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林;郭建;权背顺
论述助理护士在神经外科ICU工作中不但应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精神、健康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而且还应具备娴熟的操作技术、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作者:何高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循环酶法测定4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43例脑出血患者和45例健康青年对照着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青年脑梗死和脑出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青年脑梗死和脑出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学症与青年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李亚争;赵建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创面应用中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8月临床收治的28例感染创面的患者行清创后应用VSD敷料覆盖创面,持续低负压吸引治疗.结果:创面使用VSD的时间为3~10天.并发症出现引流通路堵塞23例,封闭薄膜下积液2例,中心负压不够1例,创面出血1例,创面感染1例. 结论:VSD在拥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许多的并发症,正确的手术方法配合正规的护理操作,可以积极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VSD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肢体创面的修复提供关键条件.
作者:蔡素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在根管治疗中根充长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78颗根充治疗后2年的牙齿进行拍片检查,根据根充长度是否恰填分组:恰填187颗,非恰填(欠填或超填)91颗,应用根尖周指数并综合临床检查,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根管治疗成功率为68.7%;恰填根管的成功率(80.7%)比非恰填的成功率(45.1%)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未行冠修复者出现冠劈裂,不能保留而拔除者4颗,占1.43%.结论:在进行根管治疗时,根充长度是否恰填明显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鸿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应用临床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30例行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1<P<0.05).结论:在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能正确指导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健康教育的及时执行,提高教育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 ~ 2011年收治的71例创伤骨科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17 ~ 54岁,女性31例,年龄19~ 61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骨科创伤.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全方位护理,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37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护理有效率为91.9%,对照组34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护理有效率为76.5%.结论:在治疗骨科创伤疾病的过程中,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 2012年6月共40例新生儿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气胸中,吸入综合征28例(包括羊水吸入21例及胎粪吸入7例),呼吸窘迫综合征(RDS)7例,新生儿肺炎3例,新生儿湿肺1例,自发性气胸1例,其中有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应用史13例.经保守治疗,胸腔穿刺抽气,闭式引流,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及机械通气等治疗,36例治愈,3例好转后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气胸的原因主要有吸入综合征,NCPAP的使用,呼吸窘迫综合征.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合理应用呼吸机、恰当的时候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是新生儿气胸治疗的关键.
作者:方广东;姜善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愈创生肌活性敷料用于骨科感染创面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骨科感染创面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愈创生肌活性敷料进行创面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创面处理;记录和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创生肌活性敷料具有较强的去腐生肌功效,可有效地控制创面感染、促进骨科感染创面愈合.
作者:张如红;曹胡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普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12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60名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作为对照组,另外60名采用PBL教学法作为实验组,在出科前进行理论、操作考核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定,同时对PBL组的护理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PBL教学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与传统教学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BL教学法的得分均高于比传统教学法.问卷调查显示:90%的PBL组同学都认为PBL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PBL教学法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护理实习生的自学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显著提高了护理临床带教质量.
作者:曹琳琳;王会萍;李军;吴军玲;翟颖莉;郝秀红;姚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传统的凡士林纱条与高分子膨胀绵加胶原蛋白海绵在鼻内窥镜术后填塞应用的效果比较,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术后鼻内填塞材料.方法:随机将鼻内窥镜手术的228例分成两组.实验组将胶原蛋白海绵覆盖手术创面后放置高分子膨胀海绵填塞术腔;对照组放置凡真士林纱条填塞术腔.观察患者填塞期及抽取时患者的舒适程度、控制鼻出血的有效性和抽取填塞物的难易程度及鼻黏膜水肿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高分子膨胀海绵加胶原蛋白海绵填塞反应轻,出血少,水肿轻;填塞期不适程度小,抽取时的不适感也较小于凡士林纱条组.抽取比较容易,相对凡士林纱条组有显著差异(P<0.01).凡士林纱条填塞反应重,抽出纱条出血较多,水肿明显,疼痛显著,凡士林纱条术后当天渗血量少于高分子膨胀海绵加胶原蛋白海组,抽取时凡士林纱条组渗血多.两组各项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内镜手术时,应综合考虑手术范围、操作难易度、控制出血、减轻疼痛、有利愈合、确保效果等诸方面因素合理选用术后填塞物.高分子膨胀海绵加胶原蛋白海绵填塞鼻腔优势较为全面,能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经济实用,可作为鼻内镜手术的常规填塞材料.
作者:刘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居家癌痛患者心理痛苦与家属心理状态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筛查55例居家癌痛患者心理痛苦程度,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5例主要照顾者进行评分,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与家属焦虑抑郁呈显著正相关.家属有焦虑抑郁的患者DT评分更高.中重度心理痛苦的患者其家属焦虑抑郁水平更高.结论:居家癌痛患者心理痛苦程度与家属心理状态之间彼此相互影响,应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减轻患者和家属的负性心理状态.
作者:张桂凤;张勇;张丕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颅脑创伤逐年呈增高趋势,目前已成为34岁以下青壮年人群主要的死亡原因.脑损伤演变过程是复杂的,近年来,关于遗传因素对脑损伤及其预后的影响越来越受医学界重视,关于影响脑外伤预后相关基因的研究也可见报道,现在回顾以往的研究文献,做如下综述.
作者:顾奕;陈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呼吸道梗阻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自2010年5月~ 2011年11月通过对城北社区共7例气管切开病人进行居家护理,无一例发生感染和死亡.作为有创人工呼吸道,其护理和预防并发症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社区护理真正承担医疗等六位一体的任务成为社区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作者:卢林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腹痛缓解、溃疡愈合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2天腹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早期止痛及溃疡愈合效果较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治国;苏汝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比几种不同药物预处理对心肌内源性HSP70的诱导作用,筛选佳诱导药物及诱导时间.方法:成年SD大鼠,分为4组:NS组,NE组、NCR组、NTG组.按规定剂量腹腔注射相应的药物行预处理.各组大鼠实验结束后被处死,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心肌内源性HSP70的光密度值.结果:①所选的药物可诱导内源性HSP70产生,其诱导活性依次为:尼可地尔>硝酸甘油≥去甲肾上腺素;②药物预处理诱导心肌内源性HSP70的表达量随给药次数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结论:尼可地尔注射液是有效的诱导心肌产生内源性HSP70的药物,佳时间为连续给药9次.
作者:邬鹏宇;郭启仓;张越栋;李春秀;张春青;李占清;张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兰州军区第323医院担负着西北地区数千名师以上干部的医疗保健任务.他们以对老干部全心全意服务的精神,于1979年在无编制的情况下建立了老干部门诊部,率先实现了师以上干部军地分区就诊,使老干部有了独立舒适的就医环境.在新的形势下,创建了和谐门诊部,创新了保健模式,提升了服务内涵.
作者:朱淑金;高爱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霰粒肿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不仅影响美观,也对患者眼部造成不适感,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视力.霰粒肿的形成是由于睑板腺分泌旺盛,睑板腺排除受阻,分泌物潴留而产生的一种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慢性肉芽肿炎症[1].一般早期采取保守治疗,较大者采取常规切除术.现将我院2007年10月份以来收治的120例霰粒肿患者进行抽样治疗,观察临床治愈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连红;李丽兰;蔡舒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总结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 2011年8月7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采取利巴韦林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外周血象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1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不良反应5例,总有效率为74.3%,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白细胞(WBC)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观察组减少幅度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利巴韦林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白细胞数目,缩短热程,改善咽峡炎的症状,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冯粉玲;黄惠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1]是指慢性病患者感受到的由于自身的疾病和照护需求影响到照护者而产生的移情担忧,从而导致的抑郁、内疚、痛苦、负担感受和自我感觉的降低,其中身体因素、社会因素、情感因素构成了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内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由家属照顾,患者在接受照护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给家庭成员带来沉重心理负担、经济负担的感受.
作者:杨欢;高凤华;方舒悦;刘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心肌肌钙蛋白Ⅰ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肺炎患儿42例、肺炎伴轻度心衰者38例、肺炎伴中度心衰者28例、肺炎伴重度心衰者12例与正常对照组120例分别进行cTnⅠ检测,观察cTnI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肺炎组、肺炎轻度、中度、重度心衰组的cTnⅠ值逐渐升高,统计学分析显示5组间cTnⅠ有差异(P<0.01).患儿经过治疗后,死亡6例,其余都痊愈出院.经过统计分析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nⅠ升高与机械通气、入住ICU是患儿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与危险因素.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时,随着心力衰竭程度逐渐加重,血清cTnⅠ逐渐升高,并且预后死亡的可能性增加,是小儿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杜文丽;陈亚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