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真皮组织瓣修复中重度鼻唇沟凹陷

曾东;富娜;左俊;余文林;熊杰;唐建兵;张斌;李勤

关键词:真皮组织瓣, 修复, 中重度, 鼻唇沟, 现报道如下, 重要表现, 效果满意, 相互作用, 填充治疗, 面部老化, 面部除皱, 胶原蛋白, 工薪阶层, 无动力, 面颊部, 尿酸, 价格, 凹陷
摘要:鼻唇沟是由面颊部有动力的组织和无动力的组织相互作用而形成.鼻唇沟明显是面部老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一旦鼻唇沟变平、变浅,人立即显得年轻、漂亮.既往通常采用中面部除皱来改善,但效果常不尽人意,近年多采用玻尿酸或胶原蛋白填充治疗,但价格又较昂贵,普通工薪阶层难以承受,笔者于2006~2009年间采用真皮组织瓣修复中重度鼻唇沟凹陷,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保留完整粘膜阴道紧缩术

    目的:探究阴道缩窄的佳手术方式.方法:采用小切口并保留完整阴道粘膜的术式,对阴道后壁多层缝合,使阴道外1/3及阴道口得以收紧.结果:将此法应用于105例阴道松弛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0.5~3年,效果满意.结论:小切口保留完整粘膜阴道紧缩术在收紧阴道肌肉的基础上,着重于对阴道外1/3及阴道口的收紧,更符合生理特性,提高性生活质量,效果确切.

    作者:刘晓夏;何俭;殷剑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面部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一例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sheath tumor,MPNST)为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软组织肉瘤的5%[1],预后不良.多发于四肢和躯干,头颈部少见.我院收治1例面部恶性神经鞘膜瘤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国;李可来;李庆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隐匿性阴茎误诊误治后的矫治

    目的:探讨隐匿性阴茎被误诊为包皮过长并行包皮环切术后的有效补救手术方法.方法:对21例隐匿性阴茎被误诊为包皮过长并行包皮环切术后的患者,采用改良的Devine术式矫治隐匿性阴茎和阴囊中隔带蒂皮瓣修复阴茎的皮肤缺损,观察其疗效.结果:21例患者阴茎外观均获恢复或接近正常,无一例出现皮瓣坏死,其中2例出现阴茎水肿,3月后恢复正常.随访1~2年无一例阴茎回缩,排尿勃起功能正常.结论:隐匿性阴茎误诊为包皮过长行包皮环切后,用改良的Devine术式治疗隐匿性阴茎和阴囊中隔带蒂皮瓣修复阴茎皮肤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手术补救方法.

    作者:周如意;陈军;阳晓林;潘泽意;黄明义;李中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兔肋软骨膜对肋软骨移植后生物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新西兰大白兔肋软骨膜对肋软骨自体异位移植后生物力学的影响,为临床上选取佳肋软骨移植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周龄新西兰大白兔6只,取单侧6、7、8带软骨膜肋软骨,每个标本随机分为等长两段,一段保留软骨膜,一段去除软骨膜,分别埋植于兔的背部两侧对称部位.于12周后取出两组埋植软骨,剥去带肋软骨膜者的软骨膜,埋植前不带肋软骨膜者不作处理.据试验机要求制成相应大小标准试件.采用SHIMADZU(日本,AGS-X型)试验机行拉伸、压缩和弯曲试验.结果:带软骨膜组肋软骨极限抗拉强度及大拉伸应变、大压缩强度及大压缩应变、大弯曲强度及弯曲破坏时间均大于不带软骨膜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软骨膜肋软骨生物力学性能优于不带软骨膜者.

    作者:姜珊;陈振雨;朱月华;冷向锋;张维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铒激光微剥脱治疗脂溢性角化病6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铒激光微剥脱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铒激光微剥脱治疗脂溢性角化病63例,210个皮损,根据皮损的部位、性质及对激光的反应,选择能量10~12.5J/cm2治疗.结果:63例患者,共计210个皮损,治疗8周后随访,176个皮损痊愈,治愈率83.80%,34个皮损显效,有效率100%,未出现创面感染和瘢痕形成.结论:铒激光微剥脱治疗脂溢性角化病有效且安全.

    作者:华伟;李凡;米新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阿魏酸钠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皮瓣具有自身血供,又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在整形外科、骨科、创伤外科常使用皮瓣移植手术修复组织缺损畸形或用于器官再造,皮瓣在移植过程中,常出现缺血的过程,但当缺血的皮瓣恢复血流灌注后,有时反而出现部分或全部皮瓣坏死,严重影响手术疗效.研究表明,这主要是由于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所致.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是由自由基、钙超载、白细胞等多因子介导的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有研究证实,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 SF)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钙超载、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2].本文就阿魏酸钠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英标;戴帆;卢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阻断Notch信号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分泌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Notch信号对角质形成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角质形成细胞的血清刺激模型研究Notch信号对其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血清刺激可以明显促进Notch受体,配体及下游基因的表达,其中Notch1,Jagged1的表达明显上升并具有时间依赖性,其下游蛋白P21表达升高,并在血清刺激后6h达到高峰,P63表达下降,并在血清刺激后6h,下降幅度大.此外给予血清刺激后,纤维化相关因子(包括TGF-β1,TGF-β2,IGF-1,CTGF,VEGF及EGF)的表达明显升高,并在12h达到高峰.给予DAPT(N-[N-(3,5-Difluorophenancetyl-L-alanyl)]-S-phenylglycinet-butyl ester,γ分泌酶抑制剂)进行Notch信号阻断后,明显抑制其下游蛋白P21的表达,提高的P63的表达水平,同时抑制了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结论:阻断Notch信号能够明显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纤维化相关因子.

    作者:李冰;刁建升;楚菲菲;王大雷;郭树忠;夏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Q开关Nd:YAG激光低能量祛除21例文身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Q开关Nd:YAG激光多次低能量祛除文身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临床选取21例文身患者,治疗采用自身对比:A区为试验区,使用Q开关1064nm波长激光,光斑直径4~6mm,能量密度为2.0~4.0J/cm2,平行均匀照射1遍,术后即刻反应皮损变白霜,无皮肤出血点,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4次;B区为对照区,使用Q开关1064nm波长激光,光斑直径3~4mm,能量密度为5.0~8.0J/cm2,均匀照射1遍,即刻反应皮损灰白或皮肤出血.两组病例均于术后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试验区:治愈9例(42.8%),显效12例(57.2%),无瘢痕形成;对照区:治愈3例(14%),显效5例(24%),好转13例(62%),2例(9.5%)出现轻度增生性瘢痕.结论:采用Q开关Nd:YAG激光多次低能量治疗文身的方法可加快文身消退病程,减少文身治疗中能量密度过大形成瘢痕或色素脱失的风险,为文身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娜娜;麦跃;杨鹏;孙林潮;陈瑞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卤米松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白癜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色素异常性皮肤疾病,其发病机理未完全明确,治疗比较棘手,方法很多,但无满意疗效,治疗周期较长.近年来,笔者科室应用卤米松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白癜风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茅於彤;朱晓芳;王琴;冯永山;成倍倍;高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整形美容手术体位摆放技巧

    安全合适的手术体位,可使术野获得充分的显露,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由于手术操作的需要,常常将患者被动的安置固定于不同的手术体位,体位改变后,身体的负重点和支撑点发生变化,一些组织承受压力和拉力的部位及强度亦随之而改变,可能引起皮肤、神经、血管和肌肉等软组织的损伤.与普通外科手术不同的是整形美容手术大部分采用局部麻醉,患者意识清醒,因此整个手术期间在确保手术体位安全,便于医师操作的同时更要重视患者体位的舒适度.体位摆放不当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其开始往往很轻,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征象,不易被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发展,有其潜在的危害性,轻者增加患者的痛苦,延迟康复,重者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1].现将2010年4月~2011年12月我科1 820例整形美容手术的手术体位摆放技巧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蹇映;曹颖俐;杨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额部扩张皮瓣联合耳软骨支架鼻再造术

    目的:探讨应用额部扩张皮瓣复合耳软骨支架植入鼻再造术的效果.方法:对7例鼻缺损患者Ⅰ期行额部斜行扩张器埋置术,Ⅱ期行扩张皮瓣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的同时,于残鼻内植入耳软骨支架,形成支撑结构.结果:7例术后均无感染,无软骨外露,再造鼻外观坚挺,色泽与邻近组织相似,形态逼真,效果满意.结论:额部扩张皮瓣复合耳软骨支架植入鼻再造术增加了鼻尖及鼻小柱的支撑、塑形,是较理想的鼻再造方法.

    作者:宋振涛;张博;陈冬梅;张洪涛;易成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耳后扩张皮瓣破溃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耳后扩张皮瓣破溃的常见临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2006年10月,67例行耳廓再造、耳后扩张皮瓣破溃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破溃的时间、部位、危险因素、破溃的过程、破溃的直接原因及破裂后的即刻处理方法等总结.结果:导致耳后扩张皮瓣破溃的危险因素包括皮瓣内部因素(约占21%)、外部因素(51%),另有约占28%的危险因素不明确者.危险因素不同者破溃的过程表现有异.结论:耳后扩张皮瓣破溃的原因和过程比较复杂,应予高度重视防患未然.

    作者:胡守舵;赵延勇;杨庆华;蒋海越;庄洪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口腔颊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在口腔颊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效果及长期观察的评价.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09年5月口腔颊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进行修复的19例患者资料.术后进行追踪随访和功能评价.结果:术后随访 6~24个月,平均15个月.19例患者的组织缺损修复均获得成功,术后7~10天均未见修复膜脱落,愈合良好,植入异种生物膜部位逐渐为自体膜组织长入.长期观察,活化后的修复膜在软组织部位受植床存在一定的收缩.结论:生物膜修复组织缺损的机理与传统的植皮方法不同,是生物支架功能,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适合口腔颊部肿瘤切除后浅、中层组织缺损的修复.

    作者:张圃;王欣;杨新杰;孙沫逸;李建虎;马秦;雷德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真皮组织瓣修复中重度鼻唇沟凹陷

    鼻唇沟是由面颊部有动力的组织和无动力的组织相互作用而形成.鼻唇沟明显是面部老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一旦鼻唇沟变平、变浅,人立即显得年轻、漂亮.既往通常采用中面部除皱来改善,但效果常不尽人意,近年多采用玻尿酸或胶原蛋白填充治疗,但价格又较昂贵,普通工薪阶层难以承受,笔者于2006~2009年间采用真皮组织瓣修复中重度鼻唇沟凹陷,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东;富娜;左俊;余文林;熊杰;唐建兵;张斌;李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皮肤扩张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经耳源静脉移植入体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参与皮肤扩张的情况.方法:以小型家猪为研究对象,分离培养并鉴定猪BM-MSCs.制作猪皮肤扩张模型,8头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头,实验组(A组):扩张后耳源静脉注入DiI标记的猪BM-MSCs;对照组(B组):扩张后耳源静脉注入等量PBS,分别于扩张后7、14、28天测量两组扩张面积,冰冻切片观察标记细胞在扩张皮肤中的比例和分布情况,Real-time PCR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CD29、CD90表达阳性,CD34、CD45表达阴性,细胞标记率>99%.扩张后第14天、28天实验组扩张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冰冻切片显示,14天时实验组扩张皮肤可见DiI标记细胞聚集.PCR示SDF-1表达量实验组是对照组的5.8倍.结论:经静脉移植的BM-MSCs可迁移至扩张局部,并能有效促进皮肤扩张.

    作者:王晓燕;郑岩;孟宝玺;夏炜;马显杰;王志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异体复合组织移植皮肤淋巴引流隔绝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通过SD大鼠下腹部游离皮瓣及皮管的移植,建立大鼠异体复合组织移植皮肤淋巴引流隔绝模型.方法:7~8周龄雄性SD大鼠切取下腹部皮瓣并游离行同种异体移植,皮肤隔离组(A组):将供体皮瓣边缘对合、缝合成管状,底边留血管蒂出口用隔离器隔离皮肤,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皮管缝合于隔离器,隔离器固定于受体;皮肤未隔离组(B组):将供体游离皮瓣卷制成管状,显微外科吻合血管并将供受体皮肤对位缝合;空白对照组(C组):行下腹部游离皮瓣异体移植.大体观察每组皮瓣或皮管存活时间,于术后3、5、7、14、28、35d取移植物皮肤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A组:皮管存活时间为32(34,32)天;B组:皮管存活时间为15(16,15)天;C组:皮瓣存活时间为6(7,6)天.A组与C组、B组与C组、A组与B组存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大鼠的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淋巴引流隔绝模型,并证实了隔绝皮肤淋巴引流能有效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作者:刘沙;裴蛟淼;李杨;曹姣;杨阳;李冰;夏炜;郭树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舌侧活动翼矫治器治疗双颌前突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治疗均角型双颌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均角型双颌前突患者31例(29°<SN/MP<40°),根据患者对矫治器的主观要求分为舌侧活动翼矫治器组和唇侧活动翼矫治器组.舌侧治疗组11例,唇侧治疗组20例.所有病例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治.将两组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和两组治疗前后测量数据的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矢状方向:①舌侧组上下切牙分别内收4.89mm和3.68mm,直立16.91°和10.61°.且两组差值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②矫治后两组磨牙均有所前移,唇侧组上磨牙前移2.31mm,下磨牙前移2.72mm.舌侧组上磨牙前移2.5mm,下磨牙前移2.72mm,并且两组差值无明显差异,均达到中强支抗.垂直方向:①舌侧组上磨牙伸长1.03mm,下颌磨牙伸长0.99mm.②两组的Y轴角、面角、FMA、SN/MP治疗前后均没有统计学意义,OP/FH有所增加,后面高有所增加.软组织方面:①两组的上下唇厚度明显减少、上下唇明显内收、鼻唇角增大.②舌侧组上切牙和上唇内收量的比为1:0.4009,下切牙和下唇内收量的比为1:0.7092.结论:舌侧活动翼能一定程度上弥补舌体解剖上的个体差异性.在支抗维护与垂直方向控制上效果较好,上下颌前牙突度和倾斜度明显减小,软组织侧貌有明显改善,能有效地改善双颌前突畸形.

    作者:陈启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瘢痕型结节病一例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系统性炎症性疾病,约25%的结节病可有皮肤受累,皮肤结节病表现各异,其中瘢痕型结节病少见,且好发于年轻人,尤其是女性[1].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老年女性的瘢痕型结节病.

    作者:王琴;李永慧;刘国华;朱晓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遗传性小耳畸形家系FGF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遗传性小耳畸形家系FGF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遗传性小耳畸形患者及其直系亲属的FGF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32例,同时以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结果:遗传性小耳畸形患者及直系亲属FGF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遗传性小耳畸形家系组中,患病者的基因甲基化程度小于耳廓正常者(P<0.05).结论:FGF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可能与遗传性小耳畸形的发生有关.

    作者:刘嘉锋;孙家明;李小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杜仲提取物对小鼠皮肤光老化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杜仲提取物对光老化模型小鼠皮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紫外光疗仪(UVA+UVB,模拟日光)照射KM小鼠,建立光老化小鼠模型,灌胃或外用给予杜仲提取物,观察小鼠皮肤的组织形态,测定小鼠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外用及灌胃低剂量杜仲提取物均能有效提高小鼠血浆中SOD活力(P<0.05)、降低MDA含量(P<0.05),且外用能显著减轻小鼠皮肤组织受损程度.结论:杜仲提取物具有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且外用优于口服,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从而防止组织过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李建民;刘琦;王雪;张宁;徐艳明;陈巧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