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磁性蜡疗美容技术

郭莉

关键词:磁性, 蜡疗, 美容皮肤科, 面膜, 面部皮肤, 美容护理, 辅助治疗, 皮肤病, 护肤品, 美颜, 疗效, 功能
摘要:面膜作为综合性的面部皮肤护肤品,主要于敷面时使用,具有良好的面部美颜功能,是现代美容皮肤科辅助治疗某些皮肤病和皮肤美容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面膜种类繁多,蜡疗面膜是疗效颇为显著的一种.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肌成纤维细胞在创面收缩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肌成纤维细胞在创面收缩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创面收缩机理.方法:对兔耳及背部创面进行创面收缩观察并用电镜、免疫组化等方法对比研究肌成纤维细胞出现及变化规律.结果:肌成纤维细胞出现的时间晚于创面收缩时间,出现的量与创面收缩的程度关系密切.结论:肌成纤维细胞不是创面收缩的始动因素,但参与了创面收缩过程.

    作者:刘建波;李荟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烧伤后脱色素瘢痕的治疗体会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烧伤后脱色素瘢痕的治疗体会.方法:在去除脱色素瘢痕后,对功能部位采用大张自体表皮移植,非功能部位用微粒皮移植术,取少量自体表皮,将其制成0.1~0.2mm3微粒皮浆,移植覆盖于创面上.结果:治疗50例患者,结果显示:手术效果满意,植皮成活,微粒皮生长良好,扩展迅速,创面愈合加决.创面愈合后随访6~12个月表明,皮肤颜色、质地均匀一致,继发瘢痕轻,无脱色素瘢痕形成,无明显增生瘢痕及色素沉着.结论:该方法是治疗烧伤后脱色素瘢痕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建春;张广泰;谷友来;陈峰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自体髂骨移植修复先天性齿槽突裂的临床观察

    先天性齿槽突裂是唇腭裂畸形的一部分,此类患者鼻底凹陷、鼻孔畸形、上唇部低平.1999年我们对18例先天性齿槽突裂用髂骨髓质骨移植进行了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导如下.

    作者:刘晓亮;杨勇;鱼灵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黄芪总黄酮、黄芪多糖、甘草次酸及阿魏酸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目的:比较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及阿魏酸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为寻找天然高效的自由基清除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光光度不测定羟自由基(·OH)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计算表观清除率及IC50.结果: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及阿魏酸对(·OH)的IC50分别为0.059、0.024、0.0325、0.036mg/ml:其清除能力: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阿魏酸>黄芪多糖;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阿魏酸及甘草次酸对(O2-)的IC50分别0.09、0.086、0.012、0.012、0.014mg/ml,其清除能力:阿魏酸>甘草次酸>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结论: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及阿魏酸对(·OH)及(O2-)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清除能力均与浓度呈明显的显效关系.

    作者:贺建荣;张琰;程建峰;刘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XH-超高频美容仪治疗扁平疣368例体会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好发于颜面、颈部、手背,是一种影响美观的皮肤病.笔者使用XH-超高频美容仪治疗扁平疣36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冬花;董玉霞;雷红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电子计算机在美容外科中的应用探讨

    计算机在美容外科应用可使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结合,促进美容医学高科技的发展.尽快熟悉计算机性能和操作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医疗质量得到保证.

    作者:陈健;张莉;苏爱云;何茂文;张冠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微波治疗初期酒渣鼻

    目的:观察微波对初期酒渣鼻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微波治疗28例初期酒渣鼻,观察治疗前后皮损变化.结果:治愈18例,总有效率100%,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微波疗法是治疗初期酒渣鼻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江丽芬;于娜沙;周冼苡;贺凤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隆鼻术中固态假体雕刻技巧

    目的:提高隆鼻假体雕刻的技巧.方法:比较185例低鼻求医者的隆鼻假体的雕刻对手术效果影响,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185例中效果满意者182例(98.9%),余三例经处理后也达到满意.结论:良好的硅胶假体雕刻,可以达到较好的术后效果及其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潘宝华;艾玉峰;郭树忠;夏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羟基磷灰石眼座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HA)眼座眶内植入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Ⅰ、Ⅱ期植入国产HA眼座28例,随访6~24个月.结果:28例术后眼座活动度及矫正效果良好,并发症为眼座暴露4例、眼座移位1例.结论:国产HA眼座植入能有效防治眼球摘除术后的眼窝凹陷畸形,选择适当大小的眼座、术中充分分离筋膜,确切缝合筋膜和结膜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世泽;吴瑜瑜;王朝阳;陈淑端;刘祖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隆鼻术中假体的雕刻和置放

    笔者通过25例隆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提示植入假体的雕刻和置放是否得当,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并提出防治方法之管见.1 临床资料笔者接诊的25例隆鼻术1年~3年后出现并发症者,皆为女性,系使用L型硅胶假体植入法隆鼻的受术者.

    作者:孙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外伤后面部残留玻璃的诊治体会

    面部外伤后疤痕下玻璃碎片的残留是形成增生性瘢痕的原因.我科自1994年以来共收治局部皮下组织有玻璃残留的患者1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17岁~36岁.致伤原因:玻璃瓶致伤11例,车祸时被汽车玻璃碎片致伤5例.

    作者:马丽梅;张晓萍;张兰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针刀配合生物填充消除鼻唇沟过深

    自1999年以来,配合使用小针刀,采用自体脂肪及生物蛋白胶注射纠正鼻唇沟处过深沟纹1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13例面部沟纹过深者中,鼻唇沟过深者13例,年龄22~45岁,均为女性.所用的生物蛋白胶为广州倍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作者:李琳;邝靖;金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针药并用治疗斑秃18例临床观察

    笔者近年对18例斑秃采用针刺兼服中药法治疗,并与101外涂合并药物内服法及单纯针刺法作对照,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18例中男11例,女7例;年龄小15岁,大46岁;病程短半年,长2年;单发性4例,多发性14例.

    作者:李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与观察

    目的:通过血管内皮细胞(VEC)培养,为实验研究提供材料和方法.方法:采用Jaffe A方法,培养脐带静脉内皮细胞并传代,倒置显微镜下测定其生长率,采用PAP法鉴定.结果:消化获得的EC总数平均为1~3×105个,贴壁率为70%.细胞初为圆形,伸展后为多角形或菱形,第2天开始生长,3天~5天生长加快,6天~8天基本停止生长,并且受胶原酶、培养液、生长因子等多种因素影响.结论:培养EC可做为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细胞模型.

    作者:李向东;鲁开化;郭树忠;高政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唇部人咬伤缺损即时整复体会

    唇部人咬伤常造成包括红唇表皮、粘膜、肌肉在内的复合组织缺损,多数病例还伴有临近皮肤的缺损.此类损伤不仅造成唇部明显畸形和容貌毁损,而且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创伤并加深其痛苦回忆,因而患者迫切要求尽早治疗并对治疗结果十分关注,希望尽量减少唇部后遗畸形.

    作者:濮礼臣;田奉宸;金惠玲;朱光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颗粒状膨体聚四氟乙烯额面部充填术

    目的:探讨颗粒状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简称ePTFE)额面部充填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ePTFE补片制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状物,再灌入1ml无头注射器,经小切口推入骨膜下或皮下塑形.结果:12例额面凹陷畸形获得整复,外形好,无并发症.结论:该方法切口小而隐蔽、易塑形、操作简单、创伤也小,较适合额面部不规则的凹陷畸形整复.

    作者:何葆华;严晟;吴卫华;林洁;张菊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美容纠纷媒体曝光的42起案例分析研究

    近年来美容纠纷受到了社会媒体的极大关注,并成为新闻热点而频频报道于各种媒体.本课题通过对媒体曝光的42起美容纠纷案例进行研究,以探讨美容纠纷的处理和美容业的未来发展.

    作者:李燕;张家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切口皮下双层分离法治疗腋臭

    腋臭是由于腋部大汗腺分泌的汗液与杂菌圬垢混合后,散发出一种令人讨厌的臭味.为美容外科常见疾病.目前治疗腋臭的方法很多,疗效各有利弊.1996年以来,我科用小切口皮下双层分离法治疗腋臭16例,效果满意.

    作者:牛进宝;权正良;李乡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针灸联合甲硝唑治疗酒渣鼻

    酒渣鼻是一种发生于局部尤其是面部中央部分的慢性皮肤疾病,早期表现为局部弥漫性皮肤潮红,伴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损害,晚期形成鼻赘,可分为红斑期、丘疹脓疱期及肥大期[1].目前主要采用药物、切割、磨削及激光等方法治疗,治疗效果不太满意.我们从1998年10月起应用针刺联合甲硝唑片口服治疗该病,取得良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乐栋;周再高;曾抗;江丽芬;贺凤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美学探讨

    目的:探讨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缺损的美学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利用复合树脂具有多种颜色,并可同时灵活使用的优点,对146颗惠有缺损的前牙实行充填或充填加贴面修复.结果:修复后的牙齿和谐,逼真.经复查,临床效果满意.随访5年,疗效相对稳定.结论:前牙修复中材料颜色的选择,比色的准确及牙体色素的去除与遮色技术的应用均为影响前牙修复后美学效果的关键.

    作者:庞玉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