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联合甲硝唑治疗酒渣鼻

孙乐栋;周再高;曾抗;江丽芬;贺凤姣

关键词:针灸, 甲硝唑治疗, 毛细血管扩张, 治疗效果, 早期表现, 晚期形成, 皮肤疾病, 脓疱, 口服治疗, 局部, 甲硝唑片, 弥漫性, 酒渣鼻, 针刺, 应用, 药物, 损害, 切割, 磨削, 激光
摘要:酒渣鼻是一种发生于局部尤其是面部中央部分的慢性皮肤疾病,早期表现为局部弥漫性皮肤潮红,伴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损害,晚期形成鼻赘,可分为红斑期、丘疹脓疱期及肥大期[1].目前主要采用药物、切割、磨削及激光等方法治疗,治疗效果不太满意.我们从1998年10月起应用针刺联合甲硝唑片口服治疗该病,取得良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联合甲硝唑治疗酒渣鼻

    酒渣鼻是一种发生于局部尤其是面部中央部分的慢性皮肤疾病,早期表现为局部弥漫性皮肤潮红,伴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损害,晚期形成鼻赘,可分为红斑期、丘疹脓疱期及肥大期[1].目前主要采用药物、切割、磨削及激光等方法治疗,治疗效果不太满意.我们从1998年10月起应用针刺联合甲硝唑片口服治疗该病,取得良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乐栋;周再高;曾抗;江丽芬;贺凤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川芎嗪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川芎嗪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以川芎嗪局部注射瘢痕疙瘩3个月,测定瘢痕组织硬度的变化及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①用药组瘢痕硬度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瘢痕硬度无明显变化(P>0.05).②用药瘢痕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川芎嗪能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使瘢痕软化.川芎嗪治疗瘢痕疙瘩有肯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于游;贺光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切口皮下双层分离法治疗腋臭

    腋臭是由于腋部大汗腺分泌的汗液与杂菌圬垢混合后,散发出一种令人讨厌的臭味.为美容外科常见疾病.目前治疗腋臭的方法很多,疗效各有利弊.1996年以来,我科用小切口皮下双层分离法治疗腋臭16例,效果满意.

    作者:牛进宝;权正良;李乡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磁性蜡疗美容技术

    面膜作为综合性的面部皮肤护肤品,主要于敷面时使用,具有良好的面部美颜功能,是现代美容皮肤科辅助治疗某些皮肤病和皮肤美容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面膜种类繁多,蜡疗面膜是疗效颇为显著的一种.

    作者:郭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美学探讨

    目的:探讨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缺损的美学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利用复合树脂具有多种颜色,并可同时灵活使用的优点,对146颗惠有缺损的前牙实行充填或充填加贴面修复.结果:修复后的牙齿和谐,逼真.经复查,临床效果满意.随访5年,疗效相对稳定.结论:前牙修复中材料颜色的选择,比色的准确及牙体色素的去除与遮色技术的应用均为影响前牙修复后美学效果的关键.

    作者:庞玉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乳房缩小成形术手术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目的:对乳房缩小成形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选出比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开展的65例乳房缩小成形术的临床经验,比较各种常见的乳房缩小成形术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包括纵行双蒂、横行双蒂、单纯下蒂和复合下蒂等多种方法用于乳房缩小成型术,其中复合下蒂法由于操作简单,乳头乳晕血液循环有保障,能保留乳腺的哺乳功能,且乳房塑形好,值得推荐.

    作者:郭树忠;鲁开化;艾玉峰;韩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肌成纤维细胞在创面收缩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肌成纤维细胞在创面收缩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创面收缩机理.方法:对兔耳及背部创面进行创面收缩观察并用电镜、免疫组化等方法对比研究肌成纤维细胞出现及变化规律.结果:肌成纤维细胞出现的时间晚于创面收缩时间,出现的量与创面收缩的程度关系密切.结论:肌成纤维细胞不是创面收缩的始动因素,但参与了创面收缩过程.

    作者:刘建波;李荟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乳晕切口行乳房良性肿瘤切除术

    乳房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常规乳房肿瘤的切除手术,大多采用肿瘤部位皮肤上向乳头方向的放射状切口,且主张宜长不宜短.因此,愈合后刀口瘢痕明显.笔者采用乳晕切口对16例临床诊断为乳房良性肿瘤的患者切除肿瘤,术后刀口瘢痕不明显.手术效果良好,很受患者的欢迎.

    作者:张克昶;吴京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卡方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多发生于青年人的面部和手背,病程较长,影响美观.目前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不一.我们于1997年8月至2000年1月应用卡方菌多糖核酸,治疗了98例扁平疣患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旭峰;孙乐栋;唐春燕;孙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隆乳术后皮肤坏死1例的处理体会

    1 病历简介某女,36岁,已婚,半年前因哺乳后萎缩,在他院行双侧隆乳术.因双侧乳房越来越硬,要求换置硅凝胶乳房假体.查:双乳房丰满隆起,硬度为baker分类4级,两侧不对称,右侧偏高,行再次隆乳术,取乳晕切口,顺利取出盐水囊假体.切除部分纤维包膜,扩大分离腔穴,直径比原来大1cm±.

    作者:刘荣清;张秀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隆乳术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进展

    隆乳的材料较多,方法各异,而且患者的自身条件差别较大,如何作出合理的选择,对保障术后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就隆乳手术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作者:祁佐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烧伤后脱色素瘢痕的治疗体会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烧伤后脱色素瘢痕的治疗体会.方法:在去除脱色素瘢痕后,对功能部位采用大张自体表皮移植,非功能部位用微粒皮移植术,取少量自体表皮,将其制成0.1~0.2mm3微粒皮浆,移植覆盖于创面上.结果:治疗50例患者,结果显示:手术效果满意,植皮成活,微粒皮生长良好,扩展迅速,创面愈合加决.创面愈合后随访6~12个月表明,皮肤颜色、质地均匀一致,继发瘢痕轻,无脱色素瘢痕形成,无明显增生瘢痕及色素沉着.结论:该方法是治疗烧伤后脱色素瘢痕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建春;张广泰;谷友来;陈峰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电子计算机在美容外科中的应用探讨

    计算机在美容外科应用可使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结合,促进美容医学高科技的发展.尽快熟悉计算机性能和操作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医疗质量得到保证.

    作者:陈健;张莉;苏爱云;何茂文;张冠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黄芪总黄酮、黄芪多糖、甘草次酸及阿魏酸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目的:比较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及阿魏酸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为寻找天然高效的自由基清除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光光度不测定羟自由基(·OH)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计算表观清除率及IC50.结果: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及阿魏酸对(·OH)的IC50分别为0.059、0.024、0.0325、0.036mg/ml:其清除能力: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阿魏酸>黄芪多糖;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阿魏酸及甘草次酸对(O2-)的IC50分别0.09、0.086、0.012、0.012、0.014mg/ml,其清除能力:阿魏酸>甘草次酸>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结论: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及阿魏酸对(·OH)及(O2-)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清除能力均与浓度呈明显的显效关系.

    作者:贺建荣;张琰;程建峰;刘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切口重睑术的探讨

    目的:探讨小切口重睑术的优点缺点及其适应证.方法:对40例80侧单睑施行小切口重睑术,长度近重睑线全长的1/2,并随访0.5年~1年.结果:40例全部在半月内消肿,重睑的外形自然逼真,病人满意,形成重睑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本术式创伤小,形成的重睑外形自然而持久,效果理想.

    作者:何茂文;王爱英;陈健;马继任;宫昔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PhotoDerm强光皮肤治疗系统在皮肤美容中的临床应用

    强光与激光基本特性都一样,它们都是电磁波.而作为医生来讲,临床技能一般比较好,但听到脉宽、平均功率、峰值功率等这些光学参数就很头痛,在应用中容易受到设备参数的局限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问题.为此,笔者总结国内其他使用以色列ESC Sharplan公司PhotoDerm强光皮肤治疗系统用户的不同情况,特邀王之光教授莅临武汉,就有关其临床技术问题与武汉市第一、三医院的皮肤科整形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王之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XH-超高频美容仪治疗扁平疣368例体会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好发于颜面、颈部、手背,是一种影响美观的皮肤病.笔者使用XH-超高频美容仪治疗扁平疣36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冬花;董玉霞;雷红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肿胀麻醉吸脂术门诊治疗腋臭的护理配合

    腋臭是皮肤美容外科常见疾患.我科自1997年4月~2000年8月以来采用肿胀吸脂术治疗腋臭共38例,创伤小恢复快,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期间护理配合的作用也倍显重要.

    作者:张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与观察

    目的:通过血管内皮细胞(VEC)培养,为实验研究提供材料和方法.方法:采用Jaffe A方法,培养脐带静脉内皮细胞并传代,倒置显微镜下测定其生长率,采用PAP法鉴定.结果:消化获得的EC总数平均为1~3×105个,贴壁率为70%.细胞初为圆形,伸展后为多角形或菱形,第2天开始生长,3天~5天生长加快,6天~8天基本停止生长,并且受胶原酶、培养液、生长因子等多种因素影响.结论:培养EC可做为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细胞模型.

    作者:李向东;鲁开化;郭树忠;高政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内眦赘皮的解剖成因探究

    目的:探讨内眦赘皮的解剖成因.方法:选择性地解剖成年尸体头颅标本23具.结果:内眦赘皮者均存在睑部眼轮匝肌部分肌纤维的起点错位及走行异常.结论:睑部眼轮匝肌肌纤维的起始点及走行方向决定内眦部皮肤的形态.

    作者:赵宏武;卢范;宋建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