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慧;刘丹;汤素琼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10月19日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当日住院患者568例,医院感染率为4.58%,例次感染率5.28%,感染科室以ICU高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12%.一联用药占72.04%,二联用药占23.66%,三联用药占4.30%.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王洪芹;王金磊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心血管病主要的死因[1].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经合理的佳治疗仍不能改善症状或者持续恶化的心力衰竭[2].新活素(rh_BNP)是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快速而有效的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尿量和尿钠排泄,为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药物,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将其列入CHF的治疗指南[3].我科2008年1月~2010年7月采用新活素针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1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慧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分析口腔不良修复体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10年9月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专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2例因不良修复体病变患者,其中违反修复原则占64.91%,设计不当占16.66%,制作技术不符合要求占17.54%,材料不合格占0.89%?结论:不良修复体产生的原因主要与违反修复原则、设计不当、制作技术不符合要求因素密切相关,是导致各种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施存山;刘建;刘延峰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口腔科夜间急诊特点,为该地区口腔急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至2010年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夜间口腔急诊病人分类后进行分析.结果:该地区口腔夜间急诊以炎症和创伤为多,且主要分布于高寒冬季.结论:西藏拉萨地区因其特殊气候及经济发展条件,口腔科夜间急诊特点与内地有异,急诊医生应结合高原特点开展救治,同时应当承担口腔卫生宣教责任.
作者:王栋明;田自锋;周志斐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病人的安全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住院患者在就诊期间能否得到有效的安全护理,与医护人员的个人因素有着极大关系.针对我科2010年10月收冶1例混合痔患者,因术后意外烫伤,经医护人员的及时处理及精心护理下,治愈出院.现将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红梅;张艳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灰树花提取物对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胃粘膜损伤模型,用灰树花提取物进行干预,观察大鼠胃粘膜损伤指数和病理学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经灰树花提取物干预后,大鼠胃粘膜损伤指数明显下降(P<0.05),且病理学变化也有显著改善;结论:灰树花提取物对大鼠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朝青;蒋峰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研究通过斜视矫正手术联合针灸治疗斜视.方法:对29例(58只眼)斜视患者行双眼斜视矫正手术,术前和术后运用针灸配合治疗,术前和术后1周拍摄眼底照片,并使用绘图软件测量黄斑-视乳头夹角度数,记录术眼的客观旋转度数.使用同视机检查主观旋转度数和双眼视觉功能.结果:58只眼术前客观旋转度数右眼为内旋转10.48°±6.01°,左眼为内旋转9.37°±5.88°;斜视矫正手术联合针灸治疗后1周右眼和左眼的客观旋转度数分别减少了9.11°±7.09°和7.94°±4.76°.双眼手术前、后客观旋转度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视机检结果显示全部患者手术前、后均无正常双眼视觉功能和旋转斜视.结论:斜视矫正手术联合针灸可有效治疗斜视,明显增加患者的美感,达到美容的效果.
作者:徐冰;张炳泰;魏光美;施立宪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HIV感染孕妇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模式,提高母婴阻断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孕检发现HⅣ感染的孕妇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为两组,每组47人.干预组除实施健康教育外,采用认知行为,行为学,情感式的干预模式,对照组则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评价两组HIV感染孕妇及家属对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的认知、家庭内支持及依从性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对照比较,干预组对抗病毒药物治疗后的认知程度、家庭内支持及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彭筱凤 刊期: 2011年第z3期
通过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经桡动脉进行冠脉介入治疗1840例临床治疗与护理,认为经挠动脉进行PCI比经股动脉进行PCI优越性大,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蒋玉兰;张金燕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了解离子包裹型共价碳-硅多聚体生物涂层支架(XTRM-FTT)与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火鸟支架)的远期再狭窄率.方法:共入选92人,其中男性66人,女性26人,年龄59.98±11.68岁,分为离子包裹型共价碳-硅多聚体生物涂层支架组及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火鸟支架)组,使用离子包裹型共价碳-硅多聚体生物涂层支架(XTRM-FTT)组32人,男27人,女5人,使用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火鸟支架)组60人,男39人,女21人,试验主要终点为:6个月的支架段再狭窄率、支架段的晚期管腔丢失和主要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QMI或NQMI和/或TLR).次要终点为:6月和12月靶病变的血运重建(TLR).结论:离子包裹型共价碳-硅多聚体生物涂层支架组与火鸟支架组相比较6个月的再狭窄率、心肌梗塞发生率及心源性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且其较其他药物涂层支架价格便宜更能为患者所接受,故离子包裹型共价碳-硅多聚体生物涂层支架(XTRM-FTT)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作者:孟祥茹;王红伟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比较两种瓷冠用于前牙修复的疗效.方法:选择全瓷冠修复前牙(A组)和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前牙(B组)的患者各40例,1年后 观察牙龈指数.结果:A组40例中,正常39例,轻度炎症1例,中、重度炎症0例;B组40例中,正常14例,轻度炎症22例,中、重度炎症4例.结论:全瓷冠用于前牙的效果修复明显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
作者:刘延峰;刘建;施存山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外阴癌个性化治疗的必要性,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0例外阴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外阴局部广泛切除2例,一例存活至今,另一例24个月后转移死亡外阴局部广泛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3例,2例尚存活,1例48个月复发死亡.外阴广泛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1例,存活18个月后复发死亡.外阴肿物单纯切除1例,40个月后死亡.拒绝治疗者3例,分别于21月、30月、31月死亡.结论:外阴癌应个体化和综合性治疗,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是外阴癌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淑华;薄乃秀;边俊霞;戴琪 刊期: 2011年第z3期
鼻咽癌是一种原发于人鼻咽腔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一直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通过放疗可使鼻咽部的癌瘤缩小、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杀灭癌细胞直至根治的目的[1].但是为了达到根治的目的,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剂量较高,放射面积较大,因此也比较容易造成正常组织器官的损伤.鼻咽癌放疗过程中一些正常的鼻咽粘膜上皮细胞会产生坏死,脱落,并形成创面,严重影响肿瘤放疗的敏感性,因此做好鼻咽癌病人鼻咽腔护理非常重要.我科自2009年6月~2010年6月采用过氧化氢联合温热生理盐水鼻咽冲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爱凤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压疮是指机体组织由于遭受外部压力而出现的局部急性缺血性损害.对27例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的概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孙晶晶;陆叶;张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小儿唇腭裂手术静脉与吸入麻醉比较.方法:对310例唇腭裂患儿随即分为两组.静脉麻醉组(J组)异丙酚2~3mg/kg,芬太尼3~4ug/kg,万可松0.1mg/kg诱导,异丙酚微量泵静注4~10mg/kg/h,芬太尼诱导剂量的1/3~1/2每小时静注维持.吸入麻醉组(X组),面罩吸入氧气4~5L/min,同时吸入七氟烷,每呼吸2~3次,增加1.5~7%,直至睫毛反射消失,继续辅助呼吸2~3次,开放静脉,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2mg/kg,异丙酚1.5~2.5mg/kg,继续辅助通气1分钟,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七氟烷降至2~4%,体重小于10kg,气流量2L/min,10~35kg,气流量3.5 L/min,40kg以上者气流量100ml/kg/min.结果:术后清醒时间,X组较J组时间短;术中生命体征稳定.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偶有呕吐,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手术要求,其中吸入麻醉清醒时间短.
作者:张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诊断与治疗流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40例院前急救及36例家属自行送院急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经验总结,探讨我院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流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40例院前急救患者,现场死亡1例(2.5%),39例(97.5%)经院前有效急救后,迅速入医院治疗,其中7例(17.5%)治愈,32例(80.0%)好转.36例家属自行送院急救患者,5例(13.9%)经急救无效后死亡,其余入院治疗有4例(11.1%)治愈,27例(75.0%)好转.分别对两组患者死亡率及治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其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流程是可行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并提高治愈率和愈后生活质量.
作者:周伟梁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SDHVD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方法:对75例SDHVD住院患者进行严密心电监护,观察心率的频率、节律、类型、时间,患者的活动状态并做好护理.结果:在75例SDHVD患者中出现心律失常46例,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均好转出院.结论:SDHVD发病隐袭,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是SDHVD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观察护理尤为重要,可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为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施惠碧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分析我院院住院患者退药原因,促进合理用药,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方法:利用中心药房冲帐单及退药系统对病区药房2009-2010年科室退药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退药事件400例,主要退药原固有节假日出院、医嘱变更等.结论:对建立规章制度与落实提高医师、护师与药师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加以重视是减少我院退药的有效方法.
作者:钱秋玉;潘书权;徐春静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止血绫对甲状腺手术创面渗血,组织愈合的影响.方法:对10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手术切除后,剖面贴上止血绫纱布,残腔内不放置引流物.观察创面渗血情况.结果: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止血绫,在闭合腺体残腔后,创面渗血减少.结论:止血绫在甲状腺手术中对减少创面渗血、促进组织愈合具有较好作用.
作者:秦开崇;罗启军;肖远朝 刊期: 2011年第z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