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淑辉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和分娩均有影响,本文对我院10年间的10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产科共住院20962例,其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09例,占0.52%.肌瘤小直径1cm,大直径15cm.
作者:叶家枝;曹玉华;汪加娥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在DSA引导下行经皮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对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DSA引导下经皮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指导及康复训练.结果58例中,治愈50例;显效12例,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经过临床病人应用及观察研究,DSA引导下经皮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消融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治疗手段上的优势互补性,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慧丽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医院实施药品零库存管理的措施.方法:回顾零库存的概念以及药品零库存管理的背景,结合工作经验分析药品零库存管理的优势和实施措施.结果与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医院药品零库存管理.药品零库存管理的实现可以使医院产生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药品零库存管理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必然.
作者:袁凌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3例,对临床分型、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53例病人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6~34个月),其中优良率达90.6%.结论:手术对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作者:廖集海;董桂甫;陆春;张均锦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压疮是指机体组织由于遭受外部压力而出现的局部急性缺血性损害.对27例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的概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孙晶晶;陆叶;张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气管内置管供氧配合(FOB)救治慢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慢性呼衰的患者通过纤支镜行气管内置管供氧、吸痰和支气管肺灌洗,并应用经纤支镜气管内置管供氧技术,检测术前、术中、术后24小时动脉血氧指标[1],同时护理人员加强术前宣,术中配合和术后严密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有3例进行了两次气管内供氧和支气管肺灌洗,其余行1次治疗.术后呼吸困难明显缓解,咳嗽、咳疾、发热等症状明显减轻,肺部感染得到控制,所有患者均得到成功救活,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周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熟练的操作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及术后健康指导等护理配合是经纤支镜气管内置管供氧救治慢性呼衰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梅娟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研究血清前白蛋白(PA)检测对于临床肝病检测的重要意义.方法:对214例肝病患者和98例正常标本,分别检测其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PA水平,并且比较这三者在肝病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别,还比较血清PA水平在肝病组中的差别.结果:肝病组和对照组中的三项对比发现,肝病组的血清PA水平变化具备统计学意义(P<0.01).肝病组内的肝硬化组的血清PA水平下降的程度为显著.结论: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变化要比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更为灵敏,这也反映出其对肝功能损害.
作者:黄生金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培养护理人才医学英语听说交流能力的探索与研究.方法:以人文精神为基础,融入创新教育,通过以TBL教学为主的授课与实践等多种教学法相结合来提高护理人才的医学英语听说交流能力.结果:构建起适应培养护理人才医学英语听说素质的模式.结论:医疗市场国际化,尤是我院JCI要求,护理人员作为与顾客接触的第一线,与外籍(韩国)医生接触的第一线,她们的培养必须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我院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在工作方面的英语沟通能力,为我院走进国际化起到了铺路石作用.
作者:刘英;朴相根;金柱翰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预防肿瘤病人PICC置管后血栓的作用.方法:113例留置PICC的肿瘤病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置管后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毫克连续3天静脉输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未采用地塞米松.两组病人置管后均采用超声监测PICC血管,观察是否有血栓形成,比较血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病人置管后连续3天使用地塞米松可降低PICC置管后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郭彩霞;沈美娜;张璐;赵晓玉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10月19日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当日住院患者568例,医院感染率为4.58%,例次感染率5.28%,感染科室以ICU高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12%.一联用药占72.04%,二联用药占23.66%,三联用药占4.30%.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王洪芹;王金磊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这是一项现代高科技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治愈率高的优点,有着快速康复治疗理念的门诊手术.方法:通过我科384例门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的总结和分析.结果:行LC 384例,368例成功其中4例行单孔,16例中转开腹手术.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效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严薇;高勇;马惟俭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与顺铂(Cisplatin,DDP)治疗乳腺癌引起的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2例乳腺癌心包转移及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5-Fu组6例,DDP组6例,引流心包积液后,分别以5-Fu 1.0g、DDP60mg心包腔内注入,每周一次,每例患者均进行4次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5-Fu治疗恶性心包积液6例,有效4例(66.67%),DDP治疗恶性心包积液6例,有效5例(83.33%),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结论:5-Fu、DDP腔内治疗乳腺癌所致的恶性心包积液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加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肩锁关节脱位有各种治疗方法,对于Ⅲ度的完全性脱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手术治疗.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肩锁关节脱位59例,采用不同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通过精心的护理和系统的康复锻炼,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汤文娜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综述早期复极综合征(ERS)与心律失常关系.方法:检索ERS与心律失常文献资料,分析ERS的特点、类型、引起心律失常的类型、机理、诊断标准、治疗和预后.结果:ERS心律失常发生率在20%~40%,以心动过缓、早搏多见.结论:ERS为正常电生理变异,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属良性经过,预后良好.
作者:张程;慈书平;王福军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结核的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及有效预防.方法:通过影像学的动态监测、痰菌培养(结核菌敏感与耐药试验),分析26例老年肺结核病的临床诊治情况,针对其发病特点,找出对策.结果:本组65例病人,特点为老年人发病多,复发或再感染者居多,病情重且复杂者居多.结论:老年肺结核多为继发性,老年人对结核菌的抵抗力下降而发病高是因全身免疫功能下降,肺部免疫力也下降,肺组织弹性减弱,呼吸道分泌功能降低,使肺清除痰液的抵抗疾病能力下降,结核菌侵入发病,症状不典型,发病隐匿且病程长.老年人耐药病例多、重症病例多,已成为主要慢性传染源.老年人尽可能避免与肺结核病人接触以防被传染.
作者:冯颂华;王志君;姚源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sinage,VSD)治疗下肢皮肤撕脱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下肢皮肤撕脱伤患者,创面平均面积为10cm×15cm,均采用皮瓣转移术+VSD负压吸引术修复创面,术后给予负压吸引、观察皮瓣血运、体位护理、营养支持等护理.结果:术后全部病例均荻随访,创面均一期愈合.皮瓣与周围皮肤色泽相似,无臃肿、破渍,质地.结论:皮瓣转移术结合VSD封闭创面是修复下肢皮肤撕脱伤患者创面较理想的方法,术后合理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捷;陈玉荣;詹美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方法:①对92例可疑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查,筛选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病例,观察脑血流次序变化;②对诊断为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进行屏气实验,计算屏气指数(BHI),评价其脑血流储备能力.结果:①92例患者经TCD检查诊断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27例,总检出率29.35%;②患侧MCA的平均血流速度与健侧MCA、同侧ACA、PCA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并且患侧MCA的搏动指数与健侧MCA、同侧ACA、PCA相比较比较显著升高(P<0.01);出现明显的脑血流次序变化;③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屏气指数及各组间屏气指数均显著低于健康成人/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显著下降,出现明显的脑血流次序变化;并且出现明显的脑血流储备降低.
作者:孟珊珊;刘洪文;贾非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评估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220例急性软组织挫伤的患者按照1: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予奇正消痛贴膏于患处外敷;对熙组110例,扶他林乳胶剂局部外用.结果:治疗组107例完成试验,总有效率为91.6%,过敏率2.7%;对照组109例完成试验,总有效率为80.7%,过敏率0.9%.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效果确切,起效迅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熙谋 刊期: 2011年第z3期
文章分析了导致护理风险的动因,如:来自护士方面的因素及来自其他方面的因素.针对动因,在日常工作中找到了搞好风险管理的几点方法:包括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进行护理风险防范培训,针对风险采取有效措施等.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只有加强风险管理才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风险管理的重点是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只有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才是有效落实风险管理的保证.
作者:朱加敏;赵成梅;任成云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回顾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气管插管的患者中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护理12例、导管阻塞4例,发现非计划性拔管与缺乏有效的固定,未采取适当的肢体约束措施,镇静效果不佳,医疗护理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导管阻塞与插管后气道湿化不足,吸痰不及时,气道管理不到位等因素有关.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
作者:袁爱荣 刊期: 2011年第z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