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捷;陈玉荣;詹美芳
日常生活中手外伤十分常见,占到外科急症总数的20%,骨科急症总数的40%.手部皮肤缺损为手外科常见的损伤,约1/3手外伤病例需进行皮肤移植术[1],对于急诊、手部创伤如不及时移植皮肤覆盖创面,就谈不上良好的功能及外观,所以手部皮肤移植在手外科领域中非常重要[2].本文对各种皮瓣移植在手外伤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汪海涵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8例诊断为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对照组52例,行开腹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对比观察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无需输血,无临近器官损伤,术中术后均无手术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禁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在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治疗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美观元疤痕,且保留了生育能力,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施桂玲;雷志英;黄爱民 刊期: 2011年第z3期
患儿,男性,1岁2月.患儿因出生后紫绀行超声检查提示: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闭锁、肺动脉闭锁、功能性单心室、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查体:口唇紫绀明显,可见杵状趾、指.心前区可触及震颤,胸骨左缘2、3、4肋间均可闻及4/6级糙喷射样收缩期杂音.
作者:陆龙;姚建民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调经促孕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96例,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分为研究组:50例,对照组:46例,研究组服用调经促孕丸配伍氯米酚治疗,对照组服用氯米酚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采用两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妊娠率为74.0%,对照组妊娠率为43.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经促孕丸治疗元排卵型不孕排卵率高,妊娠率亦高,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赖青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运用穴位注射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穴位注射双侧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隔2天治疗1次,共治疗10次.;对照组常规服用扑尔敏、赛庚啶、维生素C,7 d为1个疗程,疗程间停药3天,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2%,对照组为79.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穴位注射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方法.
作者:王瑜;蒙珊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与顺铂(Cisplatin,DDP)治疗乳腺癌引起的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2例乳腺癌心包转移及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5-Fu组6例,DDP组6例,引流心包积液后,分别以5-Fu 1.0g、DDP60mg心包腔内注入,每周一次,每例患者均进行4次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5-Fu治疗恶性心包积液6例,有效4例(66.67%),DDP治疗恶性心包积液6例,有效5例(83.33%),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结论:5-Fu、DDP腔内治疗乳腺癌所致的恶性心包积液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加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之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也是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期性出发提出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在医院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长效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进行了探索,并对进一步完善党员教育长效机制提出了对策.
作者:王群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阐述腹腔镜下进行泌尿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2009年-2010年我院采取腹腔镜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进行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密切注意引流液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引起并发症的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论:通过护士的悉心照料,泌尿外科腹腔镜并发症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石喆;姜晓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因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神经外科由于住院病人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病死率、病残率高,意外突发事件多,增加了护理风险.如何有效的回避和降低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护理环境,防止护理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护患纠纷的产生,不仅给病人带来元尽的痛苦,也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心理压力及损失,并造成病人对整体护理队伍的不信任,这对发展护理事业、促进病人康复都是不利的.为了减少护理风险的产生,我们针对神经外科的特点和发生风险的原因逐一分析,并制定防范对策.
作者:包亚娟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评价双固定锚钉固定治疗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髂前上棘撕脱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双固定锚钉固定,术后患肢置于屈膝屈髋位,2天后下地行走,逐渐负重,加强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膝、髋关节功能活动无受限.结论:双固定锚钉方法治疗髂前上棘撕脱骨折其创伤小,操作简单且固定可靠有利于早期关节功能恢复锻炼.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法,这是一个更为有优势的选择.
作者:徐步靖;杨于共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补金片联合3DLOZA/18DL0Z方案抗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补金片联合3DL0ZA/18DLOZ方案抗痨,对照组仅给予3DL0ZA/18DLOZ方案抗痨.两组均给予甘草酸二胺胶囊保肝治疗.观察患者痰菌阴转率、肺CT变化、肝功损伤情况.结果:从痰菌阴转率、肺CT变化、肝功损伤情况观察,统计资料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补金片联合3DLOZA/18DLOZ方案抗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时,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减轻肝脏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志远;李淑云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减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及胎儿病死率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发生率占同期住院产妇的0.41%,占同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5.3%,孕产妇病死率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3.03%,围生儿病死率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6.1%.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宣教,早期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从而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发生率.对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适时终止妊娠,有利于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爱美;韩春蕾;于春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2007年至2009年我们对8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患者进行调护配合中药膏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80例,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5-75岁,平均55.7±13.6岁;病程3周-3年,平均10.2个月;发病部位:左下肢24例,右下肢15例,双下肢1例;溃疡面积大20cm2,小1.6 cm2,平均9.3 cm2.
作者:李丽芳;孙立红;唐伟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止血绫对甲状腺手术创面渗血,组织愈合的影响.方法:对10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手术切除后,剖面贴上止血绫纱布,残腔内不放置引流物.观察创面渗血情况.结果: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止血绫,在闭合腺体残腔后,创面渗血减少.结论:止血绫在甲状腺手术中对减少创面渗血、促进组织愈合具有较好作用.
作者:秦开崇;罗启军;肖远朝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心血管病主要的死因[1].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经合理的佳治疗仍不能改善症状或者持续恶化的心力衰竭[2].新活素(rh_BNP)是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快速而有效的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尿量和尿钠排泄,为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药物,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将其列入CHF的治疗指南[3].我科2008年1月~2010年7月采用新活素针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1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慧 刊期: 2011年第z3期
随着麻醉学科领域的深入发展,麻醉不再是单纯的为手术而麻醉,而是围术期临床治疗、危重病人急救、心肺脑复苏、重症监测(ICU)、麻醉术后监护及术后镇痛等领域的重要学科,这就给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理已成为外科护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手术室护士的护理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麻醉是否顺利、手术是否成功.因此,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手术医师的紧密配合,正确、仔细、认真、热情地做好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后的护理工作是确保麻醉及手术工作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做好患者围麻醉期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夏晖;刘永辉 刊期: 2011年第z3期
耳部手术是根除或有效治疗某些耳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临床多采用局部麻醉方式.由于术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其心理活动贯穿于手术全过程,对手术能否顺利进展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心理护理在手术全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现结合多年的工作实残,对局麻状态下耳部手术患者的心理进行解析,并探究相关护理措施.
作者:邱德叶;黄静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一种理想的适合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提高保留灌肠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需保留灌肠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用一次性输血器连接一次性导尿管保留灌肠,对照组使用传统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灌肠后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药物外溢情况、患者舒适程度、临床效果.结果:应用改良方法保留灌肠,能够避免药液外溢,使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延长,临床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组中药保留灌肠,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减少了患者痛苦和不适,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汤淑静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纤支镜检查诊治过程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行纤支镜检查的肺结核病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术前做过心理干预)和对照组(手术当天心理干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手术顺利,消除了恐惧心理.
作者:梅娟;罗卜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出院后的护理现状,并进行相应的观察、护理,促使我们老年病人出院后的护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收集相关老年病人出院后护理资料.结果:老年病人出院后护理不满意.结论:建议家庭、社会改变目前状况.
作者:李宗英 刊期: 2011年第z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