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猪皮肤撕脱伤组织中钙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郭树忠;鲁开化;张琳西

关键词:皮肤撕脱伤, 皮瓣, 钙
摘要:目的:研究细胞内钙超负荷在皮肤撕脱伤组织坏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分别测定猪后肢撕脱皮瓣近端和远端皮肤、皮下组织,正常、伤后1、2、4、8、12、24小时的组织内总钙含量.结果:发现伤后撕脱皮瓣近、远端皮肤和皮下组织中钙含量均增加,其中皮瓣近端伤后12小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而皮瓣远端伤后24小时以后钙含量仍保持较高的水平.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撕脱皮瓣组织中有钙超负荷发生,钙超负荷可能在皮肤撕脱伤组织坏死中发挥了作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毛囊的体外培养及相关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毛发是人体非常重要的组织器官.毛发的生长部位、密度、质地、缺失等都有其重要的生理和美容方面的价值,有些分化的毛发,如眉毛、胡须、睫毛等还具有特殊的功能.

    作者:屠军波;杨壮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眶上动脉岛状瓣修复内眦及鼻根皮肤缺损1例

    1病例患者,男,61岁,以右眼内眦、鼻根部包块两年并溃疡一年入院.查体见:右眼内眦,鼻根部约4cm×3cm之溃疡创面,有少量淡黄色分泌物,边缘不整.

    作者:伍锦华;陈长安;茹战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发际白癜风的手术治疗20例

    我院皮肤科自1997年以来对发际白癜风20例实施皮内扩张,然后手术切除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明星;龚惠芸;张伟;何儒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灭活草分枝杆菌注射防治单纯疱疹复发疗效观察

    单纯疱疹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疱疹性皮肤病,反复发作严重者,可留色素和轻度疤痕,影响美观.各种中西药的治疗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但要预防其复发仍有困难.

    作者:朱金土;余土根;曹毅;熊明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硬膜外麻醉下腰腹部联合吸脂减肥87例体会

    目前的躯干吸脂减肥多着重于腹部、髂腰部和臀部[1],多数在单纯的局部肿胀麻醉下仅吸上、下腹部,或仅吸髂腰部,往往达不到塑造腰部曲线的作用,使受术者对减肥效果不甚满意.

    作者:郭建;张林宏;卫志强;张强;李秦;张亚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热灼止血法在眼睑整形术中的应用

    在下眼睑整形手术切除多余脂肪组织时,为防止术后出血,引起切口渗血、球后血肿等并发症,止血是必须注意的.我科在1999年1月~2001年2月期间,采用热灼止血法用于下眼睑松弛整形术87例(男5例,女82例,年龄28岁~55岁),安全、简便,效果确切.

    作者:王勇;兰玉;毋巨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应用

    痤疮为青年人的常见疾病,不仅有损健康,而且对容貌影响也很大.尽管治疗痤疮也有多种方法,但治疗效果有时确不尽人意.从1995年起,我科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辩证施治18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胥秀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内镜辅助下肌瓣剥离转移术

    目的:探讨整形外科用内镜在肌瓣剥离和切取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其优缺点.方法:对5例外伤后胫骨外露、1例头皮撕脱伤所致颅骨外露患者,在内镜辅助下切取肌瓣,其中背阔肌和腹直肌各3例,游离肌瓣吻合血管移植之后,肌瓣表面植薄中厚皮,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伤口一期愈合.结论:内镜辅助下的肌瓣剥离方法较传统肌瓣切取方法有可以明显缩小供区切口长度和减轻手术创伤的优点.

    作者:郭树忠;卢丙仑;夏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眶隔修补法矫治眼袋63例

    目的:提高睑袋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方法:在传统术式的同时将眶隔筋膜分内、中、外三处进行修补.结果:63例睑袋矫治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对眶隔筋膜的修补,提高了眶隔筋膜的张力,增强了抵挡眶隔脂肪疝出的力量,提高了手术的效果,有效地防止睑袋复发.

    作者:王圣林;林子豪;沈建芬;赵启明;张承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组织工程皮肤研究进展

    皮肤起着保护机体内环境并维持其稳定的作用.大面积烧伤或创伤的患者,常由于缺乏可供移植的自体皮肤创面修复困难,严重影响肢体功能和形态;甚至导致死亡,而成为医学界的难题.

    作者:肖斌;刘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烤瓷贴面和全瓷冠用于前牙美容修复

    目的:探讨烤瓷贴面(PLV)和全瓷冠(PJC)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的适应证、修复体设计,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283个(50例)PLV和137个(27例)PJC,共420个全瓷修复体均采用耐火代型制作技术.三种牙体预备型,树脂粘接系统粘接.结果:PLV和PJC均收到良好的美学效果,病员主观满意度达100%;PJC的遮色效果更佳;观察1年以上的PLV完好率为98.6%(n=218),其中2个折裂,2个脱落;PJC完好率为100%(n=51个).结论:PLV和PJC用于前牙美容修复可获得良好的终美学效果;采用树脂粘结系统粘结PLV和PJC可取得良好的近期粘接效果.

    作者:李彦;魏素华;范丹妮;林雪峰;李可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两种扩张方法对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持续恒压组织扩张术(CPTE)和常规间断组织扩张术(CITE)对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能力的影响.方法:用12只白色小家猪制作CPTE和CITE动物模型,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成纤维细胞前胶原mRNA和前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扩张中成纤维细胞内前胶原mRNA和前胶原蛋白的表达增强,扩张皮瓣移植后进一步增强,皮肤厚度恢复后下降,CPTE组的表达强度高于CITE组.皮瓣形成后CTPE组的真皮厚度恢复时间早于CITE组.结论:终止扩张后成纤维细胞前胶原mRNA和前胶原蛋白的表达高于扩张期.持续恒压扩张能更有效地诱导皮肤生长.

    作者:李江;鲁开化;艾玉峰;郭树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颊脂肪垫的解剖结构及其在面颊部整形手术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人颊脂肪垫的实际解剖构成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1个经福尔马林固定尸体头部标本,进行逐层解剖,观察颊脂肪垫的包膜结构、固定组织和血管来源及其和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根据包膜、血管来源和固定韧带的分布特点,颊脂肪垫分为前、中、后三叶,后叶向周围间隙发出颊突、翼突、翼腭突和颞突,每叶有独立的包膜,由颊脂肪垫上颌骨韧带、颧骨后韧带、眶下裂内侧缘韧带、眶下裂外侧缘韧带、颞肌腱韧带和颊肌韧带固定在周围组织结构上:每叶有独立的血管来源,形成包膜下血管网.颊脂肪垫具有填充、滑动、保护和缓冲作用.结论:颊脂肪垫是面颊部深层组织间隙中的脂肪组织,有多根韧带固定,被以包膜,具有多种功能,本文解剖结果可指导临床施行面颊部整形美容手术.

    作者:严义坪;张海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注射器肿胀吸脂术68例临床分析

    注射器法脂肪抽吸术是由意大利整形外科医师Giorgio Fischer创始于1974年,发表于1976年.它仅需1支注射器和肿胀技术即可完成吸脂术.

    作者:杨韩芳;闫玉卿;黄秀珍;任春青;田小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养血生发汤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治疗斑秃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养血生发汤治疗斑秃患者40例,同时与胱氨酸、VitE等治疗38例比较.结果:养血生发汤组的痊愈率、有效率分别于67.5%、87.5%;对照组的痊愈率、有效率分别为42.1%和68.4%,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P<0.05).结论:养血发生汤是治疗斑秃的一个有效组方.

    作者:曹素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电灼+磨皮治疗面部顽固性痤疮

    面部顽固性痤疮一般指病程多年,反复出现,久治不愈的痤疮,主要表现为暗红色结节、黑头或囊肿,大小不一,数量较多,此类痤疮采用一般的治疗方法效果甚差,自1994年以来,我们采用电灼+磨皮方法治疗面部顽固性痤疮15例,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蒙喜永;侯文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内镜在皮肤扩张器植入中的应用

    目的:回顾总结临床应用内镜埋植皮肤扩张器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内镜埋植扩张器临床应用16例,共埋植扩张器37枚.内镜主要用于组织腔隙的剥离和止血,肿胀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剥离和减少出血.结果:除1例患者术后3天因结扎线头脱落而发生血肿之外,其他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效果良好.结论:应用内镜埋植扩张器有以下优点:剥离层次清楚,不易损伤大的血管神经,止血彻底,术后不容易发生血肿和扩张器外露等并发症,其缺点是设备较贵,医生的操作需要培训.

    作者:郭树忠;卢丙仑;韩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吸脂加皮肤切除的腹壁成形术15例分析

    生育后的妇女下腹部有脂肪堆积,而且相当一部分人有下腹部的手术瘢痕,严重影响其体态及腹壁的美观.我科自1997年以来,对15例病人,采用肿胀吸脂术后将其瘢痕切除塑形或同时切除松弛皮肤的腹壁成形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建中;孙玫;张树森;赵伯蝠;李风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SVN皮片在面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真皮下血管网游离皮片修复面部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20例面部组织缺损的病人应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游离植皮修复面部组织缺损.结果:所有病例2周后拆线时皮片全部成活,术后3个月随访,病人全部满意.结论: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游离移植修复面部组织损方法简便,手术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滕志坤;张一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单侧唇裂修复术中红唇保留与美容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在单侧唇裂修复术中红唇组织的保留方法与面部美容的关系.方法:通过322例单侧唇裂修复术中对红唇的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红唇部形态自然、丰满,唇珠完整、微突.结论:在单侧唇裂修复术中,完全保留红唇是可行的,也是增进面部美容的关键所在.

    作者:潘福信;李军;沈宁;李焱;蒋榕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