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85nm可调脉宽染料激光治疗血管性皮肤病351例

李雪莉;杨莉;张继红

关键词:可调脉宽, 脉冲染料激光, 激光治疗, 血管性皮肤病, 治疗效果, 患者
摘要:2006年12月~2007年11月,我们采用可调脉宽585nm脉冲染料激光V-Star治疗各种血管性皮肤病患者351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见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中医诊治

    色素增加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色泽变黑,临床常见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有黄褐斑、瑞尔黑变病和雀斑,多发于女性,影响容颜.西医治疗效果欠佳,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具有内外合治,标本兼顾,综合调理的作用,疗效肯定.

    作者:梁洁;杨慧兰;刘仲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与美容相关的皮肤结构特点

    皮肤被覆于整个人体表面,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除了保护机体免受外界各种因素的伤害外,又是反映全身健康状态及容貌美的一面镜子.而皮肤的健美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现阐述如下.

    作者:孙素姣;何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提上睑肌缩短前徙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经皮肤入路提上睑肌缩短前徙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效果.方法: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64例(82只眼),提上睑肌活动度在4mm以下,行经皮肤入路提上睑肌缩短前徙术.手术采用经典术式,术后严密观察上睑位置,随诊6~24个月.结果:术后3例在观察期间出现回退或欠矫,2例经再次手术矫正.术后一周内7例出现轻度暴露性角膜炎,经治疗好转.结论:大部分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可通过提上睑肌缩短前徒手术恢复容貌,精细手术操作能有效避免手术并发症.

    作者:陈涛;李冬梅;赵颖;秦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前牙闭锁性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研究前牙闭锁性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髁突、关节窝和关节盘的受力情况.方法:利用CT和MRI对软硬组织的不同成像特点,将两者的图像融合并通过改变前牙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建立前牙闭锁性深覆(牙合)的几何模型,然后对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力学加载,以观察不同组织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前矛闭锁性深覆(牙合)时颞下颌关节的受力情况与正常(牙合)的分布特点相似,但应力值增大,变化范围也有所增加.结论:前牙闭锁性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应力值增大,变化范围的增加可能是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因之一.

    作者:唐顼晶;刘月华;王冬梅;林有籁;刘海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强脉冲光脱毛504例

    2004年8月~2006年8月,我们应用强脉冲光子(IPL)脱毛系统对患者不同部位进行脱毛,治疗后随访6~24个月,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建飞;王文俊;邵小萍;宗晓兰;顾春梅;陈文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妊娠纹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妊娠纹是(striae gravidarum)膨胀纹(Striae distensae,or'stretch marks')的一种,发生于怀孕期间,表现为胸部、腹部、臀部和大腿的萎缩性条索状皮肤改变.早期表现为暗红色或紫红色的条纹,然后色素脱失、萎缩,后稳定后呈现出一种白色或银色的皮肤损害[1].

    作者:鲁楠;李青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外用苯酚与冷冻法治疗眼睑黄色瘤疗效比较

    眼睑黄色瘤是皮肤科常见疾病,表现为扁平黄色丘疹或斑块,常对称分布于两侧眼睑,影响面部美容.笔者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期间,分别采用外用苯酚液与液氮冷冻治疗眼睑黄色瘤患者共63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应用耳甲腔软骨游离移植鼻尖成形术51例体会

    鼻位于五官正中,其外形对人的容貌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鼻部美容手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其中鼻尖成形术便是其中之一,因就医者人种、年龄、地区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鼻尖也存在较多差异,有的鼻尖低平、圆钝、肥大,有的外形呈朝天样,有的呈鹰嘴样,故单纯的隆鼻术不能解决根本要求,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1月,我科运用耳甲腔软骨游离移植鼻尖成形,并结合硅胶假体置入隆鼻术,对51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志明;林泽旭;黄惠铭;吴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增龄因素对鼠正畸牙牙周组织骨保护素配体表达及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

    目的:比较幼年鼠和成年鼠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骨保护素配体(OPGL)表达及破骨细胞生成的不同,探讨增龄因素对正畸骨改建影响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牵引不同年龄大鼠右上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建立正畸牙齿移动模型,于牙齿移动1,3,5,7,10,14天及14天时去除正畸力1周后取材,免疫组化检测压力侧牙周组织OPGL及破骨细胞的表达.结果:①牙齿移动3天时,幼年鼠压力侧OPGL的表达明显增强;而成年鼠此时OPGL的表达没有幼年鼠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牙齿移动5天和7天时,幼年鼠和成年鼠OPGL的表达均呈强阳性,破骨细胞多;⑦牙齿移动10天、14天时,幼年鼠和成年鼠OPGL的表达逐渐减弱;④14天时去除正畸力至21天时发现幼年鼠和成年鼠OPGL均已呈弱阳性表达,幼年鼠可见部分成骨细胞.结论:在正畸力的作用下,OPGL与破骨细胞的表达与年龄关系密切,增龄因素引起的牙周组织内OPGL表达变化可能是导致成年正畸特点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程继光;孙少宣;范蓬;唐丽丽;周健;王元银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国外美容医学新动态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翼缺损

    鼻是面部的重要器官,各种原因导致的鼻翼缺损严重破坏了患者的面部容貌.鼻翼缺损的修复方法很多,临近和远隔部位的组织材料均可以选用,从修复后外观和操作复杂程度这两个方面考虑,我们应用了鼻唇沟皮瓣转移的方法修复鼻翼缺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勇;于静;王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585nm可调脉宽染料激光治疗血管性皮肤病351例

    2006年12月~2007年11月,我们采用可调脉宽585nm脉冲染料激光V-Star治疗各种血管性皮肤病患者351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雪莉;杨莉;张继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鼻端离断再植成功一例治疗体会

    在临床中有时会遇到患者鼻部因咬伤、切割伤、挫伤等多种原因导致鼻尖、鼻翼离断,造成患者面部畸形,给患者生理及心理上造成极大伤害.本人治疗1例患者鼻端完全离断再植成功,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翠英;后农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提高钛与瓷聚合体粘结强度的研究

    目的:研究用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提高钛与瓷聚合体粘结强度的可行性,并对结合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制作Φ10mm×3mm的纯钛铸件24个,SiC水砂纸打磨,60#氧化铝喷砂后分为3组,其中两组在不同电解液中进行微弧氧化表面处理,喷砂组为对照.表面堆塑Artglass瓷聚合体,制备粘结试件,进行剪切粘结强度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弧氧化处理后在钛试件表面得到粗糙、多孔的TiO2陶瓷膜,并使钛-树脂剪切粘结强度得到显著提高,与喷砂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微弧氧化表面处理后获得的多孔TiO2陶瓷膜有助于提高钛与瓷聚合体间的粘结强度.

    作者:李冬梅;马楚凡;郭天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的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从病理学上,瘢痕(scar)可以分为正常瘢痕(normal scar)和病理性瘢痕(abnormal scar)两大类,而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hype rtrophic scar)和瘢痕疙瘩(keloid).这两种病理性瘢痕除了在形态学、组织病理学上存在差异之外,治疗上的差别也很明显.

    作者:潘华;郭树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注射式隆乳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AG)曾经在我国广泛用于隆乳及其他软组织填充[1],但近几年出现大量并发症.2006年5月起国家明令禁止使用PAAG于人体.许多尚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也忧心忡忡,希望能及时清除身体内的隐患.

    作者:邹琪;史希杰;易军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后感染及外露并发症的防治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整形外科领域中一项革命性的成果,对于推动现代整形外科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但该方法也存在着治疗周期较长、并发症较多的缺点.目前并发症发生率仍高达5%~20%[2].

    作者:李柱;马显杰;易成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膀胱外翻中耻骨联合分离的治疗进展

    膀胱外翻是一种少见而复杂的先天畸形,发病率为1/10 000~1/50 000,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约为2~5:1[1].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壁和膀胱前壁缺如,膀胱后壁外翻,男性尿道背侧壁缺如即尿道上裂,女性阴蒂对裂,阴唇阴阜分开.

    作者:吕淑贞;李养群;范巨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针对SP1的圈套寡脱氧核苷酸抑制NIH3T3细胞活力和Ⅲα1胶原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针对转录因子SP1的圈套寡脱氧核苷酸(Decoy-Oligodeoxynucleotide,Decoy-ODN)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的活力和Ⅲα1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圈套寡脱氧核苷酸用于病理性瘢痕基因治疗的可能性及机理.方法:设计合成针对SP1的特异性哑铃形Decoy-ODN.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NIH3T3细胞.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ODN转染效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ODN在细胞中的分布,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验证ODN与SP1的特异性结合.用WST-8检测ODN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RT-PCR检测ODN对细胞胶原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分别转染25nM,50nM、100nM、150nm SP1 Decoy-ODN,48h后,细胞活力依次为0.9331士0.0203、0.7479±0.0868、0.577±0.0347、0.4703±0.0147;转染100nM SP1 Decoy-ODN可明显抑制Ⅲα1胶原mRNA的表达(P<0.01),抑制效果达60%.结论:Decoy-ODN可以通过拮抗核转录因子SP1的活性而抑制NIH3T3细胞的活力和Ⅲα1胶原基因的表达.

    作者:张世新;杨松林;万伟东;史毅;邓辰亮;金由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利用扩张器治疗面旁正中部瘢痕的探讨

    目的:探讨一个治疗面旁正中部位瘢痕较合理的治疗流程,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治疗模式.方法:对2004年~2007年间利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治疗面旁正中部瘢痕41例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33例瘢痕一次完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效果满意.结论:本文总结的治疗流程设计合理,效果确实可靠,可以作为一种固定的模式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张超;熊斌;王春燕;黄金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