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形体雕塑技术的新进展

潘福强

关键词:形体雕塑, 技术, 新进展, progress, 皮下脂肪, 整形外科, 美容手术, 审美要求, 人类健康, 经济水平, 线条美, 现代人, 糖尿病, 慢性病, 隆乳术, 冠心病, 高血压, 威胁, 统计, 去脂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皮下脂肪过多堆积,这与现代人对纤细身材、追求线条美的审美要求是相矛盾的.同时,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病因,促使人们对去除多余脂肪提出更高的要求.据美国整形外科协会的统计[1],仅2008年一年,全美共有341 000人接受了去脂手术,是仅次于隆乳术的第二大美容手术.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皮肤扩张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经耳源静脉移植入体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参与皮肤扩张的情况.方法:以小型家猪为研究对象,分离培养并鉴定猪BM-MSCs.制作猪皮肤扩张模型,8头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头,实验组(A组):扩张后耳源静脉注入DiI标记的猪BM-MSCs;对照组(B组):扩张后耳源静脉注入等量PBS,分别于扩张后7、14、28天测量两组扩张面积,冰冻切片观察标记细胞在扩张皮肤中的比例和分布情况,Real-time PCR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CD29、CD90表达阳性,CD34、CD45表达阴性,细胞标记率>99%.扩张后第14天、28天实验组扩张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冰冻切片显示,14天时实验组扩张皮肤可见DiI标记细胞聚集.PCR示SDF-1表达量实验组是对照组的5.8倍.结论:经静脉移植的BM-MSCs可迁移至扩张局部,并能有效促进皮肤扩张.

    作者:王晓燕;郑岩;孟宝玺;夏炜;马显杰;王志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皮肤色素及厚度对皮肤光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皮肤色素及厚度对皮肤光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日光防护指数测定仪对31名健康志愿者后背及臀部皮肤进行照射,获取两种波长紫外线照射下的小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MED)和小持续性黑化量(minimal 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 dose,MPPD).照射前用皮肤黑素和红色素测定仪、皮肤扫描比分光光度仪和皮肤B超测定试验部位.结果:MPPD与b*、MI、Depth呈负相关,MED与b*、MI、Depth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同能量UVA照射后的不同皮肤反应性与b*、Depth呈正相关;相同能量UVB照射后的不同皮肤反应性与MI、EI、b*、Depth呈负相关,且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肤色、皮肤黑素、皮肤厚度,能影响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肤色、皮肤黑素和血红素、皮肤厚度,能影响皮肤黑化反应和红斑反应的程度.

    作者:夏米娜;王学民;刘彦群;袁超;邹颖;樊国彪;吴佩兰;李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对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系PIG1细胞黑素生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系PIG1细胞的活力、黑素生成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处理PIG1细胞72h,CCK-8比色法测定阿司匹林对PIG1细胞活力的影响;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氢氧化钠裂解法测定黑素的含量;体外多巴氧化反应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阿司匹林浓度小于或者等于500μmol/L时无明显细胞毒性;浓度大于或者等于125μmol/L时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黑素生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阿司匹林抑制PIG1细胞的黑素生成,可能应用于色素增多性皮肤病.

    作者:汤玲珍;坚哲;刘邦民;李凯;李强;李春英;高天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头面部术后肿胀药物治疗进展

    随着整形美容手术的需求日益增多,如何减少术后的局部肿胀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讨论的热点.头面部术后的肿胀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求美者的日常生活,如何减轻术后肿胀对于求美者和临床医生来说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头面部外科手术通常导致以组织充血、血管舒张、毛细血管透性增加为特征的组织损伤,体液在细胞间隙聚集、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迁移,导致毛细血管渗透压增高[1-2].水肿可以表现为漏出性水肿或者渗出性水肿,在外科手术中,两者通常同时出现[3-4].术后期的肿胀几乎是难以预知的,切口的长度、手术中对组织的操作手法和手术时间的长短对术后肿胀均有影响,以往的数据表明,相对小的切口术后肿胀和疼痛明显减轻[5-9].Akadiri等[10]认为性别、体重和体表面积影响了术后的肿胀.然而,肿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术前很难预测其发生.目前临床上已经应用一些药物治疗来减轻术后肿胀,均取得了一些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阿魏酸钠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皮瓣具有自身血供,又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在整形外科、骨科、创伤外科常使用皮瓣移植手术修复组织缺损畸形或用于器官再造,皮瓣在移植过程中,常出现缺血的过程,但当缺血的皮瓣恢复血流灌注后,有时反而出现部分或全部皮瓣坏死,严重影响手术疗效.研究表明,这主要是由于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所致.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是由自由基、钙超载、白细胞等多因子介导的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有研究证实,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 SF)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钙超载、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2].本文就阿魏酸钠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英标;戴帆;卢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卤米松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白癜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色素异常性皮肤疾病,其发病机理未完全明确,治疗比较棘手,方法很多,但无满意疗效,治疗周期较长.近年来,笔者科室应用卤米松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白癜风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茅於彤;朱晓芳;王琴;冯永山;成倍倍;高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采用瘤体表面中厚皮片修复巨大皮肤良性肿瘤切除后创面

    目的:总结利用巨大皮肤良性肿瘤表面皮肤加工的中厚皮片修复其瘤体切除后创面的经验.方法:对1999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37例巨大皮肤良性肿瘤患者,在实施病灶切除后,利用鼓式取皮机的反鼓取皮技术,将瘤体表面皮肤加工成中厚皮片修复肿瘤切除后创面.结果:10例皮片成活率95%~100%,27例成活率为70%~90%,其中17例经换药愈合,10例经二次手术补充植皮愈合.所有病例术区外形良好,功能恢复满意,部分病例局部有少量瘢痕形成.结论:与取自正常皮肤的中厚皮片相比,此类皮片移植成活率稍低,但对于瘤体巨大,且位于非功能部位或相对隐蔽部位者,也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修复方法.

    作者:刘毅;宋玫;肖斌;刘萍;陈黎明;徐承新;孙晓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口腔颊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在口腔颊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效果及长期观察的评价.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09年5月口腔颊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进行修复的19例患者资料.术后进行追踪随访和功能评价.结果:术后随访 6~24个月,平均15个月.19例患者的组织缺损修复均获得成功,术后7~10天均未见修复膜脱落,愈合良好,植入异种生物膜部位逐渐为自体膜组织长入.长期观察,活化后的修复膜在软组织部位受植床存在一定的收缩.结论:生物膜修复组织缺损的机理与传统的植皮方法不同,是生物支架功能,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适合口腔颊部肿瘤切除后浅、中层组织缺损的修复.

    作者:张圃;王欣;杨新杰;孙沫逸;李建虎;马秦;雷德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下颌后牙游离端缺失种植固定桥连接体横截面适宜受力面积研究

    目的:探寻下颌后牙游离端缺失种植固定桥连接体横截面适宜受力面积,以保证瓷层不发生断裂.方法:在建立下颌单侧后牙游离端缺失种植固定桥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不同桥体跨度不同连接体面积时的模型I-I、I-II、I-III和II-I、II-II、II-III,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找出连接体变形量小于0.001mm时连接体横截面积.结果:在模型I中和模型II中,连接体的大变形量分别为0.00106、0.000938、0.000563、0.00118、0.000958和0.000785.结论:在第二前磨牙至第二磨牙缺失和第一前磨牙至第二磨牙缺失时,连接体横截面积分别大于或等于4mm2和8mm2时连接变形率小于0.1%,可确保瓷层不发生断裂.

    作者:丁旭;程纬;孙应明;曹雪;汪大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小切口保留完整粘膜阴道紧缩术

    目的:探究阴道缩窄的佳手术方式.方法:采用小切口并保留完整阴道粘膜的术式,对阴道后壁多层缝合,使阴道外1/3及阴道口得以收紧.结果:将此法应用于105例阴道松弛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0.5~3年,效果满意.结论:小切口保留完整粘膜阴道紧缩术在收紧阴道肌肉的基础上,着重于对阴道外1/3及阴道口的收紧,更符合生理特性,提高性生活质量,效果确切.

    作者:刘晓夏;何俭;殷剑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兔肋软骨膜对肋软骨移植后生物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新西兰大白兔肋软骨膜对肋软骨自体异位移植后生物力学的影响,为临床上选取佳肋软骨移植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周龄新西兰大白兔6只,取单侧6、7、8带软骨膜肋软骨,每个标本随机分为等长两段,一段保留软骨膜,一段去除软骨膜,分别埋植于兔的背部两侧对称部位.于12周后取出两组埋植软骨,剥去带肋软骨膜者的软骨膜,埋植前不带肋软骨膜者不作处理.据试验机要求制成相应大小标准试件.采用SHIMADZU(日本,AGS-X型)试验机行拉伸、压缩和弯曲试验.结果:带软骨膜组肋软骨极限抗拉强度及大拉伸应变、大压缩强度及大压缩应变、大弯曲强度及弯曲破坏时间均大于不带软骨膜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软骨膜肋软骨生物力学性能优于不带软骨膜者.

    作者:姜珊;陈振雨;朱月华;冷向锋;张维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下肢烧伤后瘢痕的手法按摩护理效果观察

    烧伤创面愈合后的瘢痕增生导致瘢痕挛缩,轻者影响外观,功能轻度受限,重者生活难以自理,需进行二次瘢痕松解修复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压力.我科护理人员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外,配合手法按摩,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艳;魏亚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Q开关倍频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485例

    雀斑是常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色素沉着病.组织病理为皮损部位黑素细胞数目未见增多,黑素细胞胞体较大,树枝状突长而多,黑素细胞内黑素小体增加,在基底部细胞内黑素颗粒数量亦增加[1].因影响容貌美,患者治疗心切.2002年10月~2011年5月,笔者科室采用Q开关倍频532nm、755nm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雀斑患者485例,疗效肯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关斌;孙志文;杨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舌侧活动翼矫治器治疗双颌前突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治疗均角型双颌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均角型双颌前突患者31例(29°<SN/MP<40°),根据患者对矫治器的主观要求分为舌侧活动翼矫治器组和唇侧活动翼矫治器组.舌侧治疗组11例,唇侧治疗组20例.所有病例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治.将两组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和两组治疗前后测量数据的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矢状方向:①舌侧组上下切牙分别内收4.89mm和3.68mm,直立16.91°和10.61°.且两组差值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②矫治后两组磨牙均有所前移,唇侧组上磨牙前移2.31mm,下磨牙前移2.72mm.舌侧组上磨牙前移2.5mm,下磨牙前移2.72mm,并且两组差值无明显差异,均达到中强支抗.垂直方向:①舌侧组上磨牙伸长1.03mm,下颌磨牙伸长0.99mm.②两组的Y轴角、面角、FMA、SN/MP治疗前后均没有统计学意义,OP/FH有所增加,后面高有所增加.软组织方面:①两组的上下唇厚度明显减少、上下唇明显内收、鼻唇角增大.②舌侧组上切牙和上唇内收量的比为1:0.4009,下切牙和下唇内收量的比为1:0.7092.结论:舌侧活动翼能一定程度上弥补舌体解剖上的个体差异性.在支抗维护与垂直方向控制上效果较好,上下颌前牙突度和倾斜度明显减小,软组织侧貌有明显改善,能有效地改善双颌前突畸形.

    作者:陈启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玉竹对UVB诱导HaCaT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玉竹水提液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64mJ·cm-2的UVB照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建立光老化细胞模型,以不同浓度玉竹提取物处理光老化细胞,羟胺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TBA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分泌量.结果:UVB照射角质形成细胞后,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TNF-α、IL-6分泌量增加(P<0.01),玉竹水提液中(100μg·ml-1)、高(200μg·ml-1)剂量组能显著提高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TNF-α、IL-6分泌(P<0.05或P<0.01).结论:玉竹水提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UVB对角质形成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化损伤,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分泌有关.

    作者:王业秋;陈巧云;张宁;井丽巍;祁永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异体复合组织移植皮肤淋巴引流隔绝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通过SD大鼠下腹部游离皮瓣及皮管的移植,建立大鼠异体复合组织移植皮肤淋巴引流隔绝模型.方法:7~8周龄雄性SD大鼠切取下腹部皮瓣并游离行同种异体移植,皮肤隔离组(A组):将供体皮瓣边缘对合、缝合成管状,底边留血管蒂出口用隔离器隔离皮肤,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皮管缝合于隔离器,隔离器固定于受体;皮肤未隔离组(B组):将供体游离皮瓣卷制成管状,显微外科吻合血管并将供受体皮肤对位缝合;空白对照组(C组):行下腹部游离皮瓣异体移植.大体观察每组皮瓣或皮管存活时间,于术后3、5、7、14、28、35d取移植物皮肤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A组:皮管存活时间为32(34,32)天;B组:皮管存活时间为15(16,15)天;C组:皮瓣存活时间为6(7,6)天.A组与C组、B组与C组、A组与B组存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大鼠的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淋巴引流隔绝模型,并证实了隔绝皮肤淋巴引流能有效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作者:刘沙;裴蛟淼;李杨;曹姣;杨阳;李冰;夏炜;郭树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年轻恒前牙冠折后即刻冠修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21例(29颗)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实例,讨论外伤冠折牙的即刻临床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9 颗年轻恒前牙冠折,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了间接盖髓术、活髓切断术、根尖诱导术.术后即刻或1周内采用断冠再接、直接树脂修复、活动义齿对缺损牙行临时冠修复,缺损牙修复后经过至少1年的临床观察.结果:冠折的年轻恒前牙经过相应的牙髓治疗与冠修复治疗,绝大多数患牙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年轻恒前牙外伤性冠折,在尽可能促进牙根继续发育的同时,即刻冠修复对于儿童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永丰;马兆峰;李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眶周及中面部联合提紧术

    目的:根据眶周及中面部老年性改变特征,探讨眶周及中面部联合提紧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下睑缘入路行中面部软组织分离提紧,并固定于眶缘骨膜上,同时结合抬眉术矫正眶周及中面部软组织松垂,并整复睑袋.结果:本组587例,经1~5年随访,除3例术后下睑下方出现凹陷,经颗粒脂肪移植充填满意外,无其他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中面部提紧结合抬眉手术能有效改变眶周及中面部老化现象.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而且面部年轻化美容效果良好.

    作者:蔡群;林琳;陈龙;熊世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面部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一例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sheath tumor,MPNST)为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软组织肉瘤的5%[1],预后不良.多发于四肢和躯干,头颈部少见.我院收治1例面部恶性神经鞘膜瘤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国;李可来;李庆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阻断Notch信号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分泌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Notch信号对角质形成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角质形成细胞的血清刺激模型研究Notch信号对其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血清刺激可以明显促进Notch受体,配体及下游基因的表达,其中Notch1,Jagged1的表达明显上升并具有时间依赖性,其下游蛋白P21表达升高,并在血清刺激后6h达到高峰,P63表达下降,并在血清刺激后6h,下降幅度大.此外给予血清刺激后,纤维化相关因子(包括TGF-β1,TGF-β2,IGF-1,CTGF,VEGF及EGF)的表达明显升高,并在12h达到高峰.给予DAPT(N-[N-(3,5-Difluorophenancetyl-L-alanyl)]-S-phenylglycinet-butyl ester,γ分泌酶抑制剂)进行Notch信号阻断后,明显抑制其下游蛋白P21的表达,提高的P63的表达水平,同时抑制了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结论:阻断Notch信号能够明显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纤维化相关因子.

    作者:李冰;刁建升;楚菲菲;王大雷;郭树忠;夏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