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患者满意度调查管理在中西医结合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顾一平

关键词:质量管理, 满意度, 应用
摘要:患者满意度调查管理在中西医结合医院服务质量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患者满意度调查管理中,应用质量目标管理,加强调查表的导向作用,注重真实满意度的收集,强化医患沟通,持续质量改进、提升服务品质,营造更为让病人接受的文化氛围,赋以质量管理更加丰富的内涵.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忠诚度.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50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解肠套叠住院患儿家属焦虑与抑郁患病情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病房肠套叠住院患儿的直系家属150例,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肠套叠家属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焦虑得分(61.30±14.21)分,抑郁评分(54.00±14.89)分,与正常人群国内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文化程度和年龄在焦虑和抑郁得分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性别对焦虑和抑郁得分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肠套叠患者家属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受到多种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文化程度和年龄对焦虑和抑郁的程度影响较大,临床上应采用不同的措施来降低肠套叠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作者:李雪莹;杨凡;胡晓云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1558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1558例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头孢呋辛和头孢噻肟钠频率高.43.32%的患者术前0.5 h用药,56.68%在切断脐带后用药.11.88%患者用了2~3种的抗菌药物.不同的用药种数及用药时机、以及一次性用药与术后持续用药之间比较,均示对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本组存在着抗菌药物选药档级偏高、术后用药时间长和联用率高等不合理情况,应予以干预.

    作者:梁建敏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Ⅲ、Ⅳ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22例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患者肱骨外科颈NeerⅢ、Ⅳ型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镇定钢板治疗老年NeerⅢ、Ⅳ型外科颈骨折患者22例,其中Ⅲ型18例,Ⅳ型4例.结果:22例经过1-2年随访,根据Neer评分法,18例Ⅲ型优11例,良7例,优良率达100%.4例Ⅳ型骨折,优1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达7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陈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72例

    耐多药结核病(multi2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MDR-TB)在世界各国发生率逐年上升,其治疗至今仍是临床工作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患者的治疗更是棘手,其特点为治愈率低,病死率高,是目前结核病控制领域急需解决的难题.我们从2009年1月~2010年12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72例,在合理选用抗痨方案的同时,采用局部介入用药,并结合中药治疗,近期疗效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云;王志远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腭部岛状瓣在重建磨牙后区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腭部岛状瓣在重建因肿瘤切除导致的磨牙后区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5月~2010年8月收治21例腭部岛状瓣修复磨牙后区缺损患者,男女比例为:16/5,平均年龄45岁(24~74岁),肿物良性恶性比例为:4/17.缺损范围3cm×2 cm~5cm ×3cm.所有病例均采用腭部岛状瓣修复缺损部位,术后2至5天(平均3.5天)行口腔进食.结果:20例病例获得一期愈合,1例获得二期愈合.所有病例供区未出现术后并发症;21例患者经6个月~7年的随访,腭部岛状瓣修复区粘膜与附近正常及对侧粘膜的层次和颜色、弹性、光滑度、质地无明显差异,咀嚼摩擦和食物刺激无明显影响.结论:修复磨牙后区缺损,腭部岛状瓣易于制取,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作者:李纪奎;左金华;李小鹏;徐杰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研究进展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意义和时机、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营养补充的护理、失语训练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的护理、心理护理脑卒中后抑郁情绪的护理与研究、脑卒中患者家属护理知识的现状的进展综述得出这样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各种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不失时机的尽早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管付岩;姜晶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同伴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宜兴市区168名2型糖尿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行糖尿病运动知识宣教,然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名,出院后对照组根据所学内容自行运动,观察组采取同伴教育的方法行运动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运动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同伴教育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依从性.

    作者:白洪琴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护士长模糊授权对提高病房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士长的模糊授权对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在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每个周六、日护士长授权当日上班的责任制护士为护士长,井以模糊授权的授权方式授权其做好护士长的临床管理工作,并对这一管理模式的实行前后进行病房突发事件处理率和患者满意率的比较.结果:突发事件处理率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也明显提高(P<0.01).结论:护士长的模糊授权提高了病房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病区护士得到了患者普遍赞誉,明显减少了患者的投诉,促进了科室的有效管理,带给了医院和科室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陈小燕;覃梅;陈宝玉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DSA引导下经皮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在DSA引导下行经皮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对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DSA引导下经皮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指导及康复训练.结果58例中,治愈50例;显效12例,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经过临床病人应用及观察研究,DSA引导下经皮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治疗手段上的优势互补性,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慧丽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癌症疼痛评估方法止痛与护理新进展

    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50%~80%的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不但限制活动、减少饮食、影响睡眠,在心理上也会压倒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宝华;胡天霞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全身多部位多脏器、器官损伤的诊治体会(附89例报告)

    目的:探讨全身多部位多脏器、器官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全身多部位多脏器、器官损伤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方法.结果:手术治疗74例,非手术治疗15例,治愈84例,手术死亡5例,治愈率94.38%.结论:全身多部位多脏器、器官损伤优先处理危及生命器官的病变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白云升;郭中叶;邹云东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细节探讨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细节,为临床医护操作实践和带教提供参考;方法:仔细分析操作过程每一步骤,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具体操作的每一步都有细节决定着成败;结论:细节决定成败.

    作者:许艳;周宁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灰树花提取物对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灰树花提取物对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胃粘膜损伤模型,用灰树花提取物进行干预,观察大鼠胃粘膜损伤指数和病理学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经灰树花提取物干预后,大鼠胃粘膜损伤指数明显下降(P<0.05),且病理学变化也有显著改善;结论:灰树花提取物对大鼠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朝青;蒋峰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人本主义思想在心理危机早期干预的应用探析

    遭遇灾难性事件的个体在经历心理危机期间需要得到及时的心理干预.在以情绪和情感为主导,理性的思维遭到严重冲击的特殊心理状态中更多需要来自人性深层次的信赖、关怀和呵护,帮助其平复情绪,恢复理智.本文尝试结合7.5事件中个案的干预经验,通过评述以人为中心疗法基于的人本主义思想在早期的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人们对人文关怀与心理危机干预对策的重视.

    作者:米尔孜合买提;黄凤君;再娜甫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穿刺的护理

    护理对提高经皮肺活检穿刺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减轻对肺活检穿刺的担忧和恐惧感,是患者积极配合检查的前提;术中的心理护理和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是穿刺成功的前提;术后的心理护理和并发症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保障.

    作者:陈瑛;蒲海兰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胰岛素瘤5例诊治体会

    目的:提高对胰岛素瘤的认识、诊断和治疗,同时评价内镜超声(EUS)在胰岛素瘤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例疑为胰岛素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定位诊断进行总结分析.术前均行内镜超声、腹部超声以及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同时与手术中的发现及手术后的病理结果相对比.结果:4例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3例有典型Whipple三联征,1例饥饿试验诱发.术前EUS、CT(平扫+增强)、US检查,检出率分别为83.3%(5/6)、33.3%(2/6)16.7%(1/6);,5例全部手术,手术共发现6个病灶,4例为腺瘤,1例为增生.而与手术后病理结果比较,EUS对胰岛素瘤的诊断符效率为80.0%(4/5),对胰腺病灶的部位以及大小的诊断均基本与手术发现相符.结论:胰岛素瘤常反复发作低血糖,有各种交感神经兴奋及神经精神症状,影像学以EUS对胰腺占位病灶的术前定位诊断优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且创伤小,是一种临床可行且较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作者:朱晓荣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应用LC-DCP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镇定加压钢板(LC-D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2月~2010年6月,应用小切口LC-DCP钢板内固定治疗5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观察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手术中出血量30-90ml,平均65ml,手术时间40~60分钟,平均55分钟.术后第二天可不负重下地活动.经过6个月~24个月,平均14月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4个月~~13月平均7月,术后未出现原发疾病加重和新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应用LC-DCP微创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安全性高、卧床时间短、骨折愈合好、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冯志永;宓士军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矫正手术联合针灸治疗斜视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通过斜视矫正手术联合针灸治疗斜视.方法:对29例(58只眼)斜视患者行双眼斜视矫正手术,术前和术后运用针灸配合治疗,术前和术后1周拍摄眼底照片,并使用绘图软件测量黄斑-视乳头夹角度数,记录术眼的客观旋转度数.使用同视机检查主观旋转度数和双眼视觉功能.结果:58只眼术前客观旋转度数右眼为内旋转10.48°±6.01°,左眼为内旋转9.37°±5.88°;斜视矫正手术联合针灸治疗后1周右眼和左眼的客观旋转度数分别减少了9.11°±7.09°和7.94°±4.76°.双眼手术前、后客观旋转度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视机检结果显示全部患者手术前、后均无正常双眼视觉功能和旋转斜视.结论:斜视矫正手术联合针灸可有效治疗斜视,明显增加患者的美感,达到美容的效果.

    作者:徐冰;张炳泰;魏光美;施立宪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浅谈妇科护生临床带教规范化建设的心得

    目的:探讨妇科临床带教流程的规范化建设对护生实习效果的作用.方法:结合多种临床带教手段对妇科实习护生进行规范化带教.结果:妇科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通过理论和实践考核,87%实习生成绩优异,13%成绩良好.结论:临床带教流程的规范化建设对于提高妇科实习护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作用明显.

    作者:鲁樒;钱虹;李承秋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