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喜平;王慧芳;胡芷洋;林琪;冯程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的超声破坏微泡对犬心肌组织的生物学效应,优化出影响心肌微环境的佳辐照条件.方法 9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成3组,每组3只.静脉输入2 ml微泡造影剂,同时采用频率为1 MHz,强度不同的超声辐照(0.5 W/cm~2、1.0 W/cm~2、2.0 W/cm~2)犬心肌组织,辐照时间为5 min.辐照完毕后即刻处死动物,取局部心肌组织.进行病理组织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犬心肌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等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0.5 W/cm~2超声破坏微泡后心肌组织水肿,无出血;1.0 W/cm~2超声破坏微泡后心肌组织轻微出血和少量炎症细胞浸润;2.0 W/cm~2超声破坏微泡后心肌组织明显出血,炎症细胞一定程度浸润.结论 不同强度超声破坏微泡造影剂能使犬心肌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物学效应;超声强度在1.0~2.0 W/cm~2能在使心肌轻度损伤时引起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
作者:钟世根;王志刚;凌智瑜;殷跃辉;李巧;骆杰;李兴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肾梗死缺乏特异性症状,常见症状为腹部或肋胁部疼痛、低热、恶心、呕吐等.发病时患者多急诊就诊,而急诊CT平扫易于漏诊[1].本文利用CT增强扫描诊断4例肾梗死,报道如下.
作者:赵殿辉;万卫平;陆青云;许建国;陈民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基于神经网络的~(31)P磁共振波谱(~(31)P-MRS)辨别肝硬化、肝细胞癌(HCC)和正常肝组织的价值.方法 运用反向传输神经网络分析66个~(31)P-MRS样本数据,其中包括37个肝硬化结节样本、13个HCC样本和16个正常肝脏样本.结果 经交叉验证实验证明,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31)P-MR波谱数据分析可以将肝细胞癌的诊断正确率从85.47%提高到92.31%.结论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31)P-MRS波谱数据分析可以用于HCC与肝硬化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王韶卿;刘毅慧;王丽娟;刘强;成金勇;李保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组织均衡技术是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 DR)处理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可于同一幅图像上清晰显示不同体厚部位的细节信息,避免反复调节窗宽、窗位来观察密度偏高的部位,为数字影像高标准、高质量提供保障.本文报告采用组织均衡技术显示53例鼻骨侧位像的结果.
作者:彭俊玲;布桂林;曹林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图像传感器在体内无线内窥微机电系统的应用.方法 比较不同类型图像传感器的优缺点,并考虑体内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集成度高、功耗低、体积小,可输出模拟图像的CMOS图像传感器作为无线内窥微机电系统的传感部件,对此类传感器的特定型号的体积和功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设计合理解决了设计图像传感器外围电路时应该注意的接地、晶振电路配置、电路板布线等问题,制造出了含OV7930的图像传感器采集模块,在动物实验中成功采集到图像.结论 在无线内窥微机电系统中关于此图像传感器的应用设计是可行的.
作者:陈英俊;黄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E)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65例QRS宽度正常的AMI患者在AMI发作72 h之内及60名正常人行STE检查,检测心肌峰值纵向应变(LS_(peak))代表心肌收缩功能,并测量左心室短轴水平心肌节段收缩期达峰值径向应变的时间(TRS),将前间壁和后壁TRS的差值(TAS-POST)≥130 ms定义为左心室收缩不同步.以心肌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代表AMI面积(MIS).结果 AMI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LS_(peak)减小,TAS-POST延长.AMI导致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发生率为64.62%(42/65).TAS-POST 与LVEF、LS_(peak)和MIS(WMSI)显著相关,与QRS宽度无相关性.MIS(WMSI)是TAS-POST有力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QRS宽度正常的AMI患者可出现左心室收缩不同步,且MIS是收缩不同步的主要影响因素.STE能够准确评价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作者:马春燕;李秀云;任卫东;刘爽;赵世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对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改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5名健康志愿者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共18个节段的心肌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m)、位移值(Dm)及应变率(SRs).结果 两组糖尿病患者心肌收缩期大位移和峰值应变率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减低(P<0.01);合并高血压组左心室壁中间段心肌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也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 TDI技术为糖尿病心脏病变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早期检测提供了一种无创方法,局部心肌收缩期大位移及峰值应变率能够成为检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较敏感指标.
作者:张军;项娟娟;朱永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探讨肾动脉解剖变异的类型及双侧肾动脉解剖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50例患者的肾动脉64层MSCTA影像资料,观察肾动脉的解剖变异并根据主肾动脉的数量对肾动脉解剖进行分类、分型.结果 肾动脉解剖变异分别占病例数和肾脏数的39.20%(98/250)和22.80%(114/500),其中肾动脉提前分支和副肾动脉变异发生率分别为9.60%(48/500)和11.80%(59/500),性别、左右肾之间肾动脉变异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单侧和双侧肾动脉解剖变异的发生率分别为32.80%(82/250)和6.40%(16/250),双侧肾动脉的解剖变异组合呈现多样性.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肾动脉的解剖变异.双侧肾动脉解剖变异类型对于肾脏移植手术供肾的选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诸静其;郝楠馨;常时新;汪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透视触发肝脏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扫描(3D LAVA)可清晰获得准确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肝脏的图像[1-2],用Fluoro Trigger技术测定对比剂到达动脉峰值时间的方法的成功率较高[3].简化了肝脏血管成像方法,使肝动脉和门静脉系统成像的准确率和成功率大大提高,并可同时获得多期(3~4期)薄层扫描图像[4].本文讨论3D LAVA技术在亲体肝移植术模拟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余红军;李云伟;罗春蓉;罗惠林;李海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 SSS)临床并不少见.本文对6例SSS患者行时间分辨对比剂动态显像(time-resolved imaging of contrast kinetics, TRICKS)技术检查,探讨TRICKS技术诊断SSS的价值.
作者:黄松涛;韩景奇;董益国;盛鸿颖;李京龙;刘兰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临床型MR扫描仪配备临床应用型线圈进行多发性硬化(MS)模型大鼠脑和脊髓病灶成像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35~55致敏Lewis大鼠制备MS模型动物10只.以1.5T MR扫描仪配用小肢端表面柔线圈,分别对大鼠脑和脊髓行T1WI和T2WI扫描,层厚1~2 mm;以3.0T MR扫描仪配用正交腕关节线圈,分别对大鼠脑和脊髓行T1WI、T2WI和Gd-DTPA增强T1WI三维容积扫描,体素0.06~0.08 mm~3.利用工作站专业软件获得脑和脊髓多方向重组图像. 结果 3.0T MR T2WI和T1WI显示MS大鼠脑内病灶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和对比度,脊髓病灶的对比度较弱.1.5T MR设备显示大鼠MS病灶的空间分辨力较低.MS模型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灶分布在脑和脊髓,斑片状,呈T2高信号、T1低信号,Gd-DTPA增强后部分病灶强化.结论 临床型3.0T MR设备能清晰显示MS模型大鼠脑以及脊髓内部的病灶,为小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能广泛应用的无创性手段.
作者:张海琴;李坤成;于春水;秦文;马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超声造影(CEUS)可有效地评价正常脑微循环灌注、缺血状态下的脑组织灌注,并可评估脑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血管的通畅情况.应用CEUS不仅能更加精确地测定脑出血容积,而且能够发现肿瘤术后的残留.CEUS除可应用于脑血栓溶栓治疗中,也有望应用于脑外伤中.本文对CEUS在脑灌注成像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郭志祥;何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评价兔肾皮质血流灌注状态的价值.方法 通过结扎肾动脉建立不同程度家兔肾皮质血流减少的模型.经耳缘静脉团注SonoVue(0.05 ml/kg体质量)进行肾灌注超声造影,观察并采集注射造影剂后0~3 min的动态图像,通过时间-强度曲线(TIC)软件分别计算肾动脉结扎前后肾皮质TIC的加速时间(AT)、峰值背向散射强度(A)、峰值减半时间(T)、峰值基础视频强度差(PBD)、TIC斜率(β)以及A·β值,并对以上指标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 结果 实时观察发现肾动脉结扎前,肾皮质表现为快速明显强化,增强顺序为各级肾动脉-皮质-锥体.结扎后AT明显延长(P<0.001),A显著减小(P<0.001), T明显缩短(P<0.001), PBD明显减低(P<0.001),β明显下降(P<0.002), A·β值显著降低(P<0.001).肾动脉狭窄程度与AT、PBD及A·β呈明显的相关;肾动脉狭窄率在31%~69%之间组与70%~93%之间组比较,后者较前者AT延长(P<0.001),A减小(P<0.029), PBD减低(P<0.001), A·β值降低(P<0.02). 结论超声造影剂和造影专用成像技术可灵敏地反映肾皮质微小血管的血流变化,在评价肾皮质的血流灌注状态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银龙;初银珠;吴长君;岳殿强;王坤坤;张锋;李云娟;刘海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及评价二维和三维超声在测量胎儿额上颌(FMF)角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方法在颜面正中矢状面测量11~13周正常胎儿的FMF角,比较两种测量方法所得测值的差异及可重复性,分析三维测量的FMF角与胎儿头臀长(CRL)的关系.结果 共37名胎儿测得FMF角.随CRL增大,测量例数增加,而FMF角减小.其中18名(48.65%)得到符合要求的二维测量平面,30名(81.08%)胎儿获得符合要求的三维重建平面.对同一胎儿,二维测量平面两次测值间的平均差异为2.78°±1.95°,明显大于三维重建平面两次测值间的平均差异(1.68°±1.01°,P<0.01).11名胎儿同时应用两种方法进行测量,所得FMF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维重建平面测得的FMF角随CRL的增加而减小,二者明显相关(r=-0.540,P<0.01).结论 在 11~13周正常胎儿中,与二维超声相比,应用三维超声可以快速而精确地测量FMF角.
作者:欧阳云淑;张一休;孟华;姜玉新;戴晴;徐钟慧;杨萌;袁岩;楼海亚;李鹏;杨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男,40岁,1年前出现自觉鼻臭,无流涕、呼吸困难及头痛头晕,偶伴胸闷、胸痛.曾于院外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缓解不明显.否认有鼻腔异物史.体检:外鼻无异常,鼻前庭正常,左侧鼻腔下鼻道内与总鼻道交界处见一直径约1.0 cm的黄色硬物嵌于鼻中隔与下鼻甲之间,触之周边黏膜出血;体温36℃.
作者:朱厚明;高志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型猪正常胰腺的MRI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8头健康小型猪行MR扫描,观察胰腺的形态、大小及信号强度.然后开腹观察所有猪的胰腺形态、位置和毗邻,同时术中探查胆总管和胰管的开口.术后处死2头,完整取出胰腺供解剖研究.结果 小型猪正常胰腺分左、中、右三叶,在MRI上均能清晰显示.整个胰腺T1加权像信号强度高于肝、脾,T2加权像信号强度低于肝、脾.MR胰胆管水成像未见胰管显影,但胆总管能清晰辨认.解剖发现胆总管开口在胃幽门稍下方的十二指肠上部,而胰管开口于胰右叶对应十二指肠内壁乳头.结论 小型猪正常胰腺MR成像显示良好;解剖上小型猪胰腺形态和胰胆管汇入方式与人类有所不同.
作者:肖波;张小明;曾南林;蒲宇;唐伟;周立绥;左友波;庞君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后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和相关检查确诊后的NCS患者(病变组)和50名正常人肾血管(对照组)的MSCTA影像资料.观察左肾静脉(LRV)的形态、走行及空间结构.测量对照组夹角处和病变组腹主动脉后方LRV前后径(d1)截面积(s1);近肾端管腔宽处前后径(d2)及截面积(s2),并计算s2/ s1及d2/d1的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变组LRV受压变窄,近肾端管腔明显扩张.对照组LRV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管腔大致均匀.两组比较d1、s1、s2、d2/d1、s2/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可清楚地显示后NCS的LRV形态及立体走向,利用重建功能测量截面积能准确、直观地评估LRV扩张及变窄的程度,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龙;史河水;柳曦;韩萍;喻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指标与肝硬化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病例组为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75例,按肝功能分级A、B、C级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健康人20名.测量右肝静脉内径(RHVD)、右肝静脉频谱(RHVF),团注SonoVue 1.2 ml后,观察右肝动脉(RHA)和右肝静脉(RHV)的显影过程,分别记录右肝动脉内和右肝静脉内造影剂首次到达时间(HATT、HVTT),计算两者的差值即肝渡越时间(HTT),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RHVD明显减小、RHVF变为异常波,HVTT、HTT明显提前;HVTT、HTT随肝功能分级的严重性加重而明显提前,以HTT意义更大.结论 CEUS定量分析对肝功能分级超声定性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以HTT意义更大.
作者:郭梦安;廖锦堂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病灶内分泌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 40例临床确诊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连续病例接受扩散加权成像序列(DWI)检查:治疗组17例,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经过内分泌治疗后患者;对照组23例,均为前列腺癌伴骨转移的初诊病例,未经过任何治疗.治疗组所有患者为治疗有效病例,无临床复发表现.在b=0及b=800 s/mm~2的DWI中,测量骨转移病灶、正常肌肉(右侧臀大肌)、正常骨(通常取右侧股骨头)及充盈膀胱的ADC值.应用非参数独立样本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骨转移病灶的ADC值,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组骨转移灶ADC值为(1.10±0.50)10~(-3)mm~2/s,对照组骨转移灶ADC值为(1.12±0.30)10~(-3)mm~2/s(P>0.05).结论 MR DWI不能反映前列腺癌骨转移灶内分泌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鹤;王霄英;李飞宇;郭雪梅;蒋学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尘肺病是一个临床概念,需要综合诊断.影像学诊断不仅能够明确病变的存在,明确病变范围、分布等,还能对病变进行分级,以指导治疗.目前高千伏X射线胸片改变是诊断尘肺病的主要依据和首选方法,还有多种胸部成像技术可供选择,包括CR、DR、CT、MRI等,大大提高了尘肺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曾庆玉;李宝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