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建军;周晓;陈杰;李赞;黄文孝;戴捷;田嗥;包荣华;单振锋
目的:通过MR DWI 技术分析评估脑胶质瘤ADC值与微观病理状态的关系,探讨ADC值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1.5T HDMR机,对30例胶质瘤进行了常规MRI及弥散加权成像,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的ADC值的差异性,并比较ADC值与细胞构成和核质比的相关性.结果:低级别胶质瘤(11.74±1.32)与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ADC值(9.55±1.2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胶质瘤较高级别胶质瘤ADC值高.胶质瘤的ADC值与细胞构成(r=-0. 80,P<0. 01) 和核质比(r=-0.73,P<0. 01) 成负相关,与细胞构成的相关性较核质比高;胶质瘤的ADC值与肿瘤级别也呈明显负相关(r=-0.73,P<0.001).结论:弥散加权图像中胶质瘤的ADC值可预测肿瘤的级别,并有助于在活体上对胶质瘤的病理微观状态进行判断,为MRI从微观角度观察胶质瘤的结构变化提供了基础,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评价指标.
作者:张妍芬;高思佳;赵立峰;王忠辉;陆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不同的治疗模式对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同期收治的65例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治疗模式的不同分成二组,单纯放疗组(RT)(A组:30例)与同步放化疗组(GEM+RT)(B组: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放疗均采用3DCRT进行,DT60Gy-66Gy/30-33f;如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则加照锁骨上野,DT60Gy-70Gy/30-35f.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3月应用EORTC QLQ-C30及EORTC QLQ-LC13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同时行胸部CT检查,评价近期疗效,并统计1年生存率.结果:在整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吞咽困难领域,A、B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积分均恶化,而治疗后3月,两组患者积分均明显改善;在疼痛、胸痛、咯血领域,A、B两组患者积分在治疗后、治疗后3月明显改善;在咳嗽、呼吸困难领域,A、B两组患者积分在治疗后均改善,在治疗后3月均出现恶化.治疗结束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6.6%、68.5%(P>0.05);3月后分别为60.0%、82.8%(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43.3% 、68.5%(P<0.05).结论: 单药GEM+放疗相对于单纯放疗而言,在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方面更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安全有效,具有良好耐受性,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彭云武;程晶;赵迎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实体肿瘤浸润骨髓后的临床表现,及早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4例实体肿瘤骨髓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骨髓象进行分析,观察其主要的临床特点.结果:所有病例的骨髓片中均可找到多少不等的成团、成簇的转移癌细胞,且形态可见异常改变.结论:对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常规骨髓穿刺涂片可早期发现骨髓转移,有助于及时诊断及治疗.
作者:侯继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肿瘤外科确诊的胃癌患者30例,收集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RT-PCR技术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各种病理类型、不同演进阶段的表达情况、表达分布情况.结果: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指数(0.34±0.12)显著高于无转移组的表达指数(0.23±0.07)(P<0.05),依照UICC分期标准其 pN1组(0.26±0.04)与pN2+pN3组(0.51±0.09) 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大体分型、浸润程度、分化程度、生长方式在本实验中无明显关系.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检测其表达对于推测胃癌淋巴结转移发生与否和转移程度有一定意义.
作者:刘永军;安丽文;关一夫;宗志宏;王梅先;单吉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抑制转录因子Snail表达后,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表型和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能表达针对Snail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的RNA干扰载体(Snail siRNA vector)和表达不针对任何已知mRNA的siRNA的阴性对照RNA干扰载体(control siRNA vector),分别转染A549细胞,新霉素抗性筛选得到Snail表达受抑制的A549-siSnail细胞和Snail表达未受影响的A549-siControl细胞.针对非转染(A549-nontransfection)、A549-siSnail、A549-siControl三组细胞,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nail、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粘素表达,用Boyden chamber模型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A549-nontransfection组:Snail和α-SMA表达强阳性,E-钙粘素表达弱阳性;A549-siSnail组:和A549-nontransfection组相比,Snail和α-SMA表达显著减弱(P<0.01),E-钙粘素表达显著增强(P<0.01),Boyden chamber穿膜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A549-siControl组:Snail、α-SMA和E-钙粘素表达,及Boyden chamber穿膜细胞数和A549-nontransfection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RNA干扰阻滞Snail表达能有效地抑制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及体外侵袭能力.Snail可能在肺腺癌上皮-间充质转分化及侵袭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抑制Snail表达可能成肺腺癌治疗的可行策略.
作者:卓文磊;张云嵩;王彦;敖绪军;陈正堂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颈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加局部热疗的临床疗效和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8例食管癌颈淋巴结(306个受损病灶)患者,左颈87例,右颈143例,双颈11例,气管前7例.转移灶≤3cm 202个,3.1cm-5cm 18个,>5cm 18个.加热采用915MHz、2450MHz微波热疗机,温度控制在41℃-43℃,每周2次,每次45分钟.放射治疗6MV-X直线加速器或钴60治疗机,2Gy/次,5次/周,照射剂量50Gy-75Gy. 结果:瘤体完全消失率为70.26%(215/306),部分消退16.01%(49/306),总有效率86.27%(264/306),稳定和无效13.73%(42/306). 结论:食管癌颈淋巴结转移加热和放疗综合应用是一种有效、易于进行、经济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以提高肿瘤的局控率和治愈率.
作者:刘粉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我院采用微量泵(MEDIA,意大利制造)静脉持续推注大剂量吗啡注射液治疗晚期癌痛患者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春晖;倪依群;张宝南;周留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确诊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方法:先经超声引导活检枪取材病检确诊小肝癌,再行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T).结果:治疗过程中及术后观察期间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72例患者活检均一次取材成功, 病检证实小肝癌.无水乙醇治疗3月后92.5%(74/80)癌结节缩小(至少缩小1/5),72%(56/80)癌结节内血流信号消失,75%(27/36)AFP下降至正常水平, 65%(52/80)再次活检癌结节完全坏死,治疗后6月、1年、1.5年生存率达90.3%(65/72)、77.8%(56/72)、63.9%(46/72).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小肝癌具有定位精确,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全身毒副作用小,并发症轻微等特点,是目前非手术治疗小肝癌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王长青;程丽丽;赵维安;方建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拮抗剂)对化疗中大鼠卵巢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40只3-4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GnRH拮抗剂(西曲瑞克)组,环膦酰胺(CTX) 组,西曲瑞克+CTX组,每组10只.用药后比较4组大鼠卵巢、子宫湿重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放射免疫方法测定4组大鼠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用药组对 BCL-2蛋白,半胱天冬酶-3蛋白(caspases-3)在卵巢颗粒细胞中表达的影响.结果:光镜下可见CTX对卵巢组织破坏程度较大,使各期卵泡总数显著减少,血FSH 升高,E2 下降;西曲瑞克能明显改善CTX对卵巢的破坏,使总卵泡数不减并增加初级卵泡比例,FSH 升高、E2 下降不显著.BCL-2蛋白在西曲瑞克组、联合用药组强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在CTX组中BCL-2蛋白表达阴性或弱阳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caspases-3蛋白在CTX组强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caspases - 3蛋白在西曲瑞克组、联合用药组中不表达或弱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GnRH拮抗剂能够起到保护化疗中卵巢的作用,保护机制可能与增强BCL-2抗凋亡及抑制caspases -3凋亡途径有关.
作者:赵雪静;辛晓燕;黄艳红;李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VEGF、TGF-β1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0例早期胃癌中VEGF、TGF-β1的表达,分析其与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早期胃癌VEGF表达率为17.7%, TGF-β1表达率为46.9%.VEGF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GF-β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癌周明显肠化相关,VEGF、TGF-β1表达与预后无关.结论:早期胃癌VEGF、TGF-β1检测对早期胃癌预后判断价值有限,但TGF-β1检测可用于评估淋巴结状态,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吴道宏;吴本俨;王孟薇;王卫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系 SBC-5 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方法: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 SBC-5 细胞总蛋白质,凝胶银染显色,PDQuest图像分析系统分析,从凝胶中选取1个分离较好的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和数据库搜索鉴定蛋白质.结果:获得了背景清晰、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三块胶平均蛋白质点数为1116±64,匹配率达84%.蛋白质点分布以 PI 4-7、相对分子质量20 000-80 000范围内多.1个蛋白点通过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得到了初步的鉴定.结论:建立了人小细胞肺癌细胞系SBC-5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参考图谱,为其蛋白质组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人小细胞肺癌蛋白质组表达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有意义的数据.
作者:冯燕国;张贺龙;冯英明;康艳霞;王宏玫;胡玲;阮禹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肺癌细胞表面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表达水平与基因治疗的可能性.方法:用特异性CAR72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在检测CAR在肺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32例鳞癌中有25例CAR高表达、5例小细胞肺癌全部高表达,相反,CAR在22例腺癌中仅6例高水平表达.在非恶性肺泡上皮中为阴性.结论:以腺病毒血清型5为载体的基因治疗适合于鳞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而不适合于大多数腺癌.
作者:王仕忠;王勇;关乃富;鲍永仪;倪诚;马玲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RhoE在胃癌、结肠癌以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74例胃癌,32例结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RhoE的表达水平.结果:RhoE在胃肠道正常组织中普遍表达,在腺体中尤为明显,但在肿瘤组织表达低下或缺失. RhoE在胃癌组织中的染色平均值为1.99±0.28,在相应癌旁组织中为8.64±0.39,明显高于相应肿瘤组织(P<0.005),并且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染色强度有下降的趋势(P<0.005).RhoE在32例结肠癌组织中的染色平均值为2.45±0.35,在相应癌旁组织中为6.55±0.63,明显高于相应肿瘤组织(P<0.005),同样有染色强度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的趋势(P<0.005). 结论:RhoE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表明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负性调控作用,结合新的研究成果我们推断RhoE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
作者:朱亚杰;石芳;张思源;罗德云;邱萌;李志平;金伯泉;毕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套入式完整保留齿状线和肛门内括约肌的超低位结肠-肛管吻合术的应用.方法:87例低位直肠癌在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后,保留距离齿状线≤1cm的直肠,剥离直肠黏膜,保留齿状线,近端结肠内置入肛门支撑吻合管,经肛门拖出与直肠残端吻合.结果:87例保留内括约肌的超低位结肠-肛管吻合术无手术死亡及吻合口漏,随访2-60个月,随访率89%,无吻合口复发;盆腔内软组织肿瘤复发3例,闭孔淋巴结复发2例,异时肝转移6例.术后12个月吻合口狭窄6例.术后6个月对79例排便功能进行评价,平均每日排便2-3次,可以区分排气和排便,可以控制半成形便,排便不规律52例.结论:在盆底分离较低的情况下,套入法可以完成保留肛门内括约肌的超低位结肠-肛管吻合术.
作者:贾绍昌;张卫兵;王跃华;俞永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肿瘤干细胞学说认为大部分肿瘤来源于肿瘤干细胞,只有肿瘤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多向分化和体内外形成肿瘤的能力.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是利用Hoechst 染料和流式细胞术进行造血干/祖细胞分离时发现的一群特殊细胞, 它既具有类似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还具有独特的表型标记和生物学特征,代表了一种新的干细胞类型.近几年研究发现,它不仅存在于正常组织中,肿瘤组织中也有分布,与肿瘤干细胞具有许多相似的生物学特性,两者关系密切.本文就侧群细胞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张荣生;张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资料 患者男,55岁,主因胸痛、乏力、发热4天于2004年2月1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天出现左侧胸痛,呈针刺样疼痛,活动后、咳嗽、深吸气时加重,伴乏力、畏寒、盗汗、头痛,发热,体温高38.0℃.既往体健.
作者:李四强;刘伯英;秦伟;左立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FANCF是范可尼贫血 (Fanconi anemia,FA) 蛋白互补基团的重要成员之一,FANCF作为关键因子参与FA复合体的稳定及FANCD2泛素化激活过程,因此是维持FA/BRCA通路功能所必需的重要蛋白.FANCF通过FA/BRCA通路,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DNA的修复、基因转录与基因稳定性等多种生命信号的转导与调控.FANCF蛋白低表达及功能缺失与FANCF基因启动子超甲基化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FANCF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某些散发性肿瘤的发生和耐药性形成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散发性肿瘤的发生和耐药性产生机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何苗;魏敏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同步口服希罗达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疗效.方法:选择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38例,随机分为放疗+希罗达综合治疗组(17例)和单纯放疗组(对照组21例).希罗达剂量为825mg/m2,分2次口服,d1-d14,每21天为1周期.放疗剂量50Gy-70Gy,单次剂量2Gy-2.5Gy,每周5次.放疗结束一月后复查盆腔CT.结果: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2.4% 和72%.综合组患者CR 5.8%,PR 76.5%,总有效率(CR+PR)为82.3%;对照组患者CR 4.8%,PR 57.1 %,总有效率(CR+PR)为61.9%.结论:放疗+口服希罗达治疗复发直肠癌疗效确切、副反应轻微.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余娴;王阁;杨镇洲;马俊刚;杨晓霞;刘岩海;倪蓉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胸腔内化疗治疗伴恶性胸水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例伴中、大量恶性胸水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胸腔置管引流尽量放干胸水后,胸腔内注射化疗药物顺铂(DDP) 40mg/m2、香菇多糖2mg、地塞米松10mg,从胸腔内化疗后的第3天口服吉非替尼250mg/d,直到病变进展或其他原因停药.每3个月对病灶进行1次CT检查.结果:第3个月CT复查结果显示:全组胸水控制有效率为72.7%(18/22),肿瘤病灶治疗有效率为36.4%(8/22),疾病控制率86.4%(19/22),临床受益反应为90.9%(20/22).中位随访8.5(2-22)个月,目前仍存活18例,其中10例仍处于疾病控制中,8例生存期已超过1年.主要毒性反应是Ⅰ、Ⅱ度皮肤毒性.结论:吉非替尼联合胸腔内化疗治疗伴恶性胸水的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潘德键;周锡建;王东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评价紫杉醇对p53突变型肺癌细胞株H322的生长抑制作用. 方法: 紫杉醇不同作用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处理H322细胞后,应用MTT法检测紫杉醇对肺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 结果: 紫杉醇对H322的细胞毒性呈时间依赖性(P<0.05),(10-1000)nmol/L的浓度对H322生长抑制差异不显著(P>0.05).浓度≤100nmol/L时,G2-M期比率随浓度增加而增高(P<0.05);凋亡比例在低浓度范围内(0.1-10)nmol/L呈浓度依赖性,浓度进一步增加,反而降低.时间依赖性实验中,10nmol/L作用时,凋亡发生呈时间效应;G2-M期所占比例在12h达高.1000nmol/L作用时,G2-M期阻滞程度和持续时间均高于10nmol/L,但不如低浓度诱导凋亡出现得早.典型凋亡细胞出现浓缩、成片的染色质.紫杉醇诱导的凋亡和G2-M期阻滞无相关性(P>0.05).结论: 体外实验中,紫杉醇对H322细胞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呈时间依赖性,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剂量效应不明显;低浓度紫杉醇虽然对G2-M期阻滞影响较小,却能比高浓度更早诱发凋亡,延长作用时间亦可达到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目的.
作者:芮萌;LIU Chang-ting;刘长庭;段蕴铀;于晓妸;侯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