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比洛芬酯致抽搐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刘筱凌;蒋金诚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 抽搐, 不良反应, 神经阻滞麻醉, 现报道如下, 痛觉过敏, 手术创伤, 神经系统, 前列腺素, 临床使用, 静脉镇痛, 环氧化酶, 护理对策, 补救措施, 注射液, 镇痛药, 甾体类, 硬膜外, 总结, 预防
摘要: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非甾体类靶向镇痛药,通过在脊髓和外周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手术创伤引起的痛觉过敏状态,常用于硬膜外、臂丛等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阻滞不全时静脉镇痛的补救措施.目前临床使用较普遍,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本文就氟比洛芬酯致神经系统抽搐反应1例进行分析总结,探讨预防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48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3-6个月随访:44例术后泪道冲洗通畅,2例轻度溢泪,1例下睑轻度外翻,1例泪道梗阻,手术成功率92%.提出术前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做好术中配合的宣教,做好手术用物的准备和选择,术中加强手术要点的护理和观察以及术后对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以确保手术疗效.

    作者:江静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康复操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个阶段康复操功能锻炼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60例腰椎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操训练,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情况.结果:实验组30例,优15例,良:8例,可:6例,差1例.常规组:优2例,良:10例,可:16例,差4例.统计学显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坚持康复操训练的病人比常规病人明显恢复好,

    作者:劳丹梅;兰天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人本主义思想在心理危机早期干预的应用探析

    遭遇灾难性事件的个体在经历心理危机期间需要得到及时的心理干预.在以情绪和情感为主导,理性的思维遭到严重冲击的特殊心理状态中更多需要来自人性深层次的信赖、关怀和呵护,帮助其平复情绪,恢复理智.本文尝试结合7.5事件中个案的干预经验,通过评述以人为中心疗法基于的人本主义思想在早期的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人们对人文关怀与心理危机干预对策的重视.

    作者:米尔孜合买提;黄凤君;再娜甫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20例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对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老年痴呆病人常见的安全隐患有误吸、误服、跌倒、走失、热伤、自伤或伤人等问题,与亲属照料者、同室病人发生冲突也是不可忽视的护理安全隐患,可能加重患者症状、引起不良后果.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分级护理制度的有效落实、重视饮食及用药的护理以及加强照料者及同室病友对者年痴呆病人的认识等能有效地提高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真芳;吴敏;瞿广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手术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0年我院诊治的52例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手术后的临床资料和随诊结果,依据病人病史、术前眼压控制情况及查体所见分别行:(1)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ECCE)人工晶体(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2)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ECCE)人工晶体(10L)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3)单纯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ECCE)人工晶体(IOL)植入三种手术方式.52例病人术后随访12~24个月.结果:术后视力>0.4者42例,52例病人无一例继发恶性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膨胀期白内障应首选晶体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梁素敏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新生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症的护理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SSS)是一种少见的、严重的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泡以及大片表皮松解、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婴幼儿,偶见于成人.儿童病死率3%-4%,新生儿的病死率更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上精心护理,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措施.我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该类新生儿患儿13例,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慧萍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门诊手术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配合及器械保养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这是一项现代高科技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治愈率高的优点,有着快速康复治疗理念的门诊手术.方法:通过我科384例门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的总结和分析.结果:行LC 384例,368例成功其中4例行单孔,16例中转开腹手术.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效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严薇;高勇;马惟俭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72例

    耐多药结核病(multi2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MDR-TB)在世界各国发生率逐年上升,其治疗至今仍是临床工作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患者的治疗更是棘手,其特点为治愈率低,病死率高,是目前结核病控制领域急需解决的难题.我们从2009年1月~2010年12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72例,在合理选用抗痨方案的同时,采用局部介入用药,并结合中药治疗,近期疗效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云;王志远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应用金属股骨颈固定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应用金属股骨颈固定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12例,经5年以上随访,功能恢复全部达到优良,没有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本文就手术操作、生物力学分析及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做一总结.

    作者:冯申启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近端输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近端输卵管阻塞病人采用中药疗法、西医疗法和中西医疗法的临床疗效,得出该类型不孕症患者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记录受孕人数、宫外孕人数和不孕患者DSHSG检查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300例不孕症患者:中药治疗组受孕30人、选择性再通组受孕41人、中西医联合疗法受孕62人.结论:此类患者使用该中西医联合疗法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彬;赵永辰;李萍;李会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浅谈如何提高门诊导诊服务质量

    在医院门诊的工作中,导诊护士的服务质量越来越重要,导诊护士的工作关系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它在医院各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科对导诊护士的工作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使导诊工作礼仪化、规范化、制度化、工作中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作者:保安秀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大学生情绪的自我管理与调控

    情绪对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管理情绪,调节情绪,驾驭情绪,做心境的主人,不仅是维护身心健康的需要,而且也是自我发展和人格成熟的务件.

    作者:姜晓平;孙立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夫西地酸乳膏与曲咪新乳膏联合治疗婴儿间擦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夫西地酸乳膏与曲咪新乳膏联合治疗婴儿间擦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间擦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用夫西地酸乳膏与曲咪新乳膏联合治疗,对照组用氧化锌软膏治疗.结果:第3、7、10天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夫西地酸乳膏与曲咪新乳膏联合治疗婴儿间擦疹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榕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和消炎镇痛膏治疗,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86.00%,对照组为64.00%,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总积分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1).结论:及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起效快,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启富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7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金片联合3DLOZA/18DL0Z方案抗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补金片联合3DL0ZA/18DLOZ方案抗痨,对照组仅给予3DL0ZA/18DLOZ方案抗痨.两组均给予甘草酸二胺胶囊保肝治疗.观察患者痰菌阴转率、肺CT变化、肝功损伤情况.结果:从痰菌阴转率、肺CT变化、肝功损伤情况观察,统计资料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补金片联合3DLOZA/18DLOZ方案抗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时,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减轻肝脏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志远;李淑云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鼻槁的辨治体会

    本文概括了鼻槁的病因,外邪风、燥、毒,与肺、脾、心、肝、肾五脏亏损的关系,首次提出了鼻槁与五脏皆有关的论述,并强调了中医加现代医学内镜下清洗的治疗方法,并着重对中医的辨证论治及方药.

    作者:苏道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手术室围麻醉期护理体会

    随着麻醉学科领域的深入发展,麻醉不再是单纯的为手术而麻醉,而是围术期临床治疗、危重病人急救、心肺脑复苏、重症监测(ICU)、麻醉术后监护及术后镇痛等领域的重要学科,这就给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理已成为外科护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手术室护士的护理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麻醉是否顺利、手术是否成功.因此,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手术医师的紧密配合,正确、仔细、认真、热情地做好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后的护理工作是确保麻醉及手术工作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做好患者围麻醉期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夏晖;刘永辉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的产程观察

    目的:观察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病的产程情况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初产妇165例,随机分A、B、C三组,A组25例,B、C组各70例.由麻醉师予A组和B组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射8μg及6μg舒芬太尼,待产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A组鞘内用药为0.4μg/ml的舒芬太尼;B组硬膜外腔用药为0.143%甲磺酸罗哌卡因+0.3μg/ml的舒芬太尼;C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三组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C组的剖宫产率比A组、B组的剖宫产率高(P<0.05);C组的缩宫素使用率比A组、B组的低(P<0.05);三组的潜伏期时间、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出血量和器械助产率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认为,微量舒芬太尼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和以舒芬太尼为主要药物的腰硬联合阻滞这两种分娩镇痛方法具有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

    作者:卢觉英;周朝明;宋庆华;覃廷华;骆永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附60例)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5mg.kg-1.d-1,和西咪替丁10~15 mg.kg-1.d-1.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1.d-1.结果:治疗组治疗组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x2=9.624,P<0.01).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较早,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高、见效快、疗程短.

    作者:彭曙辉;孙艳萍;陈俊;郑继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的心理干预

    血液透析(HD)是尿毒症患者的不完全性肾替代疗法,它给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生存机会.患者从未经血液净化的明显尿毒症状态过渡到平稳透析阶段称为血液透析的诱导期[1].由于治疗方式的改变,这段时期的患者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大多数患者在此阶段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绝望等紧张情绪,为了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了解掌握有关的血液透析的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顺利进入维持性血透,我院从2009年3月~2011年3月对28例诱导期HD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效果切实可见.

    作者:刘妹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