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L-1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杨东元;罗锦辉;高建华;张立宪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 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超微结构
摘要:目的:阐明白细胞介素-1对病理性瘢痕效应的作用机理. 方法:观察白细胞介素-1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结果:该介素明显破坏了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核糖体等重要细胞器. 结论:证明白细胞介素-1是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的负性调节因子.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睑术中深部组织切除矫正内眦赘皮

    目的:探索矫正内眦赘皮手术简便有效的方法. 方法:对12例(24眼)单睑伴内眦赘皮的患者施行了在赘皮皱褶上做切口,切除赘皮下的肌肉组织,然后将切口缘缝接于深层组织的手术. 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2个月,医患双方对手术效果很满意者8例,基本满意2例,1例有1侧赘皮矫正不完全,另1例在术后1个月随访时,左眼内眦赘皮复发. 结论:本术式方法简单,适于矫正睑型或睑板型内眦赘皮.

    作者:王为农;李斌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不良眼线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Q开关Nd:YAG激光对不理想眼线文饰的疗效. 方法:以质量分数描述疗前疗后不理想眼线文饰的表现,以积分下降比率确定疗效. 结果:82例求治者治疗前总积分(367分)与治疗一次后总积分(208分)82例后痊愈:23例,显效:51例,无效:8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65 P<0.001).激光能量大小的选择、接受治疗次数与眼线的颜色有关. 结论:Q开关Nd:YAG激光对去除不理想眼线文饰有确切的效果.

    作者:张敬东;何伦;徐秀凤;唐迎娣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平肝中药口服治疗腋臭10例

    临床工作中,常可见到青少年腋臭病例,因尚不宜采用手术的方法,给治疗工作带来一定困难.1993年来,我们采用中药口报加鲜桔皮外擦的方法,治疗了10例青少年患者,效果较好,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念宇;贾世俊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CO2激光切除睑缘病变的技巧

    眼睑是保护眼球避免受损伤,维护眼正常功能与外形的重要结构.该部位皮肤的微小病变都会显著影响外观,甚至功能.1992年以来,我科收治睑缘病变154例,经采用JZ-30型CO2型激光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就治疗中的一些技巧介绍如下.

    作者:刘曼华;刘毅;黄小段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中药面膜加淋巴管按摩治疗面部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消除面部炎症性病变,减少皮脂的分泌,防止囊肿型痤疮的形成,避免遗留毁容性疤痕. 方法:在面部淋巴管集中的区域进行疏导性按摩,并用自制的中药面膜外敷,每周2次,一月为一个疗程. 结果:65例痤疮患者,临床治愈率达67.7%,显效为27.7%,无效为4.6%,总有效率达95.4%. 结论:此疗法具有洁肤、爽肤、抑菌消炎及抑制皮脂腺分泌的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局部外治法.

    作者:江丽芬;赵旭峰;贺凤姣;孙乐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复合皮肤扩张法在整形外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将缓慢皮肤扩张法与即时皮肤扩张法结合应用的方法. 方法:在不同部位行皮肤软组织修复.首次注液量为扩张器容量的50%,余量于术后5天~7天行第二次注入. 结果:38例手术成功,经1年~6年的随访,外观满意. 结论:本方法具有扩张迅速,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

    作者:张本寿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门诊隆乳术局部麻醉方法的改进

    自1998年1月至1999年4月,我们对48例在门诊隆乳者,采用局部组织浸润+鼻粘膜滴定复合麻醉法麻醉降乳,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宏武;邢新;张树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美容损害赔偿

    对受术者来讲,美容手术只能成功不容失败;而事实上,手术意外经常可能发生,美容手术的风险尤大.近年来因美容手术导致容颜损害继而诉诸法律的案件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本课题对美容损害索赔中若干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以求对相关的法律建设起一些推动作用.

    作者:李燕;张家钧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固体激光祛除不良文眉或眼线200例报告

    为了弥补眉毛稀少和眉形不理想的缺欠,常以文眉毛稀少和眉形不理想的缺欠,常以文眉文眼线的方法来增加眉眼的美感.可是文痕的形状不好,会给爱美者造成极大的痛苦.1998年~1999年我们用固体激光祛除不理想文眉,文眼线共20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芍华;杨发枝;范秀云;徐辉;邹月欣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增加美学效果的颜面部创口闭合临床体会

    位于颜面部的创口,需要采用细针细线精心分层缝合,这在整形美容外科已是普通常识.但我们发现在某些具体部位,如果仅套用常规的处理方法,则其结果可能是创伤愈合后的疤痕并不象预期的那样细小和不明显,或疤痕虽然非常细小,但外观却不美.造成这种遗憾结果的因素可能很多,但在闭合创口时未能根据局部特点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下面简单介绍我们在创口闭合处理时采取的一些技巧.

    作者:王晋煌;陈兵;雷瑊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扩张后大张全厚皮片移植的应用体会

    自1998年以来,我们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将扩张后的皮肤软组织制备成大张全厚皮片,用以修复面颈、四肢等部位组织缺损21例,收到明显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向云;梁丽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近20年来已成为整形外科领域研究应用的方向之一.本文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整形外科面积测量与结构分析、手术设计与模拟、术中导航、辅助预制假体、软组织生物力学分析、计算机整形专家系统等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需解决的问题及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辉;鲁开化;郭树忠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颌面部外伤的美学修复体会

    颌面部是人体的暴露部位,容易遭受外伤,轻则留下瘢痕,重则可造成脸部器官的移位畸形和功能障碍,带来终身的生理和心理伤害.自1997年以来,我科对54例颌面外伤患者进行了美学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清湘;邹美秀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骨牵引成骨与颅面骨延长术研究进展

    本文回顾及复习有关骨牵引成骨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类文献,旨在明确其发展主流及方向,为颌骨正畸应用此技术寻求理论支持.

    作者:常晓峰;顾晓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皮肤瘢痕硬度的定量测定

    目的:测定各级瘢痕和正常皮肤的硬度.为瘢痕演变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价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客观定量的参考指标. 方法:按Leung临床瘢痕分级方法将瘢痕分为Ⅰ-Ⅴ级,用A型邵氏硬度计测量每块瘢痕及临近皮肤的硬度. 结果:Ⅰ级瘢痕的邵氏硬度略大于正常皮肤,各级瘢痕的邵氏硬度随瘢痕级别的增加而明显增大,并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 结论:采用A型邵氏硬度计能够较准确地测定各种瘢痕和正常皮肤的邵氏硬度及其随时间的微小变化.

    作者:李雯;李伟;李明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巾钳穿耳孔法临床应用

    耳垂饰物在美容中起到明显地点缀作用,此类美容多须穿耳.目前穿耳常用方法有:针穿刺法,其缺点为穿耳时方向掌握不好可使耳洞歪斜饰物佩戴出现不对称;枪击穿耳法,以个体摊位多见,因消毒不严容易引起感染;激光穿耳法,耳孔经烧灼后相对增加疤痕疙瘩形成机会.现介绍利用改制的巾钳穿耳的简便安全方法如下.

    作者:陶小风;赵达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微粒皮移植治疗大面积文身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文身治疗的质量. 方法:在削除文身皮肤、去除文身的痕迹后,将其制成约0.1~0.2mm3微粒皮浆,回植于创面上.结果:治疗36例病人,显示:微粒皮生长良好,扩展迅速,创面愈合加快.随访28例3~6个月表明,皮肤颜色、质地均匀一致、继发瘢痕轻、无明显增生瘢痕及色素沉着.结论:微粒皮回植促进了创面愈合,提高了文身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建春;陈峰山;张广泰;谷友来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乳腺组织瓣转移乳头内陷矫正术

    目的:探寻治疗乳头内陷的较佳手术方法. 方法:乳腺组织瓣转移法矫正乳头内陷13例(25只乳头). 结果:手术后乳头形态满意,随访3个月~18个月,效果良好,无复发,无瘢痕遗留,感觉佳. 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术后乳头外形自然.

    作者:王原路;程宁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三种方法治疗扁平疣180例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一种乳头瘤病毒所致的常见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表现为颜面、手背等处多发的淡褐色扁平丘疹,影响容颜.治疗扁平疣的方法虽多,但至今无定论.我们于1996年~1999年用液氮冷冻、注射转移因子加外擦5-Fu软膏、转移因子注射结合倒模,三种方法治疗扁平疣患者180例作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金萍;胡晓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经络减肥仪瘦脸220例临床观察

    目前对于全身减肥以及头颈部以下的各部位的减肥,方法较多,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有关面部减肥尚少见正式文献报道.我科自1995年起,研制出了一种专业的面部中医经络减肥仪,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资料完整的220例治疗汇报如下.

    作者:杨萍;谢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