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川芎嗪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研究

于游;贺光照

关键词:川芎嗪, 瘢痕疙瘩, 胶原沉积
摘要:目的:研究川芎嗪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以川芎嗪局部注射瘢痕疙瘩3个月,测定瘢痕组织硬度的变化及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①用药组瘢痕硬度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瘢痕硬度无明显变化(P>0.05).②用药瘢痕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川芎嗪能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使瘢痕软化.川芎嗪治疗瘢痕疙瘩有肯定的临床意义.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肿胀麻醉吸脂术门诊治疗腋臭的护理配合

    腋臭是皮肤美容外科常见疾患.我科自1997年4月~2000年8月以来采用肿胀吸脂术治疗腋臭共38例,创伤小恢复快,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期间护理配合的作用也倍显重要.

    作者:张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PhotoDerm强光皮肤治疗系统在皮肤美容中的临床应用

    强光与激光基本特性都一样,它们都是电磁波.而作为医生来讲,临床技能一般比较好,但听到脉宽、平均功率、峰值功率等这些光学参数就很头痛,在应用中容易受到设备参数的局限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问题.为此,笔者总结国内其他使用以色列ESC Sharplan公司PhotoDerm强光皮肤治疗系统用户的不同情况,特邀王之光教授莅临武汉,就有关其临床技术问题与武汉市第一、三医院的皮肤科整形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王之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切除肥大下颌角之骨块用于颏成形术

    目的:探求隆颏术新方法.方法:12例手术均在切除肥大下颌角的同期,选择较大一侧被截除的下颌角骨块,塑形后植入颏部,行颏成形术,钛钉固定.结果:12例术后随访3个月~3年,美容效果良好.结论:该手术利用自体骨移植无排斥反应,并发症少.易塑形,美容效果理想.

    作者:冯焕;郑延清;陈谦;张刘超;曲维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磁性蜡疗美容技术

    面膜作为综合性的面部皮肤护肤品,主要于敷面时使用,具有良好的面部美颜功能,是现代美容皮肤科辅助治疗某些皮肤病和皮肤美容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面膜种类繁多,蜡疗面膜是疗效颇为显著的一种.

    作者:郭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烧伤后脱色素瘢痕的治疗体会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烧伤后脱色素瘢痕的治疗体会.方法:在去除脱色素瘢痕后,对功能部位采用大张自体表皮移植,非功能部位用微粒皮移植术,取少量自体表皮,将其制成0.1~0.2mm3微粒皮浆,移植覆盖于创面上.结果:治疗50例患者,结果显示:手术效果满意,植皮成活,微粒皮生长良好,扩展迅速,创面愈合加决.创面愈合后随访6~12个月表明,皮肤颜色、质地均匀一致,继发瘢痕轻,无脱色素瘢痕形成,无明显增生瘢痕及色素沉着.结论:该方法是治疗烧伤后脱色素瘢痕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建春;张广泰;谷友来;陈峰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成人错(牙合)上前牙烤瓷美容的处理

    目的:本文对92例病人132颗错上前牙烤瓷修复基牙桩核的处理进行分析,以寻求治疗此类疾病美容效果更佳的修复方法.方法:通过处理修复基牙与桩核错牙,并使制作出的烤瓷牙与旁边的天然前牙排齐达美容效果.结果:经过此法处理后的错 ,牙齿的颜色与天然颜色一致,并达到了良好的功能和美学效果.结论:该方法修复时间短,效果好,成年人容易接受.

    作者:任贤云;管玉堂;张伶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波紫外线对体外培养的人黑色素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紫外线对人黑色素细胞的影响,以探讨日光在人皮肤老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NaOH法测定黑素含量,Takahshi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中波紫外线照射后,细胞增殖明显(P<0.05),黑素含量增加(P<0.01),酪氨酸酶活性提高(P<0.05).结论:中波紫外线使暴露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明显,加速皮肤老化过程.

    作者:张琳西;王臻;郭树忠;夏炜;李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隆鼻术中固态假体雕刻技巧

    目的:提高隆鼻假体雕刻的技巧.方法:比较185例低鼻求医者的隆鼻假体的雕刻对手术效果影响,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185例中效果满意者182例(98.9%),余三例经处理后也达到满意.结论:良好的硅胶假体雕刻,可以达到较好的术后效果及其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潘宝华;艾玉峰;郭树忠;夏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褐斑煎膏综合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黄褐斑是一种与美容有关的色素增多性疾病.笔者在多年单纯果酸复合剂配合bFGF外涂和单纯褐斑煎膏内服治疗本病的基础上,近二年来将二种方法联合治疗并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明瑛;韩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改良连续埋线重睑成形术

    目的:为了提高埋线法重睑术疗效的稳定性、减轻术后肿胀.方法:重睑线大部单重连续埋线,两端环扎打结固定.结果:本组共48例(96只眼),术后24h轻度肿胀,术后72h肿胀基本消退,外观自然.3只眼在术后1周~2周重睑线一夜间消失,乃因固定线结松脱所致.结论:本术式保留了鸠尾氏双重连续埋线法疗效恒定的优点,又避免了因其组织创伤大、对静脉和淋巴回流影响多所致肿胀明显、消退期长的缺点.只要缝线两端固定确切,重睑形成恒定.

    作者:徐剑炜;施越冬;张学军;顾建英;吴坤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唇缺损的美容修复

    目的:总结42例不同程度唇缺损的修复经验.方法:程度不同的唇缺损依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包括滑行组?殚织瓣,交叉唇组织瓣法,鼻唇沟瓣法及扇形组织瓣法等.结果:唇缺损范围在1/2以内者均获得了很好的修复,占88%.而全唇缺损则改善功能及形态只占12%.结论:正确地判断唇缺损范围和正确选择手术方法是获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作者:韩建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美学探讨

    目的:探讨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缺损的美学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利用复合树脂具有多种颜色,并可同时灵活使用的优点,对146颗惠有缺损的前牙实行充填或充填加贴面修复.结果:修复后的牙齿和谐,逼真.经复查,临床效果满意.随访5年,疗效相对稳定.结论:前牙修复中材料颜色的选择,比色的准确及牙体色素的去除与遮色技术的应用均为影响前牙修复后美学效果的关键.

    作者:庞玉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羟基磷灰石眼座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HA)眼座眶内植入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Ⅰ、Ⅱ期植入国产HA眼座28例,随访6~24个月.结果:28例术后眼座活动度及矫正效果良好,并发症为眼座暴露4例、眼座移位1例.结论:国产HA眼座植入能有效防治眼球摘除术后的眼窝凹陷畸形,选择适当大小的眼座、术中充分分离筋膜,确切缝合筋膜和结膜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世泽;吴瑜瑜;王朝阳;陈淑端;刘祖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乳晕切口行乳房良性肿瘤切除术

    乳房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常规乳房肿瘤的切除手术,大多采用肿瘤部位皮肤上向乳头方向的放射状切口,且主张宜长不宜短.因此,愈合后刀口瘢痕明显.笔者采用乳晕切口对16例临床诊断为乳房良性肿瘤的患者切除肿瘤,术后刀口瘢痕不明显.手术效果良好,很受患者的欢迎.

    作者:张克昶;吴京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旋转推进法在单侧唇裂Ⅱ期整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比较近年来治疗此病的各种不同手术方法之效果,重点观察旋转推进法(Millard法)的疗效.结果:应用旋转推进法获得了满意的治疗结果,本法尤其适用于上唇有近似直线宽大瘢痕,患唇下降不足及唇红缘明显不齐者.结论:旋转推进法在单侧唇裂Ⅱ期整复中仍有较广的适应证,同时应注意治疗的整体效果.[关健词]单侧唇裂Ⅱ期修整旋转推进法

    作者:冯传波;罗盛康;高建华;罗力生;陈林峰;张立宪;胡志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腹部浅层吸脂术21例

    目的:探讨浅层吸脂技术对腹壁多脂皮肤松垂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在肿胀麻醉下,应用深层加浅层吸脂技术治疗21例.结果:术后腹围减小4em~15cm,皮肤回缩好.结论:浅层吸脂技术对腹壁多脂松垂者有明显疗效,较腹壁成形术,手术简化、术后恢复快.

    作者:张作峰;刘立强;刘峰;张圣军;胡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唇部人咬伤缺损即时整复体会

    唇部人咬伤常造成包括红唇表皮、粘膜、肌肉在内的复合组织缺损,多数病例还伴有临近皮肤的缺损.此类损伤不仅造成唇部明显畸形和容貌毁损,而且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创伤并加深其痛苦回忆,因而患者迫切要求尽早治疗并对治疗结果十分关注,希望尽量减少唇部后遗畸形.

    作者:濮礼臣;田奉宸;金惠玲;朱光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针药并用治疗斑秃18例临床观察

    笔者近年对18例斑秃采用针刺兼服中药法治疗,并与101外涂合并药物内服法及单纯针刺法作对照,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18例中男11例,女7例;年龄小15岁,大46岁;病程短半年,长2年;单发性4例,多发性14例.

    作者:李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隆乳术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进展

    隆乳的材料较多,方法各异,而且患者的自身条件差别较大,如何作出合理的选择,对保障术后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就隆乳手术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作者:祁佐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切口皮下双层分离法治疗腋臭

    腋臭是由于腋部大汗腺分泌的汗液与杂菌圬垢混合后,散发出一种令人讨厌的臭味.为美容外科常见疾病.目前治疗腋臭的方法很多,疗效各有利弊.1996年以来,我科用小切口皮下双层分离法治疗腋臭16例,效果满意.

    作者:牛进宝;权正良;李乡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