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权
1 发生恶性黑素瘤危险因素的预报MM 发生危险性的预见模式,可以预告在一生中可能发生删的危险性.预报因素包括:有MM家族史、个体痣的数量多、有严重的光照性烧伤史(20岁以前,大于3次)、雀斑发生在上背部、头发为浅色者等.与一般人相比,存在一个或两个上述因素者,MM 发生率为常人的2~4倍,如果有三个以上的上述因素存在,其MM发生的几率为正常人群的20倍!
作者:李荟元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膀胱外翻是一种少见而复杂的先天畸形,发病率为1/10 000~1/50 000,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约为2~5:1[1].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壁和膀胱前壁缺如,膀胱后壁外翻,男性尿道背侧壁缺如即尿道上裂,女性阴蒂对裂,阴唇阴阜分开.
作者:吕淑贞;李养群;范巨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对三种常用药物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治疗方案进行药物效价比的评估.方法:72例患者,采取自身对照法,外用新适确得霜(A组),0.1%他克莫司软膏(B组)和复方卡力孜然酊(C组),每天外涂2次,用药时间3个月,A组连续使用3周后停用1周再继续使用.结果: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62.67%、69.44%和79.17%,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28),用小成本法分析,A组成本小,但其有效率也低,而有效率高的C组成本效果比和增量成本效果比低,因而综合考虑C方案为佳方案.结论:A、B、C三组治疗白癜风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A组成本较低,C组为佳方案.
作者:班武;袁进;刘仲荣;杨慧兰;俞守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2007年8月~2007年10月,我们应用锯齿线皮下置入联合E光技术对中面部松弛老化的43例求美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艳军;马文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雀斑是一种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色素沉着病.常在幼儿至学龄前发病,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青春期达高峰.主要分布于面、颊、手背等暴露部位,尤以鼻、颊部多见[1].皮损为黄褐色或黄棕色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为3~5mm,数目不等,深浅不一,对称分布,互不融合,与日晒关系密切.
作者:孙中生;罗盛康;李东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1 病例介绍男,16岁.因头面部巨大肿物16年入院.患儿出生后即发现头面部肿物,颜色较周围深,高出皮面,质软.腰背部皮肤有散在褐色斑片,肿物及色素斑随年龄增加而增多增大.近四年来肿物生长迅速.
作者:李森恺;李鹏程;李强;唐勇;周传德;李养群;陈文;杨喆;赵穆欣;刘晓吉;鲍世威;王伊宁;陈斌;段晨旺;吕淑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上睑眼轮匝肌肌皮瓣修复轻中度下睑外翻的方法.方法:在完成上睑皮肤松弛矫正的同时,将上睑睑板表面剥离并形成上睑眼轮匝肌肌皮瓣,转移至下睑外翻患处,2周后断蒂,上睑形成重睑.结果:17例患者实施该手术后上睑形态流畅,下睑外翻基本矫正,外观满意,随访3~6个月,无下睑外翻复发.结论:应用上睑眼轮匝肌肌皮瓣修复轻重度下睑外翻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手术方法.
作者:刘玲;徐永成;刘丈阁;邵祯;于波;李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AG)曾经在我国广泛用于隆乳及其他软组织填充[1],但近几年出现大量并发症.2006年5月起国家明令禁止使用PAAG于人体.许多尚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也忧心忡忡,希望能及时清除身体内的隐患.
作者:邹琪;史希杰;易军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于Binder综合征患者采用自体肋软骨及肋骨植入的方法来矫正面中份凹陷和鼻部畸形并观察手术效果.方法:采用鼻部飞鸟形切口与叉状瓣切口相结合,取自体肋软骨及肋骨构造鼻支架来延长鼻梁长度及高度,用交叉皮瓣法延长鼻小柱,用肋骨及肋软骨行鼻基底梨状孔周围植骨,对10患者进行手术,并进行为期6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对随访患者的鼻外形进行评估,外形均满意,面中份凹陷明显矫正.结论:此方法简便易行,患者痛苦小、费用低,且能获得良好的面部外形.
作者:杨锴;滕利;卢建建;范星宇;高寿松;吴国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SOX9基因在尿道下裂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96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SOX9基因全部外显子序列.结果:在实验组尿道下裂患者和对照组的SOX9基因外显子片段中,我们未发现任何位点的突变.只是在外显子3的3'UTR发现了1个SNP A/C,经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OX9基因在性别分化的初期起作用,其变异直接影响性别取向,结果导致两性畸形或性反转,而非单纯性尿道下裂.
作者:徐家杰;范巨峰;李森恺;李强;滕利;冯国平;靳小雷;季滢;王艳萍;沈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超声洁治及喷砂法去除色素后,牙齿表面抛光对牙外源性色素再沉着的影响.方法:用红茶和洗必泰液作为外源性着色液,以超声洁治和喷砂法去除32颗牙齿色素后,随机分为抛光组和对照组并浸入外源性着色液,记录实验前后牙齿表面白色度值,比较抛光对牙齿表面着色的影响.结果:经抛光处理后,牙齿表面的外源性色素附着明显减少,抛光组的白色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抛光牙齿表面,可以明显减少外源性色素的再附着.
作者:张洁;王小平;汪黎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用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提高钛与瓷聚合体粘结强度的可行性,并对结合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制作Φ10mm×3mm的纯钛铸件24个,SiC水砂纸打磨,60#氧化铝喷砂后分为3组,其中两组在不同电解液中进行微弧氧化表面处理,喷砂组为对照.表面堆塑Artglass瓷聚合体,制备粘结试件,进行剪切粘结强度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弧氧化处理后在钛试件表面得到粗糙、多孔的TiO2陶瓷膜,并使钛-树脂剪切粘结强度得到显著提高,与喷砂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微弧氧化表面处理后获得的多孔TiO2陶瓷膜有助于提高钛与瓷聚合体间的粘结强度.
作者:李冬梅;马楚凡;郭天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经皮肤入路提上睑肌缩短前徙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效果.方法: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64例(82只眼),提上睑肌活动度在4mm以下,行经皮肤入路提上睑肌缩短前徙术.手术采用经典术式,术后严密观察上睑位置,随诊6~24个月.结果:术后3例在观察期间出现回退或欠矫,2例经再次手术矫正.术后一周内7例出现轻度暴露性角膜炎,经治疗好转.结论:大部分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可通过提上睑肌缩短前徒手术恢复容貌,精细手术操作能有效避免手术并发症.
作者:陈涛;李冬梅;赵颖;秦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索跨区供血皮瓣的成活机制.方法:以大鼠旋髂深动脉为蒂制作包含肋间后动脉支配区域的右侧背部矩形跨区供血皮瓣,分别于术后即刻,术后1,2,3,5,7天时,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成活过程中血管构筑及蒂部血管口径的改变以及内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Endogenou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免疫组化染色(取材部位为两血管支配区域中间血管网吻合部).结果:皮瓣完全成活率100%.轴心动脉经吻合支向远端供血,经静脉吻合支回流.血管吻合区以远的血流方向与术前相反.术后即刻VEGF免疫组化染色阴性;1天后血管吻合支与术前相比明显增多、增粗,蒂部血管口径明显增粗,VEGF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区域较多;3天时上述指标达高峰;7天时形成与顺流皮瓣相似的轴心血管,蒂部血管口径有所下降,VEGF免疫组化染色阴性.结论:跨区供血皮瓣的成活机制为血管的口径增大及数量增多,终形成轴形血管皮瓣.内源性VEGF对皮瓣的成活起重要作用.
作者:韩雪峰;李健宁;杨大平;聂春磊;刘国锋;郭铁芳;郝晨光;马辉;谷守滨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皮下汗腺清除术对腋臭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我科门诊2001年1月~2005年10月,用小切口皮下汗腺清除方法治疗的23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手术后6月~5年间,2350例患者,满意率97.1%.术后瘢痕不明显,并发症较少.结论:小切口皮下汗腺清除术损伤小,手术恢复较快,疗效彻底,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腋臭安全、可靠、符合美学要求的方法.
作者:李公昌;张敬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自酸蚀粘结剂与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联合用于正畸托槽粘结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0名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为期12个月的临床观察.385个托槽用自酸蚀封闭剂(3M ESEP)和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FUJI ORTHO LC)粘结,390个托槽用京津釉质粘结荆粘结.观察托槽脱落的时间和脱落后粘结剂在牙面上的残留量,计算托槽脱落率和粘结材料残留指数.结果: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和自酸蚀封闭剂粘结的托槽脱落率为10.1%;京津釉质粘结剂粘结的托槽脱落率为9.0%,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材料粘结的托槽脱落后,牙釉质上的粘结材料残留指数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酸蚀封闭剂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所构成的粘结技术粘结正畸托槽的粘结强度,可以满足正畸治疗的需要,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蕊;林桂书;甲成;刘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1987年Bircoll首先报道了用脂肪注入的方法来增大乳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自体脂肪颗粒隆乳日益增多.自体脂肪的组织相容性优于人工组织替代品以及异体异种材料,没有免疫排斥现象,是理想的组织填充材料.
作者:袁玉坤;任天平;高谢辉;陈小萱;陈守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光老化动物模型造模过程中的各个关健因素,确定实用的造模方法.方法:用电推剪剃除大鼠背部预定部位的毛,将大鼠置于专用固定器中,每天10min,用SS-03AB型紫外线光疗仪(UVA:340-400nm;UVB:260~350nm)连续照射60天,第61天处死大鼠,照射部位皮肤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造模效果,并结合实践总结造模经验.结果:与空白组大鼠皮肤相比较,模型组呈现表皮层厚薄不一,真皮层血管扩张,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明显变性等典型光老化特征,造模成功.结论:本实验中讨论并确定的造模关健因素简便易行,经济可靠,可复制性强,为光老化动物模型的复制建立了一种实用的方法.
作者:郭鲁义;李春雨;张宁;杨智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婴幼儿体表巨大静脉畸形,以颌面部多见,除给患儿造成美容缺陷外,有些甚至引起相应功能障碍,给患儿及家属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及心理负担.目前其主要治疗方法采用局部注射治疗,但因体积巨大,位置较深,注射的盲目性较大,疗效欠佳.2006年8月~2007年4月,我们在彩超引导下注射治疗婴幼儿体表巨大静脉畸形,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斌;韦祝;陈文娟;魏晓超;戴冬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几种特殊类型单睑者的理想重睑成形术式.方法:对83例特殊类型单睑者行重睑美容手术治疗,根据不同上睑类型分别施行去除上睑脂肪组织、上睑多余皮肤、上睑多余皮肤及部分眶部眼轮匝肌的重睑成形术.结果:随访3个月到半年,所有病例上睑外形均明显改善,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施行重睑术,应全面评估,根据不同上睑类型选择不同术式,才能达到满意的美容效果.
作者:刘通;耿传卫;蒋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