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锯齿线皮下置入联合E光技术治疗中面部老化

黄艳军;马文熙

关键词:齿线, 皮下, 术治疗, 现报道如下, 面部松弛, 求美者, 光技术, 应用, 老化
摘要:2007年8月~2007年10月,我们应用锯齿线皮下置入联合E光技术对中面部松弛老化的43例求美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皮肤成纤维细胞在医学美容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为自体皮肤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s)在医学美容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体皮肤Fbs的体外培养以及Fbs对凹陷性创伤模型的修复,从细胞水平和整体动物水平对自体Fbs在凹陷性瘢痕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注射细胞侧皮肤真皮层中Fbs数量及Ⅰ型和Ⅲ型胶原的阳性表达均较瘢痕对照侧多而浓重,而且Ⅰ型胶原阳性表达比Ⅲ型更明显.结论:回注到凹陷性瘢痕真皮层内的自体Fbs能分泌和合成Ⅰ型和Ⅲ型胶原,能明显促进凹陷性瘢痕的修复,自体Fbs可应用于医学美容,如瘢痕修复及除皱术中.

    作者:赵娟;李相军;于晓艳;苗春生;罗际巡;高海成;任立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耳甲软骨在鼻尖美容术中应用的体会

    一般隆鼻术中通常是通过假体的小柱,来顶高鼻尖的,但是如果张力较大,会造成鼻尖穿孔,或假体外露等危险,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近年来,我们采取耳甲软骨并鼻假体联合应用隆鼻及鼻尖成形63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妊娠纹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妊娠纹是(striae gravidarum)膨胀纹(Striae distensae,or'stretch marks')的一种,发生于怀孕期间,表现为胸部、腹部、臀部和大腿的萎缩性条索状皮肤改变.早期表现为暗红色或紫红色的条纹,然后色素脱失、萎缩,后稳定后呈现出一种白色或银色的皮肤损害[1].

    作者:鲁楠;李青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成瘾行为致男性乳头肥大整复一例

    1 病例介绍某男,32岁,已婚,有一男孩.因右侧乳头肥大于2005年8月就诊本院,要求手术.问诊获悉患者自幼年起睡眠时需手摸捏右侧乳头才能入睡,久之右侧乳头明显增大.成年后仍无法克制自己,至右乳头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患者感此严重影响外观.

    作者:陆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尿道下裂患者SOX9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SOX9基因在尿道下裂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96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SOX9基因全部外显子序列.结果:在实验组尿道下裂患者和对照组的SOX9基因外显子片段中,我们未发现任何位点的突变.只是在外显子3的3'UTR发现了1个SNP A/C,经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OX9基因在性别分化的初期起作用,其变异直接影响性别取向,结果导致两性畸形或性反转,而非单纯性尿道下裂.

    作者:徐家杰;范巨峰;李森恺;李强;滕利;冯国平;靳小雷;季滢;王艳萍;沈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翼缺损

    鼻是面部的重要器官,各种原因导致的鼻翼缺损严重破坏了患者的面部容貌.鼻翼缺损的修复方法很多,临近和远隔部位的组织材料均可以选用,从修复后外观和操作复杂程度这两个方面考虑,我们应用了鼻唇沟皮瓣转移的方法修复鼻翼缺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勇;于静;王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抛光对牙齿表面色素再沉着的影响

    目的:观察超声洁治及喷砂法去除色素后,牙齿表面抛光对牙外源性色素再沉着的影响.方法:用红茶和洗必泰液作为外源性着色液,以超声洁治和喷砂法去除32颗牙齿色素后,随机分为抛光组和对照组并浸入外源性着色液,记录实验前后牙齿表面白色度值,比较抛光对牙齿表面着色的影响.结果:经抛光处理后,牙齿表面的外源性色素附着明显减少,抛光组的白色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抛光牙齿表面,可以明显减少外源性色素的再附着.

    作者:张洁;王小平;汪黎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微电凝烧灼治疗重度痤疮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重度痤疮则表现为脓疱、结节及囊肿等严重皮损.传统方法治疗重度痤疮比较困难,无论内服还是外用药物,均存在有效率低且易复发,疗程长、患者不易接受,遗留瘢痕等缺点.微电凝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微小美容仪,可用于重度痤疮的治疗,同时配合常规搔刮及药物冲洗,可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赵绍明;李庆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的CT和MRI成像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CT和MRI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的诊断和手术指导价值.方法:对42例患者(A组)和46例患者(B组)术前分别行CT和MRI检查,仔细分析影像学表现并严格记录术中所见,比较二者的诊断灵敏度.结果:MRI在各个层次对PAHG的诊断灵敏度均高于CT,且能对PAHG的性状有比较准确的判断.结论:MRI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手术指导价值.

    作者:张卓奇;栾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彩超引导下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婴幼儿体表静脉畸形

    婴幼儿体表巨大静脉畸形,以颌面部多见,除给患儿造成美容缺陷外,有些甚至引起相应功能障碍,给患儿及家属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及心理负担.目前其主要治疗方法采用局部注射治疗,但因体积巨大,位置较深,注射的盲目性较大,疗效欠佳.2006年8月~2007年4月,我们在彩超引导下注射治疗婴幼儿体表巨大静脉畸形,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斌;韦祝;陈文娟;魏晓超;戴冬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应用耳甲腔软骨游离移植鼻尖成形术51例体会

    鼻位于五官正中,其外形对人的容貌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鼻部美容手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其中鼻尖成形术便是其中之一,因就医者人种、年龄、地区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鼻尖也存在较多差异,有的鼻尖低平、圆钝、肥大,有的外形呈朝天样,有的呈鹰嘴样,故单纯的隆鼻术不能解决根本要求,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1月,我科运用耳甲腔软骨游离移植鼻尖成形,并结合硅胶假体置入隆鼻术,对51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志明;林泽旭;黄惠铭;吴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强脉冲光结合Q开关激光治疗雀斑的临床观察

    雀斑是一种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色素沉着病.常在幼儿至学龄前发病,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青春期达高峰.主要分布于面、颊、手背等暴露部位,尤以鼻、颊部多见[1].皮损为黄褐色或黄棕色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为3~5mm,数目不等,深浅不一,对称分布,互不融合,与日晒关系密切.

    作者:孙中生;罗盛康;李东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585nm可调脉宽染料激光治疗血管性皮肤病351例

    2006年12月~2007年11月,我们采用可调脉宽585nm脉冲染料激光V-Star治疗各种血管性皮肤病患者351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雪莉;杨莉;张继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强脉冲光脱毛504例

    2004年8月~2006年8月,我们应用强脉冲光子(IPL)脱毛系统对患者不同部位进行脱毛,治疗后随访6~24个月,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建飞;王文俊;邵小萍;宗晓兰;顾春梅;陈文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膀胱外翻中耻骨联合分离的治疗进展

    膀胱外翻是一种少见而复杂的先天畸形,发病率为1/10 000~1/50 000,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约为2~5:1[1].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壁和膀胱前壁缺如,膀胱后壁外翻,男性尿道背侧壁缺如即尿道上裂,女性阴蒂对裂,阴唇阴阜分开.

    作者:吕淑贞;李养群;范巨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的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从病理学上,瘢痕(scar)可以分为正常瘢痕(normal scar)和病理性瘢痕(abnormal scar)两大类,而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hype rtrophic scar)和瘢痕疙瘩(keloid).这两种病理性瘢痕除了在形态学、组织病理学上存在差异之外,治疗上的差别也很明显.

    作者:潘华;郭树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增龄因素对鼠正畸牙牙周组织骨保护素配体表达及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

    目的:比较幼年鼠和成年鼠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骨保护素配体(OPGL)表达及破骨细胞生成的不同,探讨增龄因素对正畸骨改建影响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牵引不同年龄大鼠右上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建立正畸牙齿移动模型,于牙齿移动1,3,5,7,10,14天及14天时去除正畸力1周后取材,免疫组化检测压力侧牙周组织OPGL及破骨细胞的表达.结果:①牙齿移动3天时,幼年鼠压力侧OPGL的表达明显增强;而成年鼠此时OPGL的表达没有幼年鼠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牙齿移动5天和7天时,幼年鼠和成年鼠OPGL的表达均呈强阳性,破骨细胞多;⑦牙齿移动10天、14天时,幼年鼠和成年鼠OPGL的表达逐渐减弱;④14天时去除正畸力至21天时发现幼年鼠和成年鼠OPGL均已呈弱阳性表达,幼年鼠可见部分成骨细胞.结论:在正畸力的作用下,OPGL与破骨细胞的表达与年龄关系密切,增龄因素引起的牙周组织内OPGL表达变化可能是导致成年正畸特点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程继光;孙少宣;范蓬;唐丽丽;周健;王元银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自酸蚀封闭剂与玻璃离子联合用于托槽粘结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自酸蚀粘结剂与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联合用于正畸托槽粘结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0名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为期12个月的临床观察.385个托槽用自酸蚀封闭剂(3M ESEP)和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FUJI ORTHO LC)粘结,390个托槽用京津釉质粘结荆粘结.观察托槽脱落的时间和脱落后粘结剂在牙面上的残留量,计算托槽脱落率和粘结材料残留指数.结果: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和自酸蚀封闭剂粘结的托槽脱落率为10.1%;京津釉质粘结剂粘结的托槽脱落率为9.0%,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材料粘结的托槽脱落后,牙釉质上的粘结材料残留指数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酸蚀封闭剂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所构成的粘结技术粘结正畸托槽的粘结强度,可以满足正畸治疗的需要,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蕊;林桂书;甲成;刘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注射式隆乳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AG)曾经在我国广泛用于隆乳及其他软组织填充[1],但近几年出现大量并发症.2006年5月起国家明令禁止使用PAAG于人体.许多尚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也忧心忡忡,希望能及时清除身体内的隐患.

    作者:邹琪;史希杰;易军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提高钛与瓷聚合体粘结强度的研究

    目的:研究用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提高钛与瓷聚合体粘结强度的可行性,并对结合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制作Φ10mm×3mm的纯钛铸件24个,SiC水砂纸打磨,60#氧化铝喷砂后分为3组,其中两组在不同电解液中进行微弧氧化表面处理,喷砂组为对照.表面堆塑Artglass瓷聚合体,制备粘结试件,进行剪切粘结强度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弧氧化处理后在钛试件表面得到粗糙、多孔的TiO2陶瓷膜,并使钛-树脂剪切粘结强度得到显著提高,与喷砂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微弧氧化表面处理后获得的多孔TiO2陶瓷膜有助于提高钛与瓷聚合体间的粘结强度.

    作者:李冬梅;马楚凡;郭天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