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鲁开化;郭树忠;高政慧
黄褐斑是一种与美容有关的色素增多性疾病.笔者在多年单纯果酸复合剂配合bFGF外涂和单纯褐斑煎膏内服治疗本病的基础上,近二年来将二种方法联合治疗并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明瑛;韩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皮瓣借蒂部与本体相连,由蒂部供血,应用于血运不佳的创面,如骨、肌腱、关节等裸露部位覆盖、器官再造、洞穿性缺损修复、慢性溃疡等难愈创面的修复,是整形外科常用的修复手段.近年来,虽然游离皮瓣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供、受区血管条件的限制和技术及设备要求较高,仍未能完全取代带蒂皮瓣.
作者:郑少萍;郭树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川芎嗪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以川芎嗪局部注射瘢痕疙瘩3个月,测定瘢痕组织硬度的变化及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①用药组瘢痕硬度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瘢痕硬度无明显变化(P>0.05).②用药瘢痕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川芎嗪能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使瘢痕软化.川芎嗪治疗瘢痕疙瘩有肯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于游;贺光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唇部人咬伤常造成包括红唇表皮、粘膜、肌肉在内的复合组织缺损,多数病例还伴有临近皮肤的缺损.此类损伤不仅造成唇部明显畸形和容貌毁损,而且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创伤并加深其痛苦回忆,因而患者迫切要求尽早治疗并对治疗结果十分关注,希望尽量减少唇部后遗畸形.
作者:濮礼臣;田奉宸;金惠玲;朱光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眦赘皮的解剖成因.方法:选择性地解剖成年尸体头颅标本23具.结果:内眦赘皮者均存在睑部眼轮匝肌部分肌纤维的起点错位及走行异常.结论:睑部眼轮匝肌肌纤维的起始点及走行方向决定内眦部皮肤的形态.
作者:赵宏武;卢范;宋建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乳房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常规乳房肿瘤的切除手术,大多采用肿瘤部位皮肤上向乳头方向的放射状切口,且主张宜长不宜短.因此,愈合后刀口瘢痕明显.笔者采用乳晕切口对16例临床诊断为乳房良性肿瘤的患者切除肿瘤,术后刀口瘢痕不明显.手术效果良好,很受患者的欢迎.
作者:张克昶;吴京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皮肤衰老现象主要缘于日光照射后产生的紫外线(UV)对皮肤组织结构,如胶原组织和弹性纤维的破坏.同样,皮肤表面的改变受基因、人体内在因素以及疾病变化(如酒渣鼻等)的影响,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皮肤也逐步失去弹性.许多人在日常生活和娱乐中长期暴露于日光下,随着臭氧层的变薄和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群中也出现了因年龄、损伤或病变引起的可见斑记.
作者:彭国红;Mark S.Nestor;David J.Goldberg;Mitchel P.Goldman;Robert A.Weiss;Darrell S.Rigel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血管内皮细胞(VEC)培养,为实验研究提供材料和方法.方法:采用Jaffe A方法,培养脐带静脉内皮细胞并传代,倒置显微镜下测定其生长率,采用PAP法鉴定.结果:消化获得的EC总数平均为1~3×105个,贴壁率为70%.细胞初为圆形,伸展后为多角形或菱形,第2天开始生长,3天~5天生长加快,6天~8天基本停止生长,并且受胶原酶、培养液、生长因子等多种因素影响.结论:培养EC可做为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细胞模型.
作者:李向东;鲁开化;郭树忠;高政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先天性齿槽突裂是唇腭裂畸形的一部分,此类患者鼻底凹陷、鼻孔畸形、上唇部低平.1999年我们对18例先天性齿槽突裂用髂骨髓质骨移植进行了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导如下.
作者:刘晓亮;杨勇;鱼灵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比较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及阿魏酸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为寻找天然高效的自由基清除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光光度不测定羟自由基(·OH)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计算表观清除率及IC50.结果: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及阿魏酸对(·OH)的IC50分别为0.059、0.024、0.0325、0.036mg/ml:其清除能力: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阿魏酸>黄芪多糖;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阿魏酸及甘草次酸对(O2-)的IC50分别0.09、0.086、0.012、0.012、0.014mg/ml,其清除能力:阿魏酸>甘草次酸>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结论: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及阿魏酸对(·OH)及(O2-)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清除能力均与浓度呈明显的显效关系.
作者:贺建荣;张琰;程建峰;刘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提高埋线法重睑术疗效的稳定性、减轻术后肿胀.方法:重睑线大部单重连续埋线,两端环扎打结固定.结果:本组共48例(96只眼),术后24h轻度肿胀,术后72h肿胀基本消退,外观自然.3只眼在术后1周~2周重睑线一夜间消失,乃因固定线结松脱所致.结论:本术式保留了鸠尾氏双重连续埋线法疗效恒定的优点,又避免了因其组织创伤大、对静脉和淋巴回流影响多所致肿胀明显、消退期长的缺点.只要缝线两端固定确切,重睑形成恒定.
作者:徐剑炜;施越冬;张学军;顾建英;吴坤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酒渣鼻是一种发生于局部尤其是面部中央部分的慢性皮肤疾病,早期表现为局部弥漫性皮肤潮红,伴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损害,晚期形成鼻赘,可分为红斑期、丘疹脓疱期及肥大期[1].目前主要采用药物、切割、磨削及激光等方法治疗,治疗效果不太满意.我们从1998年10月起应用针刺联合甲硝唑片口服治疗该病,取得良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乐栋;周再高;曾抗;江丽芬;贺凤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浅层吸脂技术对腹壁多脂皮肤松垂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在肿胀麻醉下,应用深层加浅层吸脂技术治疗21例.结果:术后腹围减小4em~15cm,皮肤回缩好.结论:浅层吸脂技术对腹壁多脂松垂者有明显疗效,较腹壁成形术,手术简化、术后恢复快.
作者:张作峰;刘立强;刘峰;张圣军;胡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近年对18例斑秃采用针刺兼服中药法治疗,并与101外涂合并药物内服法及单纯针刺法作对照,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18例中男11例,女7例;年龄小15岁,大46岁;病程短半年,长2年;单发性4例,多发性14例.
作者:李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腋臭是由于腋部大汗腺分泌的汗液与杂菌圬垢混合后,散发出一种令人讨厌的臭味.为美容外科常见疾病.目前治疗腋臭的方法很多,疗效各有利弊.1996年以来,我科用小切口皮下双层分离法治疗腋臭16例,效果满意.
作者:牛进宝;权正良;李乡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面膜作为综合性的面部皮肤护肤品,主要于敷面时使用,具有良好的面部美颜功能,是现代美容皮肤科辅助治疗某些皮肤病和皮肤美容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面膜种类繁多,蜡疗面膜是疗效颇为显著的一种.
作者:郭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近年来美容纠纷受到了社会媒体的极大关注,并成为新闻热点而频频报道于各种媒体.本课题通过对媒体曝光的42起美容纠纷案例进行研究,以探讨美容纠纷的处理和美容业的未来发展.
作者:李燕;张家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隆乳的材料较多,方法各异,而且患者的自身条件差别较大,如何作出合理的选择,对保障术后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就隆乳手术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作者:祁佐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强光与激光基本特性都一样,它们都是电磁波.而作为医生来讲,临床技能一般比较好,但听到脉宽、平均功率、峰值功率等这些光学参数就很头痛,在应用中容易受到设备参数的局限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问题.为此,笔者总结国内其他使用以色列ESC Sharplan公司PhotoDerm强光皮肤治疗系统用户的不同情况,特邀王之光教授莅临武汉,就有关其临床技术问题与武汉市第一、三医院的皮肤科整形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王之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对乳房缩小成形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选出比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开展的65例乳房缩小成形术的临床经验,比较各种常见的乳房缩小成形术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包括纵行双蒂、横行双蒂、单纯下蒂和复合下蒂等多种方法用于乳房缩小成型术,其中复合下蒂法由于操作简单,乳头乳晕血液循环有保障,能保留乳腺的哺乳功能,且乳房塑形好,值得推荐.
作者:郭树忠;鲁开化;艾玉峰;韩岩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