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峰;刘建;施存山
目的:探讨护士的聘用及聘用后的管理.方法:通过加强对我院2000年5月-2010年12月招聘的76名聘用护士的培训和管理进行观察.结果:聘用护士已成为科室中坚力量及技术骨干.结论:护士实行聘用制,能更好地优化护理人才,更新护理人才队伍.
作者:李蜀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奇正消痛贴膏疗法对膝骨关节炎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共观察80例,随机分为消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奇正消痛贴膏,1贴/天,对照组给予活血止痛膏,1贴/天,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和疼痛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治疗贴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奇正消痛贴膏改善膝骨关节炎的症状优于活血止痛膏.
作者:何锦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分析我院院住院患者退药原因,促进合理用药,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方法:利用中心药房冲帐单及退药系统对病区药房2009-2010年科室退药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退药事件400例,主要退药原固有节假日出院、医嘱变更等.结论:对建立规章制度与落实提高医师、护师与药师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加以重视是减少我院退药的有效方法.
作者:钱秋玉;潘书权;徐春静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索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住院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78例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COPD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护理质量,有利于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荆林;刘万兰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中的表达与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EMs异位内膜30例(实验组)和正常子宫内膜30例(对照组)中COX-2、VECF的表达.结果:①EMs异位内膜组织中COX-2、VEGF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EMs异位内膜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976,P<0.05).结论:COX-2和VEGF在EM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二者在血管生成过程中密切相关,可能为EMs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张翠芹;张艳辉;周艳荣;唐红霞;李学军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患者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手术的194例患者,给予心理、术前、术后护理及适当体位、饮食、功能锻炼的护理等.结果: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手术成功率,术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为78.9%.结论:充分发挥早期护理干预,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翠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养麦花叶总黄酮(TFBFL)对链脲佐菌素(STZ)加脂肪乳诱导糖尿病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T2腹腔注射加脂肪乳灌胃诱导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观察养麦花叶总黄酮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结果:养麦花叶总黄酮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脏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结论:TFBFL降低链脲佐菌素所致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作者:何玉惠;张宝琴;王艾英;贾洪娟;王希柱;宋巧凤;周文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研究呼吸道肺炎链球茵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呼吸道住院患者的痰液进行培养,将获得的张元猛罗天琴株肺炎链球茵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青霉素等14种抗生素的低抑菌浓度检测.结果:76株肺炎链球茵中,对青霉素敏感的有44株,中介8株,耐药24株.其中克拉霉素的耐药率高为78.9%,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为0%.结论:肺炎链球菌对多种药物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合理选择用药.
作者:张群先;李荣敏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头皮癌原位切除后立即取左季肋区全厚皮植皮修补术的护理.方法:护理3例采用头皮癌原位切除后立即取左季肋区全厚皮植皮修补术的患者.结果:头皮癌原位切除后立即植皮,植皮成活,未出现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的并发症.结论:头皮癌原位切除后立即植皮,既可缩短病程,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痛苦,又不影响疗效,减少了护理问题,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雷海英 刊期: 2011年第z3期
1 病例摘要患者女23岁,住院号11823,已婚、农民.孕1产1.因下腹疼痛伴头晕、肛门坠胀感10小时,于2009年11月26日下午5:40分入院.询问病史:病人人院前一天晚上同床后出现持续性下腹隐痛,疼痛逐渐加重并波及整个下腹部,无放射痛,伴头晕和肛门憋坠感,无恶心、呕吐,无发冷、发热及其他不适.既往月经周期规律,16岁初潮,30天来潮一次,持续4~6天,量中等,无痛经.末次月经为2009年9月10日,22岁结婚,23岁孕足月剖宫分娩一男婴,平时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结核、肿瘤病史.
作者:史博宏;信力静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SDHVD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方法:对75例SDHVD住院患者进行严密心电监护,观察心率的频率、节律、类型、时间,患者的活动状态并做好护理.结果:在75例SDHVD患者中出现心律失常46例,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均好转出院.结论:SDHVD发病隐袭,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是SDHVD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观察护理尤为重要,可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为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施惠碧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经脐无瘢痕腹腔镜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15例复杂性阑尾炎行经脐无瘢痕腹腔镜治疗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体温恢复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60~80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0~23h,进食时间24~36h,体温2~3d恢复正常.结论:该术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腹壁无瘢痕,安全可行,护理有其特点.
作者:韦全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加深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领导重视,制度落实,加强管理,强化培训,制定对策和落实措施.结果:使手术感染管理达到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各项监测指标达标.结论:想做好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就必须从组织落实、完成各项监测、严格把好质量关.
作者:敖秀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临床护理加以讨论.方法:将58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后均较对照组催醒时间缩短(P<0.05).结论:纳洛酮能够加快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苏醒、缩短昏迷时间,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黄文伶;梁平华;唐瑞康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全麻手术后,常易表现躁动、无法安抚、不合作,典型出现哭喊、手脚乱动.躁动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挣扎后可使输液器、引流管等脱出;可以引起手术部位的出血及各种意外伤害发生.寻找这些表现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对环境的不适应和焦虑、术后的体温低、伤口渗血和疼痛.
作者:杨帆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降糖疗效及疼痛程度.方法:选择2008年1月-12月确诊为糖尿病无急性并发症及重要器官病变,需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50例进行腹部皮下胰岛素注射(以脐中心周围5cm处采用垂直或45°角进针),注射100例次作为观察组,50例进行上臂外侧皮下注射胰岛素(在三角肌下缘以30°-40°角进针)注射100例次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注射部位胰岛素吸收降糖效果及疼痛程度.结果:采用腹部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腹部皮下注射胰岛素有利于胰岛素的吸收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并可以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刘志红;陈丽丽;吴明秀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唐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邮编063000摘要:目的:通过检测不同孕期妇女的血浆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探讨不同孕期孕妇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ACL-9000全自动血疑仪,对128例不同孕期组及对照组进行PT、APTT、TT、m指标检测和分析比较.结果:早孕组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中孕组、晚孕组、妊高征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和TT明显缩短(P<0.01),m明显增高(P<0.01).晚孕组和中孕组比较,APTT明显缩短(P<0.01),Fib明显增高(P<0.01),PT和TT变化不明显.妊高征组与晚孕组比较,PT、APTT、TT及FIB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不同孕期孕妇血浆凝血功能指标是否有出血倾向和血栓形成,对预后的发展方向及动态观察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张玉敏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调经促孕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96例,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分为研究组:50例,对照组:46例,研究组服用调经促孕丸配伍氯米酚治疗,对照组服用氯米酚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采用两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妊娠率为74.0%,对照组妊娠率为43.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经促孕丸治疗元排卵型不孕排卵率高,妊娠率亦高,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赖青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一种理想的适合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提高保留灌肠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需保留灌肠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用一次性输血器连接一次性导尿管保留灌肠,对照组使用传统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灌肠后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药物外溢情况、患者舒适程度、临床效果.结果:应用改良方法保留灌肠,能够避免药液外溢,使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延长,临床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组中药保留灌肠,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减少了患者痛苦和不适,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汤淑静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研究造口定位及健康教育在预防永久性结肠造口旁疝中的作用.方法:术前造口定位,按阶段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讲解预防造口旁疝知识的健康教育.结果:随访2年无一例造口旁疝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造口定位及健康教育对预防和减少造口旁疝的发生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岚 刊期: 2011年第z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