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扩张患者78例护理体会

吴玉清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措施,观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缓解而出院.结论: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防治措施及正确的体位引流、排痰方法,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65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256排冠脉CTA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256排冠脉CTA特点,以便更早期的对合并糖尿病老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判断预后、指导治疗,进行二级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 2012年7月进行256排冠脉CTA检查的大于60岁的拟诊冠心病患者,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分析两组患者冠脉CTA结果之间的异同,为临床诊治提供支持.结果: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常为多支、多处、全壁的病变,常呈节段不规则狭窄和扩张,或呈串珠样改变,或全程动脉纤细,受累程度高,病变弥漫,而非糖尿病组多表现为单支病变.同时在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冠脉斑块常见的是混合斑块,冠脉狭窄常见部位为左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其次为左回旋支及左主干,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其冠脉病变为多支弥漫病变,其冠脉斑块常见的是混合斑块,256排螺旋CT可作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判断预后、指导治疗,进行二级预防的一种有效地检查手段.

    作者:张建芳;曹在民;任世红;乔福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 0年7月~ 2012年2月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惠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各4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患者血压控制例数分别为24例,38例;血压控制率分别为53.3%,84.4%;综合护理组患者血压控制率较常规护理组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沟通交流、服务态度、日常护理、病房环境及整体评价等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血压水平,提高血压临床控制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牛志杰;牛志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通过对110例带Cuff涤纶环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和护理,研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在无菌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颈内静脉留置导管,通过撕脱型外套送入血管.结果:经颈内静脉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的110例患者中,导管相关感染18例,导管堵塞7例,出血血肿5例,自行拔管2例,导管破裂1例,分别占16.36%、6.36%、4.54%、1.82%、0.91%.结论: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一种及时、迅速、安全、有效的方法,它使用时间长、栓塞率、感染率较低,成功的置管,严格无菌操作,优质的护理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

    作者:方晶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59例性自我防卫能力鉴定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性自我防卫能力鉴定的特点.方法:采取人口统计学的方法对59例性自我防卫能力鉴定的案例进行分析.结果:以青年、未婚、低文化层次、农民主要对象,其中又以精神发育迟滞为主,精神分裂症次之.结论:加强对这些强势群体的监管力度,并对明知对方精神不正常而还要实施强奸的犯罪嫌疑人予以重处.

    作者:李萍;曹德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前臂内侧超薄皮瓣在睑组织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手臂内侧超薄皮瓣在眼睑皮肤缺损修复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眼睑皮肤缺损患者24例,采用手臂内侧超薄皮瓣修复睑组织皮肤缺损,观察皮瓣的成活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1年后随访患者满意情况.结果:24例患者移植皮瓣成活成功率为100%.手术1年后随访,患者无严重并发症;24例患者对手术效果均满意,满意度达100%.讨论:采用手臂内侧超薄皮瓣修复眼睑皮肤损伤,不影响眼睑的功能,且成活率高,能满足患者的美观需求,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庆卫;董晓梅;曹志伟;殷春霞;宋慧芳;李丽霞;王成元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131Ⅰ治疗甲亢致108例甲减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2009 ~ 2011年131Ⅰ治疗1500名甲状腺功能亢进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 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1Ⅰ治疗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发病率约7.2%.结论:通过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但有助于其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还能促进其心理康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考章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室早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早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1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每次99口服,3次/天,5%葡萄糖250m1+丹参酮IIA 60mg静脉滴注,1次/日,疗程14天;对照组给予消心痛5mg口服,3次/天,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美托洛尔12.5 ~25mg口服,2次/天,5%葡萄糖250m1+硝酸甘油5mg静脉滴注,1次/天,疗程14天.治疗后依据临床症状、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室性早搏、心电图改善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平均心室率.结论:丹参酮ⅡA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治疗冠心病室早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华;岳庆丽;孙红梅;周国强;常雅琴;刘纪强;刘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医院药学部的信息化管理实施与探究

    笔者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点出发,阐述此系统在医院药学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管理系统中的各部分功能,对住院用药、门诊急诊周药管理的有效分析,突出本系统在医院药学部信息管理工作的科学有效性.

    作者:林微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人文操作理念与护理操作标准化相结合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将人文操作理念与护理操作标准化相结合的实践和体会.方法:对我病区自2011年5月1日以来将人文操作理念与护理操作标准化相结合的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实施后出院患者对护士护理技术的满意度由95.0%提升到98.5%,书面表扬信10封.结论:人文操作理念与护理操作标准化相结合的临床实践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护士通过精湛人性化的技能操作,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同时向国际护理标准迈进了一步.

    作者:陶小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PPH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普外科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应用PPH术完成的1 28例环状混合痔病例.结果:术后尿潴留32例,术后不同程度出血12例,大出血2例,肛缘水肿18例;随访2~24月,出现肛门狭窄4例,经扩肛后治愈;复发6例.结论:PPH治疗环状混合痔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效果肯定.

    作者:孙兵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早期应用自制手插矫形板对预防偏瘫病人手挛缩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自制手插矫形板对偏瘫病人能否有效地预防手挛缩畸形的发生.方法:将2010年1月~ 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给与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入院后即进行自制手插矫形板对预防偏瘫病人手挛缩的康复护理.训练2个月后采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以判断自制手插矫形板对预防偏瘫病人手挛缩预防的作用.结果:康复锻炼2个月后,治疗组发生手挛缩的患者为11例(22%),对照组发生手挛缩的患者为26例(52%),治疗组患者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自制手插矫形板对预防偏瘫病人手挛缩具有明显的康复疗效,对提高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正常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向华;王丽丽;韩成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安宝用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护理与观察

    目的:总结安宝在未足月胎膜旱破孕妇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未足月胎膜旱破患者264人,给予安宝保胎治疗.结果:安保有效抑制了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宫缩,有效延长了孕周,提高了新生儿的成熟度及成活率.结论:安保用于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可显著延长孕周,并减少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早产新生儿存活率,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作者:关惠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浅谈急诊护患关系的建立

    急诊是指医院为急性病患者进行紧急抢救或治疗的门诊[1],是医院的一个窗口,24h开诊,其中不乏外伤或危重患者,且病种复杂,病情变化快,这一特点决定了急诊面临的风险远大于一般科室.而护理工作的质量非常重要,其不但可影响护患之间的关系,甚至影响整个医院的形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非常重要,也是护士的职业要求,是提高急诊工作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故护理人员应熟悉各种急、重症病的急救与护理,使患者及家属能够信任、放心的把患者交给我们救治且积极配合治疗.笔者就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需做好的事项,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桂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骨盆及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盆及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将108例骨盆及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遵医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主动自觉遵医,有效预防骨盆及下肢骨折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陈晓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CCU护士对主动脉球囊反搏知识技术强化培训方法探讨

    目的:通过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知识技术强化培训的效果.方法:对我科临床一线护士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综合能力进行相关调查.结果:培训后护士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知识技术掌握情况较培训前显著,医生满意率教培训前高.结论;通过有针对性的主动脉球囊反搏知识技术培训,使护士急救意识增强,与医生配合效率提高,使临床危重患者获得更多救治机会和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职业风险.

    作者:邓智全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症状与生存质量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症状与生存质量的影响,为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防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代谢综合征老年患者1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收缩压、空腹血糖与甘油三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应用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状态,方法简便实用、组织形式多样,适于在本地区开展推行.

    作者:付英;董秋波;郑素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不同吸氧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单鼻塞和面罩在拔出气管插管的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单鼻塞吸氧和面罩吸氧,观察拔管前和拔管后30min患者的心率(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PH值.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并拔除气管插管的患者,应用单鼻塞吸氧优于面罩吸氧.

    作者:陈亚静;白艳红;王军力;李向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氮酮的抑菌作用

    目的:探讨氮酮在抑菌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8株临床菌株采用液体抑菌活性检测,通过本次实验观察氮酮的抑菌效果.结果:氮酮对1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12株表皮葡萄球菌和28株肠球菌的MIC50分别为0.72、1.44、0.72 mg/mL;其MIC90分别为1.44、1.44、0.72 mg/mL.对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的MIC90分别为2.88、1.44 mg/mL.结论:氮酮对革兰阳性球菌和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作者:王桂霞;赵秀琴;王玉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胰腺钝挫伤的CT表现(附5例报告)

    目的:评价CT对腹部外伤所致胰腺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胰腺顿挫伤的CT征象.结果:5例腹部外伤所致胰腺损伤中,胰腺出血3例.胰腺内出血、水肿,胰腺增粗是胰腺挫伤的直接征象;胰腺外形不连续、平扫或增强时垂直胰腺长轴的低密度、线条状影是胰腺断裂的直接征象.胰周积液、网膜囊积血积液,肾前筋膜增厚,腹腔积液是胰腺损伤的间接征象.结论:CT检查对胰腺顿挫伤的诊断价值较大,CT增强比平扫更能明确胰腺的断裂.

    作者:郭晓艳;姚承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助产士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新生儿窒息复苏中助产士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11年1月~ 2011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中发生窒息的102例新生儿复苏流程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治愈94例,复苏成功率92.2%.结论: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医护密切配合,熟练掌握运用复苏技术,以提高复苏成功率.

    作者:张蕾;张浩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