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珍;赵汉清;贾评;王久萍
目的:探究药物流产联合刮宫与药物流产进行终止早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之间自愿进行终止妊娠的224例早期妇女随机分为两组.A组的11 2例妇女采取物流产联合刮宫进行终止早孕,而B组的112例妇女采取药物进行终止早孕.观察两组的引产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其中A组的妇女完全流产率为100.0%,B组的妇女完全流产率为96.4%,两组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A组妇女的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均明显的低于B组的妇女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月经恢复时间,两组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早期药物流产联合刮宫流产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的药物流产效果,而且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陈萍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第一杀手”.冠状动脉造影是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指标,但它是一种有潜在风险的有创检查,且费用高;而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是一种无创检查,费用较冠状动脉造影低,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一种重要辅助检查手段,特别适用于老年人.但是心率、心律、屏气情况、主动脉根部对比剂的浓度等因素会影响冠状动脉CT成像质量[1].海南省农垦总医院心内科自2009年10月~2009年11月行冠状动脉CT28例,未能顺利检查的有13例,因不知如何配合检查,导致未能顺利进行检查,患者颇有怨言.自2009年12月~2012年6月,对疑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人1560例行冠脉64层CT,在病人检查前、中、后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功率高达98%,避免了反复检查浪费时间,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节约了病人的住院费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健康教育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家鹭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了解护生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负性心理,实施不同的心理对策.方法:采取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访问1 5名护理实习生并记录她们在静脉穿刺前后的心理状况,分析失败原因.结果:护理实习生通过对自身负性心理的了解,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结论:护士实习生在静脉穿刺时存在的心理压力,采取减轻心理压力的措施,提高静脉穿刺率.
作者:黄彩荚 刊期: 2012年第18期
食管癌术后,必须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至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其目的在于通过负压作用将胃液及胃内容物吸出,减少胃液积聚,防止返流,降低手术部位张力和炎症,减少胃液对胃的刺激,利于吻合口愈合,预防食管瘘等并发症的发生[1].我科临床放置胃管时间一般为6~8天,但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胃管提前脱出,若胃管自行脱出,严禁再次插入,以防吻合口插瘘[2].我科采用与普外科合作,在患者腹部行空肠造瘘手术的补救方法,将营养液经造瘘口处注入空肠,供给营养.
作者:高小红;赵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门诊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 32例门诊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家庭干预组和对照组,家庭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的同时着重于对糖尿病患者家庭成员的健康指导,让其对患者进行监督和护理,对照组只对患者本人进行常规糖尿病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而无家属参与.观察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干预12周后,家庭干预组患者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疾病的认知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90.45±10.34 vs 63.59±11.14,t=14.357,P<0.001);家庭干预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患者(57(86.36%)vs 38(57.58%),x2=13.557,P<0.001),86.36%患者能坚持饮食控制、运动及血糖监测;在血糖控制达标方面,家庭干预组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2.78% vs 8.74±3.54%,t=3.736,P<0.001).结论:家庭干预有利于提高门诊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依从性,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昕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RTA)致低钾性麻痹的机制、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常见病因.方法:对100例低钾性麻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低钾性麻痹患者中10例病因为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结论:低钾性麻痹病因追查不容忽视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同时应重视肾小管酸中毒的原发疾病.
作者:胡伟;汪霞;刘开胜 刊期: 2012年第18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pstein-Barr(EB)病毒感染所致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急性增生性传染性疾病,其病变涉及全身各系统,易发生多脏器功能受损,其中以肝损害常见;链球菌属革兰氏阳性球菌,其侵入人体可导致感染性疾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此细菌产生的毒素和酶也易造成多脏器损害,较常受累的是心脏和肾脏.此患儿同时感染了这两种病原体,病程迁延,病情复杂危重,抵抗力弱,并发症风险大,所以精准的治疗和周密细致的护理二者缺一不可,现将该例患儿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伶俐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1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次数及心肌缺血时间、血糖、总胆固醇、体重、血压等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遵医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和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吕连双;邹建飞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小儿腹股沟斜疝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术后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之间收录的7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而观察组的39例患儿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观察两组患儿的术后复发情况,观察纽的患儿术后复发率为2.6%,而对照组的患儿术后复发率为10.3%,观察组的患儿术后复发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术后复发率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小儿腹股沟斜疝实施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值得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红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医院图书馆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主要以搜集、整理、流通图书资料为模式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正发生变化,必须完善医院中的图书馆的各项工作,给予医疗人员提供丰富的医疗信息.
作者:宋志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分区收治,分级护理,合理应用医疗资源,降低了交叉感染发生几率,大限度的减少大部分患儿的医疗开支,大程度达到治病救人,对于工作较忙,无人照顾的惠儿采取无陪,以满足不同经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减轻家属的负担;对于家庭贫困病情许可的患儿采取母婴同室,从而减少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避免了传统的全无陪或全母婴同室而带来的一些弊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作者:张家荣;胡周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总结了5例高龄帕金森相关性的恶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5例中2例患者因合并抑郁症使用抗抑郁药物丙咪嗪诱发恶性综合症,3例患者因战量或停用抗帕金森药物诱发.5例患者均有持续性高热、意识障碍、肌强直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临床症状.通过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对症护理等,2例合并抑郁症的患者1例气管插管,1例痊愈.3例因减量或停用抗帕金森药物诱发恶性综合征的患者均痊愈出院.
作者:李蓉蓉;韩若欣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前国内整形外科医生对于巨乳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双环法及垂直双蒂瓣法,对于轻中度往往采用双环法,而中重度巨乳则采用垂直双蒂法.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垂直双蒂法治疗中重度巨乳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刚;周荣芳;刘森;刘亦峰;周杰;黄金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由支气管黏膜基底层的Kulchistky细胞恶变而来,肿瘤细胞有较明显的神经内分泌的分化趋向.占肺癌的10%~25%,且生长迅速、转移快、恶性程度高、易早期出现转移,平均自然生存期仅3-6个月.其死亡率位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SCLC对化疗放疗敏感,手术治疗仅对部分早期患者有益,而一线治疗失败及复发的患者预后极差.二线治疗可选择药物少,研究进展缓慢.目前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尤其是靶向治疗在小细胞肺癌的应用为SCL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本文重点阐述小细胞肺癌的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的相关进展,为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艳丽;马少林;高英杰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刑事责任能力的特点.方法:从一般统计学资料、案件性质、责任能力的划分、疾病诊断、及精神症状特点等对140例责任能力的鉴定进行分析.结果:以青壮年、未婚、低文化层次、农民为多;无责任能力占绝大多数,但在疾病诊断中则以精神分裂症为多.结论:精神分裂症在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作者:李萍;曹德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普外科中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治中采用腹腔镜的作用,为提高急腹症患者临床上的确诊概率提供依据,并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对其进行诊断,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采用腹腔镜进行诊断的前后,诊断符合概率较高,100例患者均治愈,有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除了3例患者出现轻微;疼痛,其余均没有肠瘘、腹腔出血或者胆瘘、肠梗阻以及腹腔积脓的发生,肠功能恢复时间短,平均为(2.5±0.3)天,手术伤口愈合良好.结论:普外急腹症患者应用腹腔镜进行诊断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史永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对比缓冲型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在重度牙周病少数牙残存的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重度牙周病少数牙残存的患者(均为KennedyⅠ类),为其中13例患者制作缓冲型圆锥型套筒冠义齿,14例患者制作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对患者的满意度和余留牙牙周健康情况进行2年随访.结果:缓冲型圆锥型套筒冠义齿患者的满意度争基牙的牙周情况均好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结论:缓冲型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在重度牙周病少数牙残存的牙列缺损修复效果肯定,可以考虑优先使用.
作者:温红卫;陈家峥;胡少敏;贺燕;王晓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4+CD25+T细胞和CD8+CD28+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探讨其在胃癌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9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的调节性T细胞和CD28的表达,并与健康对照组及胃良性肿瘤组作比较.结果:①术前胃癌组外周血中CD8+CD28+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胃良性肿瘤组,CD4+CD25+水平显著增高;②胃癌组CD4+CD25+及CD8+CD28+表达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有显著变化;③根治性及姑息性切除肿瘤后,CD8+CD28+表达显著升高;CD4+CD25+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表达水平低下,而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较健康人明显增高,提示胃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施行手术切除肿瘤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许振宗;蔡治国;赵晓霞;王丕明;高伟;李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对照组21例,治疗组39例,治疗组中包括有有创呼吸机指证而拒绝插管患者1 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肺性脑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特别是有有创呼吸机指证而拒绝插管患者也有一定效果.
作者:张恩花;王春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法莫替丁治疗,实验组加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实验组显效率、总有效率、HP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总有效率和HP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X2=5.321,P<0.05;X2=3.259,P<0.05);副反应率和平均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平均止血时间有显著性差异(t=4.173,P<0.05).结论:奥美拉唑应用于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能保证安全性,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曾祥金;罗君 刊期: 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