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兔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左心功能变化

李娟;段云友;陈洪茂;周宁;曹铁生;杨玉辉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肺动脉高压, 模型, 动物, 左心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所致兔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左心功能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模拟人体血栓栓子脱落造成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过程建立兔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同步采用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收缩压及超声评价栓塞前、后左心功能.结果 与栓塞前相比,栓塞后心腔几何形态显著改变,每搏量明显减低(P<0.05),左室射血分值、小轴缩短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尖瓣E峰峰值血流速度减低,E/A<1,组织多普勒e/a<1(P<0.05).结论 兔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可以导致左心舒张功能减低,而左心收缩功能影响较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高场强磁共振DTI成像对老年人脑白质疏松症中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鉴别老年人脑白质疏松症(LA)中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对出现急性脑缺血症状或(和)体征的LA患者(或可能有LA的患者)82例应用3.0T磁共振行常规MRI及DTI检查,重建出平均扩散系数(DCavg)图和各向异性系数(FA)图,并测量LA病灶及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灶的FA值、DCavg值,将测量的数值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人脑白质疏松症病例中脱髓鞘病灶与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均表现为等或稍低T1WI和稍高T2WI信号,应用DTI技术,发现两种病灶的FA值和DCavg值有显著不同,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灶的FA值为0.32±0.11,而LA病灶的FA值为0.26±0.10,经统计学分析,此两种病灶的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2,P=0.0001).FA图中可见到梗死区有白质纤维束的破裂,梗死灶周围有白质纤维束的扭曲.DCavg图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灶为低信号,而LA为稍高信号;LA病灶的DCavg值是(1.36±0.21)×10-3 mm2/s;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灶的DCavg值为(0.35±0.05)×10-3 mm2/s.此两种病灶的DCav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6,P=0.0001).结论 应用3.0T磁共振的DTI技术,能够通过更为准确的量化指标鉴别老年人脱髓鞘病灶与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有助于在脱髓鞘病灶中及时发现急性脑梗死灶,以期早期明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晖;刘怀军;王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对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变化的研究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 肝脏体积测量的准确性,探讨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的变化规律.方法 制作5个不同形状的肝脏模型检验体积测量的准确性.对126例研究对象行多层螺旋CT扫描,测量肝脏体积.结果 多层螺旋CT所测模型的体积与实际体积之间的测量误差均在±3%内;不同观察者重复测量的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r=0.998,P<0.01);对照组的肝脏体积为(1346.76±292.21) cm3,对照组与肝硬化组Child-Pugh B级、C级之间肝脏体积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A级、A级与C级、B级与C级之间有统计学意义,A级与B级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层螺旋CT肝脏体积测量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肝硬化患者肝脏的体积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发病病因相关.

    作者:孙春娟;贺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肠系膜下静脉: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研究

    目的 研究肠系膜下静脉(IMV)在3D动态增强MRA(DCE MRA)的显示及其汇入门静脉系统的方式,并探讨正常人与肝硬化患者IMV的变化情况.方法 217例行腹部增强MRI扫描的连续性病例.静脉注射Gd-DTPA,冠状面 3D FSPGR 动态增强.在工作站作图像后处理,用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显示IMV.观察IMV的显示情况和汇入门静脉系统的方式.其中经临床证实的肝硬化患者24例,无肝疾病及相关疾病患者30例(正常组),测量IMV的直径,并进行比较.结果 217例中191例(88%)显示IMV主干,53例(24%)显示一级分支,20例(9%)显示二级分支.显示IMV主干的191例中,IMV汇入脾静脉占45%,汇入门静脉汇合处占18%,汇入肠系膜上静脉占37%.肝硬化组中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直径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但IMV直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 DCE MRA可较好地显示IMV及其分支,大部分IMV汇入脾静脉,肝硬化患者IMV不受累.

    作者:钟唐力;张小明;赵建农;曾南林;蹇素;舒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正常瓦特壶腹部低张螺旋CT表现

    目的 分析正常乏特氏(Vater's)壶腹部的低张螺旋CT表现,提高对该部位CT解剖的认识,为研究壶腹部病变提供重要参照.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正常壶腹部48例,被分为男女两组,男性组30例,女性组18例.48例均行低张螺旋CT扫描,其中3例只行平扫,45例行平扫加强化扫描,对其螺旋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48例中十二指肠低张效果良好的为45例,占93.4%(45/48),十二指肠乳头层面十二指肠大内径为(2.39±0.57)cm,其中男性组和女性组分别为(2.35±0.60)cm和(2.45±0.57)cm,男性组和女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54,P=0.58>0.05).十二指肠乳头显示良好的有46例,占95.8%(46/48),十二指肠乳头的大横径为(0.42±0.23)cm,其中男性组与女性组分别为(0.41±0.22)cm和(0.44±0.24)cm,男性组和女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49,P=0.62>0.05).正常十二指肠乳头可分为半圆型、乳头型和扁平型.结论 正常壶腹部低张螺旋CT表现为十二指肠扩张良好,十二指肠乳头显示清楚,正常十二指肠乳头可分为半圆型、乳头型和扁平型,男性与女性无显著性差异.这些表现对研究壶腹部病变提供了重要参照.

    作者:杨复宾;王藏海;全冠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99Tcm-HL91乏氧显像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的临床价值

    目的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行99Tcm-HL91显像,与放疗疗效进行比较,探讨99Tcm-HL91显像在预测放疗敏感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5例经CT引导下穿刺或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一周内静脉注射99Tcm-HL91 740 MBq(20 mCi),4 h后进行99Tcm-HL91平面及断层显像.半定量分析: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勾画圆形感兴趣区,计算肿瘤与对侧正常肺组织(T/N)的放射性比值.随访患者放疗疗效,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为治疗有效组,无变化(NC)和增大(PD)为无效组.结果 99Tcm-HL91平面显像: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30例显像阳性;断层显像:33例显像阳性.半定量分析:断层像4 h的T/N比值显著高于平面像的T/N比值.放疗后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14例,无变化(NC)7例,增大(PD)4例,死亡或失访共5例,放疗有效组(CR+PR)与放疗无效组(NC+PD)断层显像的T/N比值分别为1.747±0.301,2.087±0.478,差异具有显著性(t=2.363,P=0.026).结论 放疗前99Tcm-HL91肺显像可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敏感性.

    作者:阮翘;刘保平;谢新立;武新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进展

    异位妊娠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疾病,早期诊断使大多数患者得到保守治疗,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药物是其中的一种,该方法应用近20年,是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本文就该治疗方法的治疗目的、适应证、禁忌证、疗效判定及并发症进行综述.

    作者:倪晓霞;邵秋杰;汪龙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相控阵线圈联合并行采集技术在胃癌扩散加权成像的应用探讨

    目的 评价相控阵线圈联合并行采集技术(array spatial sensitivity encoding technique,ASSET)消除胃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伪影及提高图像对比的能力,探讨ASSET技术对表观扩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测量的影响.方法 12例胃癌患者共计20例次MRI检查入组研究,扩散敏感梯度b=0,1000 s/mm2.根据ASSET的有无设计2组序列,分别为DWIno-ASSET组和DWIASSET组,均采用单次激发EPI序列(SS-EPI),4次信号平均结合分次屏气技术.评价磁敏感、化学位移、Ghost及ASSET相关伪影在两组序列出现的情况.以肿瘤显示、伪影分级评分、伪影积分、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 及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为标准,比较2组序列所得图像的质量.比较评价ASSET技术对胃癌癌肿ADC值测量的影响.结果 20例次胃癌癌肿在 DWIno-ASSET及DWIASSET上均显示为相对高信号.DWIno-ASSET序列15例可见伪影,平均伪影分级评分1.90,平均伪影积分1.10,15%(3/20例)由于明显伪影干扰或图像变形无法进行ADC值测量;DWIASSET序列7例可见伪影,平均伪影分级评分1.35,平均伪影积分0.65,均未干扰ADC值测量.DWIASSET明显消除磁敏感伪影(P<0.05),部分消除Ghost伪影(P>0.05).两组序列均未见化学位移伪影.7例DWIASSET可见ASSET伪影,均未干扰病变显示及ADC值测量.DWIno-ASSET图像变形较DWIASSET明显,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合ASSET后,图像背景噪声信号强度减低(P<0.05),信噪比(SNR) 减低(P<0.05),对比噪声比(CNR) 增高(P<0.05).DWIno-ASSET组与DWIASSET组测得癌肿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1).结论 ASSET技术可减轻胃癌DWI成像相关伪影,降低图像噪声信号强度,提高图像对比;结合多信号平均采集提高信噪比,减轻ASSET相关伪影后,可得到较高质量的胃癌扩散加权图像.

    作者:张晓鹏;唐磊;孙应实;曹崑;孙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对比分析螺旋桨与线性k空间填充方式在颅脑MRI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螺旋桨式k空间填充方式在颅脑MR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同一患者同时行PROP T2WI和FRFSE T2WI,PROP T2 FLAIR和FLAIR轴位扫描,对不能配合检查的23例患者,进行图像质量评分;对配合检查的40例脑梗死患者对比图像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不能配合检查的患者PROP T2WI和PROP T2 FLAIR图像运动伪影显著减少,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FRFSE T2WI和FLAIR(P=0.000,P=0.000).配合检查的脑梗死患者,其PROP T2WI和PROP T2 FLAIR 的SNR明显高于FRFSE T2WI和FLAIR( P=0.000,P=0.002),PROP T2WI 的CNR明显高于FRFSE T2WI(P=0.000),而PROP T2 FLAIR和FLAIR的CNR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150).结论 PROPELLER技术在减少运动伪影,提高图像SNR上优于线性k空间填充方式,而且并不降低病变的对比,甚至在T2WI上可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所以在颅脑MRI中,螺旋桨式k空间填充方式可以作为常规序列.

    作者:孟春玲;有慧;冯逢;金征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兔VX2肝癌MSCT评价及病理特征

    目的 探讨兔VX2肝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特征.方法 采用开腹瘤块包埋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分别于接种后2周和3周,应用Philips 64层螺旋CT对实验兔进行CT平扫和增强双期扫描,CT检查完成后处死实验兔,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16只兔均接种成功,在CT平扫,瘤灶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扫描,瘤灶在肝动脉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环形强化,门脉期呈低密度,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病理学检查见肿瘤呈结节状,突出于肝表面,部分有包膜,切面呈灰白色,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楚;光镜下,癌细胞呈巢状分布,细胞较大,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血窦多,胞核大而深染,胞质量少.结论 兔VX2肝癌病理表现呈结节状,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楚,光镜下癌细胞呈巢状分布,异型性明显;MSCT可以准确地监测其生长情况.

    作者:杨林;周翔平;官泳松;李祖茂;郭兴;李肖;孙家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皮质下血管性痴呆的全脑DTI直方图分析——初步探索

    目的 探讨全脑DTI直方图分析对皮质下缺血性痴呆(SV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例SVD患者和14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获得全脑平均扩散率(MD)和各向异性分数(FA)图像后,分别绘制出全脑MD和FA 直方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比较,SVD患者平均全脑MD直方图明显右移、峰高降低,其平均MD、MD直方图峰位置明显增高,而MD直方图峰高明显降低(全脑平均MD,P=0.023;峰高,P=0.001;峰位置,P=0.046).在SVD患者,全脑平均MD(r=-0.671,P=0.034)、MD直方图峰位置(r=-0.878,P=0.001)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SVD患者的弥散与正常对照组明显不同,MD直方图分析可作为评价疾病严重性的指标.

    作者:周滟;林富春;朱炯;陶静;李磊;路青;戈欣;范瑜;许建荣;雷皓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99Tcm-MIBI SPECT心肌显像在心脏移植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运动-静息SPECT心肌显像在心脏移植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长期存活的心脏移植患者进行99Tcm-MIBI运动-静息心肌显像随访心肌血供情况,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等检查.结果 经99Tcm-MIBI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示有4例患者出现放射性分布可逆性缺损,提示该节段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相符.心电图均基本正常.结论 心脏移植长期存活患者定期行99Tcm-MIBI运动-静息心肌显像,有助于早期了解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对其后续治疗决策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天生;洪秀维;王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的rCBF显像与CT/MRI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简称狼疮脑病)患者rCBF显像结果并与CT/MRI比较,探讨rCBF显像对狼疮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狼疮脑病患者根据神经精神表现程度分为两组:严重神经精神疾病表现组20例(严重组),轻度神经精神疾病表现组20例(轻度组).所有受试对象均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显像和CT/MRI脑扫描.结果 严重组20例患者rCBF显像阳性20例(100.0%),其中19例局部脑血流降低,1例局部脑血流增加;20例患者CT/MRI头部扫描阳性4例(20.0%),与rCBF显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轻度组20例患者rCBF显像阳性18例(90.0%),均表现为局部脑血流降低;CT/MRI扫描20例患者未见异常,同rCBF显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rCBF显像与CT/MRI比较,诊断狼疮脑病更灵敏.狼疮脑病患者rCBF显像有脑血流改变,多表现为局部脑血流降低.rCBF显像对狼疮脑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邱娟;梁昌华;左晓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肺动脉栓塞不同时相的尿激酶溶栓疗效观察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肺动脉栓塞不同时相的尿激酶溶栓的疗效.方法 成功制作11头小型猪肺动脉栓塞实验模型(另1头死于出血性肺梗死),以尿激酶作为溶栓剂,观察在栓塞不同时相(栓塞术后30 min、栓塞术后10天、术后30天)的溶栓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小型猪在肺动脉栓塞急性期(3头次)以尿激酶15×104U溶栓治疗后被栓塞肺动脉恢复通畅;亚急性期(3头次)以30×104U尿激酶后得到同样结果;慢性期(3头次)以50×104U尿激酶溶栓后,肺动脉三级分支内的血栓完全溶解,再追加5×104U尿激酶,肺动脉四级分支内血栓明显减少.结论 肺动脉栓塞不同时相的尿激酶溶栓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较慢性期的疗效好,不同时相的溶栓治疗所需尿激酶剂量随栓塞时间延长而呈递增趋势.

    作者:于淼;张金山;肖越勇;李家开;王惠先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BOLD和DTI图像在神经导航中的配准、纤维束示踪及临床应用

    目的 实现神经导航系统中BOLD激活图和DTI图像的配准融合,并进行白质纤维束示踪.方法 在1.5T场强磁共振系统中根据特定任务采集BOLD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脑功能区激活图;采集DTI数据和导航T1结构像,通过图像传输及格式处理,输入导航系统.利用图像DICOM信息,进行图像配准.采用线延伸算法对兴趣区内的体素进行纤维束跟踪,在导航系统中以彩色融合图像显示激活区和神经纤维束.结果 上述图像配准融合结果良好,融合图像成功用于26例神经外科术中导航,使用效果满意.结论 功能磁共振图像在神经导航中的配准融合,为颅脑病变术前制订手术计划、术中保护正常脑功能及进行脑功能研究提供有力的研究工具.

    作者:何黎民;贾富仓;李修往;高寒;白红民;韩立新;曹惠霞;王伟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在胃间叶源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超声显像在胃间叶源性肿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6年3月在我院临床疑似以及超声首次发现的胃间叶源性肿瘤患者共47例,术前做出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这些病例超声诊断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与胃镜及超声内镜比较.结果 47例患者包括胃间叶源性肿瘤40例,胃癌3例,其余胃息肉、胃脂肪瘤、胰腺低分化腺癌、重度慢性浅表胃炎各1例,胃间叶源性肿瘤40例中22例良性,18例恶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6%,敏感性95.0%,特异性85.7%,阳性预测值97.4%,阴性预测值75.0%.结论 超声显像在胃间叶源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超声与胃镜及超声内镜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唐韵;李凤华;夏建国;李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右输尿管残端复发癌1例

    患者男,58岁.于7年前因右输尿管癌行右肾和输尿管中上段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一直无任何不适.一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无腰腹疼痛,无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症状.

    作者:王占江;吴鸿莉;蒋苏齐;蔡惠红;曹军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贲门癌CT检出淋巴结分布的影像学特点

    目的 分析贲门癌CT检出淋巴结的部位及大小分布特点.方法 对65例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贲门癌螺旋CT检出淋巴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PACS工作站进行图像阅读,记录CT检出淋巴结的部位、数目、大小情况.绘制ROC曲线,分析大小指标诊断贲门癌CT检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贲门癌CT检出淋巴结以贲门周围、小弯侧多,检出率和检出淋巴结数目构成比分别为No.1:89%和23%,No.2:66%和8%,No.3:92%和25%;胃左动脉旁及腹腔干周围淋巴结检出次之,分别为No.7:54%和7%,No.9:44%和6%;下纵隔内淋巴结检出明显低于腹部,检出率9%~25%,构成比1%~2%.转移组10 mm、8 mm、5 mm及以下的淋巴结分别占检出总数的76.9%、60.3%、24.8%.ROC曲线分析显示,以大小判断CT检出淋巴结是否转移:取5 mm时,敏感性90.7%,特异性21.9%;取8 mm时,敏感性51.5%,特异性74%;取11 mm时,敏感性13.1%,特异性95.8%;曲线下面积Az=0.661.结论 贲门癌CT检出淋巴结主要分布在贲门周围及小弯侧,No.7、9、16组次之.贲门癌转移组CT检出淋巴结以小淋巴结为主,8 mm及以下的小淋巴结所占比例达60.3%.以大小判断CT检出淋巴结是否转移,无法同时保证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作者:崔燕海;张晓鹏;唐磊;孙应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急性缺血病灶发生率,DWI急性缺血病灶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分析2006年3-10月间在发病后7天内进行常规MRI和DWI检查的126例TIA患者的资料.比较TIA患者DWI表现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52例TIA患者有DWI急性缺血病灶(52/126,41%).病灶体积较小(平均体积:1.6 cm3),ADC值中度下降(平均ADC比率:7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IA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30 min(OR,6.9;95%CI,3.2~23.4),运动障碍(OR,4.8;95%CI,1.9~19.2) 和失语(OR,7.8;95%CI,1.9~27.9)是DWI异常的预示因素.52例有DWI异常者中19例在常规MRI上未显示病灶.结论 在临床诊断的TIA患者中,近一半有DWI异常,DWI异常与症状持续时间,运动障碍和失语相关.

    作者:王志红;刘怀军;王立芹;贺丹;张祥健;郭力;王藏海;王永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对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前综合评价的初步研究

    目的 评价MSCT在活体肾供体术前综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11例供体术前进行了MSCT三期增强扫描,均进行VR及MIP重组,观察肾实质、肾动脉、肾静脉以及集尿系统,并与9例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SCTA显示23支肾动脉,包括左肾副动脉1例;23支肾静脉,包括1例左双肾静脉;23支肾盂输尿管,包括1例右侧双肾盂双输尿管.此外,还检出副肝静脉2例,脾动脉瘤1例.2例放弃手术,1例因肾血管原因,1例为乙肝病毒携带者;9例手术结果与MSCT所见完全吻合,准确率为100%.结论 MSCT作为术前活体肾供体的一站式检查技术,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龙江;王联营;沈文;祁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睾丸淋巴瘤的超声影像学和临床特点及文献复习

    目的 应用超声研究睾丸淋巴瘤患者睾丸的病变特点.方法 运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20例睾丸淋巴瘤患者睾丸的超声表现,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0例患者中有12例睾丸为弥漫型病变,8例为结节型病变.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区血流信号丰富,动脉RI为低阻.结论 老年患者出现无痛性的睾丸肿大,要首先考虑到淋巴瘤的可能性.运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淋巴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何川;蔡迪明;刘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