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芬;吴文英
目的:了解离子包裹型共价碳-硅多聚体生物涂层支架(XTRM-FTT)与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火鸟支架)的远期再狭窄率.方法:共入选92人,其中男性66人,女性26人,年龄59.98±11.68岁,分为离子包裹型共价碳-硅多聚体生物涂层支架组及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火鸟支架)组,使用离子包裹型共价碳-硅多聚体生物涂层支架(XTRM-FTT)组32人,男27人,女5人,使用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火鸟支架)组60人,男39人,女21人,试验主要终点为:6个月的支架段再狭窄率、支架段的晚期管腔丢失和主要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QMI或NQMI和/或TLR).次要终点为:6月和12月靶病变的血运重建(TLR).结论:离子包裹型共价碳-硅多聚体生物涂层支架组与火鸟支架组相比较6个月的再狭窄率、心肌梗塞发生率及心源性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且其较其他药物涂层支架价格便宜更能为患者所接受,故离子包裹型共价碳-硅多聚体生物涂层支架(XTRM-FTT)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作者:孟祥茹;王红伟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提取方法对真武汤提取的影响,并筛选出佳提取工艺.方法:选用醇回流提取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时提取药物中乌头碱含量进行测定,先进行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的单因素实验以确定水平范围,再利用L9(34)正交实验方法优选提取的佳工艺,确定佳工艺条件.结果:佳工艺务件组合是乙醇浓度为90%,料液比1:10,提取时间为90min,提取次数为3次.
作者:任燕;田翰;罗春丽;孙宇章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25例NICU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针对NICU危重症患者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相应的人工气道如:口咽通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管道.方法:对25例NICU危重症患者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相应的人工气道并分别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严格掌握插管和拔管的适应症,并精心细致地做好人工气道的护理.结果:25例NICU危重症患者的人工气道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结论:加强NICU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管理,对于预防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菊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174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分为接受过现代康复治疗的为康复一组(59例)、未进行康复治疗的为康复二组(59例)、在我院接受过康复治疗而后遗症期出院回家自行康复锻炼的患者做对照组(56例).康复一组、康复二组采用现代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对照组出院回家自行康复锻炼.对3组患者分别在入选时(V0)、入选第1月末(V1)、入选第3月末(V2)和入选第6月末(V3)分别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thel指数(BI)评分.结果:Fugl-Meyer评分和Bathel指数(BI)评分,V1康复二组较V.增加(P<0.01);V2康复一组较V.增加(P<0.05),康复二组较V1增加(P<0.01);v3康复一组与康复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评分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对早期未得到康复治疗的患者.
作者:阳初玉;陈秀琼;吕泽平;庞国防;徐薇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应用弹簧圈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3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术前做好患者、药品、器械及导管的准备工作,术中严密观察病情、检测生命体征,术后预防并发症.结果:34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2例死亡.结论:配合医疗,做好系统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褚海平;朱卫红;王淼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心血管病主要的死因[1].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经合理的佳治疗仍不能改善症状或者持续恶化的心力衰竭[2].新活素(rh_BNP)是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快速而有效的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尿量和尿钠排泄,为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药物,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将其列入CHF的治疗指南[3].我科2008年1月~2010年7月采用新活素针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1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慧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CD)对不全流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0例流产(包括自然流产、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患者,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灶局部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将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论与病理诊断结果加以对照.结果:根据超声表现分为四型:1、宫内团块型,2宫内团块并周围积液型,3宫颈团块型,4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型.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论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为96%.结论:TVS-CD对不全流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常玉洁;曾晓云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尿液中一种特殊形态的红细胞--C1红细胞对血尿原因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以镜检G1红细胞≥2%,作为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标准,评估其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101例血尿患者,其中73例为肾小球疾病,28例为非肾小球性疾病.联系镜检结果与病人临床诊断,计算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以G1细胞≥5%为诊断标准的敏感度为32.88%,特异度为96.43%;以G1细胞≥2%为诊断标准的敏感度为53.43%,特异度为96.43%.结论:以G1红细胞≥2%为诊断标准的特异度很高,敏感度尚可,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黄芸;高兵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个阶段康复操功能锻炼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60例腰椎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操训练,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情况.结果:实验组30例,优15例,良:8例,可:6例,差1例.常规组:优2例,良:10例,可:16例,差4例.统计学显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坚持康复操训练的病人比常规病人明显恢复好,
作者:劳丹梅;兰天露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40例进行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的患者开展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与40例常规护理的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患者进行比较,两组病人在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0LS)、大尿流率(Qmax)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开展健康宣教后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常规护理的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对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可明显提高前列腺剜除术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进护患交流,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提高护理的社会效益.
作者:王宏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减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及胎儿病死率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发生率占同期住院产妇的0.41%,占同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5.3%,孕产妇病死率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3.03%,围生儿病死率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6.1%.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宣教,早期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从而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发生率.对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适时终止妊娠,有利于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爱美;韩春蕾;于春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头皮癌原位切除后立即取左季肋区全厚皮植皮修补术的护理.方法:护理3例采用头皮癌原位切除后立即取左季肋区全厚皮植皮修补术的患者.结果:头皮癌原位切除后立即植皮,植皮成活,未出现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的并发症.结论:头皮癌原位切除后立即植皮,既可缩短病程,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痛苦,又不影响疗效,减少了护理问题,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雷海英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介入放射学作为现代临床治疗学中的第三大诊疗体系,具有集影像诊断与微创治疗为一体的鲜明的学科特点,得到了学术界和广大患者的认同.实践证明介入放射学的兴起正赋予传统意义上的内科诊疗学与外科诊疗学以崭新的内涵,同时也给护理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因此护理工作也要适应介入医学的发展,从新学习,更新观念.介人手术的护理配合已成为当今护理工作的一项新的课题,随着介入事业的发展,对介入护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专业,现就经皮CT引导穿刺介入治疗肾囊肿的护理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作如下介绍.
作者:易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唐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邮编063000摘要:目的:通过检测不同孕期妇女的血浆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探讨不同孕期孕妇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ACL-9000全自动血疑仪,对128例不同孕期组及对照组进行PT、APTT、TT、m指标检测和分析比较.结果:早孕组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中孕组、晚孕组、妊高征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和TT明显缩短(P<0.01),m明显增高(P<0.01).晚孕组和中孕组比较,APTT明显缩短(P<0.01),Fib明显增高(P<0.01),PT和TT变化不明显.妊高征组与晚孕组比较,PT、APTT、TT及FIB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不同孕期孕妇血浆凝血功能指标是否有出血倾向和血栓形成,对预后的发展方向及动态观察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张玉敏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观察调经促孕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96例,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分为研究组:50例,对照组:46例,研究组服用调经促孕丸配伍氯米酚治疗,对照组服用氯米酚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采用两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妊娠率为74.0%,对照组妊娠率为43.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经促孕丸治疗元排卵型不孕排卵率高,妊娠率亦高,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赖青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培养护理人才医学英语听说交流能力的探索与研究.方法:以人文精神为基础,融入创新教育,通过以TBL教学为主的授课与实践等多种教学法相结合来提高护理人才的医学英语听说交流能力.结果:构建起适应培养护理人才医学英语听说素质的模式.结论:医疗市场国际化,尤是我院JCI要求,护理人员作为与顾客接触的第一线,与外籍(韩国)医生接触的第一线,她们的培养必须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我院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在工作方面的英语沟通能力,为我院走进国际化起到了铺路石作用.
作者:刘英;朴相根;金柱翰 刊期: 2011年第z3期
本文总结了微血管减压(MVD)治疗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充分做好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对症处理.结果例面及痉挛患者中63位痉挛症状消失,1例缓解,1例复发;4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1~2天止痛,1例一周后止痛: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朱长艾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心脏介入诊疗相关并发症.方法 220例择期行心脏介入诊疗患者随机分为经桡动脉途径组(观察组)和经股动脉组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止血压迫时间、住院时间和外周血管并发症.结果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差异,但外周血管并发症、止血压迫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心脏介入诊疗优于经股动脉途径.
作者:王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护士的聘用及聘用后的管理.方法:通过加强对我院2000年5月-2010年12月招聘的76名聘用护士的培训和管理进行观察.结果:聘用护士已成为科室中坚力量及技术骨干.结论:护士实行聘用制,能更好地优化护理人才,更新护理人才队伍.
作者:李蜀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延迟原因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35例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增强对延迟性脾破裂的认识,掌握其临床特点,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的外科手术治疗对提高延迟性脾破裂的治愈率,减少误诊、误治十分重要.
作者:史坚强;王海霞;刘静;刘岚云;刘杨;康晓保 刊期: 2011年第z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