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放式保鲜袋接尿法在男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冯霞;曹丽;韦艳

关键词:男性尿失禁, 保鲜袋接尿, 纸杯, 开放式
摘要:目的:探讨开放式保鲜袋对男性尿失禁患者的使用效果.方法:将常用保鲜袋缠绕接尿法改进为保鲜袋与一次性纸杯结合应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结果:61例患者感觉舒适,皮肤无感染,患者及家属均满意.结论:此方法操作更简单,适合于临床推广.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皮下搔刮加抽吸治疗腋臭

    目的:观察小切口皮下搔刮加抽吸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采用小切口皮下修剪联合腔镜下点灼法治疗腋臭患者96例并术后回访89例6-12月.结果:89例患者中,85例完全无异味,2例仅有一侧轻度异味,2例双侧有轻度异味.结论小切口皮下搔刮加抽吸治疗腋臭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安兵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一体化救治护理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急诊救活、护理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现行诊疗、护理常规,制订急诊救治急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102例急诊患者,依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进行急诊救治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依据设制临床路径实施救治、护理.结果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救治、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急救自救技能掌握程度、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等显明显提高,并发症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推广、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救治、护理急危重急诊患者,可有效提高危重急症患者的抢救效率及综合医院的护理急救能力.

    作者:李燕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87例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溶栓治疗.本文对87例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时,采用的方法及护理措施,易发生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显示住院期间均未发现出血及肺栓塞并发症,疗效安全有效.治愈好转率占91%.

    作者:李彦霞;杨淑霞;史红;苍丽娟;薛丽景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腰椎结核行病灶清除术的护理

    总结和探讨腰椎结核行病灶清除术的护理特点和措施.腰椎结核患者32例行病灶清除术,手术前、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由于护理措施到位、健康教育得当,除3例截瘫患者恢复较差外,其余患者术后症状缓解、减轻,恢复良好.腰椎结核由于病灶主要在腰椎,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做好术前、后护理及出院指导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蒋坤琼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鼻咽癌放疗后鼻腔冲洗80例的护理体会

    鼻咽癌是一种原发于人鼻咽腔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一直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通过放疗可使鼻咽部的癌瘤缩小、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杀灭癌细胞直至根治的目的[1].但是为了达到根治的目的,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剂量较高,放射面积较大,因此也比较容易造成正常组织器官的损伤.鼻咽癌放疗过程中一些正常的鼻咽粘膜上皮细胞会产生坏死,脱落,并形成创面,严重影响肿瘤放疗的敏感性,因此做好鼻咽癌病人鼻咽腔护理非常重要.我科自2009年6月~2010年6月采用过氧化氢联合温热生理盐水鼻咽冲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爱凤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有效干预降低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

    医院感染工作中,规范的医疗废物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和各种锐利器具.如处理不当,将导致疾病的传播,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1].作为专职从事医疗废物收集人员成为了医院工勤人员中感染机率较高的人群.因此,通过强化培训,提高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对潜在危险因素的认知度,才能保证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的自身安全.

    作者:郝小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延迟性脾破裂35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延迟原因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35例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增强对延迟性脾破裂的认识,掌握其临床特点,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的外科手术治疗对提高延迟性脾破裂的治愈率,减少误诊、误治十分重要.

    作者:史坚强;王海霞;刘静;刘岚云;刘杨;康晓保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磺胺嘧啶锌与象皮生肌膏联用治疗褥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锌与象皮生肌膏联用治疗褥疮的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病例120例,随机分为象皮生肌膏+磺胺嘧啶锌治疗与单纯磺胺嘧啶锌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褥疮深度.结果:两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t=13.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磺胺嘧啶锌与象皮生肌膏联用治疗褥疮疗效显著.

    作者:石佳军;王惠凌;张红;刘斌;黎海辉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运用品管圈活动提高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提高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现在调查、原因分析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检测合率由87.3%提高到96.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物体表面检测率,同时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充分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作者:张秀燕;郭泽霞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应用超声技术提高PICC Ⅰ级血栓检出率的研究

    目的:PICC置管后通过超声定期检测血管提高Ⅰ级血栓的检出率.方法:实验组768例病人,置管后应用超声定期检测血管并随访;对照组386例病人,待病人主诉局部不适或出现阳性体征后再行超声检查.结果:实验组经超声证实18例发生血栓,16例出现Ⅰ级血栓及时采取措施后来再发展;2例出现Ⅱ级血栓拔管.实验组386例病人,9例发生Ⅲ级以上血栓,5例拔管.结论:PICC置管后定期超声检测血管提高Ⅰ级血栓的检出率,防治血栓的进展,降低拔管和溶栓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郭彩霞;张璐;赵晓玉;麻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沟通在围术期护理中的作用

    医患沟通是医疗活动中重要一环,如果说药物治疗等手段是病人康复的骨架,则良好的沟通便是骨架的混凝土.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医患之间由初的伦理关系逐步演变成是具有经济关系、法律关系性质甚至发展成为唇齿相依的人际关系,所有在医患双方播下了矛盾和对立的种子[1].

    作者:陈好;唐明霞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2009年贵港市城区女职工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进一步了解妇科病在贵港城区的发病情况,以便制定有效防治妇女病的有利干预措施.方法2009年对贵港城区31个企事业单位1745名女职工进行常规的妇科检查、宫颈液基细胞、B超和乳腺检查.结果:本次普查贵港市城区1 745人,查出各种妇女病882人,患病率50.54%;以宫颈疾病居首位,阴道炎次之,再次为乳腺疾病.结论:加大妇女保健卫生知识宣传力度,定期通过妇科普查,可降低妇女病的患病率.

    作者:钟伟明;黄家亮;何浩瑜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同伴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宜兴市区168名2型糖尿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行糖尿病运动知识宣教,然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名,出院后对照组根据所学内容自行运动,观察组采取同伴教育的方法行运动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运动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同伴教育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依从性.

    作者:白洪琴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足踝部皮缺损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股前外侧皮瓣在小腿毁损伤中运用的优势.方法:16病例小腿毁损伤病人,需要伤足完好存在,还可以拼接的大段胫骨存在,而且还有暴烈保肢意愿.第一重修毁损小腿的骨支架与血循环,接着再做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掩盖创面.结果:16病例患肢完全成活,3病例骨折一期复合.3病例出现足母趾坏死,给以截趾;10病例因骨缺损过多而给予植骨或者行骨瓣移植.其中8病例现已复合,4病例成为慢性骨髓炎.16病例皮瓣全部成活,1病例的皮缘坏死,1病例术后张力比较大,给以皮瓣边缘拆线松弛皮瓣.结论:股前外侧皮瓣用于修复毁损的小腿:操作较简单、危害较小、供受同一体位方便护理、对供区功能的影响不是很大等优点.

    作者:谢伟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外踝解剖复位在严重踝关节骨折中的重要意义

    对于46例严重踝关节骨折的治疗,随访结果表明:在行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时,要特别注意恢复腓骨的长度及保持外踝的弯曲度.此二者在保持踝关节骨折稳定及功能恢复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申启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荧光素钠两种皮试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荧光素钠皮试方法的可行性,降低临床用药风险.方法:将5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皮肤划痕法,一组用皮内注射法,比较两种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阳性率,易操作性,引起疼痛的程度.结果:两组皮试方法均具有有效性,安全性,但划痕法阳性率较高,可操作性差,患者反应较为疼痛.结论:皮内注射法疼痛程度较轻,可操作性好,优于皮肤划痕法.

    作者:高波;臧少敏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北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8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好转39例(81.25%),自动出院4例(8.33%),死亡5例(10.42%),其中转外科手术治疗10例(20.83%).结论:SAH患者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由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引起的SAH患者,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避免再出血,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莫英绪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应用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旨在研究美托洛尔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住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例9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所有病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及口服美托洛尔.治疗前及治疗后30天分别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及发生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有好转,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好转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显著提高的心率变异性及残少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作者:高振秋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在妇产科疾病中导尿术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妇科疾病的普查的开展,我国的妇科疾病呈上升趋势.在我院妇产科病房住院的患者中,自2008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患者750人中,子宫肌瘤占28%,剖宫产占25%,卵巢肿瘤占6.9%,自然分娩占22%其他妇科疾病占18.1%.这些妇科疾病中需要导尿的占85%以上.所以,导尿术是妇科护理工作常用的技术操作,从而导尿术在妇产科疾病中应用非常广泛,下面介绍在妇科疾病中导尿术的应用.

    作者:高春榕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不同途径经皮冠状动脉心脏介入诊疗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心脏介入诊疗相关并发症.方法 220例择期行心脏介入诊疗患者随机分为经桡动脉途径组(观察组)和经股动脉组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止血压迫时间、住院时间和外周血管并发症.结果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差异,但外周血管并发症、止血压迫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心脏介入诊疗优于经股动脉途径.

    作者:王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