多上皮标志物既表达血管内皮细胞又表达淋巴管内皮细胞,使淋巴管与微血管很难区分.随着一些特异淋巴管内皮标志物的出现,这些标志物被广泛的应用于肿瘤研究.现将几种较为特异的淋巴管内皮标志物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萍萍;郭艳丽;董稚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颞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1 病例报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是由组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高度恶性肿瘤.原发于骨内者少见,发生于头颈部的更少.我科曾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颖;刘晖;许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