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李淑玲;刘旭林
目的 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CTCA)的合理对比剂注射时间,并观察自动跟踪、手动触发技术在去除上腔静脉和右心腔伪影中的价值. 方法 临床拟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338例患者接受CTCA检查,其中自动跟踪智能触发组256例(据扫描延迟时间分3组:<19 s组、19~23 s组及>23 s组),自动跟踪、手动触发组82例.对比剂注射时间设定为17 s,注射速率3.5~5.5 ml/s.智能扫描组阈值设为120 HU,手动触发组阈值设为500 HU.对自动跟踪智能触发组的三个时间组,以及智能触发组与手动触发组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 智能触发组中扫描延迟时间19~23 s组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另外两组(P=0.037、0.040);手动触发组中完全无上腔静脉、右心腔伪影,图像质量明显优于智能触发组(P=0.036). 结论 64层CTA的合理对比剂注射时间为17 s;自动跟踪、手动触发技术能有效去除上腔静脉及右心腔伪影,获得理想的冠状动脉图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光辉;张国伟;刘旭林;盖青竹;徐永忠;牟仁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成人甲状舌管囊肿(TDC)的超声图像特征及术前超声诊断TDC的价值. 方法 超声检查100例TDC,共101个病灶,通过以下方面评价肿物特征:病灶位置、大小,囊壁、边界、形状、囊内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囊内分隔、瘘管以及是否存在甲状腺,并将超声表现与术后病理结果 进行对照. 结果 101个病灶TDC,大径线12~50 mm.60个TDC (59.41%)位于颈部中线处,41个(40.59%)偏于一侧;舌骨上方6个(5.94%),舌骨表面17个(16.83%),舌骨下方73个(72.28%),甲状腺峡部5个(4.95%).47个(46.53%)TDC表现为典型的薄壁囊肿,45个(44.55%)壁厚,9个病灶囊壁不明显.所有病灶均边界清晰,17个(16.83%)可见分叶.囊肿内部可呈无回声(28/101,27.72%)、均匀低回声(34/101,33.66%)、类实性回声(22/101,21.78%)及不均匀混合回声(17/101,16.83%).87个TDC (86.14%)可见后方回声增强. 结论 成人TDC有多种超声表现,其超声特征与急性感染、慢性炎症及出血之间无明确联系.
作者:李娜;戴晴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在脑卒中脑微岀血(IMBs)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SWI与T2*WI和常规MRI序列检出IMBs的能力. 方法 采用3.0T MR对19例因脑卒中入院的IMBs患者行常规MRI及SWI检查,其中17例行T2*WI.①观察IMBs在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②比较SWI与T2*WI和常规MRI序列对IMBs的显示差异:信号特点、数目、区域分布、大小及形态;③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 结果 ①IMBs患者中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多见(84.21%),其次为脑出血和脑梗死;②SWI检测IMBs优于常规MRI序列及T2*WI.IMBs在脑卒中患者中分布以基底节/丘脑区、皮质及皮质下区多见;③IMBs分级与腔隙性脑梗死分级呈正相关. 结论 SWI检测IMBs优于常规MRI序列及T2*WI;脑卒中患者多发性IMBs的存在提示微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出血倾向.
作者:杨飞;刘怀军;贺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不同b值下胰腺癌、慢性肿块型胰腺炎与正常胰腺组织ADC值及其差值(DADC值)变化情况,探讨用于鉴别胰腺癌、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适b值.方法 对15例胰腺癌(Ⅰ组)、4例慢性肿块型胰腺炎患者(Ⅱ组)及15名胰腺正常的志愿者(Ⅲ组)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b值分别为333、667、1000 s/mm2.测量各b值下癌区、慢性炎症区和正常胰腺区的ADC值,并对不同b值时三种组织ADC值及不同组织间DADC值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相同b值时胰腺癌区ADC值低于慢性炎症肿块区和正常胰头区.不同b值时各组内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b值增大,三组的ADC值均有下降,其中胰腺癌区平均下降率低(15.66%和5.19%).b=333和667 s/mm2时,胰腺癌区与慢性炎症肿块区、胰腺癌区与正常胰头区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时,胰腺癌区与慢性炎症肿块区、胰腺癌区与正常胰头区两配对组组内的D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333 s/mm2时各配对组组内的DADC值大.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小b值有助于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鉴别诊断.
作者:马跃;任莹;富西湖;石喻;乞文旭;郭启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脊柱损伤常合并脊髓、神经根受损和不同程度韧带损伤.传统X线平片和CT对骨性结构损伤显示清晰,但对无形态改变的骨挫伤以及脊髓和软组织损伤的检出能力有限;而低场MRI能全面地展示脊柱损伤的全貌,明确损伤的程度.
作者:陈红桃;曹新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4例经手术证实的转移性淋巴结的MRI资料与病理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4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成功完成DWI扫描,DWI诊断转移淋巴结163枚;术中共清扫淋巴结336枚,转移淋巴结137枚,DWI诊断淋巴结转移与手术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P=0.65).DW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97%、81.41%、85.71%、77.30%和93.64%.DWI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优于常规序列;弥散成像灰阶反转图像显示淋巴结转移更加直观.结论 磁共振DWI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如迅;时高峰;彰俊杰;王琦;许茜;王亚宁;杜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糖尿病并发小腿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糖尿病并发小腿动脉病变39例,其中男28例,女11例,共56条患肢.术前经影像学检查了解患肢病变血管情况,对胫前和胫后动脉的远端(或足背动脉和足底动脉)至少有一条开放者行PTA.术中选择与病变血管相同直径的长球囊导管(长80~120 mm)进行球囊腔内血管成形. 结果 对56条患肢中的38条行PTA,34条患肢完成治疗(34/38, 89.47%),其中4足(有溃疡)症状明显缓解,其余症状基本消失,患肢皮肤颜色、皮温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内,9条(9/34,26.47%)患肢再次出现缺血症状,其中5条患肢病变血管再狭窄,4条患肢病变血管闭塞(1条为急性闭塞),再次进行血管成形治疗,患肢缺血症状消失. 结论 PTA是治疗糖尿病并发小腿动脉狭窄或闭塞较为安全、可行的有效方法 .
作者:陈光利;梁熙虹;郁正亚;宋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用于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320排CT对临床拟诊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200例连续性病例进行心电门控宽探测器平台下非螺旋全器官容积增强扫描,其中18例有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CTA作为对照.采用横轴位、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图像(MPR)和曲面重建(CPR)等技术,重点分析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和计算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及阴性预测价值.结果 Ⅰ级173例(86.50%),Ⅱ级25例(12.50%),Ⅲ级2例(1.00%).全部病例无阶梯伪影,运动伪影17例.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100%、98.65%、94.00%、100%.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高,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覃杰;刘凌云;孟晓春;朱康顺;何可可;钱孝贤;赵长林;单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常规MRI和MR关节造影在诊断肩关节内在撞击综合征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证实的8例肩关节内在撞击综合征患者的常规MR影像、MR关节造影检查资料. 结果 8例中常规MRI表现冈下肌肌腱异常者4例,冈上肌肌腱异常者2例,盂唇异常者3例,关节囊异常者0例,骨异常者8例;MR关节造影表现冈下肌肌腱异常者7例,冈上肌肌腱异常者4例,盂唇异常者6例,关节囊异常者4例,骨异常者8例. 结论 常规MR检查及MR关节造影对诊断肩关节内在撞击综合征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戴景儒;戴世鹏;庞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1 资料与方法1.1 患者资料 20例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22~73岁,中位年龄44.5岁;均为单侧发病,右髋12例,左髋8例.16例伴髋关节病变,其中股骨头坏死8例,髋关节退变3例,髋臼发育不良性髋关节炎2例,化脓性髋关节炎1例,髋关节结核1例,髋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1例.所有患者均有髋部疼痛,15例伴跛行,12例伴同侧下肢放射痛,4例有腹股沟肿胀,2例于腹股沟区可触及囊性肿物,轻压痛,同侧下肢轻度水肿.
作者:王华;李淑玲;刘旭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分析肿瘤患者骨转移瘤病灶PET及CT表现的特点及二者关系,提高PET/CT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对2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瘤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阳性病灶采用5点评分法,3分或4分的病灶定为PET骨转移瘤病灶;获得病灶18F-FDG浓聚处的大SUV值(SUVmax).CT显像中破骨病变、成骨病变、成骨破骨混合病变诊断为恶性病变. 结果 PET显像发现骨转移瘤病灶159个,CT发现152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4,P>0.05).CT成骨病灶与破骨病灶及混合病灶的PET显像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33,χ2=7.93, P<0.01).PET和CT显像均为阳性的122个病灶中,CT成骨改变29个,病灶平均SUVmax为(5.76±3.41);破骨病灶84个,平均SUVmax为(8.52±5.37),成骨破骨混合病灶9个,平均SUVmax为(7.78±4.96).成骨病灶与破骨病灶的平均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 P<0.05). 结论 PET对成骨病变漏诊较多,PET及CT相结合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娜;李亚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3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 AIP)误诊的影像学资料,旨在提高对AIP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水平.1 资料与方法手术及随访证实的3例男性AIP患者,年龄35~71岁,平均48岁,持续或间歇性上腹胀痛不适、进行性皮肤巩膜黄染、体重下降.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肿瘤相关化验检查正常.
作者:李雪丹;刘屹;关丽明;徐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在妇科手术后使用预防措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干预的价值.方法 因妇科疾患接受盆腔手术的患者219例,根据患者并发LEDVT的风险程度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无预防措施;预防组分别使用下肢间歇性气囊加压(IPC)预防(IPC组)和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LMWH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二天开始扫查双下肢,若有血栓,则继续动态观察.结果 LEDVT发生率对照组为11.64%,IPC组为4.11%,LMWH组为0.68%,预防组较对照组发生率显著下降(P<0.0001),IPC组与LMWH组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对照组高危患者中血栓发生的比例为42.86%,中危患者为5.88%,低危患者为8.00%;IPC组高危患者中血栓发生的比例为14.28%,中危患者为6.06%,低危患者无血栓发生;LMWH组中危患者中血栓发生的比例为2.94%,低危和高危患者无血栓发生;预防组高危患者中血栓发生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 盆腔手术后下肢IPC及LMWH均可有效预防盆腔手术后LEDVT的发生,后者疗效更为显著;高危患者术后应常规使用预防措施;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手术后应用预防措施时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晓宁;郭瑞君;许涛;翟俊修;杨柏柳;张震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患者女,32岁,右下腹剧痛30 min入院.查体:子宫前位,大小正常,双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包块.妇科疑诊宫外孕或输尿管结石.经阴道超声见右侧输尿管扩张,宽4 mm,于右侧输尿管下段可见一强回声团,大小6 mm×4 mm,后方伴声影,此处输尿管壁略增厚、毛糙(图1),可见输尿管蠕动、蠕动波及强回声团.子宫及双侧卵巢未见异常.超声提示:右侧输尿管积水伴下段结石.
作者:薛晓艳;张玉荣;张玉华;韩连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二维超声拟诊宫腔占位或内膜不均增厚并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71例,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均取材送病理检查.对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和宫腔镜分别进行分级诊断.结果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ROC曲线下面积为0.91,宫腔镜ROC曲线下面积为0.92,两种方法 的ROC曲线下面积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准确性与宫腔镜相当.
作者:赵蔚;刘智;常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急性粉碎性椎体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31例急性粉碎性椎体骨折患者38个病变椎体,在椎体骨折相对严重的一侧注入PMMA 2~6 ml.分别在术前、术后48 h记录VAS和巴塞尔指数以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 对31例患者共38个骨折的椎体进行PVP治疗.术前VAS评分为8.89±1.43,术后48 h为2.10±0.5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巴塞尔指数术前为52.97±17.22,术后48 h为86.54±16.3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9例在PMMA注射过程中进入椎体的两侧或前方,1例进入椎间盘和椎管,3例进入静脉,1例进入肺动脉,均未发现相关临床症状. 结论 PVP是治疗急性粉碎性椎体骨折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
作者:陈光利;鲜军舫;梁熙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MSCT)气道重建对先天性气管性支气管(TB)的诊断及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TB患儿的多层螺旋CT原始轴位图像及各种后处理重建图,气道重建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重建(VR)及仿真支气管内镜(VB).结果 根据异常支气管的起源位置与正常两肺上叶支气管的关系将其分为7型,本组63例共有TB 69个,Ⅰ型33例,Ⅱ型21例,Ⅲ型3例,Ⅰ型合并Ⅲ型4例,Ⅱ型合并Ⅵ型2例,未见Ⅳ、Ⅴ、Ⅶ型.结论 MSCT气道重建不仅可明确小儿TB的诊断及分型,且可显示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伴发症,是TB的首选检查方法 .
作者:韩素芳;唐文伟;高修成;高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胎儿下肢膝关节屈曲方向,提高胎儿下肢关节畸形的产前诊断率. 方法 对妊娠中期和晚期的胎儿行常规超声检查,同时观察胎儿四肢长骨、足部形态和膝关节屈曲方向. 结果 受检胎儿中有3例表现为双下肢膝关节形态异常,1例妊娠30周人工终止妊娠,2例足月剖宫产终止妊娠.3例均为女性,均表现为面部、大关节和手足异常,临床诊断为Larsen综合征. 结论 当产前超声检查时发现胎儿双膝关节向心性屈曲、双下肢运动受限、双下肢长骨短、足部短小或伴形态异常时应高度怀疑Larsen综合征.通过观察胎儿膝关节屈曲方向可提高胎儿下肢关节畸形的产前诊断率.
作者:钱敏;陈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前有很多的影像学方法可用于泌尿系疾病的临床诊断,包括超声、X线摄影、CT、MRI等,各有其优势,尤其是CT和MRI,但也有各自的局限性,究竟哪种是评价泌尿系灌注、过滤和排泌全面而理想的影像学方法仍然有争议[1-3].临床上使用多的显示泌尿系统排泌功能及形态的是静脉注射对比剂后X线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 IVU)和CT静脉肾盂造影(CT urography, CTU),在甄别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症状--血尿和鉴别泌尿系疾患的良恶性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2-3].但IVU和CTU均为应用X线和含碘对比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其临床应用价值的评价常常是见仁见智.
作者:陈正光;李小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利用超声辐照微泡造影剂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应. 方法 建立人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将24只成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UM+ASODN组每只裸鼠尾静脉注射微泡造影剂与VEGF-ASODN混合物,并对移植瘤体用超声波进行辐照;脂质体+ASODN组每只裸鼠尾静脉注射VEGF-ASODN与脂质体混合物;UM组每只裸鼠尾静脉注射微泡造影剂并以同样的条件进行体外超声辐照;单纯对照组每只裸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各组处理每隔2 d进行一次,共计5次.观察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免疫组化SP法测Ki67、CD34、VEGF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细胞增殖指数,TUNEL法测细胞凋亡指数. 结果 UM+ASODN组裸鼠皮下肿瘤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减慢,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UM+ASODN组肿瘤细胞的凋亡增加(P<0.01),而细胞增殖减少(P<0.05). 结论 超声微泡介导的VEGF-ASODN转染能有效抑制膀胱癌裸鼠皮下移植瘤.
作者:高渝;张唯力;黄赤兵;王志刚;冉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