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花;董玉霞;雷红丽
目的:探讨浅层吸脂技术对腹壁多脂皮肤松垂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在肿胀麻醉下,应用深层加浅层吸脂技术治疗21例.结果:术后腹围减小4em~15cm,皮肤回缩好.结论:浅层吸脂技术对腹壁多脂松垂者有明显疗效,较腹壁成形术,手术简化、术后恢复快.
作者:张作峰;刘立强;刘峰;张圣军;胡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2岁,发现右耳甲腔角化性增生十年余,左耳甲腔角化性斑块半年余.十年前右耳甲腔出现一黄豆大小的黑点,以后逐渐增大、增厚,富有弹性,表面黑色不平,呈分叶状,腰果大小,无明显不适感.
作者:李念宇;包为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紫外线对人黑色素细胞的影响,以探讨日光在人皮肤老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NaOH法测定黑素含量,Takahshi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中波紫外线照射后,细胞增殖明显(P<0.05),黑素含量增加(P<0.01),酪氨酸酶活性提高(P<0.05).结论:中波紫外线使暴露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明显,加速皮肤老化过程.
作者:张琳西;王臻;郭树忠;夏炜;李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缺损的美学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利用复合树脂具有多种颜色,并可同时灵活使用的优点,对146颗惠有缺损的前牙实行充填或充填加贴面修复.结果:修复后的牙齿和谐,逼真.经复查,临床效果满意.随访5年,疗效相对稳定.结论:前牙修复中材料颜色的选择,比色的准确及牙体色素的去除与遮色技术的应用均为影响前牙修复后美学效果的关键.
作者:庞玉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提高埋线法重睑术疗效的稳定性、减轻术后肿胀.方法:重睑线大部单重连续埋线,两端环扎打结固定.结果:本组共48例(96只眼),术后24h轻度肿胀,术后72h肿胀基本消退,外观自然.3只眼在术后1周~2周重睑线一夜间消失,乃因固定线结松脱所致.结论:本术式保留了鸠尾氏双重连续埋线法疗效恒定的优点,又避免了因其组织创伤大、对静脉和淋巴回流影响多所致肿胀明显、消退期长的缺点.只要缝线两端固定确切,重睑形成恒定.
作者:徐剑炜;施越冬;张学军;顾建英;吴坤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血管内皮细胞(VEC)培养,为实验研究提供材料和方法.方法:采用Jaffe A方法,培养脐带静脉内皮细胞并传代,倒置显微镜下测定其生长率,采用PAP法鉴定.结果:消化获得的EC总数平均为1~3×105个,贴壁率为70%.细胞初为圆形,伸展后为多角形或菱形,第2天开始生长,3天~5天生长加快,6天~8天基本停止生长,并且受胶原酶、培养液、生长因子等多种因素影响.结论:培养EC可做为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细胞模型.
作者:李向东;鲁开化;郭树忠;高政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牙齿美容的医患沟通过程中数码相机的作用和优越性.方法:作者从1998年8月至1999年6月期间将数码相机用于牙齿美容临床.用数码相机将患者术前的牙齿、术中、术后的修复体拍摄下来,再输入电脑建立影像数据库,借助电脑影像系统与83例患者进行沟通.结果:在牙齿美容临床中使用数码相机并借助于电脑影像系统同患者进行沟通,患者容易形象地看出问题所在,这样使得医患合作非常顺利,患者信心增加,牙齿美容成功率增高,改变了过去患者较难参与及评价的临床模式.结论:在牙齿美容临床中使用数码相机,不仅方便了医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而且为技师制作修复体提供了参考资料,还有利于临床资料管理,与普通相机相比数码相机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作者:唐尤宽;温友红;吴雪勋;王光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笔者通过25例隆鼻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提示植入假体的雕刻和置放是否得当,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并提出防治方法之管见.1 临床资料笔者接诊的25例隆鼻术1年~3年后出现并发症者,皆为女性,系使用L型硅胶假体植入法隆鼻的受术者.
作者:孙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乳房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常规乳房肿瘤的切除手术,大多采用肿瘤部位皮肤上向乳头方向的放射状切口,且主张宜长不宜短.因此,愈合后刀口瘢痕明显.笔者采用乳晕切口对16例临床诊断为乳房良性肿瘤的患者切除肿瘤,术后刀口瘢痕不明显.手术效果良好,很受患者的欢迎.
作者:张克昶;吴京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颗粒状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简称ePTFE)额面部充填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ePTFE补片制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状物,再灌入1ml无头注射器,经小切口推入骨膜下或皮下塑形.结果:12例额面凹陷畸形获得整复,外形好,无并发症.结论:该方法切口小而隐蔽、易塑形、操作简单、创伤也小,较适合额面部不规则的凹陷畸形整复.
作者:何葆华;严晟;吴卫华;林洁;张菊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比较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及阿魏酸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为寻找天然高效的自由基清除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光光度不测定羟自由基(·OH)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计算表观清除率及IC50.结果: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及阿魏酸对(·OH)的IC50分别为0.059、0.024、0.0325、0.036mg/ml:其清除能力: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阿魏酸>黄芪多糖;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阿魏酸及甘草次酸对(O2-)的IC50分别0.09、0.086、0.012、0.012、0.014mg/ml,其清除能力:阿魏酸>甘草次酸>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结论: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甘草次酸及阿魏酸对(·OH)及(O2-)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清除能力均与浓度呈明显的显效关系.
作者:贺建荣;张琰;程建峰;刘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计算机在美容外科应用可使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结合,促进美容医学高科技的发展.尽快熟悉计算机性能和操作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医疗质量得到保证.
作者:陈健;张莉;苏爱云;何茂文;张冠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对乳房缩小成形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选出比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开展的65例乳房缩小成形术的临床经验,比较各种常见的乳房缩小成形术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包括纵行双蒂、横行双蒂、单纯下蒂和复合下蒂等多种方法用于乳房缩小成型术,其中复合下蒂法由于操作简单,乳头乳晕血液循环有保障,能保留乳腺的哺乳功能,且乳房塑形好,值得推荐.
作者:郭树忠;鲁开化;艾玉峰;韩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面膜作为综合性的面部皮肤护肤品,主要于敷面时使用,具有良好的面部美颜功能,是现代美容皮肤科辅助治疗某些皮肤病和皮肤美容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面膜种类繁多,蜡疗面膜是疗效颇为显著的一种.
作者:郭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皮肤衰老现象主要缘于日光照射后产生的紫外线(UV)对皮肤组织结构,如胶原组织和弹性纤维的破坏.同样,皮肤表面的改变受基因、人体内在因素以及疾病变化(如酒渣鼻等)的影响,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皮肤也逐步失去弹性.许多人在日常生活和娱乐中长期暴露于日光下,随着臭氧层的变薄和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群中也出现了因年龄、损伤或病变引起的可见斑记.
作者:彭国红;Mark S.Nestor;David J.Goldberg;Mitchel P.Goldman;Robert A.Weiss;Darrell S.Rigel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自1999年以来,配合使用小针刀,采用自体脂肪及生物蛋白胶注射纠正鼻唇沟处过深沟纹1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13例面部沟纹过深者中,鼻唇沟过深者13例,年龄22~45岁,均为女性.所用的生物蛋白胶为广州倍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作者:李琳;邝靖;金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整形外科治疗方式需形态和功能的辩证统一.为此,整形外科前辈孔繁祜曾在八十年代就专门著文强调整形外科照片收集和保存的重要性,认为是整形外科教学和科研不容忽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建设.并倡导卡片张贴集中保管法.
作者:王松山;侯祚琼;龙道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隆乳的材料较多,方法各异,而且患者的自身条件差别较大,如何作出合理的选择,对保障术后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就隆乳手术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作者:祁佐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黄褐斑是一种与美容有关的色素增多性疾病.笔者在多年单纯果酸复合剂配合bFGF外涂和单纯褐斑煎膏内服治疗本病的基础上,近二年来将二种方法联合治疗并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明瑛;韩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明确浅静脉干在逆行皮瓣静脉回流中的作用.方法:用8头实验猪制成16块带大隐静脉的逆行皮瓣,用99mTc(锝)标记红细胞.①在4块皮瓣蒂部远端的大隐静脉中滴注标记了99mTc的红细胞;②将12块皮瓣分成两组,Ⅰ组皮瓣的大隐静脉保留完整,Ⅱ组皮瓣的大隐静脉在蒂部结扎切断,将标记了99mTc的红细胞注射入皮瓣内的大隐静脉中.用SPECT扫描并观察浅静脉干中的血流情况.结果:①标记了99mTc的红细胞并未顺大隐静脉倒灌入逆行皮瓣内;②I组皮瓣内的同位素计数下降比Ⅱ组快.结论:浅静脉干的存在并不会因静脉血倒灌而增加逆行皮瓣的回流负担,且能促进其静脉回流.
作者:康安;熊明根;王晋煌;段祖斌;顾浩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