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眶周及中面部联合提紧术

蔡群;林琳;陈龙;熊世文

关键词:中面部提紧, 抬眉术, 眶周
摘要:目的:根据眶周及中面部老年性改变特征,探讨眶周及中面部联合提紧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下睑缘入路行中面部软组织分离提紧,并固定于眶缘骨膜上,同时结合抬眉术矫正眶周及中面部软组织松垂,并整复睑袋.结果:本组587例,经1~5年随访,除3例术后下睑下方出现凹陷,经颗粒脂肪移植充填满意外,无其他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中面部提紧结合抬眉手术能有效改变眶周及中面部老化现象.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而且面部年轻化美容效果良好.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负压封闭引流(VSD)在压疮创面治疗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压疮,也叫褥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加重病情、降低生活质量,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还增加了医疗费用和护理人力成本,给医疗系统增加负担.既往多采用外科普通换药方法治疗压疮,疗效不甚满意,患者痛苦,医护人员工作量大[1-2].Fleischman[3]等1992首次将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应用于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随着对其原理的不断认识,其在骨科和烧伤科逐渐得到了广泛运用[4-7].我烧伤整形科自2006年9月首次引进并应用VSD技术以来,逐步将其应用于烧伤感染创面、糖尿病足溃疡、软组织缺损、四肢挤压伤等患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2008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VSD治疗的18例压疮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严晓鸥;陈濛;王书军;刁永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595nm/1064nm双波长激光治疗酒渣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595nm/1 064nm双波长激光治疗酒渣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595nm/1 064nm双波长激光对20例红斑期、毛细血管扩张期酒渣鼻患者实施治疗.所用光斑直径为7mm,595nm激光脉宽20~40ms,能量密度7.0~8.0J/cm2;1 064nm激光脉宽20~40ms,能量密度70~80J/cm2,双光间隔100ms.根据受试者Fitzpatrick光生物学分型、皮肤耐受程度、血管粗细、血管颜色、血管深浅等选择治疗参数,治疗3~4次,每次治疗间隔时间均为4~5周.结果:治疗后即刻血管颜色加深或消失,红斑颜色加深或者出现紫癜;4次治疗后治疗部位的红斑指数均值显著下降,85%以上的受试者皮损清除率达到50%以上,75%以上的受试者对治疗满意或非常满意.不良反应为轻微疼痛,暂时性红斑和紫癜,约7~10天后自然消退.结论:595nm/1 064nm双波长可安全、有效地治疗酒渣鼻.

    作者:徐天华;徐媛媛;刘佳;吴严;陈洪铎;李远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遗传性小耳畸形家系FGF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遗传性小耳畸形家系FGF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遗传性小耳畸形患者及其直系亲属的FGF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32例,同时以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结果:遗传性小耳畸形患者及直系亲属FGF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遗传性小耳畸形家系组中,患病者的基因甲基化程度小于耳廓正常者(P<0.05).结论:FGF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可能与遗传性小耳畸形的发生有关.

    作者:刘嘉锋;孙家明;李小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下颌后小切口结合肿胀分离技术在髁突低位骨折内复位固定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下颌后小切口及肿胀分离技术在髁突低位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6例下颌骨髁突低位骨折患者采用下颌后小切口,术区皮下行肿胀液注射后紧贴皮下分离至咬肌表面,平行于面神经的方向钝性分离咬肌纤维,显露骨折部位,直视下行髁突骨折解剖复位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检查随访,复位固定效果满意,无面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切口瘢痕隐蔽.结论:下颌后小切口结合皮下肿胀分离技术处理髁突低位骨折具有安全、便捷、美观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剑虹;许振华;任常群;王文峰;黄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十精丸对UVA致ESF-1细胞光老化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十精丸抗紫外线致ESF-1细胞光老化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40J/cm2的UVA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建立光老化细胞模型,以不同浓度十精丸提取物处理光老化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羟胺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TBA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结果:UVA照射成纤维细胞后,细胞活力下降,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1),十精丸水提液中(100μg/ml)、高(200μg/ml)剂量组能显著提高成纤维细胞细胞活力、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或P<0.01).结论:十精丸水提液可抑制UVA引起的成纤维细胞活性下降,推测其机制为通过提高SOD活力、加速氧自由基的清除和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使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降低有关.

    作者:陈丽娟;王加志;徐姣;齐永华;黄昕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小切口保留完整粘膜阴道紧缩术

    目的:探究阴道缩窄的佳手术方式.方法:采用小切口并保留完整阴道粘膜的术式,对阴道后壁多层缝合,使阴道外1/3及阴道口得以收紧.结果:将此法应用于105例阴道松弛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0.5~3年,效果满意.结论:小切口保留完整粘膜阴道紧缩术在收紧阴道肌肉的基础上,着重于对阴道外1/3及阴道口的收紧,更符合生理特性,提高性生活质量,效果确切.

    作者:刘晓夏;何俭;殷剑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肿胀麻醉在中面部和颈部除皱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在中面部和颈部除皱术中应用肿胀麻醉的作用.方法:本组10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面颈部皮肤松弛.在静脉全麻和局部肿胀麻醉下进行手术.术中仔细止血,放置负压引流,加压包扎.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血肿形成.有6例患者在眼周、口角、颊部、颈部形成不同程度的瘀斑,5~12天后瘀斑消失.术后随访6~12个月,除皱效果良好.结论:在面颈部除皱手术中应用肿胀麻醉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加快手术速度,是减少术后血肿形成必要的措施.

    作者:王艳辉;周伟;朱婷;张凤;李芹;刘文瑜;谢祥;李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复方补骨脂酊外用加黑光局部照射治疗白癜风48例临床疗效观察

    白癜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局限性或泛发性的皮肤色素脱失性皮肤病 ,该病发生于人的体表,当其发生于暴露部位如颜面部时,影响患者的容貌,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患者求治的心情往往很迫切.寻找高效、副作用小的治疗白癜风的方法是皮肤科医师一直探索和研究的问题[1].笔者对皮肤科门诊从2010年3月~2O11年4月白癜风患者48例,予局部外用复方补骨脂酊加黑光局部照射治疗,6个月后判定疗效,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欣;王冰;王建国;李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皮肤扩张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经耳源静脉移植入体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参与皮肤扩张的情况.方法:以小型家猪为研究对象,分离培养并鉴定猪BM-MSCs.制作猪皮肤扩张模型,8头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头,实验组(A组):扩张后耳源静脉注入DiI标记的猪BM-MSCs;对照组(B组):扩张后耳源静脉注入等量PBS,分别于扩张后7、14、28天测量两组扩张面积,冰冻切片观察标记细胞在扩张皮肤中的比例和分布情况,Real-time PCR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CD29、CD90表达阳性,CD34、CD45表达阴性,细胞标记率>99%.扩张后第14天、28天实验组扩张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冰冻切片显示,14天时实验组扩张皮肤可见DiI标记细胞聚集.PCR示SDF-1表达量实验组是对照组的5.8倍.结论:经静脉移植的BM-MSCs可迁移至扩张局部,并能有效促进皮肤扩张.

    作者:王晓燕;郑岩;孟宝玺;夏炜;马显杰;王志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普萘洛尔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普萘洛尔在不同时间段内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新鲜婴幼儿血管瘤标本,采用组织块法培养内皮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普萘洛尔(propranolol) 对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影响.结果:伴随普诺洛尔浓度增大(0μg/ml,20μg/ml,40μg/ml,60μg/ml,80μg/ml,100μg/ml,120μg/ml)及作用时间的增加(24h,48h,72h)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普萘洛尔作用不同时段后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明显.结论:普萘洛尔能抑制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抑制血管瘤的生长.

    作者:杨永勤;孙沫逸;李建虎;梁亮;申志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诊室内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的数码摄影研究

    目的:研究诊室内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各比色片中1/3部分的色度值的分布规律,以利于提高临床上的比色准确率.方法:在诊室内的光线下用数码相机对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进行摄影,将拍摄结果输入计算机,经Photoshop 7.0软件处理后,记录各比色片中1/3部分的亮度和R、G、B值.结果:各比色片中1/3部分的亮度和R、G、B值是不同的.结论:数码摄影能够较真实地再现诊室内Vitapan Classical比色片的颜色,可以作为临床比色方法和烤瓷材料颜色选择的补充.

    作者:包向军;王德芳;叶荣荣;董正杰;周立英;黄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桂枝汤和解白癜风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局限性色素脱失性疾病,世界患病率是0.5~1%[1],临床以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皮肤变白为特征.皮损在面部、头部、双手者高于皮损在躯干不外露处[2],50%的患者于18岁前患病[3],使患者身心受创.笔者通过阅读历代与白癜风相关书籍,并查阅近二十年与白癜风的相关文献,发现临床上中医治疗白癜风多从肝肾不足、肝郁气滞、气血瘀滞辨证分型,分别用滋养肝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法论治.然而,临床千变万化,部分患者从营卫不和辨证,通过桂枝汤调和营卫之法治愈.本文就营卫不和型白癜风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张丽军;陈燕松;黄曼萍;梁伟海;杨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自体单株毛囊种植修复上唇胡须缺损

    目的:探索应用自体单株毛囊移植修复上唇胡须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7例患者采用切取枕后安全区头皮条的方法或利用直径8mm的电动环钻获取毛发移植物,在3倍放大镜下制成单株移植物,并利用21或22G注射器针头穿刺打孔,然后用显微镊夹持毛干部,将毛发移植到缺损处以修复形态.结果:植入毛发生长良好,形态满意,移植毛发成活率在95%以上.结论:单株自体毛囊种植修复胡须缺损是一个适宜的方法.

    作者:俞冰;蒋文杰;堵顶云;王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玉竹对UVB诱导HaCaT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玉竹水提液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64mJ·cm-2的UVB照射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建立光老化细胞模型,以不同浓度玉竹提取物处理光老化细胞,羟胺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TBA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分泌量.结果:UVB照射角质形成细胞后,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TNF-α、IL-6分泌量增加(P<0.01),玉竹水提液中(100μg·ml-1)、高(200μg·ml-1)剂量组能显著提高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TNF-α、IL-6分泌(P<0.05或P<0.01).结论:玉竹水提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UVB对角质形成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化损伤,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分泌有关.

    作者:王业秋;陈巧云;张宁;井丽巍;祁永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微晶磨削联合像素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晶磨削联合像素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1年9月,笔者应用微晶磨削联合像素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86例,先使用微晶磨削,1个月后使用2940nm像素激光治疗,6次为1个疗程,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痊愈9例,显效30例,有效4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19%.治疗后无感染、新生瘢痕、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等并发症.结论:微晶磨削联合像素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具有疗效好、操作准确、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张洁;张晖;吴毅平;曾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种植后CEREC III全瓷单冠修复抗折强度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种植后应用CEREC III全瓷单冠修复的抗折性能.方法:分对照组与实验组(n=16),实验组用CEREC III全瓷单冠修复ITI 043.651s+048.606;对照组用随机拔除无龋坏上颌第三磨牙,然后在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每组牙的抗折裂性能,并记录大载荷,比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抗折强度的差别.结果:实验组(2.56±0.22)抗折强度接近于对照组(2.49±0.15) (P>0.01).结论:CEREC III全瓷单冠强度上可以作为种植后单冠常规的修复手段.

    作者:张建英;赵和平;杨磊;赵晓华;赵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阿片肽系统在增生性瘢痕感觉异常中充当的角色

    全世界每年约有1亿多创伤患者发生病理性的瘢痕增生.过度增生的瘢痕属于一种皮肤纤维的增生性疾病[1],多由烧伤、撕裂伤、摩擦伤、手术损伤、洞穿性损伤和预防接种等各类创伤造成创面的病理性愈合而产生,因为有真皮深层的损伤,这些患者往往伴有瘙痒、疼痛和挛缩等症状[2],其中尤以瘙痒与灼痛两种感觉异常为常见.既往研究表明,烧伤患者中87%的成人和100%的儿童都受到以上两种症状的影响[3-4],其中有73.3%的患者表现为痒,67.6%的患者则表现有明显的痛感[5].瘢痕增生早期,瘙痒越重者,瘢痕增厚越快,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严重影响了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江婷;程飚;刘宏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男性乳房发育症的外科治疗进展

    男性乳房发育症(gynecomastia,GYN),又称男性乳腺增生症或男子女性型乳房,是指男性乳房组织异常发育、乳腺结缔组织异常增殖的一种临床病症,通常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进行性增大或乳晕深部团状肿块,有时可伴疼痛或触痛,偶有乳汁样分泌物,占男性乳房疾病的60%~80%[1].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术式繁多,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水平,现对其外科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邓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国外美容医学新动态(四)

    整形美容1用显微外科技术行乳房重建后持续应用抗生素并不能改变术后感染发生率一般乳房重建术后的感染发生率为3%~5%,但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乳房重建后的感染发生率却缺乏相应资料.本文作者回顾性地收集了2006~2009年采用这种术式进行重建乳房的病例,对自体组织重建乳房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内容包括:医源性并发症、放疗相关并发症、化疗相关并发症以及抗生素应用的类型、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持续的时间.前瞻性研究组的对象只在术后接受24h抗生素治疗.对术后术区感染发生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隐匿性阴茎误诊误治后的矫治

    目的:探讨隐匿性阴茎被误诊为包皮过长并行包皮环切术后的有效补救手术方法.方法:对21例隐匿性阴茎被误诊为包皮过长并行包皮环切术后的患者,采用改良的Devine术式矫治隐匿性阴茎和阴囊中隔带蒂皮瓣修复阴茎的皮肤缺损,观察其疗效.结果:21例患者阴茎外观均获恢复或接近正常,无一例出现皮瓣坏死,其中2例出现阴茎水肿,3月后恢复正常.随访1~2年无一例阴茎回缩,排尿勃起功能正常.结论:隐匿性阴茎误诊为包皮过长行包皮环切后,用改良的Devine术式治疗隐匿性阴茎和阴囊中隔带蒂皮瓣修复阴茎皮肤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手术补救方法.

    作者:周如意;陈军;阳晓林;潘泽意;黄明义;李中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