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蒋玉兰;张金燕

关键词:冠心病, 介入治疗, 护理
摘要:通过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经桡动脉进行冠脉介入治疗1840例临床治疗与护理,认为经挠动脉进行PCI比经股动脉进行PCI优越性大,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缩宫素、地西泮、人工破膜、利多卡因联用促进产程探讨

    目的:探讨人工破膜、地西洋、利多卡因、缩宫素联用促进产程进展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4年2月至2011年3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6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研究组应用10%葡萄糖500ml加缩宫素2.5u静脉滴注,宫口扩张≥3cm时给予地西泮10毫克静推,继行人工破膜,如有宫颈水肿给予1%利多卡因蘸棉球宫颈局部涂抹压迫,根据宫缩情况调整滴速及用量.对照组则单用10%葡萄糖500ml加缩宫素2.5u静脉滴注.观察两组产程进展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宫口开全时间有明显差异,研究组明显缩短并加速第一产程,两组产后出血无差异,新生儿出生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人工破膜、地西泮、利多卡因、缩宫素联用有明显加快产程进展的作用,优于单用缩宫素促进产程.

    作者:付丽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正畸治疗在连续多牙位缺失固定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在连续多位牙缺失固定义齿修复中的可行性.方法:所有10个病例采用义齿修复前通过正畸手段向缺隙中央方向移动缺隙两端的天然牙,使连续多牙位缺失变为间隔缺失后,再行固定义齿修复.结果:所有病例均同时获得美观和功能上的恢复,基牙和修复体均稳定,病人满意.结论:正畸治疗在连续多牙位缺失固定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黄健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VSD在治疗慢性骨髓炎术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ge,VSD)在治疗慢性骨髓炎清创术后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对40例慢性骨髓炎清创术后遗留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分为VSD组20例和常规换药治疗组20例,观察和比较二者疗效.结果:常规换药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61d,VSD组平均为17d,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VSD是治疗慢性骨髓炎清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作者:张亚峰;马文龙;刘锋卫;王新卫;郭建刚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体检妇女乳腺增生症情况报告

    目的:及时发现、合理防治乳腺增生的发生.方法:对927名年龄在19~72岁之间的不同职业的妇女进行健康体检,通过询问生育史、月经周期乳腺胀痛史,手法常规检查双侧乳腺、电脑红外乳腺检查.结果:发现乳腺增生与职业有关、与月经不调有关、与年龄有关.结论:乳腺触检是直接和快捷的乳腺检查方法,要通过宣传和指导让妇女正确掌握乳腺自检方法,以免发生误诊.

    作者:张玉英;陈云霞;岳淑梅;赵华;王中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妇产医生有了更多宝贵的微创技术采管理子宫内膜癌患者.近,宫腔镜被确认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方法.虽然一些回顾性研究发现宫腔镜的应用增加了患者腹腔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结果,但近的研究表明目前还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应用官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增加了患者恶性细胞扩散到腹腔的风险,也没有证明宫腔镜的应用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王文革;宋陈红;朱媛媛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体外膜肺氧和术(ECMO)的手术室护理配合

    体外膜肺氧合(ECMO),又称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是把病人的静脉血引流至体外,经过气体交换(氧合)后,再送回病人的动脉或静脉.ECMO治疗期间,心脏和肺得到充分的休息,全身氧供和血流动力学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1].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对5例肺移植患者术前行ECMO支持,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杭洁;刘筱凌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监测评价

    目的: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的现状,是提高临床医师的医院感染诊断水平,减少漏报率.方法采取回顾性两查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所有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漏报率的调查.结果:调查住院患者9703人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0.7%、漏报率为10%.结论:我院医院感染监控及管理工作,目的明确,措施得力,工作落实到位,效果明显.

    作者:莫春璘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胰岛素瘤5例诊治体会

    目的:提高对胰岛素瘤的认识、诊断和治疗,同时评价内镜超声(EUS)在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例疑为胰岛素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定位诊断进行总结分析.术前均行内镜超声、腹部超声以及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同时与手术中的发现及手术后的病理结果相对比.结果:4例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3例有典型Whipple三联征,1例饥饿试验诱发.术前EUS、CT(平扫+增强)、US检查,检出率分别为83.3%(5/6)、33.3%(2/6)16.7%(1/6);,5例全部手术,手术共发现6个病灶,4例为腺瘤,1例为增生.而与手术后病理结果比较,EUS对胰岛素瘤的诊断符效率为80.0%(4/5),对胰腺病灶的部位以及大小的诊断均基本与手术发现相符.结论:胰岛素瘤常反复发作低血糖,有各种交感神经兴奋及神经精神症状,影像学以EUS对胰腺占位病灶的术前定位诊断优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且创伤小,是一种临床可行且较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作者:朱晓荣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儿童哮喘缓解期用药依从性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哮喘缓解期用药依从性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针对其原因通过教育和长效管理,进一步提高哮喘患儿缓解期用药依从性,减少复发,达到长期缓解.方法:对203例哮喘患儿中因用药依从性差而影响疗效的165例哮喘患儿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8.2%家长认为无症状可不用药,48.5%患儿吸入药物方法不正确,47.2%家长担心激素的副作用,38.2%患儿不配合,25.5%家长忘记给药或不准时给药,9.0%因经济困难自行停药,6.0%家长对诊断不信.结论:加强对患儿及家长宣教、进行专业指导、发挥哮喘儿童之友作用、定期回访等措施,可提高小儿哮喘缓解期用药的依从性,从而保证疗效、预防哮喘复发.

    作者:李桂秋;谭巧燕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外阴癌个性化治疗与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外阴癌个性化治疗的必要性,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0例外阴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外阴局部广泛切除2例,一例存活至今,另一例24个月后转移死亡外阴局部广泛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3例,2例尚存活,1例48个月复发死亡.外阴广泛切除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1例,存活18个月后复发死亡.外阴肿物单纯切除1例,40个月后死亡.拒绝治疗者3例,分别于21月、30月、31月死亡.结论:外阴癌应个体化和综合性治疗,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是外阴癌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淑华;薄乃秀;边俊霞;戴琪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的心理干预

    血液透析(HD)是尿毒症患者的不完全性肾替代疗法,它给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生存机会.患者从未经血液净化的明显尿毒症状态过渡到平稳透析阶段称为血液透析的诱导期[1].由于治疗方式的改变,这段时期的患者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大多数患者在此阶段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绝望等紧张情绪,为了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了解掌握有关的血液透析的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顺利进入维持性血透,我院从2009年3月~2011年3月对28例诱导期HD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效果切实可见.

    作者:刘妹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动力髋螺钉(DHS)及Gamma钉三种治疗方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标准.方法:对我院2003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符合Evars分型Ⅲ、Ⅳ型的11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47例,动力髋螺钉(DHS)19例,Gamma钉42例.结果:EvansⅢ、Ⅳ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全髋置换术,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卧床时间短.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与骨折粉碎程度、稳定性及骨质疏松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对于粉碎性、不稳定性患者Gamma钉疗效明显优于DHS,不应首选DHS.同时粉碎性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选择全髋置换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汤金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150例中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

    高血压是常见的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有1.6亿多,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如果想要有效的控制血压,减少因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致使血压得不到控制.笔者通过对2009-05/2010-05人住我科的150例中年高血压患者住院前服药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云;邹莺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开放式保鲜袋接尿法在男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开放式保鲜袋对男性尿失禁患者的使用效果.方法:将常用保鲜袋缠绕接尿法改进为保鲜袋与一次性纸杯结合应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结果:61例患者感觉舒适,皮肤无感染,患者及家属均满意.结论:此方法操作更简单,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冯霞;曹丽;韦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85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85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护理方案.结果:85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好转出院75例,死亡10例(其中5例为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后经随访确定已死亡).结论: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控制血糖和心衰,做好药物治疗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自理能力,对患者战胜疾病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覃燕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对患者的影响机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对89例患者在血透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结果:采用本院患者意见征询调查表,给每位患者发放问卷,回收率100%,结果显示患者对护理人员及工作满意度达99%,患者在各方面均得到改善.

    作者:孙雪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肝硬化患者输血后易产生免疫性抗体原因分析

    本文从流行病学、免疫学和病理学角度,通过实验证明分析了肝硬化患者输血后易产生免疫性抗体原因.

    作者:宋宁;徐柏平;王可鹏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加强细菌耐药性的控制

    由于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各种微生物势必加强其防御能力,抵抗抗菌药物的侵入,从而使微生物对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这就是细菌的耐药性.由于耐药基因的传代、转移、传播、扩散,耐药微生物越来越多,耐药程度越来越严重,形成多药耐药性.

    作者:艾德梅;刘丽;张玉芹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全身多部位多脏器、器官损伤的诊治体会(附89例报告)

    目的:探讨全身多部位多脏器、器官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全身多部位多脏器、器官损伤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方法.结果:手术治疗74例,非手术治疗15例,治愈84例,手术死亡5例,治愈率94.38%.结论:全身多部位多脏器、器官损伤优先处理危及生命器官的病变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白云升;郭中叶;邹云东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Micro-CT应用于牙齿根管治疗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MicroCT扫描与常规CT扫描人磨牙图像的差距,作为今后MicroCT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的基础.方法:采用MicroCT扫描自年轻女性右侧下领第一磨牙,将所得到的图像与螺旋CT扫描得到的图像分段进行直观比较,把根管显影情况分为4个等级,分析两种方法的根管显影情况.结果:McroCT图像结果分层细密,边界清晰,根管显影清晰,从髓腔至根尖都有良好的根管影像.结论:用MicroCT扫描的牙齿图像边界清晰,符合实际情况,能正确地反映所需要研究的临床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马铁华;艾林;杨欣;翟敬云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