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瓷冠用于前牙修复的疗效评价

刘延峰;刘建;施存山

关键词:全瓷冠, 镍铬合金烤瓷冠, 前牙修复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瓷冠用于前牙修复的疗效.方法:选择全瓷冠修复前牙(A组)和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前牙(B组)的患者各40例,1年后 观察牙龈指数.结果:A组40例中,正常39例,轻度炎症1例,中、重度炎症0例;B组40例中,正常14例,轻度炎症22例,中、重度炎症4例.结论:全瓷冠用于前牙的效果修复明显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角部妊娠的诊断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角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宫角妊娠患者超声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超声图表现,宫角妊娠可分为三种类型:胚囊型(6例),不均质包块型(8例),破裂型(2例).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宫角妊娠早期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信息.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微创切口挂线旷置术治疗高位肛瘘76例

    为解决复杂性肛瘘治疗中存在的挂线勒割时所产生的疼痛、肛门括约肌损伤较多、术后瘢痕形成较大及住院时间长等问题,我科采用微创切口挂线旷置术,内口切开,内口与微小人造外口之间挂橡皮筋,不勒缚括约肌,只起到口对口引流的作用,待创面接近愈合,无明显分泌物时,拆除橡皮筋,换药至伤口完全愈合.用该方法治疗高位肛瘘76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占彦;苗建营;李燕;马剑海;王艳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应用金属股骨颈固定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应用金属股骨颈固定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12例,经5年以上随访,功能恢复全部达到优良,没有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本文就手术操作、生物力学分析及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做一总结.

    作者:冯申启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氟比洛芬酯致抽搐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非甾体类靶向镇痛药,通过在脊髓和外周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手术创伤引起的痛觉过敏状态,常用于硬膜外、臂丛等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阻滞不全时静脉镇痛的补救措施.目前临床使用较普遍,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本文就氟比洛芬酯致神经系统抽搐反应1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预防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筱凌;蒋金诚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妊娠合并附件肿物手术治疗分析

    随着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妊娠妇女附件肿物的检出率逐渐增加.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剖宫术中发现附件肿物的几率也逐渐增加.多数孕期附件肿物是与妊娠相关的,对于孕期持续存在的无症状附件肿物的处理还存在争议.孕期手术对孕妇及胎儿都有风险,而保守治疗又可能使恶性肿瘤进展及发生囊肿扭转、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分析剖宫产术中同时行附件肿物手术病例的临床特点.

    作者:陈更越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局部麻醉下耳部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和护理措施

    耳部手术是根除或有效治疗某些耳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临床多采用局部麻醉方式.由于术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其心理活动贯穿于手术全过程,对手术能否顺利进展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心理护理在手术全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现结合多年的工作实残,对局麻状态下耳部手术患者的心理进行解析,并探究相关护理措施.

    作者:邱德叶;黄静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甲氨蝶呤单次肌注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输卵管妊娠35例单次肌内注射甲氨蝶呤50mg/m2直接杀死胚胎,一次一疗程,观察用药后生命体征、腹痛、阴道出血、血尿HCG下降情况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35例病人34例成功,1例失效行剖腹探查术.结论单次肌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好,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吴惜静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侵权责任法》条文解析、案例分析及思考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侵权责任法的理解,本文对侵权责任法法律条文和相关案例做了点评和分析,对医务人员如何应对提出思考.

    作者:戴琼;李丽岩;刘敦旺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不同途径经皮冠状动脉心脏介入诊疗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心脏介入诊疗相关并发症.方法 220例择期行心脏介入诊疗患者随机分为经桡动脉途径组(观察组)和经股动脉组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止血压迫时间、住院时间和外周血管并发症.结果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差异,但外周血管并发症、止血压迫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心脏介入诊疗优于经股动脉途径.

    作者:王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对孕妇实施产前教育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目的:探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方法.方法:设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实施产前教育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变化.结论:采取形式多样产前教育,有效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作者:王会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全身麻醉用于危重孕妇剖宫产的体会

    对于危重且生命体征复杂的孕妇进行剖腹产手术时,全麻是一个风险较高也是炒作复杂的过程.在我院从在2008-2010年4年期间行全身麻醉孕妇剖宫产手术共32例,现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傅玉纯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全身多部位多脏器、器官损伤的诊治体会(附89例报告)

    目的:探讨全身多部位多脏器、器官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全身多部位多脏器、器官损伤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方法.结果:手术治疗74例,非手术治疗15例,治愈84例,手术死亡5例,治愈率94.38%.结论:全身多部位多脏器、器官损伤优先处理危及生命器官的病变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白云升;郭中叶;邹云东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乳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的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患者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手术的194例患者,给予心理、术前、术后护理及适当体位、饮食、功能锻炼的护理等.结果: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手术成功率,术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为78.9%.结论:充分发挥早期护理干预,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翠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SDHVD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方法:对75例SDHVD住院患者进行严密心电监护,观察心率的频率、节律、类型、时间,患者的活动状态并做好护理.结果:在75例SDHVD患者中出现心律失常46例,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均好转出院.结论:SDHVD发病隐袭,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是SDHVD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观察护理尤为重要,可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为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施惠碧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谈谈手术室患者安全的护理

    杜绝、消除手术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或伤害,主要从五个方面讲述:患者身份识别和核对;严格实行查对制度;严防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提高用药安全;无菌技术在手术室应用的重要性,它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确保患者安全;防范手术患者跌倒、坠床反压疮事件的发生;手术患者各种导管的识别、分类及固定、观察等,尤其是气管导管的安全护理.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安全风险的培训,是保证手术患者安全的根本途径,确保每项护理措施做到零缺陷是我们呵护生命的神圣职责.

    作者:李林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因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神经外科由于住院病人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病死率、病残率高,意外突发事件多,增加了护理风险.如何有效的回避和降低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护理环境,防止护理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护患纠纷的产生,不仅给病人带来元尽的痛苦,也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心理压力及损失,并造成病人对整体护理队伍的不信任,这对发展护理事业、促进病人康复都是不利的.为了减少护理风险的产生,我们针对神经外科的特点和发生风险的原因逐一分析,并制定防范对策.

    作者:包亚娟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神经内分泌激素拮抗剂干预后糖尿病性心肌病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糖尿病性心肌病(DCM)在缬沙坦和美托洛尔药物干预后的改变.方法:对63例DCM患者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左室结构、左室收缩功能及左室舒张功能.结果:未应用神经内分泌激素拮抗剂组患者表现为左房、左室轻度扩大,心肌回声异常且增厚,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降低,且舒张功能降低更明显.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评价DCM舒张功能的主要诊断手段,在使用神经内分泌激素拮抗剂干预后可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苏光;张向民;李琦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人性化护理在提高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护理人性化服务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而被推出的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也是现代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性化护理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尊重个人隐私为核心,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的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1].以人为本,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人性化的服务已成为了医院快速发展的促进剂和医院品牌的推动剂,也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我门诊科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以来,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陆惠洁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通过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经桡动脉进行冠脉介入治疗1840例临床治疗与护理,认为经挠动脉进行PCI比经股动脉进行PCI优越性大,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蒋玉兰;张金燕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玻璃纤维桩在前牙残冠修复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玻璃纤维桩在前牙残冠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就诊的前牙冠需修复的临床患者46例,52颗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制作玻璃纤维桩树脂核恢复基牙外形,然后进行全冠修复.结果:经3-12个月随访,通过临床及X线检查49个牙获得随访,1颗牙桩折,1颗牙纤维桩松动脱位,47颗修复体的固位、边缘密合度、牙周状况均良好.结论:玻璃纤维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折性、抗疲劳性、美观、易操作,是前牙残冠保存修复的理想选择.

    作者:徐业高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