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桂枝汤和解白癜风

张丽军;陈燕松;黄曼萍;梁伟海;杨柳

关键词:桂枝汤, 和解, 白癜风, 营卫不和, 临床表现, 患者, 滋养肝肾, 中医治疗, 治疗综述, 疏肝理气, 色素脱失, 气血瘀滞, 皮损, 活血化瘀, 肝郁气滞, 肝肾不足, 调和营卫, 辨证分型, 性疾病, 局限性
摘要: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局限性色素脱失性疾病,世界患病率是0.5~1%[1],临床以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皮肤变白为特征.皮损在面部、头部、双手者高于皮损在躯干不外露处[2],50%的患者于18岁前患病[3],使患者身心受创.笔者通过阅读历代与白癜风相关书籍,并查阅近二十年与白癜风的相关文献,发现临床上中医治疗白癜风多从肝肾不足、肝郁气滞、气血瘀滞辨证分型,分别用滋养肝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法论治.然而,临床千变万化,部分患者从营卫不和辨证,通过桂枝汤调和营卫之法治愈.本文就营卫不和型白癜风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治疗综述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卤米松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白癜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色素异常性皮肤疾病,其发病机理未完全明确,治疗比较棘手,方法很多,但无满意疗效,治疗周期较长.近年来,笔者科室应用卤米松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白癜风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茅於彤;朱晓芳;王琴;冯永山;成倍倍;高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下颌后小切口结合肿胀分离技术在髁突低位骨折内复位固定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下颌后小切口及肿胀分离技术在髁突低位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6例下颌骨髁突低位骨折患者采用下颌后小切口,术区皮下行肿胀液注射后紧贴皮下分离至咬肌表面,平行于面神经的方向钝性分离咬肌纤维,显露骨折部位,直视下行髁突骨折解剖复位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检查随访,复位固定效果满意,无面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切口瘢痕隐蔽.结论:下颌后小切口结合皮下肿胀分离技术处理髁突低位骨折具有安全、便捷、美观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剑虹;许振华;任常群;王文峰;黄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Forsus Spring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研究进展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错(牙合)畸形,临床表现为下颌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颅面形态、口腔功能和身心健康,如何促进下颌发育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Forsus Spring矫治器(以下简称Forsus矫治器)的出现对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1].Forsus矫治器又称Forsus推杆矫治器或Forsus抗疲劳装置,是美国正畸医师Bill Vogt在2001年设计制作的[2],是在吸收了Herbest和Jasper Jumper矫治器两者特点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形成的一种新式固定功能矫治器.它结构简单且体积小,戴入口内不妨碍咬合,口内舒适度好,容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殷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铒激光微剥脱治疗脂溢性角化病6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铒激光微剥脱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铒激光微剥脱治疗脂溢性角化病63例,210个皮损,根据皮损的部位、性质及对激光的反应,选择能量10~12.5J/cm2治疗.结果:63例患者,共计210个皮损,治疗8周后随访,176个皮损痊愈,治愈率83.80%,34个皮损显效,有效率100%,未出现创面感染和瘢痕形成.结论:铒激光微剥脱治疗脂溢性角化病有效且安全.

    作者:华伟;李凡;米新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普萘洛尔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普萘洛尔在不同时间段内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新鲜婴幼儿血管瘤标本,采用组织块法培养内皮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普萘洛尔(propranolol) 对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影响.结果:伴随普诺洛尔浓度增大(0μg/ml,20μg/ml,40μg/ml,60μg/ml,80μg/ml,100μg/ml,120μg/ml)及作用时间的增加(24h,48h,72h)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普萘洛尔作用不同时段后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明显.结论:普萘洛尔能抑制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抑制血管瘤的生长.

    作者:杨永勤;孙沫逸;李建虎;梁亮;申志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头面部术后肿胀药物治疗进展

    随着整形美容手术的需求日益增多,如何减少术后的局部肿胀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讨论的热点.头面部术后的肿胀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求美者的日常生活,如何减轻术后肿胀对于求美者和临床医生来说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头面部外科手术通常导致以组织充血、血管舒张、毛细血管透性增加为特征的组织损伤,体液在细胞间隙聚集、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迁移,导致毛细血管渗透压增高[1-2].水肿可以表现为漏出性水肿或者渗出性水肿,在外科手术中,两者通常同时出现[3-4].术后期的肿胀几乎是难以预知的,切口的长度、手术中对组织的操作手法和手术时间的长短对术后肿胀均有影响,以往的数据表明,相对小的切口术后肿胀和疼痛明显减轻[5-9].Akadiri等[10]认为性别、体重和体表面积影响了术后的肿胀.然而,肿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术前很难预测其发生.目前临床上已经应用一些药物治疗来减轻术后肿胀,均取得了一些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舌侧活动翼矫治器治疗双颌前突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治疗均角型双颌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均角型双颌前突患者31例(29°<SN/MP<40°),根据患者对矫治器的主观要求分为舌侧活动翼矫治器组和唇侧活动翼矫治器组.舌侧治疗组11例,唇侧治疗组20例.所有病例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治.将两组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和两组治疗前后测量数据的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矢状方向:①舌侧组上下切牙分别内收4.89mm和3.68mm,直立16.91°和10.61°.且两组差值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②矫治后两组磨牙均有所前移,唇侧组上磨牙前移2.31mm,下磨牙前移2.72mm.舌侧组上磨牙前移2.5mm,下磨牙前移2.72mm,并且两组差值无明显差异,均达到中强支抗.垂直方向:①舌侧组上磨牙伸长1.03mm,下颌磨牙伸长0.99mm.②两组的Y轴角、面角、FMA、SN/MP治疗前后均没有统计学意义,OP/FH有所增加,后面高有所增加.软组织方面:①两组的上下唇厚度明显减少、上下唇明显内收、鼻唇角增大.②舌侧组上切牙和上唇内收量的比为1:0.4009,下切牙和下唇内收量的比为1:0.7092.结论:舌侧活动翼能一定程度上弥补舌体解剖上的个体差异性.在支抗维护与垂直方向控制上效果较好,上下颌前牙突度和倾斜度明显减小,软组织侧貌有明显改善,能有效地改善双颌前突畸形.

    作者:陈启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瘢痕切除即刻局部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术中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术后放疗联合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将病例分为三组:第一组:12例,24个瘢痕疙瘩(手术+曲安奈德注射+放疗),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中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剂量依切缘大小而异,每次注射量不大于40mg,术后每周1次,连续4~8次,术后24h内行局部浅层放疗3天;第二组:11例,22个瘢痕疙瘩(手术+放疗),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后24h内行放疗3天;第三组:17例,23个瘢痕疙瘩(手术+曲安奈德注射),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中即刻注射曲安奈德,术后每周1次,连续4~8次.结果: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有效率分别为95.83%、77.27%、52.17%.第一组与第二组、第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切除,术中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术后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全华;彭友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键槽缓压式附着体在中老年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牙列缺损的中老年患者用键槽缓压式附着体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3例牙列缺损病例进行键槽缓压式附着体修复设计,临床随访与观察.结果:33例中老年患者应用键槽缓压式附着体制作义齿,随访4年,义齿获得良好的支持稳定效果,基牙无松动脱落且患者美观及咀嚼功能恢复良好,得到满意的疗效.结论:键槽缓压式附着体义齿是修复中老年牙列缺损的有效的临床方法之一.

    作者:王军慧;赵红萍;刘岩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Q开关倍频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485例

    雀斑是常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色素沉着病.组织病理为皮损部位黑素细胞数目未见增多,黑素细胞胞体较大,树枝状突长而多,黑素细胞内黑素小体增加,在基底部细胞内黑素颗粒数量亦增加[1].因影响容貌美,患者治疗心切.2002年10月~2011年5月,笔者科室采用Q开关倍频532nm、755nm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雀斑患者485例,疗效肯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关斌;孙志文;杨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下颌后牙游离端缺失种植固定桥连接体横截面适宜受力面积研究

    目的:探寻下颌后牙游离端缺失种植固定桥连接体横截面适宜受力面积,以保证瓷层不发生断裂.方法:在建立下颌单侧后牙游离端缺失种植固定桥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不同桥体跨度不同连接体面积时的模型I-I、I-II、I-III和II-I、II-II、II-III,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找出连接体变形量小于0.001mm时连接体横截面积.结果:在模型I中和模型II中,连接体的大变形量分别为0.00106、0.000938、0.000563、0.00118、0.000958和0.000785.结论:在第二前磨牙至第二磨牙缺失和第一前磨牙至第二磨牙缺失时,连接体横截面积分别大于或等于4mm2和8mm2时连接变形率小于0.1%,可确保瓷层不发生断裂.

    作者:丁旭;程纬;孙应明;曹雪;汪大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乙酰水杨酸在UVB诱导黑素细胞树突形态相关分子Rac1和RhoA表达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 ASA)在UVB诱导黑素细胞树突形态相关分子Rac1和RhoA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培养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系PIG1细胞,将细胞以一定密度接种于平皿中,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100mJ UVB照射组及UVB照射后ASA处理组.ASA处理24h后采用RT-PCR 检测Rac1和RhoA mRNA表达的变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PIG1细胞经100mJ UVB照射后与对照组相比,促进树突形成的Rac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抑制树突形成的RhoA表达下调;ASA处理可反转UVB照射对Rac1和RhoA的作用,Rac1表达较UVB照射组明显降低,而RhoA表达增高.结论:一定剂量UVB照射后,黑素细胞Rac1表达增高,RhoA表达下调;ASA可以抑制一定剂量UVB照射诱导的黑素细胞树突形态相关分子的改变.

    作者:惠坤;简强;薛柯;朱东宁;安庆;李承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形体雕塑技术的新进展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皮下脂肪过多堆积,这与现代人对纤细身材、追求线条美的审美要求是相矛盾的.同时,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病因,促使人们对去除多余脂肪提出更高的要求.据美国整形外科协会的统计[1],仅2008年一年,全美共有341 000人接受了去脂手术,是仅次于隆乳术的第二大美容手术.

    作者:潘福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显微镜下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多为外界刺激引起的一种长入角膜表面、变性的翼状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它不仅引起眼的刺激症状,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造成严重的角膜散光或侵入视轴而损害视力[1],而且因为增生和充血而影响美观.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但手术复发率很高,严重的复发性胬肉可引起睑球粘连,眼球运动受限等并发症[2].我科自2005年来采用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马雪梅;陈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牙齿行树脂贴面术的操作配合与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牙齿的关注不只停留在功能方面,而对牙齿的排列、色泽、形状等外在的形象有了更高的追求.由此各种牙齿美容方法,如烤瓷冠、烤瓷贴面等以美观且相对耐用而被爱美的人士所接受,但因其费用高,操作时对原有牙齿进行不可逆的打磨,普及受到制约.我院口腔医学美容中心近年来对几百例对患有牙间隙过大、四环素牙、牙体缺损、牙列不齐(轻度)的患者采用树脂材料进行牙齿贴面从而对牙齿进行美容修复,收到很好的效果.应用树脂材料做牙齿贴面进行美容修复有以下特点:适应证广、色泽美观、价格低、创伤小,操作一次成型,易被患者接受[1].在治疗过程中注重医护操作有序配合,术后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指导,从而提升治疗的成功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曹艳;任京琣;赵淑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自体软骨移植在鼻尖整形术中的护理体会

    鼻尖圆钝、鼻尖低平是中国女性常见的鼻部形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爱美人士要求进行鼻尖整形术,以使面部各个器官达到和谐美观.当前行鼻尖整形的材料很多,如膨体、自体鼻中隔软骨、肋软骨、耳廓软骨等.我院自2008年~2009年应用自体软骨移植塑形鼻尖共35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杜丛妍;马丽娜;葛丽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口腔颊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在口腔颊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效果及长期观察的评价.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09年5月口腔颊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进行修复的19例患者资料.术后进行追踪随访和功能评价.结果:术后随访 6~24个月,平均15个月.19例患者的组织缺损修复均获得成功,术后7~10天均未见修复膜脱落,愈合良好,植入异种生物膜部位逐渐为自体膜组织长入.长期观察,活化后的修复膜在软组织部位受植床存在一定的收缩.结论:生物膜修复组织缺损的机理与传统的植皮方法不同,是生物支架功能,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适合口腔颊部肿瘤切除后浅、中层组织缺损的修复.

    作者:张圃;王欣;杨新杰;孙沫逸;李建虎;马秦;雷德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国外美容医学新动态(四)

    整形美容1用显微外科技术行乳房重建后持续应用抗生素并不能改变术后感染发生率一般乳房重建术后的感染发生率为3%~5%,但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乳房重建后的感染发生率却缺乏相应资料.本文作者回顾性地收集了2006~2009年采用这种术式进行重建乳房的病例,对自体组织重建乳房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内容包括:医源性并发症、放疗相关并发症、化疗相关并发症以及抗生素应用的类型、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持续的时间.前瞻性研究组的对象只在术后接受24h抗生素治疗.对术后术区感染发生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瘢痕型结节病一例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系统性炎症性疾病,约25%的结节病可有皮肤受累,皮肤结节病表现各异,其中瘢痕型结节病少见,且好发于年轻人,尤其是女性[1].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老年女性的瘢痕型结节病.

    作者:王琴;李永慧;刘国华;朱晓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诊室内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的数码摄影研究

    目的:研究诊室内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各比色片中1/3部分的色度值的分布规律,以利于提高临床上的比色准确率.方法:在诊室内的光线下用数码相机对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进行摄影,将拍摄结果输入计算机,经Photoshop 7.0软件处理后,记录各比色片中1/3部分的亮度和R、G、B值.结果:各比色片中1/3部分的亮度和R、G、B值是不同的.结论:数码摄影能够较真实地再现诊室内Vitapan Classical比色片的颜色,可以作为临床比色方法和烤瓷材料颜色选择的补充.

    作者:包向军;王德芳;叶荣荣;董正杰;周立英;黄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