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游离皮瓣移植的护理体会

王晓凤;刘利华;孜拉

关键词:游离皮瓣移植, 显微外科技术, 移植手术, 专业知识, 心理护理, 术后护理, 手术者, 应用, 患者
摘要: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游离皮瓣移植得到广泛应用,但要获得成功,除手术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外,术前及术后护理也至关重要.我科从1995年至1999年间共为8例患者进行游离皮瓣移植手术,由于我们重视术前、术后及心理护理,对手术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现总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游离皮瓣移植的护理体会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游离皮瓣移植得到广泛应用,但要获得成功,除手术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外,术前及术后护理也至关重要.我科从1995年至1999年间共为8例患者进行游离皮瓣移植手术,由于我们重视术前、术后及心理护理,对手术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凤;刘利华;孜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用阴毛作缝线行处女膜修补术30例报告

    处女膜修补术已较常见.但以往的手术方法及缝线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需二次拆线、排异反应、外观隐蔽性差等等,使许多人不能接受.为提高手术效果,满足病人的保密心理需要,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自体阴毛作缝线选择性地为30例患者行处女膜修补术,效果满意.

    作者:王丽妮;朱志祥;张灵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整形美容外科摄影的几个问题

    将整形美容外科受术者术前术后照片进行对比,对于判断手术效果进行学术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真实而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有条件的单位多委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甚至有专业的摄影技师,但一般医院则需美容医师自行操作.

    作者:郑建惠;李世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文刺术后并发寻常疣3例

    目前文刺术应用较普遍,由于无菌操作不够严密而发生感染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曾治疗3例文刺术后并发寻常疣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姚军英;王立民;张继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美容医学逢新春龙腾盛世庆千年

    乘着千年一遇的世纪风,伴着全世界人民的欢呼,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了,龙年的阳光已普照大地.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代.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复合制剂在医学美容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多种细胞因子制剂观察皮肤光润、舒适感、增白,及治疗皮肤病损的功效.方法:霜王肤康灵外用,对健康皮肤412例护肤作用及病损皮肤798例疗效的临床直接观察.结果:该制剂护肤,健肤、美肤功效显著,无副作用.结论:该制剂是集护肤、健肤、美肤及药疗于一体的多功能化妆品,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继宗;谭晓兴;郭国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中国走近WTO美容业的发展前景

    1 你曾经讲过,搞美容行业就得站在风口浪尖上,认清美容行情、看准时尚风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今,中国已走近WTO的门槛,你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美容业的前景如何?

    作者:姜如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美容医学摄影体会

    美容医学的治疗目标和结果与其它医学临床学科不同,容貌和形体美是美容医学的灵魂,如何达到求医者的要求,手术前后效果的判断,单纯依靠文字记录是无法完整表达的.

    作者:倪颖;艾玉峰;郭树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胸三角皮瓣修复半侧颜面萎缩的临床研究

    目的:治疗半侧颜面萎缩与面颊部凹陷畸形.方法:采用加长的远端去表皮的胸三角皮瓣充填治疗半侧颜面萎缩与面颊部凹陷16例.结果:16例均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除供区有延迟愈合(2例)外,皮瓣无感染坏死现象,外形均获明显改善.结论:这种方法对治疗半侧颜面萎缩与面颊部凹陷畸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惠;陈强;李容石;蔡群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激光在美容医学中的应用

    激光(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LASER)学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继原子能、计算机和半导体技术之后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自诞生第一台激光器以后近40年里,激光技术已经渗透到生物、化学、物理、医学领域,形成激光物理学、激光化学、激光生物学和激光医学等许多新的边缘学科.近年来,激光在美容整形及烧伤外科、美容皮肤科中的应用日趋广泛,现将其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潘勇;艾玉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正确指导爱美女性选择隆乳手术

    当今,隆乳手术为适应爱美女性的需求而发展起来.它借助外科手段来达到女性乳房的丰满挺拔,塑造出更柔美的女性曲线.但青年女性若听信一些虚假的宣传选择不当,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会对身心造成损坏,留下终生的遗憾.正确指导爱美女性选择隆乳手术是我们的责任.

    作者:刘敬柱;刘文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部大面积创面的护理

    头部肿瘤和颅骨骨髓炎病灶清除后,多数患者存在较大的创面合并颅骨缺损和硬脑膜外露,部分病人甚至出现硬脑膜缺损[1].由于颅骨缺损面积过大或存在肿瘤及感染复发的可能,常常无法进行一期植骨或肽网移植修复颅骨缺损,因此,游离皮瓣移植常常成为治疗此类疾病的唯一选择.我科近年曾先后收治此类患者9例,均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配合细致的术后观察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云景;刘丽;戚锐;郭树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P53蛋白的增殖调控作用

    目的:从成纤维细胞增殖调控水平,探讨增生性瘢痕过度增长的细胞生物学机理.方法:取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各6例为标本,通过细胞培养6~10代后,应用流式细胞仪、粘附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来源的成纤维细胞、P53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周期的分布.结果: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主要分布在静止期(G0、G1期)且P53蛋白的表达较高;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p53蛋白的表达较低,大量细胞处于增殖状态(G2期、S期和M期).结论: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的分布及P53蛋白表达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增生性瘢痕有别于正常皮肤呈现过度增生生长的细胞生物学机理之一.

    作者:鲁峰;高建华;黎小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包皮带蒂皮瓣修复全阴囊Ⅲ度烧伤1例

    阴茎包皮带蒂皮瓣在国内报道较少,我院对一位全阴囊Ⅲ度烧伤的患者应用此皮瓣行修复术,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皮瓣就近取材,不损伤创面周围的正常组织,皮瓣皮下组织少,血运丰富,离伤口近,成活率高.手术简单,术后外观接近正常,3个月随访,性功能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沙力木江;冯德华;亚森;艾尔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鼻部软组织缺损20例修复临床体会

    鼻部缺损由于原因、范围、深度及患者的年龄不同,手术修复方法亦有所不同.我科自1990年~1999年共对20例鼻部组织缺损采用了前额正中旁皮瓣、面部蝶形皮瓣和游离皮片三种不同的术式修复,其中16例Ⅰ期愈合,2例延期愈合,2例坏死脱落,成功率为90%,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胜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国际抗衰老生物美容探讨

    1 抗皱养颜在美国目前流行的抗皱生物美容品是水果酸类,以丹尼.肯博士的DANNE Skin Treatments产品为代表.果酸又称羟基酸(α-Has),如羟基乙酸、柠檬酸和乳酸等,具有溶解角蛋白、加快表皮死细胞脱落的作用.因此,富含这类物质的水果、酸奶、甘蔗等提取物均有这种作用.酵母提取物、嗜热菌蛋白提取物亦有此抗皱作用.

    作者:杨志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中医美容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医美容,是通过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运用人体生理机能的调理,延缓其衰老过程,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生理、肤色特点,使各自容颜进一步得到改善,从而达到推迟颜面衰老,保持青春美、健康美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欣;李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激光术配合同位素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

    瘢痕疙瘩的治疗是美容整形科的一大难题.我科对46例患者的98块病变采用激光清除瘢痕疙瘩,任创面Ⅱ期愈合,之后配合同位素90锶总量30戈瑞贴敷,结果表明疗效较为满意,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晓伟;张爱国;冯力;王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对我国牙科审美学的几点反思

    由牙医学与美学结合而形成的边缘学科--牙科审美学,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迄今这门学科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集中表现在全国性的大型学术活动频繁;专门著作纷纷问世;多种口腔专业杂志及<中国口腔医学年鉴>开辟有关专栏;不少高校设立了牙科审美学课程;对高、中等医学院校的师资培训正在实施.牙科审美学的知识和技术得到广泛的传播.

    作者:张宁宁;潘可风;孙少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提上睑肌折叠加强术治疗轻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研究

    1981年Mccord曾提出用提上睑肌折叠术矫正轻度上睑下垂[1],但缺少精确可靠的评估方法.1995年之后,我们在其基础上研究了提上睑肌折叠加强术用于矫正轻度上睑下垂,共行手术56例,76只眼,获得了很好的手术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白萍;王健民;赵玉英;王崇山;张美红;杨路勇;郝月军;马秀峰;刘和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