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民
目的:探讨采用Medpor支架行I期耳廓再造新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耳廓Medpor支架,外包以筋膜瓣,再以中厚或全厚皮片移植覆盖,手术I期完成.结果:25例(25耳)皆一次成功,再造耳廓大小、外形及细微凹凸结构等,皆与健耳无显著性差异,无毛发生长,无皮肤坏死.结论:采用Medpor支架,覆以筋膜瓣和皮肤的全耳廓再造术式临床效果良好,手术方便.无需扩张皮瓣,免受取材及多次手术的痛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全耳廓再造方法.
作者:张本寿;林子豪;赵跃中;黄洪;查嘉华;徐志久;魏福堂;邹吉林;郑翔;许良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颌面部测量技术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人体测量分析方法.中国早在2000年前即已进行人体测量工作[1].随着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的改进,它已由直接测量、照片测量、X线头影测量发展到了计算机辅助的三维空间测量.颌面部软组织测量是颌面部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熟悉颌面部软组织的表面解剖知识和各种测量分析方法,对于正畸、正颌外科、美容外科中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预后的估计是很重要的.本文就颌面部软组织测量技术的发展和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范晓枫;杨壮群;文抑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排除人为技术因素,探讨影响注射式隆乳外形效果的主要因素.方法:通过对已做隆乳人群乳房术前基本状况分析,个案资料回顾,寻找影响注射式隆乳外形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乳房先天性和后天性基本状况是影响其外形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乳头与下皱襞的关系、皮肤松紧度、乳腺组织分布、乳腺后腔隙粘连状况等.结论:注射式隆乳施术对象有其局限性,但这部分人所占人群比例较少.
作者:彭孝武;徐国建;黄元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Q-开关红宝石激光选择性治疗面部色素增加性病变的疗效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方法:运用Q-开关红宝石激光不同的剂量对面部各个部位发生的色素增加性病变进行治疗,脉宽30nm,光斑直径3.5~5.0mm,能量密度3.6~13.0J/cm2,观察3~6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56例患者,三次治愈率为92.3%,有效率100%.术后无1例发生色素减退和脱失.结论: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面部色素增加性病变疗效满意,可以考虑为治疗面部色素增加性病变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黄懿;金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同时修复面颈部瘢痕切除术后创面的较好方法.方法:应用颏下皮瓣联合颈肩皮瓣对10例面颈部瘢痕切除术后创面进行修复.结果:10例瘢痕切除术后创面均得到I期修复,所修复创面的皮肤颜色和质地与周围皮肤一致,供皮瓣区术后瘢痕不明显.结论:该方法对于同时修复面部和颈部一定范围内的瘢痕切除后创面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作者:郑健生;郑庆亦;蔡少甫;陈锦河;蔡林碧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功能性和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早期功能矫形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早期矫治阻断畸形的发展有利于颌面部的正常发育[1],对改善或改变颌骨的异常生长方式、提高咀嚼效能尤为重要[2].目前常用的矫治方法有:前方牵引、颏兜、Frakel-Ⅲ等.以往的研究表明:上述矫治方法是有效的,可引起一定的颅面结构变化[3~4].但早期矫治的效果却不尽相同,受开始治疗年龄、病因及患者的合作程度等多因素影响[5].近年国内逐步开展反式Twin-block矫治器的应用研究,现将四种矫治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红;吴高义;段银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腺性唇炎的美容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在病变的上下唇分别采用非贯通双梭形切口,行病变组织切除.观察术后的唇红、唇珠、唇形的变化.结果:12例患者术后唇红丰满,唇珠明显,唇形自然.优良率100%.结论:双梭形切口是治疗腺性唇炎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华耀社;赵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美丽的容颜和健美的体态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美容美体是人类进化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社会文明的标志.
作者:李春英;刘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成人正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帮助和参考.方法:将61例成人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正常颌成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定,比较两组中各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成人正畸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按显著性高低排列,前4位分别为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SDS、SAS评分也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1).结论:成人正畸患者存在心理卫生问题.
作者:张怡;丁勇;邹敬才;曲晓莉;旬文兴;张秀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微损伤高速磨削术的应用及其适应证选择.方法:磨削系统选用牙科高速打磨机,磨削头为8号球形车针.选择1 38例皮肤色素沉着患者进行皮肤磨削的应用观察.结果:术后5~14个月随访75例,皮肤总优良率为74.7%,总好转率为16.0%,总无效率为9.3%.结论:微创高速磨削术治疗皮肤色素性病变的佳适应证为典型雀斑、老年斑、放疗性色素沉着、表浅瘢痕色斑和移植皮片色斑,禁忌证为不典型雀斑和黄褐斑.
作者:李江;王标;陈铭锐;曹景敏;刘本立;邝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连续埋线重睑成形术是通过双重连续缝合的方法,加强睑板前提上睑肌腱膜与皮肤之间的粘连,使重睑成形.形成的重睑线自然流畅,无呆板之感;但缺点是易出现形态不佳、线节外露或松脱、重睑消失、皮下囊肿等并发症,对操作要求高.实际操作中笔者在传统连续埋线重睑成形术的基础上对设计方法以及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立;刘朝华;金国华;吴峰;赵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检测生物可降解材料聚β-羟基丁酯(PHB)对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形态、生长、附着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家兔BMSC进行体外培养,以诱导剂(β-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L-抗坏血酸)使其向成骨细胞分化,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并计算阳性率,将PHB与成骨细胞样细胞进行体外复合培养,用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PHB对BMSC的形态、生长、附着及增殖的影响.结果:在诱导剂的作用下B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其阳性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PHB与成骨细胞样细胞进行体外复合培养后显示PHB对BMSC的形态、生长、附着及增殖均无不良影响.结论:PHB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望与骨髓复合移植修复骨缺损.
作者:伍锦华;艾玉峰;董兆霖;杨清芳;艾卫兵;易成刚;王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对口腔颌面创伤救治过程中的体会,探讨美学原理在口腔颌面创伤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收治的144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住院记录、伤口愈合情况和治疗满意度,着重讨论了口腔颌面外科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对美学的要求,并从美学原理的角度对口腔颌面软、硬组织外伤救治中的技术问题进行探讨.结果:伤口Ⅰ期愈合率为100%,无感染伤口和延期愈合,治疗满意度为95.1%.结论:在口腔颌面外伤救治过程中,贯彻和应用美学原理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
作者:蒋立坚;李卫国;吴新中;吴雅成;艾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软衬材料对全口义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长期戴用全口义齿的无牙患者24例.制作全口义齿,3个月后采用自身对照法,72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咀嚼效能,观察软衬材料使用前后吸光度值的变化.同时采用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使用义齿软衬材料前后的满意度.结果:软衬材料使用前后吸光度值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软衬材料能明显提高咀嚼效率,对全口义齿功能有明显改善.
作者:徐圆圆;梁星峰;赵忠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金属冠桥修复体与金属烤瓷修复体是临床常见的修复体[1,2],要使其质量符合要求,必须要有质量优良的铸造体.由于在包埋铸造过程中液态合金的凝固收缩,常常造成粘砂、缩孔、缩松和气孔等铸造缺陷[3],本文重点介绍冠桥包埋铸造的操作要求,尽可能避免铸造缺陷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卢芳丽;张艺权;王宝成;邓再喜;越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将持续的外力作用于切骨后的新生骨痂或颅面骨缝,保留骨膜及软组织与血供,可以使骨组织再生,增加组织量,改变骨骼相对位置关系,并延长相应的软组织,达到矫治骨骼畸形或缺损的目的,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颅颌面部缺损畸形矫治.
作者:丁宇翔;刘彦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对大龄(8岁以上)腭裂患者的特点,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并研究其对语音的影响,以提高修复效果.方法:对24例大龄腭裂患者行腭裂裂隙关闭手术以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评价患者鼻漏气及过重鼻音改善情况.结果:24例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I期愈合,软腭后退良好,腭咽闭合改善明显,为发音创造了条件,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大龄腭裂患者同时采用腭裂关闭术及咽成形术的方法修复,有利于改善软腭的形态和发音.
作者:秦瑞峰;封兴华;吴炜;白振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整形美容外科如同其他学科一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只有认识并遵循其发展规律,才能促使我国整形美容外科事业迅速向前发展.为探讨我国整形美容外科发展的趋势和走向,迎接其更大发展高潮的到来,发表以下观点和同道们共商榷.
作者:王炜;祁佐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深Ⅱ度烧伤或浅Ⅱ度烧伤感染创面愈合后常伴有色素缺失,表现为瘢痕中心区域呈白色,位于面部或手背部时常影响美观,以往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和平;胡太平;苏晓利;张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意大利L.E.M公司生产的电子吸脂机的吸脂原理是通过两根变频电针之间产生变频电场,从一根针注射麻醉药,另一根针吸出脂肪从而达到吸脂减肥的目的.
作者:郑玉林;胡鹏飞;牟行蓉;齐小红;江捷;曹媛媛;姚芸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