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莉君;吕清;王新房;王静;贺林;黄君红;段利科;丁灵琳
病例1,女,26岁,间断咯血5个月.患者咯鲜血,与月经周期有关,通常于月经前1、2天开始,月经后1、2天结束,一般持续2~3天,咯血量与经量相关.2年前妊娠40余天行药物流产,之后行清宫手术,术中出血较多.2007年4月26日CT检查显示:右肺上叶后段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欠均匀,边界尚清(图1).CT诊断:肺子宫内膜异位症.
作者:李如迅;时高峰;许茜;王琦;李月考;杨丽;田志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PCM系统、SFM系统和普通CR系统乳腺摄影在相同平均腺体剂量条件下影像质量的差异.方法 使用TORMAX和CDMAM模体,在SFM系统进行曝光,以相同AGD下的曝光组合在PCM及CR系统上进行相应模体摄影,对所得图像分别进行评分和统计学分析,比较在相同AGD下三种乳腺X线摄影系统成像质量的差异.结果 在相同AGD下,PCM在低对比分辨率方面与SFM系统、CR系统相比有明显优势;在检出微小钙化方面,PCM几乎可以达到SFM系统水平,但在高对比分辨率方面不及SFM系统.结论 PCM系统综合的影像质量优于SFM和CR系统.
作者:宛然;武春雪;刘澜涛;秦乃姗;蒋学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室间间期(VVD)优化中的价值.方法 7例CRT患者行VVD优化,比较不同VVD的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即刻差异.结果 7例中左心室优先优于右心室优先和双室同步起搏:左心室优先时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心功能指数(Tei指数)、左右心室射血前期延迟(PETd)、左心室壁12节段收缩达峰速时间标准差(TS-12-SD)、左心室收缩后收缩(PSS)减小,左心室收缩期压力上升速率(dp/dt)、主动脉流速时间积分(VTIAV)增大(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EF)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室同步起搏与右心室起搏的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优VVD分布在10~30 ms,但个体差异明显.结论 超声心动图指导下CRT患者VV间期优化可使CRT患者获得即刻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
作者:骆志玲;郭涛;顾云;倪锐志;王钰;沈艳;陆永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平阳霉素、碘化油、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三组药物致靶肺纤维化作用的差异.方法 24只健康家兔随机分成三组,每组8只,分别采用平阳霉素、碘化油、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灌注右下肺叶,以骨水泥封堵支气管开口并摄胸片.在第30天切取靶肺,行HE染色、测定HYP含量,另用Western-blot法检测MMP-2、MMP-9表达蛋白量,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胸片上碘化油组呈支气管树表现,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组整个右下肺叶被充填,灌注试剂分布均匀.光镜下碘化油组见炎性渗出,有少量胶原纤维沉积,平阳霉素组、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组肺泡萎陷,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平阳霉素组与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组HYP含量及MMP-2、MMP-9表达蛋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碘化油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强的致肺纤维化作用,是FPLT较理想的灌注药剂.
作者:刘再加;甘万崇;杜恩辅;胡红耀;饶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超声在筛检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皮肝脏穿刺注射泡状棘球蚴组织混悬液的方法,制备原发性HAE模型,40只Wistar大鼠接种6个月后行B超检查及开腹探查.结果 B超检查示21只大鼠感染泡状棘球蚴,19只未感染,感染率52.50%.开腹探查证实B超检查21只阳性中1只未感染,19只未感染中1只为阳性.B超检查的灵敏度为95.24%,特异性为94.74%,假阳性率为4.27%,假阴性率5.27%.结论 B超检查诊断大鼠肝泡状棘球蚴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可做为一种无创性筛选大鼠肝泡状棘球蚴感染的方法.
作者:朱帝文;任伟新;顾俊鹏;许晓冬;张海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肺癌性淋巴管炎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性淋巴管炎的CT及HRCT表现.结果 肺癌性淋巴管炎多见于右肺,35例均可见肺纹理增多增粗,为局限性非对称性分布,呈结节状或锯齿状改变;胸膜增厚26例,好发于叶间胸膜,病变程度轻,范围广;小叶间隔增厚25例;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25例;肺内小结节13例.结论 肺癌性淋巴管炎的CT表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小叶间隔结节状增厚是PLC较为特征的CT表现.
作者:郑劲松;付正;韩安勤;马莉;张建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自Mcdicken等提出组织多普勒成像(Doppler tissue imaging, DTI)技术以来,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心功能研究分析已十余年,为临床心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数据,已成为一种安全、简便、无创的监测手段.
作者:吴朝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超声检查对干燥综合征(SS)腮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4例SS患者、19例可疑腮腺病变的口腔科患者(对照组1)、17名健康人(对照组2)进行双侧腮腺超声检查,根据声像图表现对受检者腮腺进行评价.结果 SS组腮腺病变均累及双侧,实质声像图表现分为轻度不均匀、多发结节和纤维化萎缩三类.以多发结节和纤维化萎缩作为标准诊断,SS腮腺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9%、97.22%、97.37%和83.33%.SS组腮腺径线小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纤维化萎缩型腮腺径线小.结论 SS腮腺病变具有较特异的声像图改变;超声检查对诊断SS腮腺累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钟慧;王鸿琳;杜德顺;李建初;姜玉新;戴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不同千伏设置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头颈联合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进行头颈联合CTA检查的70例患者随机分2组.A组35例扫描的千伏设为100 kV;B组35例扫描的千伏设为120 kV.扫描后进行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技术(VR)重建,以九位法来显示动脉的位置.对两组血管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16±0.36和2.8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图像质量优于A组的图像质量,颈动脉及椎动脉起始部图像质量得到明显改善.B组的平均辐射剂量高于A组.结论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高千伏可以获得满意的CTA图像质量.
作者:张军;耿道颖;张晓龙;祝瑞江;李浩雄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81例,按高血压类型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42例(A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组39例(B组).对照组为30名健康老年人.二维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舒张期内径,观察颈总动脉斑块情况;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总动脉收缩期峰速度(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流速(Vmea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B组颈总动脉IMT、僵硬度、RI升高(P<0.01),扩张性、EDV、Vmean降低(P均<0.05),A组PI升高(P<0.01),B组PSV降低(P<0.05);A组颈总动脉僵硬度、PSV、RI、PI高于B组(P均<0.05),扩张性和EDV低于B组(P<0.01);A、B组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收缩压、脉压与颈总动脉内径、IMT、EDV、Vmean、RI、PI密切相关.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发生重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管壁顺应性差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患者.收缩压及脉压对颈动脉重构及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
作者:林腾;陈丽函;许映斌;梁淑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患者女,58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不适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史,未予药物治疗.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室轻度扩大,右房室内径正常;室壁增厚,以室间隔为显著,室间隔厚约1.50 cm,左心室后壁厚度约1.20 cm,室壁回声未见明显异常,收缩运动基本协调,未见明显节段性异常;各瓣膜形态及启闭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贾化平;梁会泽;何薇薇;魏相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超声征象和雌激素受体(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C-erbB-2)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0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DC的主要超声表现与术后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的ER、C-erbB-2表达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①在207例IDC中,ER阳性率为57.97%(120/207),超声显示肿块有边缘毛刺征、后方声衰减者肿块ER阳性率高于不具有上述征象者(P<0.05);② C-erbB-2过表达率为29.95%(62/207),有微钙化征象者肿块C-erbB-2过表达率高于无微钙化征象者(P<0.05).结论 IDC的主要超声征象中的边缘毛刺征、后方声衰减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肿块ER的表达水平;微钙化征象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肿块C-erbB-2的过表达水平.
作者:庞彩霞;李智贤;丁雪明;张莉;韦康来;黄克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DTI纤维追踪法定量比较不同年龄组正常自愿者椎体束从大脑脚到中央前回部分(PRPT)FA值的差别及其意义.方法 将90名正常志愿者按年龄分为6组,进行基于纤维追踪的定量DTI研究,图像标准化后分析各组PRPT的FA值与年龄组老化的关系.结果 各年龄组双侧PRPT的FA值分布相似,低点在放射冠处,高峰为内囊后肢;各段FA值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表明这些部位的纤维随年龄增长发生了老化,其中以额叶老化为明显;并发现额叶及大脑脚白质老化过程中存在突然变化.结论 DTI可以作为评价脑组织细微结构变化和老化过程的敏感工具;额叶及大脑脚白质老化过程中存在突变是否为脑生理上老化的标志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宇;吴明祥;徐坚民;冯敢生;孙国平;龚静山;李莹;张景中;朱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颅底脊索瘤的MRI特征,评价肿瘤T2WI信号强度与病理分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底脊索瘤的MRI资料,包括部位、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强化方式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评价肿瘤T2WI信号强度,并将其与病理分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6例中12例发生于斜坡,4例位于斜坡以外,其中鞍旁、颈静脉孔区各1例,蝶窦2例.病变均边界清楚、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分叶状).病变信号不均,均可见蜂窝状表现.T1WI呈明显低或稍低信号,其中8例可见局灶性高信号;T2WI均为高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均显示不均匀强化,其中轻度强化4例,中度强化6例,缓慢渐进性强化6例.多方位成像可以清晰显示病变位置及与邻近重要结构的关系.16例中10例为经典型,6例为软骨瘤样型.两型之间T2WI的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底脊索瘤MRI无论在发病部位、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上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单纯根据病变的信号强度无法确定脊索瘤病理分型.
作者:张静;张云亭;李威;张敬;陈静;何雅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胚胎移植的位置和子宫内膜厚度与临床妊娠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66例患者接受276个周期IVF-ET治疗的资料,根据子宫内膜厚度将患者分为A组(7~8.9 mm)和B组(9~16 mm);根据移植管距宫底的距离分为C组(5~10 mm)和D组(10~20 mm),分别比较A组与B组、C组与D组的临床妊娠率.结果 B组的临床妊娠率(50.00%)高于A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临床妊娠率(45.86%)与D组(48.74%)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F-ET过程中,超声导向能准确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及胚胎放置在宫腔内的位置;子宫内膜厚度9~16 mm、移植胚胎距宫底5~20 mm有利于胚胎着床.
作者:田瑞霞;姜宏;裴红;张文香;王雪梅;何瑞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患者男,38岁.因不慎被气枪子弹及弹簧击伤右眶下区入院.院外行右上下眼睑皮肤裂伤清创缝合后入我院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右眼视力:光感(定位不明确),左眼视力:1.2,右眼上下睑皮肤裂伤已对位缝合,右眼下陷,下转及外转受限.右眼角膜透明,前房积血,后段结构不清.头颅眼眶CT示:右眼环稍厚,边缘稍毛糙,右侧晶状体密度稍低,向后方移位,前房密度稍高,双眼视神经未见异常.
作者:李娟娟;黎铧;胡竹林;杨忠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强化峰值时间与腹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43例确诊为肝细胞癌的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行常规肝脏平扫,选取肿瘤大径层面,再以该层面为中心行持续动态增强扫描,取肿瘤强化高区域和同层面腹主动脉中心分别作为感兴趣区(ROI),绘制二者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其强化峰值时间.结果 43例患者肝细胞癌的强化峰值时间为(30.04±6.36)s,腹主动脉的强化峰值时间为(23.38±4.92)s;肝细胞癌的强化峰值时间与腹主动脉的强化峰值时间呈正线性相关(r=0.662,P<0.05);肝细胞癌的强化走势有三种形式,23.26%与腹主动脉相似.结论 肝细胞癌的强化峰值时间与腹主动脉的强化峰值时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孙小丽;侯代伦;柳澄;邓凯;孙丛;刘世合;王道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超声造影评估正常肾脏皮质与锥体的血流灌注差异.方法对30名健康人共60个肾脏行超声造影(CEU),利用ACQ软件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观察指标为肾皮质和肾锥体的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及达峰强度(PI),并计算两者的差异.结果肾皮质的AT、TTP及PI 分别为(12.24±3.56)s、(20.67±4.35)s和(25.33±4.17)dB;肾锥体为(14.18±3.34)s、(22.27±3.28)s和(23.03±3.43)dB.两者AT,TTP和PI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肾皮质与肾锥体的超声造影TIC定量参数不同,讨论两者的定量指标,可为临床肾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姜露莹;杜联芳;邢晋放;何颖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和肱动脉血管壁弹性的价值.方法 使用高频线阵探头,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28例初诊T2DM患者和35名正常人的右侧颈动脉和右侧肱动脉血管壁弹性进行评估.结果 T2DM组颈动脉及肱动脉弹性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T2DM组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E峰)和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低于对照组(P<0.01,P<0.05).T2DM组空腹血糖(FB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方便、快捷、无创评价T2DM患者血管壁弹性的早期变化.
作者:胡莉君;吕清;王新房;王静;贺林;黄君红;段利科;丁灵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患者男,56岁.潜水工龄32年,潜水深度一般为 10~45 m,水下作业时间>32 h/年,2001年5月潜水40 m左右,潜水约3 h,未自行减压直接出水,出水后全身麻木,四肢活动障碍,下肢活动困难.医院诊断为急性减压病.之后患者自感乏力,继而出现双下肢麻木,双侧关节活动受限.2002年7月,在当地医院行X线检查显示双股骨远端不规则高密度阴影,双股骨近端不规则囊状低密度阴影,疑为减压性骨坏死.
作者:李晶;续晋铭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