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瘢痕型结节病一例

王琴;李永慧;刘国华;朱晓芳

关键词:瘢痕, 皮肤结节病, 炎症性疾病, 老年女性, 病因不明, 系统性, 年轻人
摘要: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系统性炎症性疾病,约25%的结节病可有皮肤受累,皮肤结节病表现各异,其中瘢痕型结节病少见,且好发于年轻人,尤其是女性[1].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老年女性的瘢痕型结节病.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玉竹对UVB诱导HaCaT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玉竹水提液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64mJ·cm-2的UVB照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建立光老化细胞模型,以不同浓度玉竹提取物处理光老化细胞,羟胺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TBA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分泌量.结果:UVB照射角质形成细胞后,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TNF-α、IL-6分泌量增加(P<0.01),玉竹水提液中(100μg·ml-1)、高(200μg·ml-1)剂量组能显著提高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TNF-α、IL-6分泌(P<0.05或P<0.01).结论:玉竹水提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UVB对角质形成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化损伤,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分泌有关.

    作者:王业秋;陈巧云;张宁;井丽巍;祁永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年轻恒前牙冠折后即刻冠修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21例(29颗)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实例,讨论外伤冠折牙的即刻临床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9 颗年轻恒前牙冠折,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了间接盖髓术、活髓切断术、根尖诱导术.术后即刻或1周内采用断冠再接、直接树脂修复、活动义齿对缺损牙行临时冠修复,缺损牙修复后经过至少1年的临床观察.结果:冠折的年轻恒前牙经过相应的牙髓治疗与冠修复治疗,绝大多数患牙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年轻恒前牙外伤性冠折,在尽可能促进牙根继续发育的同时,即刻冠修复对于儿童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永丰;马兆峰;李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舌侧活动翼矫治器治疗双颌前突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治疗均角型双颌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均角型双颌前突患者31例(29°<SN/MP<40°),根据患者对矫治器的主观要求分为舌侧活动翼矫治器组和唇侧活动翼矫治器组.舌侧治疗组11例,唇侧治疗组20例.所有病例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治.将两组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和两组治疗前后测量数据的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矢状方向:①舌侧组上下切牙分别内收4.89mm和3.68mm,直立16.91°和10.61°.且两组差值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②矫治后两组磨牙均有所前移,唇侧组上磨牙前移2.31mm,下磨牙前移2.72mm.舌侧组上磨牙前移2.5mm,下磨牙前移2.72mm,并且两组差值无明显差异,均达到中强支抗.垂直方向:①舌侧组上磨牙伸长1.03mm,下颌磨牙伸长0.99mm.②两组的Y轴角、面角、FMA、SN/MP治疗前后均没有统计学意义,OP/FH有所增加,后面高有所增加.软组织方面:①两组的上下唇厚度明显减少、上下唇明显内收、鼻唇角增大.②舌侧组上切牙和上唇内收量的比为1:0.4009,下切牙和下唇内收量的比为1:0.7092.结论:舌侧活动翼能一定程度上弥补舌体解剖上的个体差异性.在支抗维护与垂直方向控制上效果较好,上下颌前牙突度和倾斜度明显减小,软组织侧貌有明显改善,能有效地改善双颌前突畸形.

    作者:陈启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国外美容医学新动态(四)

    整形美容1用显微外科技术行乳房重建后持续应用抗生素并不能改变术后感染发生率一般乳房重建术后的感染发生率为3%~5%,但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乳房重建后的感染发生率却缺乏相应资料.本文作者回顾性地收集了2006~2009年采用这种术式进行重建乳房的病例,对自体组织重建乳房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内容包括:医源性并发症、放疗相关并发症、化疗相关并发症以及抗生素应用的类型、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持续的时间.前瞻性研究组的对象只在术后接受24h抗生素治疗.对术后术区感染发生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整形美容手术体位摆放技巧

    安全合适的手术体位,可使术野获得充分的显露,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由于手术操作的需要,常常将患者被动的安置固定于不同的手术体位,体位改变后,身体的负重点和支撑点发生变化,一些组织承受压力和拉力的部位及强度亦随之而改变,可能引起皮肤、神经、血管和肌肉等软组织的损伤.与普通外科手术不同的是整形美容手术大部分采用局部麻醉,患者意识清醒,因此整个手术期间在确保手术体位安全,便于医师操作的同时更要重视患者体位的舒适度.体位摆放不当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其开始往往很轻,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征象,不易被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发展,有其潜在的危害性,轻者增加患者的痛苦,延迟康复,重者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1].现将2010年4月~2011年12月我科1 820例整形美容手术的手术体位摆放技巧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蹇映;曹颖俐;杨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FRIII矫治功能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颌面分析

    目的:探讨Frankel Ⅲ功能矫治器(Frankel functional regulator Ⅲ appliance,FRIII)矫治功能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前后颌骨软组织侧貌头影测量值的变化.方法:选择乳牙期、替牙期功能性III类错(牙合)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6~11岁,平均9.8岁,面型为直面型或轻度凹面型,前牙反(牙合),第一磨牙为近中关系,下颌可后退至切对切,上下前牙排列整齐,应用FRIII矫治,治疗前后拍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测量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功能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经FRIII矫治6个月左右,临床上患儿反(牙合)矫正、侧貌发生改变,SNB减小、ANB增加、前下面高增加、IMPA 减小、面凸度增加、覆盖增加有显著性差异.唇形改变:上唇突度增大、下唇突度减小,上唇倾斜度减小、下唇倾斜度减小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表明FRIII矫治功能性Ⅲ类错(牙合)畸形能引起颌骨及软组织侧貌的改变,FRIII是治疗功能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有效方法.

    作者:叶金梅;王洪涛;邓利琴;陈柯;张栋杰;李新桂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皮肤色素及厚度对皮肤光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皮肤色素及厚度对皮肤光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日光防护指数测定仪对31名健康志愿者后背及臀部皮肤进行照射,获取两种波长紫外线照射下的小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MED)和小持续性黑化量(minimal 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 dose,MPPD).照射前用皮肤黑素和红色素测定仪、皮肤扫描比分光光度仪和皮肤B超测定试验部位.结果:MPPD与b*、MI、Depth呈负相关,MED与b*、MI、Depth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同能量UVA照射后的不同皮肤反应性与b*、Depth呈正相关;相同能量UVB照射后的不同皮肤反应性与MI、EI、b*、Depth呈负相关,且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肤色、皮肤黑素、皮肤厚度,能影响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肤色、皮肤黑素和血红素、皮肤厚度,能影响皮肤黑化反应和红斑反应的程度.

    作者:夏米娜;王学民;刘彦群;袁超;邹颖;樊国彪;吴佩兰;李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额部扩张皮瓣联合耳软骨支架鼻再造术

    目的:探讨应用额部扩张皮瓣复合耳软骨支架植入鼻再造术的效果.方法:对7例鼻缺损患者Ⅰ期行额部斜行扩张器埋置术,Ⅱ期行扩张皮瓣修复鼻尖、鼻翼及鼻小柱的同时,于残鼻内植入耳软骨支架,形成支撑结构.结果:7例术后均无感染,无软骨外露,再造鼻外观坚挺,色泽与邻近组织相似,形态逼真,效果满意.结论:额部扩张皮瓣复合耳软骨支架植入鼻再造术增加了鼻尖及鼻小柱的支撑、塑形,是较理想的鼻再造方法.

    作者:宋振涛;张博;陈冬梅;张洪涛;易成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真皮组织瓣修复中重度鼻唇沟凹陷

    鼻唇沟是由面颊部有动力的组织和无动力的组织相互作用而形成.鼻唇沟明显是面部老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一旦鼻唇沟变平、变浅,人立即显得年轻、漂亮.既往通常采用中面部除皱来改善,但效果常不尽人意,近年多采用玻尿酸或胶原蛋白填充治疗,但价格又较昂贵,普通工薪阶层难以承受,笔者于2006~2009年间采用真皮组织瓣修复中重度鼻唇沟凹陷,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东;富娜;左俊;余文林;熊杰;唐建兵;张斌;李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瘢痕型结节病一例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系统性炎症性疾病,约25%的结节病可有皮肤受累,皮肤结节病表现各异,其中瘢痕型结节病少见,且好发于年轻人,尤其是女性[1].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老年女性的瘢痕型结节病.

    作者:王琴;李永慧;刘国华;朱晓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Q开关Nd:YAG激光低能量祛除21例文身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Q开关Nd:YAG激光多次低能量祛除文身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临床选取21例文身患者,治疗采用自身对比:A区为试验区,使用Q开关1064nm波长激光,光斑直径4~6mm,能量密度为2.0~4.0J/cm2,平行均匀照射1遍,术后即刻反应皮损变白霜,无皮肤出血点,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4次;B区为对照区,使用Q开关1064nm波长激光,光斑直径3~4mm,能量密度为5.0~8.0J/cm2,均匀照射1遍,即刻反应皮损灰白或皮肤出血.两组病例均于术后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试验区:治愈9例(42.8%),显效12例(57.2%),无瘢痕形成;对照区:治愈3例(14%),显效5例(24%),好转13例(62%),2例(9.5%)出现轻度增生性瘢痕.结论:采用Q开关Nd:YAG激光多次低能量治疗文身的方法可加快文身消退病程,减少文身治疗中能量密度过大形成瘢痕或色素脱失的风险,为文身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娜娜;麦跃;杨鹏;孙林潮;陈瑞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形体雕塑技术的新进展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皮下脂肪过多堆积,这与现代人对纤细身材、追求线条美的审美要求是相矛盾的.同时,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病因,促使人们对去除多余脂肪提出更高的要求.据美国整形外科协会的统计[1],仅2008年一年,全美共有341 000人接受了去脂手术,是仅次于隆乳术的第二大美容手术.

    作者:潘福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髂腰真皮下血管网轴型皮瓣在手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一种用于上肢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修复方法.方法:选择27例上肢远端(前臂及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修复研究.在同侧髂腰部设计所需大小和形状的髂腰轴型皮瓣,将该皮瓣进行精细减薄制成真皮下血管网轴型皮瓣,皮瓣中的旋髂浅动脉完好保留,带蒂转移修复上肢远端创面,3周后断蒂完成修复.结果:本组27个髂腰真皮下血管网轴型皮瓣移植后全部成活.12个月后随访18例,皮瓣组织无肿胀,表面美学效果满意,皮瓣感觉恢复较好.结论:髂腰轴型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移植是修复上肢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江;郭小平;王克华;赵东红;韩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自体单株毛囊种植修复上唇胡须缺损

    目的:探索应用自体单株毛囊移植修复上唇胡须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7例患者采用切取枕后安全区头皮条的方法或利用直径8mm的电动环钻获取毛发移植物,在3倍放大镜下制成单株移植物,并利用21或22G注射器针头穿刺打孔,然后用显微镊夹持毛干部,将毛发移植到缺损处以修复形态.结果:植入毛发生长良好,形态满意,移植毛发成活率在95%以上.结论:单株自体毛囊种植修复胡须缺损是一个适宜的方法.

    作者:俞冰;蒋文杰;堵顶云;王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男性乳房发育症的外科治疗进展

    男性乳房发育症(gynecomastia,GYN),又称男性乳腺增生症或男子女性型乳房,是指男性乳房组织异常发育、乳腺结缔组织异常增殖的一种临床病症,通常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进行性增大或乳晕深部团状肿块,有时可伴疼痛或触痛,偶有乳汁样分泌物,占男性乳房疾病的60%~80%[1].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术式繁多,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水平,现对其外科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邓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耳后扩张皮瓣破溃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耳后扩张皮瓣破溃的常见临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2006年10月,67例行耳廓再造、耳后扩张皮瓣破溃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破溃的时间、部位、危险因素、破溃的过程、破溃的直接原因及破裂后的即刻处理方法等总结.结果:导致耳后扩张皮瓣破溃的危险因素包括皮瓣内部因素(约占21%)、外部因素(51%),另有约占28%的危险因素不明确者.危险因素不同者破溃的过程表现有异.结论:耳后扩张皮瓣破溃的原因和过程比较复杂,应予高度重视防患未然.

    作者:胡守舵;赵延勇;杨庆华;蒋海越;庄洪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K(O)R深度漂白系统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K(O)R深度漂白系统对困难漂白牙的疗效、安全性及稳定性.方法:随机抽选14例重度着色及困难漂白牙患者322颗牙,将其分为3组.A组:一般重度着色牙组(117颗);B组:氟斑牙组(69颗);C组:四环素牙组(136颗),进行KOR产品深度漂白系统治疗,并分别于漂白前,漂白结束以及漂白结束后1、3、6个月对照比色,重复记录漂白脱色改变情况,同时记录漂白过程中牙齿牙龈过敏表现.结果:K(O)R深度漂白对A组和B组有明显漂白效果,显效率分别为93.2%和88.4%;K(O)R深度漂白对C1组亦有较明显漂白效果,其显效率为68.2%,有效率100%,但A组和B组漂白效果显著优于C1组(P<0.01),而K(O)R深度漂白对C2组患牙漂白效果不明显.经过6个月观察各组漂白脱色效果均稳定.结论:KOR深度漂白系统对治疗非四环素类重度着色牙有明显疗效且疗效安全稳定.对治疗四环素牙特别是重度四环素牙还需更长时间的对照实验观察.

    作者:骆堃梁;董研;盛列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乙酰水杨酸在UVB诱导黑素细胞树突形态相关分子Rac1和RhoA表达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 ASA)在UVB诱导黑素细胞树突形态相关分子Rac1和RhoA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培养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系PIG1细胞,将细胞以一定密度接种于平皿中,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100mJ UVB照射组及UVB照射后ASA处理组.ASA处理24h后采用RT-PCR 检测Rac1和RhoA mRNA表达的变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PIG1细胞经100mJ UVB照射后与对照组相比,促进树突形成的Rac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抑制树突形成的RhoA表达下调;ASA处理可反转UVB照射对Rac1和RhoA的作用,Rac1表达较UVB照射组明显降低,而RhoA表达增高.结论:一定剂量UVB照射后,黑素细胞Rac1表达增高,RhoA表达下调;ASA可以抑制一定剂量UVB照射诱导的黑素细胞树突形态相关分子的改变.

    作者:惠坤;简强;薛柯;朱东宁;安庆;李承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小切口保留完整粘膜阴道紧缩术

    目的:探究阴道缩窄的佳手术方式.方法:采用小切口并保留完整阴道粘膜的术式,对阴道后壁多层缝合,使阴道外1/3及阴道口得以收紧.结果:将此法应用于105例阴道松弛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0.5~3年,效果满意.结论:小切口保留完整粘膜阴道紧缩术在收紧阴道肌肉的基础上,着重于对阴道外1/3及阴道口的收紧,更符合生理特性,提高性生活质量,效果确切.

    作者:刘晓夏;何俭;殷剑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下颌后小切口结合肿胀分离技术在髁突低位骨折内复位固定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下颌后小切口及肿胀分离技术在髁突低位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6例下颌骨髁突低位骨折患者采用下颌后小切口,术区皮下行肿胀液注射后紧贴皮下分离至咬肌表面,平行于面神经的方向钝性分离咬肌纤维,显露骨折部位,直视下行髁突骨折解剖复位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检查随访,复位固定效果满意,无面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切口瘢痕隐蔽.结论:下颌后小切口结合皮下肿胀分离技术处理髁突低位骨折具有安全、便捷、美观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剑虹;许振华;任常群;王文峰;黄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