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留下睑缘轮廓的睑袋整复术

李伟;邓颖;吴一

关键词:睑袋整复术, 重建, 下睑缘轮廓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保留下睑缘轮廓线的睑袋整形术.方法:在下睑睫毛下2~3mm处作切口,经轮匝肌下入路去除膨出眶脂和松弛皮肤,缩短眼轮匝肌悬吊于外眦,收紧眶隔,上移眼轮匝肌重叠缝合,重建下睑缘轮廓线.结果:350例患者均获良好效果,下睑缘轮廓自然.5例早期出现睑外翻,术后1月随访时外翻情况已消失,情况满意.结论:保留下睑缘轮廓的睑袋整形术能获得更好的术后效果.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美国皮肤激光美容的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皮肤美容的需求日益增加.我们也及时抓住机遇,较早地建立了国际上皮肤科学界规模大的激光美容中心之一.虽然当今的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西方国家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几乎可以在同一时间被我们所认识和熟知,但我们并不十分了解美国皮肤激光美容的现状.

    作者:李承新;刘斌;高天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补骨脂素凝胶联合单频准分子激光治疗面部白癜风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粘膜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颜而部的白癜风则严重影响人们的审美、工作及生活.近年来,单频准分子激光已被成功应用于白癜风的治疗,并获得了较好疗效[1-2].2005年9月~2007年9月,我们采用补骨脂素凝胶联合308nm单频准分子激光(monochromatic excimer light,MEL)治疗颜面部特殊部位白癜风患者1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烈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互联网上国内外现代皮肤病学资源的获取技术

    目的:探讨医学网络资源的一般获取技巧,以及皮肤病学资源的获取途径.方法:采用医学专业检索引擎PubMed等,并在此基础上链接其他医学检索引擎,运用正确的检索词和检索方法,获取有关皮肤病学的资源.结果:皮肤病学网上资源集中在欧美国家和地区,该学科教育方面的信息大都包含在研究和教学机构的网站内.结论:本丈具体阐述了皮肤病学资源的获取途径和技巧.

    作者:刘延;陈玲;王学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切开重睑成形术效果与临床技巧相关性的分析

    切开重睑成形术是美容外科的传统经典术式.由于术后肿胀恢复期、瘢痕软化期相对较长,形态外观达到自然逼真的效果,有的短则需要3~6个月,长则达1~2年,常常使受术者本人及周围人群难以接受,这也是临床工作中值得重视并需不断改进的问题.我科自2000年~2008年3月,行切开重睑成形术1201例,并对手术效果与临床技巧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芳;李芸;钟文慧;勾庆芬;田霞;杨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综合物理疗法在下睑袋整形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物理治疗的手段促进下睑袋切除整形术后快速恢复、维持手术效果及防治并发症的方法.方法:528例下睑袋切除整形术后患者,分成术后综合物理治疗组265例和非术后物理治疗组263例,综合物理治疗组术后应用超短波、电脑中频、手法按摩行下睑局部物理治疗并配戴低温热塑板材下睑支具进行下睑压迫.非术后物理治疗组术后不行任何物理治疗,待其自然恢复.结果:综合物理治疗组术后局部瘀血、睑结膜水肿、睑球分离者术后3周恢复率为83%;非理疗组术后3周恢复率为49%,显著低于综合物理治疗组.结论:下睑局部物理治疗联合低温热塑板材加压的综合治疗能迅速消除下眼睑整形术后的水肿、促进术后瘀血吸收、减少术后早期肿胀引起的下睑外翻等并发症,是睑袋整形手术良好的术后辅助手段.

    作者:杨青;曹川;汪丽萍;李世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不同基牙数目的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同定桥种植体侧的应力分析

    目的:探讨增加天然基牙对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种植体侧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ANSYS有限元法进行线性结构静力分析.结果: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支持固定桥的应力集中于种植体的颈部;分散垂直加载时,增加天然基牙数目能降低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中种植体颈部及其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值;分散斜向加载时,增加天然基牙数目反而使种植体颈部及其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值增加.结论:加载方向是影响应力分布的重要因素,增加天然基牙数目能改善联合桥种植体侧的应力分布,但必须要避免或大限度地减小侧向力.

    作者:许琪华;韩栋伟;陈晔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面部褐青色痣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波长为755nm的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面部褐青色痣的疗效.方法:采用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器针对107例面部褐青色痣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面部色素的变化情况,结合激光能量密度、治疗次数对疗效进行分析评估.结果:107例患者总有效率达53.27%,其中能量密度9.0J/cm2、9.5J/cm2、10.0J/cm2、11.0J/cm2和12.0J/cm2有效率分别为27.27%、29.41%,57.58%、67.65%和58.33%;治疗次数为1~2次、3~4次、5~6次和6次以上的有效率分别为32.35%、48.98%和86.67%和100%.结论:调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能够有效治疗或者改善面部褐青色痣,在能量密度为9.0~12.0J/cm2的范围内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能量密度为10.0~12.0J/cm2疗效较好,治疗次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次数越多疗效越好.

    作者:肖燕;林军;欧阳天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耳上弧形切口软骨反卷法隐耳畸形矫正术

    目的:探讨经过耳上弧形切口进行耳廓上部软骨松解及软骨耳轮部反卷法进行隐耳畸形矫正的手术方法.方法:隐耳畸形矫正的重点一直都是松解耳廓上部软骨,封闭创面,形成颅耳沟.但是不管是经典的术式,还是后来的新发展,都是针对颅耳沟的形成及创面的封闭的.这些术式所获得的效果都仍然存在耳廓上部的尖角问题.我们在进行此类畸形的矫正时,将耳廓上部软骨的蜷缩粘连彻底松解后,又将其与耳前皮肤的粘连做适当的剥离,并将耳软骨边缘向后反卷形成细管状,这样一般都能纠正耳廓上部的尖角畸形.然后再将弧形皮瓣向后覆盖新形成的耳轮,耳背部的创面植皮覆盖.结果:2006年3月~2008年3月我们采用这种方法为12例(15耳)患者实施手术,术后即时效果满意,随访时间长2年,短3个月,效果满意.结论:耳上弧形切口软骨反卷法是对传统的隐耳畸形矫正术式的重要补充,值得推广.

    作者:何乐人;张晋光;王淑杰;庄洪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切口皮下搔刮加抽吸治疗腋臭

    腋部臭汗症又称腋臭,俗称狐臭.常见于青壮年,女性多见,轻重不等,至老年时可减轻,常有遗传性.易造成患者自卑,严重影响集体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1].治疗人群以青春期男女为多见,尤以女性居多.江苏省中医院整形外科门诊部自2006年12月~2008年4月用小切口皮下搔刮加抽吸治疗腋臭108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德监;陈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aFGF透皮给药治疗缺血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透皮给药治疗反流轴型皮瓣血液循环障碍的疗效.方法:应用aFGF透皮给药治疗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的反流轴型皮瓣,观察皮瓣的转归.结果:自2006年以来在临床上应用11例,用药后皮瓣血液循环全部得到明显改善,存活良好.结论:应用aFGF透皮给药可明显改善反流轴型皮瓣的血液灌流,促进皮瓣成活.

    作者:郑健生;郑庆亦;陈锦河;蔡少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对钴铬合金表面腐蚀性能的影响

    目的:探索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对牙用钴铬合金表面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将硬质钴铬合金锭铸造成直径20mm,长15cm的圆棒,再将圆棒加工成直径15mm、厚2mm的圆片试件24个,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试件表面镀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表面未作任何处理.将两组试件分别浸于人工唾液中,采用电化学方法测试其腐蚀性,电镜下观察实验后试件表面形态.结果:实验组自腐蚀电位(Ecorr)、过钝化电位(Etp)与对照组比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电镜显示,实验组试件表面存在少量腐蚀坑,对照组试件表面可见大量密集的腐蚀坑.结论: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可以显著提高牙用钴铬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作者:陈钢;赵晓琳;李斌;姚月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ADM调控细胞生长的生物学性质及修复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高渗盐-NaOH消蚀法制备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调控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生长的生物学性质并进行皮肤缺损修复的动物实验.方法:用高渗盐-NaOH消蚀法制备得到人ADM,将人FB与ADM体外复合培养,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鉴定细胞生长和增殖情况;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FB 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同样方法制备大鼠ADM,观察其结构;制备SD大鼠全厚皮肤缺损的模型,将ADM移植到创面进行修复.术后2周、4周、6周对修复创面进行大体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人FB可以在ADM上贴附、生长和增殖;与培养板上的人FB相比,ADM内FB Ⅰ型、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降低.鼠ADM三维结构完整,排列整齐;移植后6周,皮肤表面光滑韧性好;表皮,真皮交界处乳头状结构出现,表皮细胞分化良好,约7~8层细胞,真皮内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结论:ADM具有良好的调控细胞生长的生物学特性,修复皮肤创伤效果好.

    作者:车鹏程;孙红;戚孟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穴位埋线治疗获得性肥胖疗效观察

    获得性肥胖又称过食性肥胖,是由于饮食过多或消耗过少而致脂肪细胞中脂肪储藏过多,细胞革肥大变化,但无细胞量的增加.在临床上获得性肥胖患者在肥胖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2006年4月~2008年6月,我们总结分析了此类肥胖的发病原因,运用穴位埋线治疗患者3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

    作者:柯岩;陈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错(牙合)畸形伴有缺牙及TMJDS综合治疗的病例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的分析,阐明正畸与口腔的其它学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方法:临床矫治错牙合畸形伴缺牙及TMJDS共38例,不同的错(牙合)畸形选择不同的方式打开咬合,比如平斜导、改良固定反式TBA和牙A垫等,可在矫治错(牙合)畸形的同时有效直立倾斜牙、压低伸长牙以及同期的TMJDS的治疗.结果:不同的错(牙合)畸形均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直立缺牙两侧的倾斜牙,并压低对颌伸长的牙齿.所有病例选择个体化的矫治,同时治疗TMJDS.结论:每个患者都是一个全新的个体,口内的情况各不相同,需要口腔科医师全面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为患者提供快速高效的治疗.

    作者:刘红;宋卫东;刘延军;李璇;李建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局部皮瓣在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中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局部任意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形成的继发性创面的应用体会.方法:本组8例体表恶性肿瘤中,基底细胞癌5例,鳞状细胞癌3例,切除范围在边缘外5~15mm.缺损全部采用局部任意皮瓣修复,皮瓣长宽比为1~3:1,面积大于缺损部位10%~30%,切取深度面部为SMAS浅面,头部为帽状腱膜与颅骨骨膜之间.斧头状皮瓣3例,其中改良菱形皮瓣2例,鼻唇沟皮瓣1例,易位皮瓣1例,上唇组织推进皮瓣1例.结果:全部皮瓣存活良好,创面得以Ⅰ期修复,供瓣区继发创面除1例巨大,使用中厚植皮封闭外,余均能拉拢缝合.经3~8个月随访,局部外形满意,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考虑到美观的因素,只要具备适应证,局部任意皮瓣是头面部浅表恶性肿瘤切除后形成的创面修复的首选方法.

    作者:柳建中;刘大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国美容医学知名专家系列报道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金属丝环外固定植皮术治疗面部先天性巨痣

    目的:探讨金属丝环外固定植皮术治疗面部先天性巨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的8例面部巨痣病例,均采用巨痣切除,金属丝环外固定植皮术方法治疗.结果:6例术后移植皮片均1 00%成活,2例部分表皮坏死,坏死表皮脱落后未影响终治疗效果.全部病例随访1~3年,效果满意.结论:金属丝环外固定植皮法对皮片周边具有良好的支撑和固定作用,可有效防止皮片边缘翘起,减轻周边瘢痕反应,防止睑唇外翻,是治疗面部巨痣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谆;李明勇;于海涛;隋继强;徐娜;李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耳郭软骨在鼻整形与鼻再造术中的临床应用

    鼻整形与鼻再造术在整形外科中极富挑战性,而在鼻整形与鼻再造中富挑战性的应属软骨移植[l].软骨移植是整形外科中的一种常用技术,在鼻美容、缺损及畸形矫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Hiroko Yanaga[2]认为可用作软骨移植的材料有多种,主要有鼻中隔软骨、肋软骨、颅骨外板和耳郭软骨.

    作者:陈长永;范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并发症分析及其处理

    目的:分析56例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诊疗方法.方法:根据患者临床并发症分类进行分析,对于常见的并发症乳房肿块、硬结和乳房变形进行经乳晕切口注射物的取出,病变组织的切除,并I期经腋路胸大肌后行双平面法假体法隆乳手术.结果:经6-12个月随访,患者对手术后效果均满意.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用于隆乳手术可能带来很多术后并发症,选择注射物取出并Ⅰ期行假体法隆乳术是一种非常安全和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明宇;毕国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乳腺腺体区段切除法轻度乳房肥大缩小术

    目的:探讨矫治轻度乳房肥大的一种有效术式.方法:选择轻度乳房肥大患者,取乳晕上方月牙形切口,在乳房外上象限或(和)内上象限,沿乳腺腺体表面剥离,行区段切除后,对应断端拉拢缝合,逐层缝合切口.结果:11例(共21侧)轻度乳房肥大患者,术后乳房大小正常,形态自然、丰满、逼真,质感柔软,感觉正常,瘢痕不明显,保留了乳房的泌乳功能.结论:本术式损伤小、恢复快、形态好、疗效佳,是治疗轻度乳房肥大较理想的术式之一.

    作者:郑亚荣;李锋;汪丽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