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腭咽成型术治疗鼾症19例

张愉;王瑞;刘婷婷

关键词:悬雍垂腭咽成型术, 术治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效果满意, 阻塞性, 重症, 鼾症
摘要: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及重症鼾症已被广泛采用.我科于2003年7月至2005年10月采用改良腭咽成型术治疗OSAS 19例效果满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皮肤重叠扩张至极限后的组织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观察皮肤经重叠扩张至极限后的组织学变化.以探索进一步改良优化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的有效途径.方法:以6只白色小家猪作为试验动物,制作重叠扩张术极限扩张(ETE)和常规扩张(RTE)动物模型,切取两种扩张方法扩张后的皮肤组织作测量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极限扩张后皮肤真皮层明显变薄,表皮层厚度与RTE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真皮层胶原纤维排列稀疏、纤维束细小;弹力纤维广泛断裂;Ⅰ型胶原含量减低.结论:皮肤经持续重叠扩张后可达到极限;导致皮肤达到扩张极限的原因是机械力的持续过度牵拉和皮肤胶原纤维产生的相对不足.

    作者:仇树林;汪洋;李兵;韩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结膜入路睑袋整复术120例体会

    睑袋是因眶脂肪向前膨出形成的袋状睑部畸形,睑袋的形成倍显人面部衰老和憔悴,直接影响形象美.一般上、下睑均可发生,但以下睑为常见[1].下睑袋修复术对面中1/3部分的老化形态改善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根据下睑袋的成因和临床表现下睑袋修复术分为结膜入路和皮肤入路两种[2].

    作者:王桂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自体肋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19例体会

    颌面部骨骼因肿瘤切除术后或外伤后均可造成骨骼的部分缺损,影响面容和功能,尤其下颌骨缺损,导致下面部畸形,咬合错乱,咀嚼功能障碍.为了重建下颌骨的完整,恢复下颌的生理功能,矫正面部畸形,其修复方法较多,现将我科自2001年以来,对19例自体肋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陈文君;何一川;汪湛;杨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显微外科方法治疗面部不对称畸形受区血管的选择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方法治疗面部不对称畸形受区血管的选择.方法:总结了我院自2004年9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面部不对称畸形31例.其中半侧颜面萎缩19例,第一、二鳃弓综合征4例,放疗、外伤、肿瘤切除术后和感染导致半侧颜面不对称共8例.背阔肌肌瓣移植6例,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移植25例.用作受区的血管有颞浅动静脉、舌下动脉、面动静脉、甲状腺上动脉、颈外静脉、颈前静脉.结果:1例脂肪筋膜瓣术后少许脂肪液化.其他瓣完全成活.6个月后随访发现瓣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吸收或下移,3例在门诊进行瓣的再次修整.术后畸形均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术前需要对受区血管的选择进行综合判断.建议首选舌动脉或甲状腺上动脉,静脉选用颈外静脉.

    作者:刘育凤;归来;张智勇;吕长胜;牛峰;黄绿萍;俞冰;李慧超;赵延峰;李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小切口引流综合治疗皮瓣静脉危象

    1998年10月~2005年12月,我科采用小切口引流加肝素利多卡因盐水局部注射、局部氧疗等方法综合治疗皮瓣静脉危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从柏;李振刚;刘慧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重度单侧颜面萎缩症

    单侧颜面萎缩症(Romberg综合征/Parry Romberg),它是以单侧面部皮肤、皮下组织及骨结构萎缩为特征命名的疾病,属于组织营养障碍性疾病,以女性多见,我科自1985年以来收治21例此病患者,其中13例是女性患者.特点是一侧颜面部的软组织皮肤以及骨或软骨组织逐渐进行性萎缩.

    作者:张喜兰;王剑;侴海燕;牛永敢;梁俊刚;胡晓庆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消痔灵囊腔内注射治疗皮脂腺囊肿疗效观察

    2000年1月~2005年4月,笔者采用消痔灵注射液囊腔内注射治疗45例皮脂腺囊肿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克;刘征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应用腹部皮瓣行乳房再造术后供区并发症的处理

    目的:探讨应用腹部皮瓣行乳房再造术后供区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自2003年8月至2 005年2月应用腹部皮瓣进行乳房再造24例,共处理供区并发症7例.结果:本组出现供区并发症者7例,经积极处理后均得到治愈,随访效果良好.结论:应用腹部皮瓣进行乳房再造术后供区并发症主要为伤口脂肪液化、切口边缘皮肤部分坏死及腹壁膨隆,经过相应处理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穆大力;栾杰;穆兰花;范飞;尤建军;王盛;刘晨;牛兆河;王凌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护理美学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护理美学便应运而生.护理美学渗透在护理工作中的每一环节,使患者得到美的护理与享受,产生愉悦心情,激发其良好的生理、心理效应,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现结合本人临床工作经验,谈谈护理美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王兰娣;常桂娟;张瑞香;段凤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改良固定反式TBA联合前牵矫治AngleⅢ类前牙反(牙合)的肌电研究

    目的: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AngleⅢ类轻、中度骨性前牙反(牙合),进行肌电研究,探讨在矫治过程中咀嚼肌功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以期从咀嚼肌适应性改建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调查颞肌前束(TA)、咬肌(MM)、二腹肌前腹(DA)治疗前、中、后肌电活动变化情况.结果:矫治后姿势位TA、DA、MM肌电值(MCV)明显下降;反(牙合)时下颌前伸位TA及DA存在异常的肌电活动,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退位MM、TA及DA肌电活动与对照组相比均较大,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后明显下降;反(牙合)解除后紧咬及双侧咀嚼运动MM、TA及DA肌电水平明显增加.结论:反式TBA联合前牵全天作用可引起神经肌肉的适应性改建.

    作者:刘红;宋卫东;段银钟;杨振华;DAI Juan;戴娟;陈亚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整形美容外科门诊的护理管理特色

    门诊是重要的服务窗口,整形美容外科门诊护士的整体形象及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就诊患者的情绪和接诊质量.如何应对激烈的竞争,留住患者,充分发挥正规医疗单位的设备、技术、人才优势,是对我们护理工作者新的挑战.针对专科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路指导下,我们从以下几方面重点实施了护理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罗明灿;刘东平;谭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肌筋膜缝线悬吊法下睑袋整复术

    下睑袋整复术作为常见的面部美容手术,虽然术式众多,但术后并发症仍时有发生.自2002年以来,我们用了新的肌筋膜缝线悬吊法,行下睑袋整复手术40例.它主要针对重度睑袋,下睑缘外露,下睑松弛,下睑退缩,外眦下移,或下睑外翻需要再次手术的病例,经临床观察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庆德;甘月圆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手术切除治疗皮肤良恶性肿瘤

    目的:总结手术切除方法在皮肤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方法:1225例皮肤良、恶性肿瘤采用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切除后创面采用原位缝合或临近皮瓣修复,较大的良性皮损可分次手术切除.结果:所有患者切除皮损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恢复良好未见皮损复发,只有4例皮脂腺囊肿患者因感染而致伤口延迟愈合.美容效果:良好721例(58.86%);较好457例(37.31);差者47例(3.84%).结论:对于皮肤的良、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效果及美容效果俱佳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因而应为治疗皮肤良、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曾维惠;高建武;耿松梅;王永贤;祁战涛;杜惠茹;葛文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全鼻再造35例护理体会

    各种原因引起的鼻大部分缺损常影响患者的容貌,给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因此需全鼻再造[1].全鼻再造术不但可以恢复其生理功能,还可以治愈患者的心理创伤,重树自信.我科自2003~2005年应用软组织扩张后前额皮瓣全鼻再造35例均获成功,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无垂直瘢痕的下蒂瓣法乳房缩小整形术

    目的:介绍一种适用于中、重度乳房肥大的矫正术,探索乳房缩小手术的佳术式.方法:回顾总结2001年以来对21例中、重度乳房肥大患者采用无垂直瘢痕的下蒂瓣法行乳房缩小整形术的情况,分析其效果.结果:21例患者术后双乳对称,下垂状况纠正,体积缩小,乳头乳晕感觉良好,术后瘢痕隐蔽.2例合并副乳,1例合并乳头内陷的患者同时手术切除矫正.2例乳晕表皮营养不良、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结论:无垂直瘢痕的下蒂瓣法乳房缩小整形术是治疗中、重度乳房肥大症的良好选择.

    作者:陈旻静;刘林嶓;陈言汤;张建文;翟晓梅;王喜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国美容医学知名专家——系列报道

    柳春明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主任医师、教授、整形外科专业博士、博士生研究生导师.现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副主任,负责整形外科工作.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高职医学美容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美容医学是近20年形成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得到了全社会普遍的接受和国家教育、卫生部颁文认可.它的形成与发展,既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也是医学学科发展的必然.1993年秋,大连医学院、江西宜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三校经国家教育行政机关批准创办了第一批大专层次的医学美容专业,同年石河子医学院创办了大专层次的成人医学美容专业.

    作者:吴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无机抗菌剂的添加对新型自酸蚀处理剂黏结性能和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测试无机抗菌剂的添加对新型自酸蚀处理剂ESP黏结性能和颜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种无机抗菌剂分别加入ESP中,测试牛牙釉质粘结强度、边缘封闭性以及粘结样本颜色稳定性的变化.结果:抗菌剂添加比为0.5%对ESP牙釉质剪切强度无不利影响(P>0.05),比例增至2.5%时,黏结强度呈不同程度降低.抗菌剂添加比为0.5%时,仅有一种抗菌剂的添加使冠方微渗漏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粘结样本经不同处理以老化1年后颜色参数变化为显著,但与ESP空白对照相比,抗菌剂添加后的颜色变化仍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结论:控制适当的添加比例,5种受试的无机抗菌剂的添加对ESP的黏结性能可无显著影响,对颜色稳定性的影响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作者:方明;陈吉华;沈丽娟;熊宇;张凌;王迎捷;赵三军;王辉;HILDEBRAND Hartmut F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简易负压吸引器的研制及在乳头内陷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寻找一种实用、经济、简单易学的装置,开拓非手术治疗矫正乳头内陷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注射器为负压吸引器,阶段性逐渐牵拉乳头乳晕2~3个月.结果:10例病人16只乳头均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随访两年,乳头乳房外形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方法是一种经济实用、值得推广的非手术矫治乳头内陷的新方法.

    作者:杨晓林;赵绍明;刘杰潮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肩肱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有效外科治疗手段.方法:采用瘢痕广泛松解、双侧或单侧肩肱皮瓣转移,同时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供瓣区创面.结果:本组21例中,17例手术一次性完成,4例分两次完成.不但改善了患者的上肢功能,还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颈部的活动度.结论:瘢痕广泛松解、双侧或单侧肩肱皮瓣转移,同时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供瓣区创面是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有效外科治疗手段.

    作者:崔树英;李松岳;李济福;张功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