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佳军;王惠凌;张红;刘斌;黎海辉
目的: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几丁糖干预扩张后皮瓣纤维包膜的形成过程,观察应用前后纤维包膜厚度,为临床探索一种能减少扩张后皮瓣纤维薄膜厚度,从而减轻其弹性回缩作用的可行方法.方法:2006年以来,每个患者同时应用二个扩张器修复病变,共对24例患者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每个患者均在病变周围两侧(选取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时,同一区域适于同时应用二个100ml扩张器修复病变的患者24例),两侧各埋植100ml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一枚;均将其中一侧设为治疗组,另一侧设为对照组(并做标记),制作HE染色,并随机选取每组各15个视野应用显微标足测量纤维包膜厚度,了解两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治疗组纤维包膜厚度532.500±112.033μm,对照组897.000±206.023μ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几丁糖干预纤维包膜的形成过程,可以使纤维包膜厚度变薄.从而降低其弹性回缩作用.
作者:郭文哲;仇树林;崔国胜;闫焱;褚国华;张志欣;张淑香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经验.方法: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求,制定创建示范病房的实施方案并落实创建措施,于开展创建活动前及活动后三月,分别进行护理质量评价及本科医护人员对创建示范病房的效果评价.结果:创建示范病房后护理质量综合评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较创建前明显提高,医护人员认可创建示范病房的效果.结论:创建示范病房能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方秀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评价玻璃纤维桩在前牙残冠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就诊的前牙冠需修复的临床患者46例,52颗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制作玻璃纤维桩树脂核恢复基牙外形,然后进行全冠修复.结果:经3-12个月随访,通过临床及X线检查49个牙获得随访,1颗牙桩折,1颗牙纤维桩松动脱位,47颗修复体的固位、边缘密合度、牙周状况均良好.结论:玻璃纤维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折性、抗疲劳性、美观、易操作,是前牙残冠保存修复的理想选择.
作者:徐业高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对Q-开关倍频Nd:YAG激光与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咖啡斑进行临床评价.方法:106例面部咖啡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局部麻醉下分别用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波长532nm)和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波长755nm)逐个对面部色素损害进行扫描;治疗参数:波长532nm,激光能量密度2.2~26J/cm2,光斑直径2~3mm,频率2.5~5Hz;波长755nm,激光能量密度5.0-60J/cm2,光斑直径2~3mm,频率2.5~5Hz.疗效评定在术后3个月以上进行.结果:106例咖啡斑患者有41例(38.7%)进行了2次治疗.波长532m治疗咖啡斑的痊愈率及显效率为87.6%;波长755m激光治疗咖啡斑的痊愈率及显效率为85.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种激光治疗的总有效率均为100%;共有19例(17.9%)发生色煮沉着反应,两组间的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均无皮肤瘢痕发生.结论:开关波长532nm和755nm激光治疗咖啡斑有较高的安垒性及有效性,两种激光的疗效及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
作者:代启彬;刘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首次进行手臂静脉留置针对留置针临床普及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首次留置针留置部位为手臂的患者作为实验组.100例首次留置针留置部位为手背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患者接受留置针所需要的时间,患者对留置针的评价二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所需要的时间为1.8min±12s观察组所需要的时间为2.5 min±22s,患者对留置针的评价上,实验组对留置针的认可率为89%,观察组为76%.结论:首次进行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为手臂的血管,有利于留置针的普及使用.
作者:汪丽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患者肱骨外科颈NeerⅢ、Ⅳ型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镇定钢板治疗老年NeerⅢ、Ⅳ型外科颈骨折患者22例,其中Ⅲ型18例,Ⅳ型4例.结果:22例经过1-2年随访,根据Neer评分法,18例Ⅲ型优11例,良7例,优良率达100%.4例Ⅳ型骨折,优1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达7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陈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妊娠期哮喘是哮喘治疗中的一种特殊情况,这一特殊时期既要控制哮喘,使妊娠妇女顺利渡过孕期至分娩,又要避免药物对胎儿可能导致的危害.因此,妊娠期哮喘的合理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董赛晓;邓志鹏;白丽秀;陈俊霞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100%O2常规用于麻醉前预先吸氧和麻醉诱导.吸高氧浓度更快地发生肺不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全麻期间损害肺气体交换.我们用气管插管后0.5 FiO2混合空气和100%O2的通气效果,评价损害气体交换的发展过程.方法:102名年龄1月~15岁,先天性心脏病(非紫绀型)手术病人,均100%O2麻醉前预先吸氧3min和(麻醉诱导时)面罩通气2min,接下来气管插管.这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9例0.5FIO2和空气混合通气,Ⅱ组53例100%O2通气.分别于预先吸氧前和气管插管后30min、入ICU、拔管后30min、术后前三天做动脉血气分析,做记录接着计算PaO2/FiO2比值.结果用t检验和单相方差分析.P值<或=0.05结果相差显著.结果:PCO2值入ICU(C)时CO2交换Ⅰ组明显优于Ⅱ组,PaO2术后在入ICU(C)60%FiO2、拔管后30min(D)1.5L/min FIO2面罩吸氧两个时间点动脉血氧Ⅰ组明显高于Ⅱ组,PaO2/FiO2值在插管后30min(B)、入ICU(C)60%FiO2、拔管后30min(D)Ⅰ组明显高于Ⅱ组(P值<0.03).结论:先天性心脏病(非紫绀型)手术患儿全麻时,0.5 FiO2混合空气通气较100%O2通气能够显著的改善肺的气体交换功能.
作者:鞠吉峰;裴建民;乔彬;吴莉莉;蒋怡燕;徐军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对1例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合并横纹肌溶解症的老年患者,通过碱化尿液,强心、扩管抗感染等治疗,患者症状缓解,转科行进一步治疗.提出在患者的救治过程中重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预防感染、药物护理、皮肤护理及各种诱因的预防是患者顺利好转的重要保障.
作者:吴春燕;王晓慧 刊期: 2011年第z3期
本文总结了微血管减压(MVD)治疗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充分做好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对症处理.结果例面及痉挛患者中63位痉挛症状消失,1例缓解,1例复发;4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1~2天止痛,1例一周后止痛: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朱长艾 刊期: 2011年第z3期
方法:①对92例可疑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查,筛选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病例,观察脑血流次序变化;②对诊断为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进行屏气实验,计算屏气指数(BHI),评价其脑血流储备能力.结果:①92例患者经TCD检查诊断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27例,总检出率29.35%;②患侧MCA的平均血流速度与健侧MCA、同侧ACA、PCA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并且患侧MCA的搏动指数与健侧MCA、同侧ACA、PCA相比较比较显著升高(P<0.01);出现明显的脑血流次序变化;③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屏气指数及各组间屏气指数均显著低于健康成人/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显著下降,出现明显的脑血流次序变化;并且出现明显的脑血流储备降低.
作者:孟珊珊;刘洪文;贾非 刊期: 2011年第z3期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过去在对患者的护理方法上,偏重于用药期间的护理,因此,护理不能做到周到、全面,所以复发几率高.文章探讨了日常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方法,并通过对过去两年的95例病例的实际治疗结果,得出新型护理方法在实现病人的痊愈和减少后期的复发几率上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予以推广.
作者:陈建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黄石市爱康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医院,共有临床科室17个、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病床508张,护理人员288名.医院始建于1917年,为鄂东南地区有着悠久历史的医院之一,2004年由冶钢集团公司医院改制为全国第一家民营的三级综合医院.
作者:万红;戴琼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出院后的护理现状,并进行相应的观察、护理,促使我们老年病人出院后的护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收集相关老年病人出院后护理资料.结果:老年病人出院后护理不满意.结论:建议家庭、社会改变目前状况.
作者:李宗英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降糖疗效及疼痛程度.方法:选择2008年1月-12月确诊为糖尿病无急性并发症及重要器官病变,需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50例进行腹部皮下胰岛素注射(以脐中心周围5cm处采用垂直或45°角进针),注射100例次作为观察组,50例进行上臂外侧皮下注射胰岛素(在三角肌下缘以30°-40°角进针)注射100例次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注射部位胰岛素吸收降糖效果及疼痛程度.结果:采用腹部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腹部皮下注射胰岛素有利于胰岛素的吸收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并可以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刘志红;陈丽丽;吴明秀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分析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门急诊2010年1-12月的麻醉处方共889张.用DDD和DUI为指标进行用药分析.结果:癌痛患者用药频度大的是盐酸吗啡缓释片及芬太尼透皮贴.结论:门急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刘青青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无溶检禁忌症的81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院前急救入院的42例为院前急救组,自行来院的39例为对照组.入院后两组均予以的尿激酶(UK)150万U溶栓及其他对症治疗,并比较两组从发病到住院溶栓时间,住院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院前急救组发病到溶栓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后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处理能够缩短AMI患者发病到住院溶栓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邓清军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5mg.kg-1.d-1,和西咪替丁10~15 mg.kg-1.d-1.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1.d-1.结果:治疗组治疗组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x2=9.624,P<0.01).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较早,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高、见效快、疗程短.
作者:彭曙辉;孙艳萍;陈俊;郑继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40例进行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的患者开展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与40例常规护理的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患者进行比较,两组病人在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0LS)、大尿流率(Qmax)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开展健康宣教后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常规护理的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对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可明显提高前列腺剜除术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进护患交流,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提高护理的社会效益.
作者:王宏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主干课,更是高职口腔医学教育的核心课程,是能体现高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的的学科,<口腔修复学>的课改也将有效的带动其它课程的改革.目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更新教学理念、制定专业实用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大技能实训和增强动手能力、仿真临床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法:由于<口腔修复学>是一门专业性、技能性、工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们彻底打破教学常规,把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融为一体,把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把教室与实验室融为一体,把讲授与示教融为一体,融教、学、做理实一体化;具体做法是以技能示教为指导,以技能实训为中心,以技能考核为手段,以顶岗就业为目的.结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口腔修复学)课程的改革极大的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有效的化解了专业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迎得了用人单位的赞誉和好评,促进了毕业生的上岗和就业.
作者:刘建东;刘曼丽;方兆奇 刊期: 2011年第z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