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外超声辅助面部吸脂术

李琳;成德基;赵辑

关键词:超声波, 吸脂术, 面部
摘要:目的:探索一种有效的面部吸脂方法.方法:在肿胀麻醉下,用体外超声系统功率15W/cm2,5min/每侧后,注射器吸脂法均匀吸出面部皮下脂肪.结果:体外超声波可乳化皮下脂肪、刺激皮肤回缩,有利于脂肪抽吸均匀.用此法行手术32例,均获得比较理想的手术效果.结论:体外超声系统辅助面部吸脂,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效良好、成功率高.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selectin糖蛋白配体-1的基因克隆及其Ig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目的:克隆P-selectin糖蛋白配体-1的基因,表达和纯化其Ig融合蛋白.方法:RT-PCR法克隆出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CD162)cDN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DEAD-Dextran法转染C0S7细胞,上清经纯化后,分别使用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鉴定CD162-hIgFc融合蛋白的性质和活性.结果:RT-PCR克隆出801bp的CD-162 cDNA片段,插入载体构建出pIg-CD162,将其转染COS7细胞后获得CD162-hIgFc融合蛋白,分子量为74KD.Western Blot证实其为CD162-hIgFc融合蛋白,流式细胞仪证明获得的CD162-hIgFc融合蛋白能够识别血小板表面的CD62P.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CD162-hIgFc融合蛋白,为进一步探讨P选择素与其配体CD162之间的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潘宝华;谢鑫;夏炜;郭树忠;杨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扩弓后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的骨移植修复

    目的:研究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畸形患者扩弓后骨移植修复的效果,为唇腭裂序列治疗后期正畸和正颌外科治疗提供临床基础.方法:对23例恒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伴发牙弓狭窄的牙槽突裂畸形患者进行快速扩弓并保持半年后,采用自体髂骨松质骨颗粒移植修复进行研究,对术后随访的X线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临床应用该方法治疗23例牙槽突裂患者,术后随诊3个月以上,临床观察牙槽突裂已修复,X线片显示骨密度接近正常骨质,移植骨块清晰可见,有较好的术后愈合效果.结论:正畸扩弓技术牙槽突裂骨移植修复术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矫治伴有牙槽突裂的上牙弓缩窄畸形的唇腭裂患者,应在植骨手术前行扩弓治疗.

    作者:任战平;李锦峰;文星;周洪;文抑西;范建谊;刘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学美容医疗纠纷的防范策略

    医疗纠纷是指患者对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不满意而发生的争执.它包括医疗费用的争执、医德的争执及医疗伤害责任归属的争执.

    作者:钟盛全;向良浩;虞守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先天性腭裂合并全身多处畸形一例报道

    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间收治一罕见腭裂患者同时合并全身多处畸形病例,经查阅1998年以来的中外口腔医学期刊,均未见有同样病例报道,现首次报道如下.

    作者:卢丽虹;胡顺广;魏远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药延缓皮肤衰老的研究现状

    皮肤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主要分为自然衰老和光老化两种形式,现已明确皮肤衰老是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

    作者:王倩;蔡念宁;金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人工唾液对瓷贴面粘结剂颜色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人工唾液对瓷贴面粘结剂颜色的影响.方法:用Vita T4透明瓷制作直径10.00mm,厚0.50mm的试样30个,分成A、B、C三组,分别选用三种不同粘结剂与玻璃底座相粘结.A组采用EB化学固化粘结剂粘结,B组采用RelyX Veneer光固化粘结剂粘结,C组采用RelyX ARC双重固化粘结剂粘结.然后用分光光度仪测量即刻以及置于人工唾液7天、30天、90天后的试样的L*a*b*值,并计算色差(△E),采用SPSS10.0软件分析结果,比较三种粘结剂的颜色稳定性.结果:随着浸泡人工唾液时间的延长,三组之间的L*a*b*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E值分别为1.05、0.60和0.64.但是三组试样的L*a*b*值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P<0.05):L*值减小,a*b*值增大.结论:在人工唾液环境中,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三种粘结剂都会发生变色,但这种颜色的改变程度是在临床美学要求范围内的.

    作者:王彬;何惠明;李江;王俊成;张春宝;毛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部分眉切除加眼轮匝肌悬吊修复上睑松弛

    目的:通过部分眉切除加眼轮匝肌悬吊,结合术后文眉,修复皮肤老化引起的眉眼下垂和上睑松弛.方法:对坏眉、眉下垂及严重上睑松弛患者,根据眉形和上睑松弛程度,于眉外2/3设计梭形或新月形切口,并估计上睑皮肤去除量.对眉毛作部分浅切除并酌情悬吊眼轮匝肌,去除眉部及部分上睑多余皮肤后,上提缝合上睑皮肤.结果:通过对67例患者行上述手术,达到了切除坏眉、纠正眉下垂和上睑松弛目的,使睑裂增大,眼睛有神,眉眼部整体形态明显改善.结论:眉切除加眼轮匝肌悬吊,可迅速修复皮肤老化所致眉眼下垂,面部年轻化整体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诚;刘毅;刘萍;张晓萍;杨雪丽;马丽梅;张兰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共1 3例患者,其中胫前中、下段5例,踝周、足背及足跟部8例,外伤创面及肉芽创面6例,慢性溃疡创面4例,Ⅱ型糖尿病合并足跟糖尿病性溃疡创面3例.皮瓣面积大25cm×12cm,小10cm×6cm.结果:13例中12例生长良好,1例皮瓣末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3个月~2年,皮瓣质地良好,并有部分感觉恢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可供选择的理想方法.

    作者:冀航;王肃生;梁刚;张志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邻近组织瓣转移修复部分唇缺损

    目的:应用面部邻近缺损部位的皮肤及粘膜瓣转移修复唇部小范围组织缺损.方法:根据唇红及唇白缺损情况选择邻近部位的皮肤、粘膜瓣转移修复了8例唇部缺损.结果:术后唇部外形恢复良好,唇弓形态基本正常.结论:应用邻近皮肤及粘膜组织瓣转移是修复较小范围唇红、唇白及唇弓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作者:刘桂才;封兴华;张浚睿;陆斌;曹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治疗观念亟待更新

    脉管性疾病(vascular anomalies)包括血管瘤(hemangioma)和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二大类,是来源于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可发生于全身体表各个部位,如:头颈部、五官、躯干、四肢,以皮肤、皮下组织为多见,其次可见于口腔粘膜、肌肉、骨骼、内脏等器官和组织,其中发生于头颈部的脉管疾病约占全身同类疾病的40%~60%,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

    作者:孙沫逸;杨耀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应用与研究

    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1],大多数位于头面颈部,位置比较表浅,它不仅影响患儿的容貌美,且影响其生理功能甚至危及生命.临床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口服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X线放疗、放射性同位素注射或贴敷、口服γ-干扰素等,以上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都有一定副作用,而且并非对所有血管瘤都有效.1991年郑勤田[2]等首先报道了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各种类型的血管瘤210例,有效率达100%.此后在国内有大量的血管瘤患者应用平阳霉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平阳霉素在治疗血管瘤方面显示了其独到的优势,本文就其治疗血管瘤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白南;陈远征;陈石海;郭树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电动与手动牙刷清除牙斑效果的实验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也逐渐增强.电动牙刷作为一种新式刷牙工具,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有国外研究证实电动牙刷与传统手动牙刷比较,具有更为明确的口腔清洁功效,能更为有效地去除牙齿上的沉积物.

    作者:赵蕊妮;陈永进;吴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皮瓣法分区修复足部骨肌腱外露创面

    目的:探讨位于足部各不同分区骨肌腱外露创面修复的适宜皮瓣.方法:本组病例共23例,因恶性黑色素瘤根治、创伤性溃疡、烧伤、神经营养障碍等病因遗留足部骨肌腱外露创面.以跗跖关节为界,足部分为前后足底、前后足背和足踝跟腱区等五个修复区.我们采用十一种不同皮瓣修复各区创面.结果:所有皮瓣均存活,两例局部旋转皮瓣边缘部分坏死.随访3个月~5年7个月,发现皮瓣区具有保护性感觉,无磨损破溃,病人穿鞋行走正常.讨论:后足底部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疗效佳,腓肠神经伴行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后足创面简单可靠.前足部大面积创伤,应采用游离皮瓣修复.足踝部和足底部创面不适合施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

    作者:沈尊理;贾万新;侯明钟;黄燮青;蔡嬿娴;黄一雄;王岚;章开衡;张兆峰;钱鋆;沈华;王永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美容受术者自我体像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整形美容受术者自我体像与人格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维自我体像关系调查问卷(MBSRQ)和15FQ+个性因素问卷对85名整形美容受术者进行测试.结果:人格各因素与自我体像多维度方面存在显著相关(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发现,人格类型与自我体像之间存在显著的联系.

    作者:马如梦;郭树忠;苗丹明;张银玲;马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错(牙合)畸形治疗中合作行为及结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中合作行为及结果的影响.方法:对门诊口腔科60例青少年(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由从事正畸工作5年以上的主治医师采用标准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正治疗,干预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等心理治疗.将两组治疗中的合作行为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理干预组自律性、主动性、自觉性、矫治时间、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正畸患者治疗中合作行为和结果有明显影响,通过心理干预能提高矫治的效果,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张怡;苗丹民;张银玲;肖力军;曲晓莉;荀文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婴幼儿体表血管瘤治疗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方法.方法:采用CO2激光、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整形手术三种方法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326例,其中CO2激光治疗组280例,曲安奈德治疗组36例,手术治疗组10例.结果:随访6个月~4年,其中C02激光治疗组治愈210例(75%),有效70例(25%);曲安奈德治疗组治愈26例(72.2%),有效6例(16.7%),无效2例(11.1%);手术治疗组治愈8例(80%),2例需二期修复(20%).结论:CO2激光、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整形手术对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均有效,应根据患儿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体表增殖性血管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黄和平;王斌;艾春红;胡琼华;萧庆昌;易阳艳;黄琳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复方胰岛素凝胶剂促进大鼠皮肤溃疡愈合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胰岛素凝胶剂对大鼠皮肤溃疡的促愈合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8只Wi star大鼠背部各制备4个皮肤溃疡模型,共复制溃疡72个,随机将溃疡分为复方胰岛素凝胶治疗组(A组)、凝胶基质对照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以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各组溃疡面积、溃疡愈合速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价修复效果.结果:在伤后头10天内,A组溃疡缩小明显,愈合速度明显快于B组、C组.伤后14天,A组溃疡基本愈合,皮肤结构完整、上皮化较厚;而B、C组溃疡仍未完全愈合,皮肤结构不完整、上皮化较薄.结论:局部应用复方胰岛素凝胶剂对大鼠皮肤溃疡有促愈合作用.

    作者:周冼苡;周雪雪;曾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上颌双尖牙区种植体美学牙龈基台设计研究

    目的:测量、分析自然上颌双尖牙颈部解剖形态数据资料,以此为依据设计开发成品上颌双尖牙牙龈美学基台,以增加上颌双尖牙区种植美学效果.方法:采用人工测量离体上颌双尖牙颈部解剖数据,三维激光立体扫描系统获取我国成人牙列标准石膏模型双尖牙颈部点阵数据;运用CAD/CAM原理设计并开发出预制双尖牙美学基台.结果:设计并成功开发出与自然上颌双尖牙颈部大小形态相宜、不同型号的种植修复牙龈美学成型基台.结论:上颌双尖牙种植美学基台的成功研发,其操作简便,兼有牙龈成型与穿龈愈合作用,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陈万军;宋应亮;马兆峰;李德华;赵铱民;姜惠娟;魏正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两种方法治疗腋臭的疗效对比分析

    自1998年1月~2003年6月,我院对腋臭采用两种不同术式进行治疗,对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报道较少,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志安;伍成奇;马俊;黄立新;任书信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不同术式治疗腋臭的临床分析

    腋臭是临床多见的一种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尤其是夏季,不仅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压力,还严重影响其社交、日常生活和工作,使患者心理负担加重.腋臭的治疗方法很多,非手术疗法多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而传统的手术疗法多采用梭形切除腋窝处汗腺发育异常区,虽可根治腋臭,但常由于缝合时张力过大而形成瘢痕过大,或由于缝合后过长直线瘢痕挛缩而使上臂上举受限,难于使患者满意.我科对腋臭患者依各自情况采用不同术式,治疗50例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陈旻静;刘林嶓;陈言汤;张建文;王喜梅;翟晓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