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输液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3月至5月在我院输液的患者240例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情况.结果: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成绩显著,患者对护理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形象等满意度大大提高,实现了护患零纠纷的目标.结论: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规范的仪表是实施优质服务的前提,输液护患沟通技巧,严格的查对制度以及完善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输液护理质量的保证,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MSCTU)在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取输尿管梗阻病例40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将原始数据三维重建后进行尿路成像,并与X线平片、B超、IVU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SCTU诊断输尿管结石1 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8例、输尿管中段狭窄6例,输尿管末端囊肿4例、输尿管肿瘤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2例、输尿管迷走血管压迫狭窄1例,输尿管畸形1例.结论:MSCTU是一种无创伤且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管军;朱文海;陆进;诸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了解肠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特点及体外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2系统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712株肠球菌进行鉴定,药敏分析采用GP67药敏卡及K-B纸片扩散法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新规则及标准进行解释.结果:在712株肠球菌中,尿液标本分离率高,其次为伤口分泌物、血液.排泄物.痰液.腹水,其它的脑脊液.胆汁.脓.胸水.脓胸液脓肿等分别为1%.粪肠球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莫西沙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比较高,分别为96.76%,96.19%,96.02%,90.04%,敏感率比较低,分别为0.71%,1.34%,3.98%,1.75%,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基本不耐药,敏感率在91.98%-100%之间,对米诺环素,四环素,呋喃妥因,高水平链霉素,高浓度庆大霉素,利福平,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青霉素G的耐药率在35.52%-89.60%之间,敏感率在10.40%~47.5 5%之间;屎肠球菌对四环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3.09%,91.05%,敏感率比较低,分别为16.91%,3.85%,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氨苄西林,呋喃妥因,青霉素G的耐药率在0.00%~9.07%之间,敏感率在90.93%~100.00%之间,对米诺环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红霉素,莫西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利福平,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在26.27%~77.33%之间,敏感率在17.73%~96.50%之间.结论:肠球菌在泌尿系感染中占重要位置.屎肠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
作者:杨丽玮;李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用情景模拟教学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心肺复苏实践技能效果评价.方法:对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在第五学年麻醉学心肺复苏实践教学中,分别从基础生命支持(BLS)、高级生命支持(ALS)、长程生命支持(PLS)共计2学时的讲课与实践技能操作,以考核、问卷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学生赞成情景模拟教学人数100%,有98.39%学生认为能够激发学习心肺复苏兴趣,90.32%学生对实践内容及操作过程回顾性记录,认真听讲操作仔细者93.55%,一次培训后的通过率90.32%,情景模拟教学理论与实践培训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心肺复苏实践技能操作,促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掌握心肺复苏各项基本功能力.
作者:包长顺;包文朝;苏国友;吴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四种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应用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 89例肺部良性病患者、100例经病理确诊肺癌患者、60例健康人的血清CEA、CA125、NSE、CYFRA21-1的水平及阳性率,对比分析四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及单独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等.结果:在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中,CEA+CA125+NSE+CYFRA21-1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度高(86.00%,78.12%),阴性预测值和阴性似然比低(81.66%、0.19).结论:四项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优于其它单项检测和其它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娟;谷秀娟;阮彩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上中胸椎骨折脱位合并伤手术前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上中胸椎骨折脱位合并伤手术前后采取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神经功能及胸腔闭式引流观察等护理方法.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后上中胸椎骨折脱位合并伤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科学合理地进行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神经功能观察等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景娥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蓖麻子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合1 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蓖麻子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心血管、血液、泌尿等系统的症状,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治疗以补液、对症、半乳糖治疗为主.结论:蓖麻子毒素对机体是多脏器、多系统的损害,早诊断、早治疗是减少致残率、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张称心;吴金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及时识别护理风险,并有效的防范,避免各种风险,转化危机.方法:对乡镇卫生院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同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结果: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有效地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才能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邓季晓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钼靶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钼靶及彩色多普勒诊断.结果:钼靶诊断符合率为93.3%,彩色多普勒诊断符合率为100%,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钼靶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癌都有比较高的价值,推荐临床联合使用.
作者:郭艳坤;丁春霞;刘凤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 50例哮喘患儿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实验组给予苏黄止咳胶囊、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0%(72/7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65/75)(x2=4.13,P<0.05);两组咳嗽缓解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苏黄止咳胶囊、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用于婴幼儿哮喘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代育中 刊期: 2012年第18期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操作中意外被感染性病原体携带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1].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期暴露于各种致病菌、锐器、化学消毒剂、高温、潮湿等环境下,容易造成职业伤害,为此,了解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原因对预防职业伤害尤为重要.
作者:张晓红;石守银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卡介苗漏种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补种策略.方法:对252例新生儿卡介苗漏种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卡介苗漏种原因包括新生儿疾病的影响,亲属的忙乱,护理人员的工作疏忽,接种流程不完善;及健康教育未及时跟进等.结论:新生儿卡介苗漏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接种人员应加强对患病新生儿的跟踪,及时掌握疾病的转归,达到接种条件的要及时补种;加强对家属预防接种知识的健康教育;接种人员应提高工作责任心,不人为遗漏须接种的新生儿,改进接种流程;将预防接种证的办理视为新生儿出生后必须办理的手续之一.
作者:胡光美;赵青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对10例SCCC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观察和文献复习.结果:组织学显示为3种不同分化的细胞区域,其中大部分为形态较一致的小细胞区,细胞散在、片状或梁索状,浸润性生长;少数区域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分化.免疫组化:小细胞成分CK5/6、LCA、desmin阴性,CK8、Cg-A、synapsin,、NSN阳性.结论:SCCC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应与宫颈的小细胞鳞状细胞癌、类癌等进行鉴别,伴有鳞状细胞癌及腺癌分化的SCCC预后要比单纯小细胞癌差.
作者:郭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对32例病情稳定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康复运动护理,半年为1个疗程.于康复运动前后对32例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测评,观察其焦虑和抑郁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康复运动护理后32例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康复运动前,焦虑和抑郁情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康复运动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作者:王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为适应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探索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绩效奖金分配新模式,建立以实际岗位能力、岗位绩效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实现绩效分配向高风险高技术含量、临床一线岗位、值夜班护士倾斜,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稳定护理队伍,提升有效的护理管理水平,促进医院护理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周维艳;唐金凤;徐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速尿持续静脉输入治疗高龄严重心衰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将患严重心衰的60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以ACEI(或ARB)、地高辛、硝酸酯类等药物,间断静脉(或口服)使用速尿(约40~80mg/日),治疗组在应用ACEI(或ARB)、地高辛、硝酸酯类等药物的基础上,24h持续静脉泵入速尿(约160~300mg/日),短期治疗5天,治疗期间监测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尿量,观察两组患者心衰症状的缓解情况,并监测治疗组电解质、肾功能、尿酸等指标,指导其饮食、体位,控制输液速度,加强床边监测及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心衰症状有明显改善、尿量明显增多,在严密监测、控制速尿泵入速度、及时补充电解质及密切的护理下,短期内大剂量速尿持续静脉输入未引起低血压、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亦未见肾功能恶化,虽然尿酸有所升高,但在饮食指导下,未引起痛风的发作.结论:在加强床边护理及监测情况下,短期大剂量速尿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高龄严重心衰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衰症状,并可减少相关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熊章津;陈进翠;陈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查找死者生前各脏器病变特点,分析其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12月尸体解剖中涉及医疗争议病例1 33例的病史资料、尸解病理特症.结果:133例尸体解剖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脑、心脏、肺、肠道、肝脏、子宫、外伤等病变,终导致患者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结论:133例死亡病例中,122例在治疗、手术过程中,除少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诊断、治疗外失误,大多数为患者本身病变严重,导致抢救无效死亡,11例没有找到患者死亡原因.
作者:吴才良;龙琼先;王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T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川北医学院2008、2009、201 0级的270名学生,随机分为TBL组和LBL组,课后进行问卷调查和考核.结果:大多数学生对TBL教学满意,TBL组考试成绩得分明显高于传统组.结论:TBL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效果优于LBL.TBL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团队协作,是进行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的有效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璐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随着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视与设立,社区服务已越来越被百姓认可.本文单位,为军队三级甲等医院门诊部,位于本市朝阳区某小区,主要负责本小区2000多户军队退休老干部及其家属,周边社区居民的门诊服务.从2006年7月开始,本文单位即已开展社区慢性病干预工作.
作者:王爱琴;王亚平;满丽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中药降脂汤治疗高脂蛋白(a)临床效果.方法:将脂蛋白(a)>300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采用中药降脂汤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维生素E烟酸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降脂汤组为91.49%,对照组为80.0%,疗效满意.
作者:刘秀玮;常颖;李翠珍;克彩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