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清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治疗价值.方法对36例均由HRCT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伴感染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2~5次治疗后,治愈7例,有效29例.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较单纯内科常规治疗效果明显优越,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荣芳;刘卫;蒋连强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分析我院院住院患者退药原因,促进合理用药,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方法:利用中心药房冲帐单及退药系统对病区药房2009-2010年科室退药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退药事件400例,主要退药原固有节假日出院、医嘱变更等.结论:对建立规章制度与落实提高医师、护师与药师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加以重视是减少我院退药的有效方法.
作者:钱秋玉;潘书权;徐春静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提高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现在调查、原因分析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检测合率由87.3%提高到96.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物体表面检测率,同时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充分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作者:张秀燕;郭泽霞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止血绫对甲状腺手术创面渗血,组织愈合的影响.方法:对10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手术切除后,剖面贴上止血绫纱布,残腔内不放置引流物.观察创面渗血情况.结果: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止血绫,在闭合腺体残腔后,创面渗血减少.结论:止血绫在甲状腺手术中对减少创面渗血、促进组织愈合具有较好作用.
作者:秦开崇;罗启军;肖远朝 刊期: 2011年第z3期
静脉输液是现代医疗工作中常见的治疗手段,更换静脉输液是实施这一治疗护理操作重要的一环.目前在临床静脉输液更换操作过程中不仅存在着技术上的安全隐患,而且服务对象希望得到尊重、重视、关怀、理解的心理满足度不够.因此,加强对更换静脉输液服务流程的规范和持续质量改进,从而实现静脉输液的安全,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王桂芳;尹艳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对于化疗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才能保证病人得到合理用药.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减少了化疗病人多次穿刺的痛苦和发生感染的危险.留置针一次穿刺可以保留5~7天甚至更长,不需要每天进行穿刺,只要将输液器与静脉留置针连接即可;静脉留置针是一种软针头,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随血管走行而变化,不影响躯体运动,有利于病人的活动及搬动;静脉留置针套管对血管刺激小,减少了静脉炎和液体外渗的发生,对化疗病人的周围浅静脉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立敏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角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宫角妊娠患者超声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超声图表现,宫角妊娠可分为三种类型:胚囊型(6例),不均质包块型(8例),破裂型(2例).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宫角妊娠早期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信息.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诊断与治疗流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40例院前急救及36例家属自行送院急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经验总结,探讨我院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流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结果:40例院前急救患者,现场死亡1例(2.5%),39例(97.5%)经院前有效急救后,迅速入医院治疗,其中7例(17.5%)治愈,32例(80.0%)好转.36例家属自行送院急救患者,5例(13.9%)经急救无效后死亡,其余入院治疗有4例(11.1%)治愈,27例(75.0%)好转.分别对两组患者死亡率及治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其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流程是可行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并提高治愈率和愈后生活质量.
作者:周伟梁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于胃管插入效果的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9月~2010年7月收治的120例需插胃管鼻饲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口腔插入胃管,治疗组患者经鼻腔插入胃管,比较两组患者插管过程中恶心、呕吐发生率,插管次数及食管损伤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插管成功率高,恶心、呕吐、食管损伤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腔插管能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患者的不适程度,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覃玉秋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通过在临床中应用中心静脉置管引流系统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探讨护理工作在其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用中心静脉置管法对22例中等量以上的恶性胸腔积液病人进行引流.结果:22例患者中CR、PR分别为7例1例.总有效率约为818%.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穿刺部位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护理措施,使患者化疗后反应明显减轻,无出血、脱管、断管等现象发生.结论:在护理工作配合下的中心静脉置管引流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方便、有效,便于临床开展.
作者:苏颖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 了解我市某中学在校生结核病发病基本情况,针对学校结核病疫情,提出防止疫情扩散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方法 对结核病患者所在年级学生进行X线胸透检查和结核菌素(以下简称PPD)试验,对PPD试验强阳性者拍X线胸片,异常者进一步做痰涂片等相关检查,并进行后续治疗与管理.胸片未见异常者建议预防性药物治疗.结果 该年级学生共569人全部参加胸透,查出活动性肺结核4例.有534名学生接受PPD试验,呈强阳性反应50人,强阳率9.36%;经胸片检查,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例.5例患者中痰涂片阳性1例.结论 学校是人群聚集的特殊场所,一旦有结核病患者连续出现,就要警惕有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存在.应积极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结核病疫情在校园内扩散.
作者:丁科亮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在临床工作中,静脉穿刺是护士操作频率较高的一项技术,也是反映护士业务技术熟练程度的一项直观的指标,尤其是在抢救患者时,需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以输注抢救药物,此时护士的一针穿刺成功与否,对抢救患者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自2010年3月起,在考核护士的静脉输液时,把血管穿刺的难易程度纳入评分标准,以综合反映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水平,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作者:龙羽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护士的聘用及聘用后的管理.方法:通过加强对我院2000年5月-2010年12月招聘的76名聘用护士的培训和管理进行观察.结果:聘用护士已成为科室中坚力量及技术骨干.结论:护士实行聘用制,能更好地优化护理人才,更新护理人才队伍.
作者:李蜀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旨在研究美托洛尔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住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例9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所有病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及口服美托洛尔.治疗前及治疗后30天分别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及发生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有好转,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好转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显著提高的心率变异性及残少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作者:高振秋 刊期: 2011年第z3期
情绪对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管理情绪,调节情绪,驾驭情绪,做心境的主人,不仅是维护身心健康的需要,而且也是自我发展和人格成熟的务件.
作者:姜晓平;孙立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研究呼吸道肺炎链球茵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呼吸道住院患者的痰液进行培养,将获得的张元猛罗天琴株肺炎链球茵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青霉素等14种抗生素的低抑菌浓度检测.结果:76株肺炎链球茵中,对青霉素敏感的有44株,中介8株,耐药24株.其中克拉霉素的耐药率高为78.9%,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为0%.结论:肺炎链球菌对多种药物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合理选择用药.
作者:张群先;李荣敏 刊期: 2011年第z3期
总结了64例全脑血管造影及部分病人进行介入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为临床护理提供一个规范的护理模式.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柯贵伟 刊期: 2011年第z3期
随着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妊娠妇女附件肿物的检出率逐渐增加.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剖宫术中发现附件肿物的几率也逐渐增加.多数孕期附件肿物是与妊娠相关的,对于孕期持续存在的无症状附件肿物的处理还存在争议.孕期手术对孕妇及胎儿都有风险,而保守治疗又可能使恶性肿瘤进展及发生囊肿扭转、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分析剖宫产术中同时行附件肿物手术病例的临床特点.
作者:陈更越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层流手术室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采用清水和500mg/L84消毒液(含氯消毒剂)两种方法的清洁效果.方法:选择层流手术室千级1间和万级1间为实验组;百级1间和万级1间为对照组,在术晨和手术后,实验组采用清水擦拭未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手术室物体表面(包括麻醉工作台面、监护仪、器械台、电刀车、托盘架、嵌入式药品柜、控制面板、墙面),对照组使用84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比较两组采样物表菌落计数.结果;两种方法擦拭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合格率符合卫生部消毒技术标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层流手术室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采用清水擦拭可保持其清洁效果,在减少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消毒液对环境和人员的危害.对已被血液或体液等有机物污染或疑似污染的物体表面必须使用消毒液擦拭.
作者:卢美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眼部下睑袋松弛的美容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内侧眶隔脂肪释放填充眶睑沟状下陷,利用眼轮匝肌瓣与脂肪瓣结合,在眶隔与眼轮匝肌之间增加一层由脂肪和肌肉组成的复合组织作为衬垫,以增加组织厚度,弥补或缓解眼眶下陷.结果本组42例,其中33例医患双方均满意,4例下陷区矫正不足,5例下陷区矫正过度,再次手术去除适量脂肪.结论被释放并下移的脂肪组织或被释放的眶隔脂肪组织和返折的眼轮匝肌充填于睑袋下陷区,眶隔脂肪-眼轮匝肌复合组织瓣的形成加强了下眶前壁的张力,保证了眶内外的生理屏障及充填脂肪、肌肉的血供,使其在生理、解剖学方面,更趋于合理、自然,避免了术后远期内的组织因缺血退化而引起的组织退缩,增加了美感,达到了美客的效果.
作者:张炳泰;徐冰 刊期: 2011年第z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